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广州 510405)
摘要:全自动微生物定量分析仪是利用荧光原理进行检测的仪器。本文参考《全自动微生物定量分析仪》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主要针对荧光参数包括激发光波长、激发光强度的校准展开讨论,分析激发光波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并对校准过程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自动荧光定量分析仪;激发光波长;激发光强度均匀性;激发光强度稳定性
前言
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采取有效方法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全自动微生物定量分析仪是对食品、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全自动的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的仪器。采用荧光检测和最大可能数法原理对微生物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由于操作简便易行、批量操作省时省力等优势而在医院、疾病防疫、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3]。仪器主要由样品准备系统和阅读系统组成。阅读系统通过检测荧光,根据阳性孔数目计算结果。因此,荧光参数包括激发光波长和激发光强度是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关键步骤。本文参考《全自动微生物定量分析仪》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主要针对荧光参数包括激发光波长、激发光强度的校准展开讨论,分析激发光波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并对校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4]。
1、激发光波长的校准
采用光纤光谱仪进行激发光波长校准。打开仪器光源,稳定10min后,将光纤光谱仪置于光照区域中心点,对光波长进行测量,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仪器光波长的测量值。
以一台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 2 Compact系列全自动微生物定量分析仪的校准为例。开机预热后,将光纤光谱仪置于光照区域中心点,三次测量数据如下:
表1 激发光波长3次测量结果
4、激发光强度均匀性和稳定性校准过程应注意事项
在激发光强度均匀性和稳定性的校准过程中,由于光强受与光源距离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均匀性校准过程中,需选择激发光照区域水平中心连线上选择均匀分布的5个点,而在稳定性测量过程中,光纤光谱仪在10min内需保持位置固定。
同时,在激发光强度均匀性校准中,外侧测试点与光照区域(卡槽)边缘内侧距离不小于3cm以防止边缘效应,一般取外侧测试点位于仪器光照区域(卡槽)边缘内侧5cm处。
5、波长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根据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波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5]。
5.1测量方法与数学模型
根据上述测量方法,激发光波长平均值的公式表示为:
参考文献:
[1]王峰,潘赢,王学涛.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8):128-131
[2]于晓婕,孙秋影,李蓉娟.全自动微生物定量分析仪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14):1-3
[3]GB 4789.3 食品微生物学的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4]JJF 1666 全自动微生物定量分析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5]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论文作者:赖锐锋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微生物论文; 测量论文; 定量论文; 全自动论文; 分析仪论文; 不确定论文; 荧光论文; 《科技研究》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