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与江南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南论文,关系论文,郑板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6)08—0157—09
清代著名文学艺术家、思想家、“扬州八怪”主将郑燮(1693—1765),号板桥。学术界对于他的文学、书画艺术、思想成就研究颇多,而对他与江南的交往,尤其是他与苏州的关系,还注意不够。随着江南学研究的展开,探讨板桥与江南的关系,他对江南特性的把握,既能填补板桥研究的不足,又能丰富江南学的研究①。
一、郑板桥本是苏州人,骨子里重视源于江南的祖宗情
郑板桥祖籍江西,但先世已经久居苏州,明初洪武年间有先祖定居扬州兴化县(今江苏泰州市兴化市)城内汪头②。兴化有三支郑氏,一支为“铁郑”,一支为“糖郑”,一支为“板桥郑”。郑燮出生在兴化城东门外古板桥,属于“板桥郑”。因为县城东门外有一座木板桥,“板桥郑”应该因此而得名。而郑燮的自号“板桥”,或者“板桥道人”,就是因为他喜欢这顶木板桥而得名。
板桥的曾祖父新万,字长卿,庠生。祖父湜,字清之,曾任儒官。父亲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以文章品行为士先,教授生徒数百辈,皆成就”③,成为板桥的启蒙老师。叔父之标,字省庵,生一子郑墨,字五桥,以后成为庠生。应该说,板桥生于迁居兴化后的郑姓三代儒生的书香门第,但是家境窘迫。
“板桥郑”姓一支从明初起,后代人口繁殖很快,形成一个很大的宗族。到清代,板桥在范县做知县赠送俸金回家的时候,他嘱咐惟一的弟弟即堂弟郑墨:自己一支“自曾祖父至我兄弟四代亲戚,有久而不相识面者,各赠二金,以相连续,此后便好来往”,“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麒麟小叔祖亦安在?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
因为板桥深受家族的恩惠,内心深处埋藏着回报之心,所以在中进士居官后,不忘族人,认为“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得风水力,成进士,作宦数年无恙。是众人之富贵福泽,我一人夺之也,于心安乎不安乎!可怜我东门人,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幼儿女争吵。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
尽管风水之力究底有无,还成悬念,板桥这时宁信其有,但他是板桥郑族的进士人才,还是很难得的。从板桥的感人肺腑之言中推断,他的族中科举秀才应该不少,进士则是在他之前很少甚至还没有的。而板桥郑氏的族人已经很多,虽有一些公共事业,如族中义冢,予以救济族中孤寡贫穷,大多数人却流于农夫一类下层,生活艰难。因此板桥要急行散金救济,要堂弟“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党相赒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④。由己而族而宗而亲而友而乡,只要板桥能做得到的,他都散金救助,可见,板桥的出发点还在家族,忘不了同从江南苏州迁往苏北兴化的荥阳郑姓同族。
乾隆十年(1745年),板桥在山东范县任知县时,他的从祖扬州福国和尚曾去相访,临别,板桥做诗二首赠行,讲到“支持祖德留清白,冷落乡园愧弟昆”⑤,说明板桥还是重视家族名望,与族人保持往来,并想尽量给予照应的。
板桥经常自署“荥阳郑”,以示不忘郑氏郡望,如在《沁园春·恨》里说:“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⑥ 《游焦山》诗里自叹:“老去依然一秀才,荥阳家世旧安排。”⑦ 板桥的印鉴存有“荥阳郑生”。
板桥敬称南宋从福建连江县透堡乡隐居苏州城内、元代以遗民气节著称的诗人画家郑思肖(1241—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为“吾家所南先生”,尊称画“兰竹之妙,始于所南翁”,其兰竹成为板桥“平生爱”慕崇摹之物,实际上崇尚的是所南翁兰竹般的品行气概。板桥还刻了印鉴,自诩“所南翁后”。⑧
此外,板桥自诩是郑氏先世、擅长词曲的元和公公之后。板桥创作了后世家喻户晓的《道情十首》,在其首序中自豪地说:“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间,教唱度曲。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唤醒痴聋,消除烦恼。每到山青水绿之处,聊以自遣自歌。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这也是风流世业,措大生涯。”尾声称:“风流家世元和老,旧曲翻新调。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俺唱这道情儿归山去了。”据板桥讲,“是曲作于雍正七年,屡抹屡更,至乾隆八年乃付诸梓”⑨。这经过深思熟虑公诸于世的作品,豁达自然,道味很浓重,他却要两次借重元和公公的口气,显示板桥不仅很敬重他先世的郑氏人才,而且以此抬高了自己的身份,似乎可以在姓氏相同、血缘相通的一线传承中找到灵气与思想相通的证据。
在板桥的画画作品和题跋里,他不时流露出对家族根性的留恋和依赖之情。如“《西铭》原有说,万物总同胞”,“同根并蒂好相攀”,“百年兄弟开怀抱,莫谓分居彼此山”,“总为本源同七穆,欲修旧谱与君看”⑩。这些都说明板桥是个注重家族传承世系、讲求姓氏文化的人。他的父亲只有兄弟两人,各有一子。板桥对比自己小25岁的堂弟郑墨视同嫡亲手足,尤其他在32岁、晚年57岁先后经历两子夭折之痛后,深感后嗣虚凉,惶恐不安,愈加把家族延传的重任托付给郑墨。郑墨将儿子郑田过继给板桥,和板桥两房共一子,自己有孙郑銮,曾孙郑鋐,也使板桥有孙郑镕、曾孙郑国璋,终于不负重托,让板桥一支的郑家子孙绵延至今。
二、郑板桥具有浓厚的江南情结
(一)郑板桥自称江南人
在板桥的文字中,他有时自署“楚阳板桥居士郑燮”(11),有时用“淮南”“楚南”的地理概念来指称其籍贯,怀念家乡,如“塞北天高鸿雁远,淮南木落楚江清。客中又念天涯客,直是相思过一生”(12)。但在很多场合,板桥喜欢自称“江左”“江南”人,体现出他浓厚的江南情结。
雍正三年十月十九日,33岁的板桥羁身北京忆花轩,“连宵梦寐,似越关河”,“痴迷特甚,惆怅绝多。偶得乌丝,遂抄《花品》。行间字里,一片乡情。墨际毫端,几多愁思”。因此在《花品跋》里,落笔就写道:“仆江南逋客,塞北羁人。”(13)
一幅为“岱丁年老长兄”的题兰画,因是乡人,特感亲切,随手写上“岱丁本吾江南人,幽兰之贞,竹箭之美,含芳植节,莫与京抗,合南北之灵秀,萃集一身”(14)。非但道出江南同乡的一片情深,还以南北画兰的风格来盛赞岱丁的艺术融通成就。
板桥用以形容自己为江南人的语言是多样的,而自然流露其思乡之心和江南情结却别无二致。在《送都转运卢公》诗中,板桥自称“吹嘘更不劳前辈,从此江南一梗顽”(15)。
(二)郑板桥使用的江南概念
板桥的家乡兴化在长江北滨,扬州东北,清代属于扬州府,所以,板桥是大扬州人。羁旅在外,作为诗人的板桥难免多愁善感,触景生情,乡愁如水,甚至故乡时常萦绕在梦中。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16) 这是写实的经历。
65岁时,板桥在高邮与来访的老友织文相遇,极度兴奋,“邀归村落,流连数十日,以偿廿年饥渴”,谈诗论道。因他酷爱板桥诗词,板桥书写诗词相赠,临别时赠诗,以江南杭州好友金农为名,表达因对江南之人的感情而生出对江南之地的深情厚爱:
“杭州只有金农好,宦海长从李鱓游。每到高山奇绝处,思君同倚树边楼。”
板桥还情不自禁,回忆起自己在山东对身在江南的织文的无穷思念:
“织文世兄:别去二十余年,余在山左,常念念。君在江南,亦常想至吾山左。虽不果厥志而两心相思,无一刻忘也。”(17)
江南鱼米之乡,蔬菜瓜果,十分普通,却让浪游在外的板桥时常念念不能忘情。扬州与江南同处扬子江下游,距离甚近,相同之处也很多,“扬州四月嫩晴天,且买樱笋鲥鱼相啖食”(18)。扬州在历史上长期的经济文化发达使它虽然地处长江北滨,却能享有江南的地位(19)。民国年间有人干脆说:“扬州人虽在江北早已江南化了!他自隋以来代表整个儿的江南民族性,说扬州是江北,真黑天冤枉!”(20) 因此,可以理解,板桥有时干脆就是借江南来怀念他的扬州,或者就是把扬州包括在江南里面。因为离家愈远,江南就会愈大,指称会愈泛。当然,板桥有的江南,是很明确的吴越地区的概念,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中又以苏州为代表。
“懒慢从来应接疏,闭门扫地足闲居,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索楷书。柿叶微霜千点亦,纱厨斜日半窗虚。江南大好秋蔬菜,紫笋红姜煮鲫鱼。”(21)
这是一幅江南书生闲适的家居场景,无牵无挂,鱼米蔬菜,粗茶淡饭;同样是江南人家的普通生活,一旦加上纸笔墨香,妻女添料,就格外生色。
板桥广交江南友人,包括书画家、文人、官员等,对于江南友人总是耿耿于怀:
“江南渺音耗,不知君尚存。愿书千万幅,相与寄南辕。”(22)
在浙江天台友人入京师时,板桥也以江南为对照:
“天台才子侯嘉璠,与予京师饮酒西华门。……是时长安新晴九陌净,月光烂烂升银盆,长风吹天片云邈,银台万树含烟翻,疏星远火动芳甸,迥沙细浪酷似江南村。”(23)
六月的江南已是盛夏,万木兴旺,势不可挡,临别友人南归,板桥拳拳乡思一片,溢于言表,诗中描绘的是心里羡煞的美佳风景:
“先生六月江南去,敝橐秋风亦径归。鲈脍先尝应忆我,蕨薇堪饱莫开扉。”
“鹤儿湾畔藕花香,龙舌津边粳稻黄。小艇雾中看日出,青钱柳下买鱼尝。村墟古庙红墙立,天末孤云白带长。借取渔家新箬笠,一竿烟雨入沧浪。”(24)
“墨碟铅匙一两三,半窗画意写江南。谁家绢素催人急,先向空中作远岚。”(25)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爨剥春筠。此身愿劈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26)
朔北、山东沙尘漫天,以麦粟为主食,与江南风和日丽,以大米为主食,差别很大。板桥将江南的气候、风情民俗,每每与朔北相对比,实际上表明他一直难以适应北地的气候环境。
“烟雨江南梦,荒寒蓟北田。”(27)
“偶因烦热便思家,千里江南道路赊。门外绿杨三十顷,西风吹满白莲花。”(28)
“我来山左尘沙并,春风夜雨思乔莺。”(29)
“臣家江淮间,虾螺鱼藕乡。破书犹在架,破毡犹在床。待罪已十年,素餐何久长。秋云雁为伴,春雨鹤谋梁。去去好藏拙,满湖莼菜香。”(30)
从山东罢官,回到扬州老家后,板桥还时常想起山东与江南的差别,尤其在气候、饮食方面的巨大差别。乾隆戊寅(二十三年)二月十七日画竹,板桥题道:“满目黄沙没奈何,山东只是吃馍馍。偶然画到江南竹,便想春风燕笋多。”(31)
板桥毕竟家在兴化,与江南一江之隔,同苏州距离不很远,是了解吴地、苏州山川地理形势、乡土人文实情的。
“吴楚咽喉横铁瓮”(32),“吴越咽喉铁瓮城”(33),板桥用变通的词汇形容真州铁瓮城对吴地的险要地位。
“江雨初晴,宿烟收尽,林花碧柳,皆洗沐以待朝暾,而又娇鸟唤人,微风叠浪,吴楚诸山青葱明秀,几欲渡江而来。此时坐水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间仙境也。嗟乎!为文者不当如是乎!一种新鲜秀活之气宜场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贵福泽享用,自从容无棘刺。”(34)
吴地山清水秀,与江北风景毕竟有些差别,板桥才会顿生物语,隔江对起话来。
游览杭州西湖,板桥止不住比较,轻声自问:“今宵月,问江南江北,风景何如?”(35) 而“江南二月花抬价,有多少游童陌上,春衫细马”(36), 则正在念叨江南春景宜人。
板桥笔下的江南,有的是十分明确的苏州地区的印象。他用吴越对称的字眼来指称苏州。
“雨过天全嫩,楼新燕有情。江晴春浩浩,花落水平平。越女吹箫坐,吴儿拨马行。回头各含意,烟柳闬州城。”(37)
板桥套用晋朝张翰的莼鲈之思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买得鲈鱼四片腮,莼羹点豉一尊开。近来张翰无心出,不待秋风始却回。一塘蒲过一塘莲,荇叶菱丝满稻田。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38)
板桥在山东买了个吴地男仆,和他以前兴化的家里男仆一样,也姓徐,激起了板桥的诗意。
“买得吴儿也姓徐,陈髯风调满诗余。老夫深愧巢民叟,不得金钱送后车。”(39)
想到吴越秀才罗隐,板桥更是借他的秀才身份,遭时不遇,自喻志向:
“吴越山川黤寂寥,秀才心事有刍荛。如何万弩横江上,不射朱温却射潮?”(40)
当板桥在山东厌倦了做知县,思归心切,便借东吴名船,叹时日匆忙,东吴就是苏州。
“绝塞雁行天,东吴鸭嘴船,走词场三十余年。少不如人今老矣,双白鬓,有谁怜?官舍冷无烟,江南薄有田,买青山不用青钱。茅屋数间犹好在,秋水外,夕阳边。”(41)
从上可知,板桥字里行间的江南,不一定就是指今包括苏州在内的苏南太湖地区,而是站在山东或北方,遥望南天,思念包括他的家乡扬州兴化在内的。这个江南是稍大的江南概念,可见板桥是将扬州算入江南的,自己是兴化人,扬州人,江南人,站在扬子江边扬州的江南人。但有时候,他的江南是明明白白的太湖地区,如引用张翰的典故入诗。这时,板桥心目中的江南,难道就没有他自诩真正的江南人、苏州人的真情实感!从他的“所南翁后”印鉴、对苏州的深刻了解,以及对他自己的“荥阳郑生”身份都那么情深难忘,显然,板桥是认同苏州、江南之地的,那毕竟是他长久祖居的地方。
应该说,板桥对江南、苏州、扬州兴化的怀念,更多地在他“身处异乡为异客”之时。在板桥羁旅、应试、宦游归来之后,他居住兴化家中、往来扬州城中的日子里,因深入了解了扬州的方方面面,接触到在扬州的徽州人的真实面目,加深了对徽州徽人的认知(42),有利于他透彻地把握江南的特性。
三、郑板桥的江南和苏州意识
(一)郑板桥到过江南,有着江南和苏州的感受
从现存的文字来看,板桥似乎没有直接游过苏州。因为按照他的性格,到了苏州,板桥一定会写下文字,留下书画的。除去板桥几次到过南京、两次读书交往镇江,板桥还游历过江南核心之地的太湖地区。他至少曾经三次游杭州,一次游湖州,顺便游绍兴。
雍正十年(1732)秋天,40岁的板桥在南京参加乡试后,顺带游览南京名胜,并且南行,游杭州西湖,观潮于钱塘江上,在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写了《韬光》《观潮行》《弄潮曲》诗,气势磅礴,雄姿英发。他作词《沁园春·西湖夜月有怀扬州旧游》,则是游览吴越山水,苦读汉子,一片情系。有家书《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更一吐世道沧桑、人事纷更的感受,初露他的社会平等观和豁达观。
在板桥43岁考中进士之前的八、九月,他应聘杭州,任浙江乡试外帘官,结束后,在十月游览杭州。
乾隆十九年(1754),板桥62岁,即他山东罢归后的次年,从春天到五月,他重游杭州,是直接访问前范县杨典史去的,其中不排斥故地重游,陶醉江南山水美景,忘却在山东的不快,具有排遣之意。板桥“一到杭州即访杨四衙”(43)。杨是他的至交下属,板桥曾经“画盆兰送范县杨典史谢病归杭州。题曰:兰花不合到山东,谁识幽芳动远空?画个盆儿载回去,栽他南北两高峰”(44)。诗中早就比较了江南与山东的差异,表明板桥向往江南风情的心迹。到杭州后,板桥又为杨典史的子孙补画盆兰一幅。还寻访苏小小墓,提出独到的看法(45)。可见板桥对江南的人事风物一直怀着浓烈的兴味。
当板桥顺道谒见杭州知府吴作则之后,他却以书画文名受到隆遇,随即结识湖州知府李堂,又应乌程知县孙扩图盛情邀请,花近一月,畅游了湖州这块毗邻苏州地区。以后又过钱塘,游绍兴。
在致郑墨家书中,板桥欣喜地露出在江南的满足之情:
“初到杭州,吴太守甚喜,请酒一次,请游湖一次,送下程一次,送绸缎礼物一次,送银四十两。郑分司与认族谊,因令兄八哥十哥在扬州原有一拜,甚亲厚,请七八次,游湖两次,送银十六两。但盘费不少,故无多带回也。掖县教谕孙,升任乌程知县,与我旧不相合。杭州太守为之和解,前憾尽释。而湖州太守李公讳堂者,壬戌进士,久知我名,硬夺杭守字画。孙乌程是其下属,欲逢迎之,强拉入湖州作一月游。其供给甚盛,姑且游诸名山以自适。第一是过钱塘江,探禹穴,游兰亭,往来山阴道上,是平生快举。而吼山尤妙,待归来一一言之。华灿且留住数日,我于端午后必回。”(46)
在杭州、湖州、绍兴一路的旅途上,板桥难抑诗情,妙笔留下不少诗章。
板桥这前后三次的太湖地区江南游,一路上肯定是要路过苏州的。他对苏州印象深厚,大约与此间行旅不会没有些关系。特别是前两次,发生于板桥出仕山东之前,对于他在山东行政,树立江南苏州的榜样,影响巨大。在范县、潍县任内,郑知县板桥没有列举他到过的天堂杭州情况如何,却老是拿出苏州的情况,或者是拿苏州作为江南的典范,来比较山东地方的情况。这只能说明板桥的心中总是烙着苏州的影子。
不过,板桥一生到过杭州、湖州、绍兴,路经苏州,可能有某些原因,总没有合适的机会访问苏州,实地感受苏州,不免是个遗憾。所以,板桥笔下的苏州印象,应该多少来源于他的苏州家世里延续下来的说法,以及与江南人的交往,阅读文献,公文报道,甚至道听途说,加上丰富的想像认知。
领受了济宁人、乌程知县孙扩图的盛情款待,消释了政务上的误会,板桥理当题诗感谢。他不仅沉醉于青山绿水,风景清佳,而且为太湖的瑰丽浩渺所慑服。
“吴兴山水几家诗,最好官闲弄笔时。寄取东坡与耘老,吾曹宾主略如斯。”“六千三万太湖波,七十二峰高峨峨。”(47)
板桥从吴兴(即湖州)看到了苏州,苏州濒临太湖,太湖与杭州西湖比来,气势雄伟,深深打动了板桥!
“撇杭越,入姑苏。吞震泽,藐西湖。钱塘之潮十里阔,荡以太湖波浪浑如无。”
对于友人的壮游,苏州成为板桥难以忘怀的一程,希望来日能补上:“君之小游略如此,壮游他日吾从尔。”(48)
在板桥的《题程羽宸黄山诗卷》长诗中,他以比较手法,提到江浙苏杭的陆水交通工具、苏州的特殊之物:“陆骑姑熟驴,波泛浙江浆”(49),显示板桥熟谙苏州景观。
板桥的老友、山东胶州人高凤翰不愧与他心心相连。乾隆五年(1740),高凤翰在苏州,春日同卢见曾同到邓尉探梅,秋日为苏州万年桥书写940字,行将北还时,特赋《三君咏》,三君指金农、郑燮、马曰璐(50)。他毕竟是在苏州生情,和板桥等三人在精神上共享吴中美景的。高凤翰真是板桥的知音。
板桥,一个迁居扬州兴化的江南苏州人,自然有着江南苏州的天然意识,而且渗透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苏州是郑板桥眼中的江南龙头,衡量区域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总体看,板桥对苏州的认知形象是良好的:苏州成为清代国家社会文化繁华的地区。他用对苏州零碎的印象、感念,编织起一幅人间“天堂”的图景。
富裕的苏州是板桥在治理行政过程中的样板。乾隆十一年(1746),板桥从鲁西黄河北岸的穷小范县知县调任渤海之滨的潍县。这是全然不同的地区:潍县拥有鱼盐之利,商业发达,经济富庶。板桥毫不含糊,称它为“小苏州”。他把苏州作为富裕的江南的模式,用这种尺寸往上衡量胶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从潍县身上看到了苏州的繁华影子。
板桥在潍县期间,日经观察,常有所思所感,形之于笔,留下了内容丰富、文采飞扬的《潍县竹枝词四十首》(51),值得好好分析。
“两行官树一条堤,东自登莱达济西。若论五都兼百货,自然潍县甲青齐。”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潍县交通便捷,百货汇聚,商家店铺林立,夜市商业发达,体现了城市的繁华景象。这是潍县经济社会的最大特征,也是板桥新来乍到就敏锐观察到的地方。于是,当地人口讲求消费生活在所难免。日常生活中,一掷千金,花天酒地,游玩逗乐,就是豪家习以为常的了:
“斗鸡走狗自年年,只爱风流不爱钱。博进已赊三十万,青楼犹伴美人眠。美人家处绿杨桥,树里春风酒旆招。一自香销怨南国,杏花零落马蹄遥。四面山光树木深,良田美产贵千金。呼卢一夜烧红蜡,割尽膏腴不挂心。豪家风气好栽花,洋菊洋桃信口夸。昨夜胶州新送到,一盆红艳宝珠茶。大鱼买去送财东,巨口银麟晓市空。更有诸城来美味,‘西施舌’进玉盘中。”
非但在衣食住行方面,潍县有仿效江南的风气。它更是以苏州作为生活习尚、时髦风气的学习样子,“奢靡只爱学南邦”。无论是城是乡的妇女,都成为时兴打扮的前卫:
“连云甲第尚书府,带宅园林太守家。是处池塘秋水阔,红荷花间白荷花。”
“小阁桐阴日影斜,晚风吹放茉莉花。衣裳尽道南中好,细葛香罗万字纱。翠袖湘裙小婢扶,时兴打扮学姑苏。村中妇女来相耀,乱戴银冠钉假珠。”
姑苏的歌舞娱乐生活已经远播潍县,潍县形成慕苏、追苏的风尚:
“射罢黄羊猎罢山,雕弓挂在老松间。帐中袅袅闻吹笛,新买吴姬号小蛮。”
在一片“小苏州”的氛围中,潍县百姓的婚丧嫁娶和其它社会生活依旧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北洼深处好拏鱼,淡荡春风二月初。河水尽开冰尽化,家家网罟曝村墟。”
“面上春风眼上波,秧歌高唱扮渔婆。不施脂粉天然俏,一幅缠头月白罗。”
“马思南北是山田,石块沙窝不殖钱。待得三分秋稼熟,大家欢喜说丰年。”
“迎婚娶妇好张罗,彩轿红灯锦绣拖。鼓乐两行相叠奏,漫腾腾响小云锣。席棚高揭远招魂,亲戚朋交拜墓门。牢醴漫夸今日备,逮存曾否荐鸡豚?醃猪滴血满城红,南贩姑苏北蓟中。纵使千金夸利益,刀头富贵梃头雄。天道由来自好生,家家杀戮太无情。老夫欲种菩提树,十里春风作化城。”
在商业经济冲击下,潍县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也是难免的,但是必须严格治理。
“莫怨诗书发迹迟,近来风俗笑文辞。高门大舍聪明子,化作朱颜市井儿。百岁辛勤貌可哀,养儿娇纵不成材。骰盆博局开门去,待得三更径不回。”
就在这么个区域社会中,贫富分化严重,土地兼并,高利贷发放,私盐盛行,遇上饥荒,下层民众逃荒要饭,甚至对抗官府,自发反抗,都是和一个繁华都市不相称的现象:
“东家贫儿西家仆,西家歌舞东家哭。骨肉分离只一墙,听他笞骂由他辱。”
“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富豪家。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篓盐挑又被拏。行盐原是靠商人,其奈商人又赤贫?私卖怕官官卖绝,海边饿灶化冤磷。”
“潍城原是富豪都,尚有穷黎痛剥肤。惭愧他州兼异县,救灾循吏几封书。木饥水毁太凋残,天运今朝往复还。间行北郭南郊外,麦陇青青正好看。关东逃户几人归,携得妻儿认旧扉。茅屋再新墙再葺,园中春韭雨中肥。泪眼今生永不乾,清明节候麦风寒。老亲死在辽阳地,白骨何曾负得还。卖儿卖妇路仓皇,千里音书失故乡。帝主深恩许重聚,丰年稼熟好商量。”
“街头攫得百钱文,烂肉烧肠浊酒醺。到得来朝无理料,又寻瞎账闹纷纷。”
“二十条枪十口刀,杀人白昼共称豪。汝曹躯命原拚得,父母妻儿惨泣号。”
难能可贵的是,板桥关心民瘼,洞察潍县社会入微,揭示社会问题犀利,也尽其所能解决一些问题,实施社会治理。这是作为一个社会思想家的社会实践,既有其理论指导,力争把“小苏州”潍县搞好,又有其理想社会目标,即“学得南邦未算强,留取三分淳朴意,与君携手入陶唐”(52),不仅区域社会经济应该发达,而且希望人们保留基本的道德素质。
收稿日期:2006—04—13
注释:
① 郑板桥与徽州的关系可以作为他与江南关系的观照,参见吴建华《郑板桥与徽州考述》,《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② 迁居的原因不详。《郑板桥集·板桥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没提到。秦岭云《扬州八家丛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称:“在明代初年,他的前辈做官流落到了苏北”,也不知有无依据。苏北很多姓氏确实是明初迁自苏州的,至今子孙声称老家在苏州的有不少人,家谱中也是这样写的。他们因为受到明太祖朱元璋迁徙苏州豪强政策的影响,被强行迁往苏北。苏州阊门于是成为人口迁移史上的一个中转地,子孙世代记忆的老家圣地,就像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宁化石壁、江西瓦砾坝一样。如果板桥郑姓的确不是因做官迁居的话,很可能是作为苏州或江南的豪强地主被强迁苏北的。
③ 《郑板桥集·板桥自叙》,第176页。
④ 上引均见《郑板桥集·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8—9页。
⑤ 《郑板桥集·扬州福国和尚至范赋二诗赠行》,第199页。原载乾隆二十一年《曹州府志》。又有《破衲·为从祖福国上人作》诗,见《郑板桥集·诗钞》,第74页。
⑥ 《郑板桥集·沁园春·恨》,第129页。
⑦ 《郑板桥集·游焦山》,第71页。
⑧ 《郑板桥集·题画兰》,第221、223、225页;印鉴见《扬州八家丛话》,第94—95页。郑思肖著有《心史》等作品,生平事迹考证详见陈福康《井中奇书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⑨ 《郑板桥集·道情十首》,第150—151页。
⑩ 《郑板桥集·题画》,第213、223、223页。
(11) 《郑板桥集·扬州竹枝词序》,第173页。
(12) 《郑板桥集·秋夜怀友》,第43页。
(13) 《郑板桥集·花品序》,第172页。
(14) 《郑板桥集·题画兰》,第226页。
(15) 《郑板桥集·送都转运卢公》,第58页。
(16) 《郑板桥集·满江红·思家》,第139页。
(17) 《郑板桥集·书赠织文世兄》,第184页。
(18) 《郑板桥集·赠潘桐冈》,第47页。
(19) 周振鹤:《释江南》,钱伯城主编《中华文史论丛》第4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147页。我们也同意江南的概念有个从大变小的演变过程,不仅有自然、行政、经济、文化的含义,而且应当具有心理的价值; 参见吴建华《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20) 易君左:《扬州的风景(上)》,原载《闲话扬州》,收入韦明铧编《绿杨梦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21) 《郑板桥集·闲居》,第32页。
(22) 《郑板桥集·赠图牧山》,第58页。
(23) 《郑板桥集·送陈坤秀才入都》,第78页。
(24) 《郑板桥集·送职方员外孙丈归田》,第37页。
(25) 《郑板桥集·赠巨潭上人三首》,第42页。
(26) 《郑板桥集·题画·笋竹》,第157页。
(27) 《郑板桥集·赠瓮山无方上人二首》,第36页。
(28) 《郑板桥集·燕京杂诗》,第54页。
(29) 《郑板桥集·江七姜七》,第97页。
(30) 《郑板桥集·思归行》,第100页。
(31) 《郑板桥集·题画竹》,第206页。
(32) 《郑板桥集·瓜洲夜泊》,第105页。
(33) 《郑板桥集·真州杂诗八首并及左右江县》,第109页。
(34) 《郑板桥集·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第4—5页。
(35) 《郑板桥集·西湖夜月有怀扬州旧游》,第130页。
(36) 《郑板桥集·贺新郎·落花》,第124页。
(37) 《郑板桥集·偶成》,第49页。
(38) 《郑板桥集·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第52页。
(39) 《郑板桥集·赠孝廉金兆燕》,第71页。
(40) 《郑板桥集·罗隐》,第72页。
(41) 《郑板桥集·唐多令·思归》,第138页。
(42) 参见吴建华《郑板桥与徽州考述》,《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43) 王凤珠、周积寅:《郑燮年谱》(下引简称《周谱》),引《致墨弟书》,载《扬州八怪年谱》(下),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页。
(44) 《郑板桥集·题画·盆兰》,第160页。
(45) 《郑板桥集·与杭世骏书》,第195页。
(46) 《郑板桥集·与墨弟书》,第194页。
(47) 《郑板桥集·赠济宁乌程知县孙扩图二首》,第204页。
(48) 《郑板桥集·小游·赠杭州余省三》,第96—97页。
(49) 《郑板桥集·题程羽宸黄山诗卷》,第51页。
(50) 《周谱》引《高凤翰年谱》,第269页。
(51) 《郑板桥集·潍县竹枝词四十首》,下录均为其中的部分,第200—203页。
(52) 吴建华、张明、刘慧:《郑板桥的社会思想》,陆学艺、 王处辉主编《追寻中国社会的自性——中国社会思想史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