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淮安 2116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得54例小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所获健康知识和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手段,通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进行统计,发现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33.58±4.69)天,而健康知识得分满分100分,通过调查统计,患者健康知识得分为(89.58±4.78)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30%。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循症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干预护理,在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67-02
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中,高血压脑出血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同时作为高血压疾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致残率高和致亡率高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人群的年龄逐渐下沉,高血压发病率不断提高,而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这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脑出血前常无预感,突然发生,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展到高峰。其临床表现视出血部位、出血范围、机体反应、全身情况等各种因素而定。一般在发病时常突然感到头部剧烈疼痛,随即频繁呕吐,收缩压达180mmHg以上,偶见抽搐等,严重者常于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神志转为昏迷,伴大、小便失禁。在治疗后患者昏迷的时间较长,因此对于护理水平和护理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得54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范围为45岁~78岁,平均年龄为(59.58±4.69)岁;高血压病程从4年到18年不等,平均病程(9.58±8.69)年;所有患者中,脑干出血患者脑干出血患者6例、丘脑出血患者21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12例、脑叶出血15例。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所有参与实验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患者的日常服药、饮食等方面进行常规护理。然后抽调护士长、护士若干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循证护理小组成员要进行岗前的业务技能培训,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培训内容包括护理重点和患者基本情况,小组成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首先要求小组成员明确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护理重点,例如术后感染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再出血的护理,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等,使小组成员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另外小组成员要对每一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掌握。然后要求小组成员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能力,能够自主查询文献资料,找寻循证的支持。通过理论水平的培养,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后,要求将三项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相关医学常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并发症护理:通过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和患者身体状况的掌握,要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关注,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现象,要立即上报主治医师,进行相应的治疗;营养支持:尽量避免营养药物的使用,饮食要以粗纤维为主,另外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康复训练:在手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加强锻炼,加快患者的恢复。
1.3 评价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的调查,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等几个层次。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一般满意的总和。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值)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住院时间和健康知识的得分统计
经过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手段,通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进行统计,发现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33.58±4.69)天,而健康知识得分满分100分,通过调查统计,患者健康知识得分为(89.58±4.78)分。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统计
经过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手段,通过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统计,发现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30%。详见表。
3.讨论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临床护理是一种随机性较大的医疗举措,往往缺乏可靠的医学理论作为指导,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的经验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手段,能够使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统一,护理人员在护理前,需要对护理的措施找到护理依据,虽然初期会感觉不适应,但是长此以往,可以将护理理论化为护理人员的经验,正确的指导护理人员的实践。此外,对护理对象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握,能够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防,增强护理的效果,循证护理将护理理论,护理操作技能和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综合起来,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护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循症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干预护理,在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孟福娥.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8):115-116.
[2]张会仙,吴小花,鱼红,等.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108-111.
[3]陈晓荷,张伟梅,陈晓青,等.循证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0).
[4]柏玉毕,姜富容,曾勇.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4):497-499.
[5]童玉梅,冯敏,肖秀丽.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与尿路感染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5).
[6]房海英,谢莉,孙静.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7):767-770.
论文作者:杨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脑出血论文; 满意度论文; 病情论文; 术后论文; 健康知识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