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思考,跨世纪的功德——全国高教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功德论文,世纪末论文,高教论文,大讨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世纪之交,面对急剧变革着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新态势,高等教育在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下,正在而且必须有领导有力度地推进改革,而在全国高教界自觉、广泛开展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不仅较好地体现出这场改革在有序健康发展,而且随着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逐步明晰,将对高教改革起到更好更重要的先导作用。
改革的呼唤: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必然遇到众多的新矛质和新问题,更会涉及许多理论和思想观念问题。如果不能理顺思想观念问题,改革就难以推动和深入。可以说,改革的困难和阻力越大,越需要做好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篇大文章。正是基于此,一场以增强质量和效益意识、注重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在全国高教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悄然兴起,引起普遍关注。这是多年来所没有过的。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许多理论问题上的重大突破,更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和研讨,纵观全国,这场讨论具有许多显著特点:
一是讨论具有自发性,广泛性。 一般来说,这次讨论,是从去年初国家教委领导明确提出“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之后,逐渐开展的;而去年夏天周远清同志在本刊发表访谈录《跨世纪的课题: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又进一步起到了引发的作用。但这次讨论,中央部门并没有正式发文号召,没有硬性规定要求,而参与这次讨论的人员之众、自觉性之高、被重视程度之大、影响波及面之广,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少有的。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都纷纷行动起来,织极参与,会上会下、群体个体研讨不断。许多学校在连续几个月中,不但各级领导带头参加、广大教师和学生踊跃参与,而且一批离退休的老校长、老教授也争相加入,一批论文和部分专著相继出台。有关部门还特邀部分两院院士、教育专家和企业家作专题报告,为高教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这既是高教改革深入到一定阶段的迫切需要,也是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二是讨论与改革实践联系紧密,有较好的目的性和导向性。讨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由改革实践出题目,密切结合高教工作实际,从而避免了空泛讨论和无谓的争议。讨论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的各个层面,诸如关于高教体制改革中的思想观念问题,关于高教发展中的思想观念问题,关于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中的思想观念问题等。但不同岗位的人们又分层次,各有侧重,体现出重点明确,点面结合,实践性强,展示了大范围研讨的良好学风。
三是讨论高度注意了对宏观背景的认识与研究,跳出了就教育论教育的狭隘目光。首先是注意着眼于21世纪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对人才质量规格的需要;其次是注意着眼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高速变化;再则是注意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取向;同时还注意着眼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通过研讨,人们逐步看到了这样一些事实:当今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社会活动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舞台,正在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直接和强烈。
四是高教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密切合作,共同提高。勿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高教实际工作与高教理论研究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是存在的,以至双方的某些同志互有埋怨。在这次讨论中,各方都认识到了自已的不足和对方的长处。特别是理论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更好更直接地为高教发展和改革实践服务,高教理论研究专家潘懋元教授在回顾以往高教研究时尖锐地指出:“我们有好多高教研究的成果是有理有据的,但不可否认,有许多所谓的研究成果存在‘大、空、洋’的倾向。”他批评有的同行喜欢搬洋人的话,以壮大自己的声势,有的连篇累牍地引用外国二三流作品的内容,而对中国自己的理论建树不屑一顾。他还提醒那些原本颇有才气的青年理论工作者:“如果不联系实际,光放空炮,这样的才气是难有生命力的。”言词恳切。
五是促进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意义深远。如果说以往我们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存在“理论准备显得不足”的缺憾,那么到现在这种情形正在发生变化。近期发表的一批有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研讨性论文、论著,给人以诸多启发,尤其是在几年来广泛研讨基础上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60条)研究成果,初步回答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系列基本思想理论问题,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将产生积极的指导性作用。这种实行决策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决策作准备的做法,正在推动决策向民主化、科学化迈出坚实的步伐。对此,好多有识之士都欣喜地感受到了。正如一位老教育理论专家说的:“相对来说,国家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决策的理论依据,不但重视政治理论依据,而且重视教育理论依据。”这对更好地调动起广大高教工作者深入研讨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积极性,促使高教改革加大力度和向深层次推进,是十分有利的。还有专家说,这次讨论健康深入开展的影响和功绩,将具有跨世纪性的意义。
注重质量:高教发展和改革的焦点
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今后几年高教规模究竟能不能大发展,怎么发展。研讨中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太慢。太保守,社会上,包括有的地方政府部门认为应当大发展,甚至提出高等教育要迈向“大众化”。理由是社会有这个需求,家长有让孩子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学校也有多招生的积极性;你没有钱,可以高收费,没有地方住,可以住到校外。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根据我国国情,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应当适度,当前所确定的到本世纪末高校在校生人数发展到650万人,这个速度不算慢,不能再快,以牺牲质量和效益来发展规模,会带来许多无法克服的后遗症,直至受到不该有的惩罚。
通过研讨,大家普遍认为,继续探索一条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是形成正确的、符合国情的高教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大众化”的高教发展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我们应当把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五大精神上来,即坚决贯彻和认真领会“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并应着重弄清楚为什么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怎样“稳步发展”的问题。
关于为何要坚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有一些基本认识是清楚的。一是还没有走出“穷国办大教育”的困境,国力不允许。基本普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基本素质的里程碑式的大事情,必须坚决完成,早完成比晚完成好。为此,国家要花大量财力物力于以优先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必然受到这因素的强力制约。当然,多渠道筹集经费是必要的,也有可能,但毕竟是有限的。在“普九”任务还相当艰巨,初中毕业生只有18%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等情况下,就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口号,也不符合十五大确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精神。至于有的高校愿意扩大招生。多招一个学生可以多拨一份经费,这是由于现行高教投资体制还不完善所致。其实绝大多数高校的基础设施和经费都极为困难,每年的人头费要占事业费的80%,有的达到100%还多。这是高校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一个方面。二是高校毕业生供需关系有待进步理顺,毕业生就业观亟待转变。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有不少毕业生没有落实到岗位。如果人事制度改革还不能尽快配套,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尽快到位,人才市场还没有很好建立起来,必然出现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会造成一个社会问题,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三是高教体制改革任务繁重,高教结构布局亟待进步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倡导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势必激化旧的矛盾并引发一些新的矛盾,给深化高教改革带来阻碍,给今后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也就很难谈得上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可以说,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才认识到的一条符合高教规律的重要发展战略方针,轻易放弃它,又会付出沉痛的代价。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这已在高教界形成广泛共识。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不讲质量的高等教育不可能有生命力。特别是在我国财力物力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高教质量的时候,我们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也明确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任务。所以,大家认为,在讨论怎样“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时,必须把注重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的地位,忽视质量的发展观,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极为有害的。同样,进行高教改革,也必须紧紧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主题,离开了提高教育质量谈高教改革,必然走偏方向。
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目标,概括地说,就是培养全面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个质量目标,必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特别是必须首先改革不适应新形势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讨论中,更多人逐步认识到,如果不能改变原有狭窄的专业设置,变专业人才培养狭隘的“对口”观念为广泛的“适应”观念;如果不能真正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的地位,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是根本的思想观念:如果不能合理调整专业及知识结构,树立注重素质教育的观念,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如果不能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树立整体优化的观念;如果不能改变轻视学生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思想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树立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思想观念;如果不能改变轻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树立在一定教育目标指导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观念……那么,要达到新的教育质量目标、要建立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就希望不大。在国外,也有人提出:质量替代数量,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价值判断标准。
在我国,教育质量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焦点或热点,除了它本身的重要性外,还因为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妨碍质量提高的因素,有的高校甚至存在质量滑坡的潜在危险。近两年来,部分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已经给我们敲起了警钟。讨论中,人们的许多思想观念虽逐渐明晰,处于变革过程,但把思想真正变为行动,还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促进更多的人们把注重质量的观念全面落实在行动中。
关于教育思想观念能否“改革”的问题,讨论中仍有异议。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这是习惯 的用语,并不错。其实,用“改革”来替代,也是顺理成章的。以往也曾有“思想改造”、“思想革命”之说,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革命”;何况,我们所说的改革,有特定的含义,就是坚持和发扬好的有用的东西,革除过时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发现和创造新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也需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思想观念的探讨和变革。
加强素质教育:一个教育思想观念的突破
当按旧模式培养的人才日益受到社会变革严重挑战的时候,高教界的有识之士就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改革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1995年初,周远清同志曾提出,改革教学必须首先从改革教育教学思想入手,并明确提出三点建议:“一要注重素质教育;二要注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三要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因材施教”。从而引发高教界考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之后,许多高校的同志纷纷提出了应当研究如何按知识、能力、素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议题。就是这个议题,成了这次大讨论的又一个热点。
在高等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有自身的特点:一、并不是说高等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二、并不是提倡一种教育而否定另一种教育;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贯彻教育方针相一致。就是说,提倡素质教育是思想观念上的一种发展,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模式来倡导。
从传统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传授知识,把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十九世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这对人们热心知识的获取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论哪个教育派别,都把传授知识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量的剧增,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加速,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们逐渐认识到,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在知识基础上的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尔后,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时代迈进,高新科学技术向生产与生活全面挺进,各种文化的融合,经济发展的加速和激烈的竞争,从八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考虑,人才培养只局限于知识和技能,似乎还不够,于是,自然地引出了素质培养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尽管有的国家较早提出素质培养,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较好解决,或者说还停留在少数人的一般议上。因而这仍然是当今国际高教界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在我国,加强素质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提出:“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又一次把提高学生素质写进了重要文件,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在这次大问题中,素质教育的观念不仅在人们头脑中逐步扎根,而且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初步有了一些好的思路,并不同程度地开始实践探索。有的专家认为,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在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有着现实的针对性;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
我国高校加强素质教育,除注意到国际上教育的发展变化外,主要还是针对本国历史和现实中存在“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偏向提出来的。我们要培养的素质,大体可归纳为文化素质、思相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通过讨论,一些高教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已达成认同:在人才的诸多素质中,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很大的影响力。文化素质差,其他素质的培养也必然受到制约。在现代化水平日趋发达的社会里,一个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很难想像会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追求,也难想像他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会得到充分发挥和更大提高。文化素质对于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作用不可低估,就连人的心理、身体素质也要受文化素质的很大影响。所以,在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时,更要强调文化素质教育,并要努力把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好素质教育。突出文化素质教育,不只是理工类学生的事,文史学生同样十分需要。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矛盾统一体,只有使之辩证统一,才能共同协调发展。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升华形成素质;素质的提高,又将促进知识的更快地掌握、扩展,促进能力的更好发挥与发展。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很难造就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也很难使党的教育方针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应该是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最高的群体。这就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我们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毫不动摇。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仅要有相当的知识、相当的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成为高素质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带头人。有的教育专家提出警示:我们不能重蹈世界上有的国家不同程度出现的掌握高科技的人而素质低下的覆辙,而应努力使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协调发展,使高科技为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据了解,在国外,掌握高科技或生活在高科技社会的人,往往由于素质上的重大缺陷,个性发展畸型,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人际关系淡漠冷酷,甚至异化为所谓“经济动物”、“科学奴隶”、“智能强盗”。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
在研讨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有的高校领导对所谓的“通才教育”、通识教育“表现出较大兴趣。但多数同志并不赞成。首先,我们不能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事实上,任何人达到“通才”或“通识”是不可能的;其次,只是“通才”、“通识”,而缺乏实际能力和实际本领也是不行的;再则,只讲“通识”,也容易停留在知识层面上,难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毫无疑问,根据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调整好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难度不小,但不能等待观望。它既是整体优化培养过程的迫切需要,也是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前提和依据。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人主张宜将教学计划改为培养计划。这也是有道理的,值得深入探讨。
改革教学方法:必须提上重要议程
再好的教育方针,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匹配,还是要落空的,至少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现时流行的那些非科学的教学方法不能有突破性的改革,就出不了更多的好人才,就会严重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会成为扼杀人才的元凶。这正是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求改革教学方法的原因所在。这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也广泛涉及了这方面的问题,是很可喜的。
好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都在期盼学校和教师能把教学方法的改革抓紧抓好。鉴于这项工作长期“改而少效”,由教育行政部门出面协调,大力倡导,共同提出新的思路、办法,特别是采取一些政策性措施,予以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实施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反映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问题。所以,许多专家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必须提到改革教育教学思想的高度来认识。陈旧的教学思想观念不革除,要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获得大范围进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是不可能的。当前,高校教师面临大换班,年轻一代教师将全面接班。对这种态势,有两种看法:一是担心大换班可能使老一辈非常优秀的教学传统得不到很好继承和发扬;另一种认为年轻一代旧框框少,可能更有利于教学方法上的突破。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现在重要的是,能否通过这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使大家的认识得到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得到增强,真正把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继承下来;同时依靠年轻教师力量,增进其使命感、责任感,使掌握全新教学方法的教师群体得以崛起。
改革教学方法,制定正确的政策导向,至关重要。不少同志认为,抛却驾轻就熟的旧方法,探索陌生费力的新方法,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不会也不应有市场。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保证。缺乏相应的奖优罚劣的政策措施,不能不说是当前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遗憾。
在教育思想观念没有很好转变的情况下,评定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劣,往往出现偏颇。有的学校采取学生给老师打分的办法,而不少学生往往还按中小学的习惯评判,对课程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透透彻彻的教师打高分,有的则是凭亲疏打人情分。这样的分数有多大参考评价意义呢?值得商榷。如果单纯“灌输式”、“填鸭式”、“满堂灌”的旧方法还普遍存在,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得到保护,那么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等好方法就很难普遍推行。
改革教学方法,还应打破就一般方法论方法的框框。有的专家指出:一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来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法;二要研究文化传统问题;三要吸收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心理学和认识科学的新成果。这是很有见地的。在有些国家,早已把教与学的研究与改革,由教的一方转移到学的一方,提倡教与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否适合我国的实际,也值得研讨。
多一些理性思考,增几分健康成熟
“参加这种紧密联系改革实践和工作实际的研讨,使自己成熟多了,感到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迅速上了台阶。”这是一位积极参与研讨并发表多篇论文的教育到政部门处室干部的感慨。事实就是这样,多一些理性思考,就会少一些盲目实践,增几分成熟和成功,促使工作健康发展。思想观念上的朦胧,必然导致对改革的迟疑或盲从。高教改革要有力度,思想认识就要有高度,理论研讨就要有深度。
这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讲座给高教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的确不可小视。但也应该看到,研讨还只是开了个好头,对改革实践切实有指导作用的高水平的论文或高见还不多见,要想见大效,还必须因势利导,使之健康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许多同志希望,作为成熟的有远见的高教工作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应当把教育思想观念的研讨和建树,看作是思想理论建设和业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一项长期的建设任务来抓,使之经常化,形成一种风气。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如何改革?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是什么样的?可以说,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很多,迫切需要更多的人、特别是更多的领导共同参与,将各类问题首先在思想观念层面上讨论清楚.研讨经验表明,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都有适合自己深入研讨的教育思想观念问题,要紧的是找准切入点,一般应以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为宜。比如教师,一般应更多地关注教学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问题。这样或许更能见实效。
在高校书记、校长中尽快出一批教育家,这是中央的希望,群众的企盼,时代的要求。但校长的头衔与教育家并不能划等号,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好的办学思路。有的高校领导在讨论中反思:作为书记、校长有没有成熟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略,都会时刻影响着成千上万学生的成长,责任重大;如果在自己任内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平平庸庸的,毕业生就业发生困难,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有不少校长都热切希望自己跻身科学家的行列,因而对专业研究课题和学术交流等热忱高得很。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校长,不能仅仅是这样,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如何办好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教育家。当科学家很荣耀,成为教育家何尝不是如此!是大学的领导,是教育家,就不能成天只为具体事务忙忙碌碌,也不能局限于为科技研究课题而奔忙,而应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着眼,花时间抓教育思想理论的建设。要经常研究、总结办学思想,要发表自己对办好教育的见解、高论,并将其付诸实践,将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更高水平,这样才能无愧于大学校长的职责。有些教授通过讨论也认识到,作为大学的教授应当也完全可以经过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特别是教学方面的专家,重要的也是应经常研究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等。对高教管理工作者大家也寄于厚望;尽量摆脱具体事务缠绕,多一些理性思维;一手抓实际工作,一手抓教育管理思想理论方面的研究,努力成为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这样,各路人马都能朝着共同目标,加强教育思想和理论修养,一定能使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研讨、探索气氛搞得浓浓的,经久不衰,更好地发挥改革教育思想观念的先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