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富士改形修剪注意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红富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只有先解决整体通风透光,个体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和充分的光照条件,然后再对单株进行改造修剪,才能发挥单株优势。不动整体或只改整体而忽视对单株的改造修剪,都只能是事倍功半。
改形修剪与当年产量的关系。改形修剪最好选在结果大年进行,改形是长远计划,结果是当年效益,故当前应服从长远。大年改形可以做到减枝不减产,改形与结果同步,改形结果两不误,不要只顾改形,为改形而改形。
处理好树上与地下的关系。大改形后,主干高了,大枝少了,树冠低了,然而树的地上地下部发展则失去平衡。为了控制树上冒条,在施肥时应适当深些,多断些根,做到树上地下同步修剪,以利树势缓和,旺树应控制1年水肥,中庸和弱树则应多施有机肥、磷钾肥,弱树还应适当增施氮肥。浇水时采取旺树不浇、壮树浇好、弱树浇饱的原则,达到旺树和弱树都转为健壮中庸的目的。
处理好控制树高与冒条的关系。大树改形后,树高控制在行距的70~75%为好,但落头操作时应视树势强弱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过强树,可在当年采果后或第2年发芽展叶后落头。落头时可在锯口下20~30厘米处留西北或东北方向小枝,牵制冒条。同时落头应分3年落到要求高度,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另外对于过旺树改形还需在生长期(5月份)进行控制。中庸树应分2年落到要求高度,弱树1年落到要求高度。
处理好疏枝与抬高主干的关系。改形时乔化树主干高度应留120~150厘米,矮化短枝应抬到90~100厘米。强旺树应一步到位,或当年疏去要疏枝的60%,第2年再疏30%,第3年疏10%;中庸树分2年到位;弱树3年疏到要求高度。这样有利缓和树势,促进树体转壮。如不分树势一刀切,则会导致中庸树、弱树衰弱,腐烂病、小叶病增多。
处理好主枝与结果枝的关系。改形对主枝拉枝开角时,强旺树背后造伤拉至100~110度,中庸树应拉至90度,弱树拉至75~80度,实行单轴延伸;主枝前端50厘米内不留侧枝。对主枝上粗度超过着生部位1/2(乔化)或1/3(矮化)的大枝组,一般应疏除,如有空间则应背后造伤拉至下垂促花,逐年疏缩最后去掉。其他小枝组、枝条应拉斜至下垂,间隔10~15厘米,过密则疏,留下结果枝不再动剪短截。
改形后缓放与短截的关系。改形后结果枝组的枝条应去弱留强,3~5年不要回缩短截,应逐步疏剪成松散结果枝吊。背上枝力求拉至下垂培养结果枝吊,实行连年缓放结果,当枝头果台枝生长量低于5厘米时,及时在饱满芽处回缩。逐年疏去弱小枝组,对过多背上枝应及时疏去,莫乱短截,否则,弱枝过多,影响果品质量和树体光照。
处理好树势与徒长枝的关系。改形修剪后主枝背上和顶部肯定要冒条,应在生长期有计划地进行割、剥、喷多效唑或PBO。适当留些背上枝来保持树势,不能放任生长,也不能错误认为冒条就是改造的失败。对于中庸树和弱树来讲冒条是树势由弱转壮的体现,每个主枝上,每20~25厘米应保留一个直立徒长枝。生长季通过扭伤、摘心等处理促其成花。到秋季,有空间的拉成下垂枝,无空间的则疏除。这样做有利于平衡树势,减少营养消耗,增加营养积累。
处理好改形修剪与四季管理的关系。大改形不是一锯了之,也不是一改了之,在改形之后仍然要加强春季的防病、疏花疏果,夏季的扭梢、摘心等,秋季的拉枝开角、摘叶、转果等,冬季调枝施肥等,只有实施整套的综合管理措施,才有可能生产高档果。
联系电话:010-88579121
标签:红富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