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_黄欢欢

配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_黄欢欢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奇台县供电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逐步增多,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我国的电力事业带来严重的影响。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系统自身的不完善,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干扰,就导致在供电过程中,出现电能浪费以及线损的现象。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配电台区的线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以达到降低台区线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在线线损;线损异常;台区分类

前言

线损率是衡量配电网低压线损管理的主要性能指标,对整个电网公司线损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对配电网中低压线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同时还要以信息化为基础,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1线损原因及实施线损管理的意义

第一,线损定义。线损表示电能传输中,受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管理活动等影响,导致电网传输中产生了电能损失,可以将其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线损率主要表示线损在电量中占有的电量百分比。第二,造成线损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线路发热产生了损耗。受电力线路自身材质影响,导致供电系统不能采用全超导线路,因此必须借助导线传输,在传输中因发热而产生多种电能损失,主要包括导线截面积、长度与湿度等,均是线路损耗;另一方面,管理因素产生的线损。由于各级供电管理单位管理水平不等,导致供售电抄表时间不一致,在实际管理中经常出现周期性维护不当、抄表管理不规范、偷漏电及违章用电等行为,产生了较多的电能损耗,此种线损是因没有严格落实线损管理制度造成的;最后一方面,磁导因素产生的线损。一般情况下,磁场主要是电气设备传输电能时发生电磁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在电气设备的铁芯中产生了磁滞和涡流使铁芯发热,从而产生了电能损耗,称之为励磁损耗。

2配电台区线损异常的因素

2.1没有采取正确的低压配电台区时间周期抄表方式

现阶段大多数电力企业对一般的用电客户采取的为单、双月抄表模式,这一方式的采取对需要每个月都进行抄表时间的记录的台区用电客户,来讲基本会与进行单双月抄表的其余用户在选择的电量取数时间范围产生矛盾和冲突,而且有时会出现实际销售给客户的电量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实际的用电需求,不利于电力系统配电台区线损的管理。

2.2选型不当

在实际选取电流互感器时,应保证CT一次侧额定电流稍大于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二次侧电流额定值通常有1A和5A两种,为获得最佳供电效果,在选取CT时,其一次侧额定电流控制在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3~1.5倍之间;而变压器额定电流是由变压器容量决定的,变压器容量选取也是有讲究的,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一般地,0.3倍的变压器容量值约等于CT倍率。若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小不能满足现场用电需求,并使变压器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容易烧毁变压器;若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则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使变压器长期处于空载或轻载状态,使无功损耗增加,造成电能的浪费。假设变压器容量为MKVA,三相电压U稍大于380V,取390V,则额定电流I=M/390/3姨,若变压器容量为630kVA,则其额定电流I=630kVA/390V/1.732=886.62A,则1.3I=1152A1.5I=1330A,在实际选取时可以选择1000:5,1200:5,1500:5都是可以的。

2.3三相负荷不平衡

当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中性线即有电流通过,不平衡度越高,零序电流越大。 这样不但相线有损耗,而且中性线也产生损耗,从而增加了电网线路的损耗,该损耗在对低压台区的线损影响不是很大,但会影响变压器输出电能质量,增加变压器自身的损耗,降低变压器寿命。 所以,当线损分析发现某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度很大时,应提交局方更改线路,合理分配负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台区对在线线损实行管理

3.1构建制度规范线损管理

首先明确各个部门线损管理职责,构建完善的动态工作管理体系,为线损常态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落实线损管理制度、考核指标、考核范围及考核标准。然后,制定明确的流程,实施业务规范化管理。为了保证用电检查与抄表规范化进展,将责任落实到人,及时对客户端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时对线损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加强考核力度,减少估抄、漏抄、错抄等问题。

3.2减少未计入售电量电器设备能耗

对于减少未计入售电电气设备的能耗,可以具体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第一点要大大加强对计量方面的管理,要按照法定定期的标准执行。进一步说,也即为要想办法解决线路老化的问题,这就要求要减少感应电能仪表的使用情况,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可以将其替换成新的装备。第二点,众所周知对于变电站来说,它们自身拥有着四条输电线路,但是对于旧有的配电机房来说,它们是由很多种接触器控制的,虽然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量的损耗,但是它现在已经不符合现在电力系统,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3.3详细化指标,具体明确线损管理职责

结合地市公司指标要求及上年度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对年度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将线损率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供电所、各线路、各台区,,各供电所又与各线路(台区)线损管理人员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人人有指标的管理格局,使各级线损管理人员职责进一步明确。

3.4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对抄表的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对于出现失误的工作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对工作人员进行完善的岗前培训制度,同时对数据要进行核验、对比,以免出现数据错误。

3.5进一步合理规划配电网

开展配电网规划改造工作,实地对配电网线路情况进行调研,重点治理线径设置不合理、迂回供电等突出问题,同时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型号及容量,积极应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按照“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电网无功优化配置,对配电变压器装设必要的无功补偿设备,此外对三相负荷不平衡率较大的台区开展负荷平衡调整工作。

3.6深化理论线损的降损指导作用。

结合每年的线损理论计算工作的计算结果和分析报告,定位线损管理薄弱环节,制定年度降损方案。做好专业线损管理工作。加强管理降损工作力度,强化业扩和办公用电管理,制定用电检查方案,强化抄表质量管理,重点检查分析长期零点量用户,杜绝“跑冒滴漏”。加快智能电表安装,实现全覆盖、全采集,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提升电量采集成功率和自动采集比例。

3.7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利用率,减少人工干预

加强抄表管理,实现分线、分台区线损实时统计,减少人工统计量,提高准确性。持续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加强窃电管理。同时还要增加相应的功能,例如根据线损理论计算设定值,一旦线路实际计算损率出现偏差,系统就会自动提醒及时报告异常,并对运行延长情况进行分析,掌握线路异常原因,并减少电量流失。

总结

配电台区线损产生的原因复杂,且线损不稳定性的诱因很多,针对线损的改进措施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线损的维护管理工作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电力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管理措施和办法。只有各方不断地坚持减损、稳损,电力系统的使用才能得到长期的稳定高效。

参考文献:

[1]李雯雯.农网配电台区线损管理及异常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8).

[2]黄晓霞.线损异常分析及管理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04.

[3]刘素兰.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8).

[4]李新家,孔月萍,邹云峰,邓素兰.配电台区在线线损分级管理和智能异常分析设计[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02):46-48+53.

论文作者:黄欢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配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_黄欢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