对于中药炮制的应用理解论文_苏计德

对于中药炮制的应用理解论文_苏计德

苏计德

(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炮制是中药材在使用之前的必须过程,炮制的意义良多,其对中药的的疗效、毒副作用、性能功效、性状都产生相应的影响。同一种药材不同炮制方法产生的作用也有差异。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文献整理中药炮制的相关意义。

关键词:中药 炮制 应用

炮制是中药特有的一种制药方法,是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制剂以前,根据不同的临床要求、不同的储存条件和药材自身的不同特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满足临床需要。中药都是原生药,最常见的就是制成汤剂,但还有其他丸剂、散剂等剂型,这要求中药进行不同的加工,这也是自古以来非常强调的中药材的加工,这就是炮制。

1.“炮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称谓[1]。 最早为“炮炙”,《说文解字》炮,毛炙肉也。意为与用火来烧烤食物有关。《神农本草经》[2]在序列部分提到的“造”、“制”等为炮制的最初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一本介绍了中药炮制的专著,也是中药最早出现的一个二级学科。其书名就是用“炮炙”一词。在以后的一些本草文献,也可见“修事”或者“修治”,也是炮制的意思。如清代张仲岩把《本草纲目》中有关炮制的内容集中起来加上其本人的一些观点编写成的《修事指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介绍中药时,也用“修治”一词。因此,古代中“炮炙”、“修事”、“修治”和我们现在所称谓的“炮制”应为同谓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称谓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现在的“炮制”应为中药加工方法的总称,而“炮炙”多指用火来加工中药材的方法,称火制或水火共制,“修事”或“修治”指不用火来加工中药的方法。

2.中药的炮制目的并不单一。 如磁石(四氧化三铁),质地坚硬,体积大,需要用“淬”的炮制方法,炮制后其质地松脆,易于分割配方,但更重要的是,磁石用醋淬后,其化学成分变成醋酸铁,其水溶性更好,增强了药物疗效。中药炮制的时候往往需要加入一些辅料,其作用也非单一。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3]中提出“酒炙升提、姜炙发散”,但并非所有药材都如此,其对不同药材意义是不一样的。如大黄用酒制,增强了其升提作用,降低了它苦寒沉降的性质;川芎用酒制,增强了其活血化瘀、活血止痛之效,其与升提有一定的区别;然而涌吐药中常山用酒制,使常山引起呕吐的毒副反应降低,这不但不是升提,可能还使常山的升提作用减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中药炮制的意义

3.1炮制最重要的意义是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4]。 茯苓体积大,这类中药材往往需要切片加工,这不仅是为了其方便配方和美观,更重要的是增强它的临床疗效。茯苓常作为汤剂,切片后的茯苓可以和水更充分接触,使其有效成分更好的溶解在药汤中。

3.2中药进行炮制也能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5]。 毒性指药物对人体产生损伤的性质。副作用指在药物在使用中出现的不需要的一些反应。如半夏和天南星的毒性会对口腔咽喉黏膜造成很强的刺激。目前也尚未证明半夏和天南星的毒性作用与其治疗作用之间有直接关系。而巴豆的主要成分为巴豆油,其既是巴豆产生毒性作用的成分,又是巴豆产生泻下治疗的有效成分。这类毒性成分和有效成分不能分割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把其毒性作用降到安全范围之内,而不是完全消除。

3.3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更加适应临床应用。 药物有寒、热、温、凉和酸、苦、甘、辛、咸等不同性味,相应有不同的功效。有些不能合适患者的药物经过炮制后可以应用,有些不可以应用的范围经过炮制后也可以使用。如麻黄最适宜风寒引起的咳喘,蜜制后的麻黄就可以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喘[6]。解表药种的荆芥,生荆芥可以祛风解表,若把荆芥炒焦后制炭使用,其祛风解表的作用就不明显了,而成为一种收敛止血药[7],用于出血证。荆芥和荆芥炭仅仅通过炮制就使其功效发生完全不同的疗效,其性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生荆芥的辛温转变为苦涩平的荆芥炭。

3.4炮制后的中药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 性状和性能不同,性能是中药的基本理论,用来描述药物功效的基本特征,而性状是药物与生俱来的一些物理特征,如药物的颜色、气味等。为了方便储存和制剂需要改变药物的性状。如清热解毒药中的马齿苋,其茎和叶均为肉质,含水量多,为改变其性状,就需要炮制中的“燀法”,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马齿苋的成分也有影响[8]。对于一些味苦或者味臭的药物,用酒制等方法矫正气味,这也属于此类。

3.5炮制也可以纯净药材,保证药物的质地和分量。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这都需要采摘、分类、整理。采摘后的药物并不是都可以入药。如柑桔类果实的枳壳,其药用部分为果壳,而非连着其果瓤一起入药,同时,果瓤有一定的重量,在中药用药时,剂量也会因为果瓤有所差异,称量不准确。

4.讨论与展望

中药的炮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对于其具体炮制方法历代均有发展,种类多样,总结起来修治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制霜法、发酵法等炮制方法。现在不少地区还保留着中药炮制的古法和手艺,但已逐渐失传。中药成分复杂,对于其中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我们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中药与中医理论炮制密切相关,我们要从整体出发研究中药炮制,进一步探索中药相关有效成分与炮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林锋,杨敏.炮制概念称谓的历史沿革[J].中药与临床,2015,6(06):50-51.

[2]神农本草经[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清)孙星衍,(清)孙冯翼辑, 1996.

[3]本草蒙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明)陈嘉谟辑, 1988.

[4]万立夏.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190-191.

[5]江国荣,陈卫民.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9):125-126.

[6]廖芳,张丹,兰明辉,李春林.探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麻黄主要功效影响的机理[J].西部中医药,2015,28(08):12-15.

[7]欧莉,程虎印,赵鹏.荆芥炭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9(14):19-20.

[8]扈本荃,申亚丽,张彦,李金娟,高苏亚,张韫.不同炮制方法马齿苋的质量分析[J].化工科技,2015,23(02):24-26.

论文作者:苏计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对于中药炮制的应用理解论文_苏计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