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情境论文,教学方式论文,关键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语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经过十几年的引领、培植和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今天,当人们走进中小学英语课堂,看到的更多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积极运用英语获取、理解和整合信息,主动大胆地用英语练习表达,在情境中理解和比较文化异同。但是,英语教学仍然面临不少的困境和问题。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今天,我们需要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使课程改革能够得到深化并取得更大的成果。 一、当前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英语课程的首要问题是社会、学校和教师对英语课程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还不到位。对于不少校长、家长和教师,他们最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使得学生也不得不为了考试和升学而学习英语。在英语课堂上,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更重视讲授语言知识,如词汇和语法知识,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而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校的教研活动也很少研讨如何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学生和教师都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做题、讲题和对答案的过程中,忽略了课程的育人价值。虽然15年前的课程改革就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实践、参与、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教学方式,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指向特定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多为碎片化形态,难以形成整合性能力,因而也就无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教师对每一节课后学生应该学会什么,而实际上学会了什么,或者增长了什么新的能力,以及更新了什么价值观并不清楚,更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学生每一节课的知识增长、思维发展和能力进阶,所以很多教师都期待学生在课后能自觉整合课堂所学的内容。但由于多数学生没有能力或缺乏主动整合课堂所学的碎片化知识的自觉性,由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就导致英语学科两极分化现象成为本学科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二个问题是课堂教学趋于模式化和表层化的问题。以阅读课为例,课改后的阅读教学虽然已经从关注知识转向了关注阅读技能的发展,但不少教学仅满足于对文本的表层信息的提取和一些简单的问答、选择和判断正误的练习,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挖掘活动很少涉及,忽略了在阅读教学中理应关注的对所学文本的深度理解和分析,不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建构结构化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而语言、思维和文化价值观的发展是需要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征的教学活动作为中介才能实现的,学生只有通过参与活动,才能有机整合和内化所学内容,实现迁移和创新,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即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理性地表达观点和态度。模式化的教学导致很多课堂教学停留在对表层意义理解的正确性的检测上,学生缺乏口头、笔头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贴标签。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根源仍然是缺乏对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教师为应试而教和学生为应试而学的现象导致学科价值定位的错位。 二、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动向 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目标正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关注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已经被广泛认为是使学生成功融入和参与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而一名成功的人才,不仅能够为个人创造幸福生活,还能为社会的积极发展作出贡献。当前,英语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新目标。英语课程的目标也将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其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也就是说,学科育人必须依托学科课程内容,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基于主题,依托语篇,投身到对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学习中,获得对语言的形式、意义和语用情境的感知和理解,探究文本的内容意义,通过体验、参与、观察和思考把握学科的规律性知识[1]。这一过程应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机,从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材料,理解知识,有效记忆,概括并整合信息,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获得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新经验,构建良好的学科结构化知识,有效迁移和运用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评估和反思学习过程,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运用知识去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认识自我,学会解决问题。而学生这一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记忆、想象、表达和操作等一系列认识活动,把知识和技能变成自己的经验[2],形成新的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知行合一,达到育人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英语教学要从学科的本质和意义出发,深刻认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英语课程的性质。为了实现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英语教学应力求优化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3]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使用语言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形成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还要能通过学习语言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开阔眼界,发展人文素养、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理性表达观点,做出正确和明智的评价和选择。为此,英语教学在内容上必须改变脱离语境的单一知识学习和碎片化教学,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形成语言、文化、思维和策略发展一体化,促进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同步发展;从学习方式上看,教学要从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主动参与的、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特征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意义,依托语篇,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以个体、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发展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思辨能力,形成新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整合、关联、发展的英语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条件。 三、转变教学方式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 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不应仅仅围绕词汇和语法知识来学习,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都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人类面临各种问题,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世界,解决各种未知的问题,而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通过参与真实生活情境的活动来加以解决。为此,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可以从三个关键词入手,即“情境”“问题”与“活动”。 第一个关键词是“情境”。语言的使用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了使学生感知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真实感、现实感和需求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情境。要创设好情境,教师首先要基于语篇主题意义,准确捕捉学生有关该主题的生活经验,并从学生的认知和语言水平出发,创设充分的语境,铺垫必要的语言,让学生有经验可分享,有语言会表达,有兴趣来参与,使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学生学习该主题意义的源泉,课堂教学就自然成为课外生活的缩影,语言教学也才能真正做到返璞归真,回归生活。尽管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经验和知识都是不完整的,思维的方式也趋于单一,但只要能够让学生感到所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并且有能力也有兴趣去进一步探究和回答未知的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观察、发现和思考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动力,从而为学习和建构新的经验,探究新的知识奠定基础。此外,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突出语用意识,即语言的表达方式会因为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因情境中的说话人身份的不同而不同,也因具体情境的正式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在语言真实使用的过程中,语法不是唯一检验其使用正确与否的标准,检验语言使用的“正确”的标准是该语言形式是否符合该情境的正式程度、说话人的身份和行事程序。这都是由语境决定的。因此语境创设需要关注真实性、与学生生活的紧密性和语用意义。 改变英语教学方式的第二个关键词是“问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无数未知和问题,也面临种种不同的选择。当今世界处于一个科技、经济、政治、文化超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中国未来的发展要融入并贡献于未来世界的发展,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每个学科核心素养中需要关注和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为了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问题意识,力求使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都应设法思考基于本课主题内容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论是社会或生活中的问题,还是语言问题,并设法结合学习内容,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转化为几个具体的问题,并基于这些具体问题设计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合作、探究等,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就是说,教学要以解决问题为基本特征,让语言学习为认识和解决社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而服务。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语篇,要基于语篇主题和内容梳理和提出每节课或每个单元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围绕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习并整合和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学生阅读一篇关于“互联网改变记忆”的文章,教师提出,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思考互联网是否改变了人们的记忆?为什么?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验和看法。学生这时的看法和经验可能还是比较简单或者片面的,也不一定有丰富的例证支持,教师以此作为学生认知和语言的起点,铺垫必要的语言,即必要的词汇和语篇中用到的特定表达方式,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作者的文章,提取作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例证,评价作者的写作手法,讨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鼓励学生分析对作者观点的看法,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对比此前自己的看法,重新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从而在充分学习、思考和交流之后,学生可以站在一个更理性、更全面、更客观的视角,采用更有理有据的表达方式,整合并运用所学语言,重新构建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对作者提出质疑,分析可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新问题。至此,学生对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进行了改造、更新和重组。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则会变得更加深刻、透彻和娴熟,学生同时还习得了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会了与同学在合作中讨论和解决问题。随着问题探讨的进一步深入,学生智慧的综合性、广阔性、深刻性、灵动性、创造性都应获得新的发展。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随之有了提高,思维更加多元,选择更加理性,学习能力也得到加强,这些都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转变英语教学方式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活动”。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的基础[4]。有效的教学活动要能够引导学生将外化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认知,使学生通过学习、梳理、概括、分析、比较、评价、迁移等活动,学习和整合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以及各种学习策略探究和发现解决问题的答案,形成个人经验。也就是说,学习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探究、内化、表达等具体活动,才能占有这些知识,因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的。因此,指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以活动串联学习内容,以活动驱动学习过程,以活动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为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需求为基础,以主动探究为特征,设计具有明确目的的、体现实践性和整体性特征的活动。活动的过程应确保知识的有效整合和综合运用,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思维参与和情感投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将外部的感知经过一定的操练和内化不断地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而逐步形成新概念的过程,是外部物质的感性活动向内部思维、情感的心理活动的转化过程[5]。有效活动设计的前提是教师对所教语言材料的深入解读,通过创设相关主题情境,提出学生在本课学习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分析和整理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思考和设计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学习、整合和内化课程内容,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和运用语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策略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以达到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当然,活动包括多种类型和组合形式,主要类型有探索发现式活动、问题解决式活动、技能操练式活动等。最关键的是,活动与活动之间要形成有机的关联,最终都指向问题的解决和认知的提升。活动的组织方式既包括不同活动类型的组合,也包括不同的互动方式,如合作学习、个体学习、探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等。 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文化理解、技能运用、思维发展、策略形成为一体,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一系列体现整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个体体验、合作探究等不同形式的学习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学会学习,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研读语篇的能力。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因此,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是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总之,英语教育要回归原点:从学生出发,育人为本,尊重生命,聚焦意义。课程要力求唤醒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去探讨未知、构建新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期待基础英语课程领域涌现更多的创新性实践,让更多的课堂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塑造优秀的文化品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做到知行合一,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标签:英语论文; 教学技能论文; 思维品质论文; 学科英语论文; 核心素养论文; 教师技能论文; 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英语思维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