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下肢继发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以及综合评价论文_段宝全,赵旻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下肢继发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以及综合评价论文_段宝全,赵旻

段宝全 赵旻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43007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功能科 445000

【摘 要】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下肢继发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以及综合评价.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接受治疗的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检查,检查所有患者的骨骼肌肉组织回声、下软组织回声、小腿深静脉丛、浅静脉、交通支。结果:患者小腿肌肉组织内探查到呈现梭形扩张的管道回声有35例,管腔内透声比较差,管壁加压不能塌陷。脉冲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没有血流信号,将肢体远端进行挤压,依然有32例扩张的管腔内没有信号,只有3例有信号。静脉丛没有流通有15例。主干没有流通,静脉丛部分再次流通有3例。超声首次诊断发现血栓局限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有3例。有22例患者皮下软组织内出现裂隙样没有回声,具有压缩性,呈现管道状相互交通。浅静脉曲张。大隐静脉全程扩张有18例,靠近心段管腔内出现弱回声团块,和股静脉内弱回声产生延续。小腿部浅静脉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宽有65例,没有见到浅静脉曲张有3例。结论:对于深静脉血栓后形成的下肢继发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对于综合评价患者患肢的病情和发展以及转归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下肢继发性病变;多普勒、超声检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secondary changes of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2010June to 2011 June treated 68 cases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ere examined. Results: the calf muscle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inner exploration into the pipelineshowed fusiform dilatation of the echo 35 example, the lumen acoustic relatively poor, wallpressure do not collapse. Conclusion: check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after the secondary lesion pati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limb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outcome has the meaning of value, can be popularized.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376-02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患者经过肿瘤化疗、分娩、手术后,长期的卧床,最容易引发的并发症就是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机体下肢浅静脉扩张、肿胀、疼痛、皮肤表面温度升高。这些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下肢静脉回流的障碍性疾病中就有深静脉血栓,如果后期治疗不及时,会使得机体完全丧失下肢能力,更为严重者,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致使机体死亡[1]。临床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取栓、抗凝结药物、药物溶栓等等方法。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二维检查拥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国内外权威资料都有详细的报道[2],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当形成血栓后,肢体产生的继发性病变往往都被忽略,导致无法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我院于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接受治疗的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检查,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接受治疗的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检查,检查所有患者的骨骼肌肉组织回声、下软组织回声、小腿深静脉丛、浅静脉、交通支。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女性患者33例,患者的年龄为18岁-90岁,平均年龄为40.6±2.7岁。男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为20岁-87岁,平均年龄为42.5±2.4岁。所有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经过肿瘤化疗、分娩、手术后,长期的卧床,下肢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疼痛、肿胀。

1.3仪器和治疗方法

将所有患者都采用GE Vivid Five、GE LOgic7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探头频率为10MHz-13MHz,开启外周血管软件。依据患者自身具体的情况调节彩色多普勒脉冲的重复频率,调整取样框的角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保持仰卧位,进行水平扫描,再进行纵向扫描,扫描范围为大腿稍外展外旋,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总静脉,向下扫描追踪股浅以及胫前静脉,向上扫描髂静脉,还要注意扫查大隐静脉和股隐静脉连接部。患者再取俯卧位或者是侧卧位,患者将膝关节轻度屈曲放松,检查患者的胫后静脉、腘静脉、腓静脉,找寻患者肌肉组织内有没有出现扩张的小静脉。浅静脉以及小腿部深浅静脉交通支有没有扩张。先对患者采用二维超声检测各个静脉的内径,有没有出现异常的回声,再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各静脉的血流情况,配合Valsalva实验、肢体远端挤压实验、探头局部加压。对比患者双侧肢体肌肉组织纹理和回声,还有皮下软组织的回声和厚度[3]。

2结果

血栓形成以及肌肉静脉丛扩张。患者小腿肌肉组织内探查到呈现梭形扩张的管道回声有35例,管腔内透声比较差,管壁加压不能塌陷。脉冲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没有血流信号,将肢体远端进行挤压,依然有32例扩张的管腔内没有信号,只有3例有信号。患者的下肢血栓少部分再通后,可以见到窄束彩色血流从管腔的周边或者是中央通过。静脉丛血管再次流通后,程度和时间上都延后于静脉主干,主干部分再次流通后,静脉丛没有流通有15例。主干没有流通,静脉丛部分再次流通有3例。超声首次诊断发现血栓局限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有3例。

组织水肿。患者的肢体软组织相对于健侧显著增厚,有22例患者皮下软组织内出现裂隙样没有回声,具有压缩性,呈现管道状相互交通。

肌肉组织回声产生改变。患者的肢体骨骼肌肉组织肿胀,骨骼肌纹理模糊、粗大,还有的消失,肌肉组织呈现片状回声加强。

深浅静脉交通支扩张。患者的小腿内侧和外侧中段以及下段,显示肌肉组织内迂曲扩张的管状没有回声。向皮下软组织斜行,最终汇入浅静脉。和健侧进行对比交通支增宽比较容易显示。

浅静脉曲张。大隐静脉全程扩张有18例,靠近心段管腔内出现弱回声团块,和股静脉内弱回声产生延续。小腿部浅静脉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宽有65例,没有见到浅静脉曲张有3例。

3讨论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周围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病变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并发远期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和致命性的肺栓塞,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此致残性疾病或者是致命性是患者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大多数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机体下肢浅静脉扩张、肿胀、疼痛、皮肤表面温度升高[4]。

本组病例中,血栓形成以及肌肉静脉丛扩张。患者小腿肌肉组织内探查到呈现梭形扩张的管道回声有35例,管腔内透声比较差,管壁加压不能塌陷。脉冲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没有血流信号,将肢体远端进行挤压,依然有32例扩张的管腔内没有信号,只有3例有信号。者的下肢血栓少部分再通后,可以见到窄束彩色血流从管腔的周边或者是中央通过。静脉丛血管再次流通后,程度和时间上都延后于静脉主干,主干部分再次流通后,静脉丛没有流通有15例。主干没有流通,静脉丛部分再次流通有3例。超声首次诊断发现血栓局限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有3例。没有显示小腿静脉丛的原因可能是,检查过程不够仔细,检查人员经验不足。没有形成血栓,导致静脉扩张不明显,或者是患者的患肢出现极度的肿胀,声能没有办法穿透进去。临床研究治疗中,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取栓、抗凝结药物、药物溶栓等等方法。治疗结束后,静脉主干首先产生血流信号,但是小腿静脉丛血栓消失比较迟钝,所以,要对患者的患肢的发展和转归进行准确和仔细的检查判断,才有利于后期的临床治疗[5]。

组织水肿。患者的肢体软组织相对于健侧显著增厚,有22例患者皮下软组织内出现裂隙样没有回声,具有压缩性,呈现管道状相互交通。本次观察结果表示,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后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产生肢体水肿现象比较普遍。深静脉血栓致使患者的下肢静脉回流产生阻碍,机体血液淤积于患者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产生肢体广泛性充血水肿,淤血的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上升以及产生缺氧,通透性上升,机体少量的蛋白质和盐分以及水分会漏出组织间隙内,因为皮下组织结构产生疏松,致使皮下组织增厚和网状裂隙增多、增宽的影像特征变得非常的明显。

肌肉组织回声产生改变。患者的肢体骨骼肌肉组织肿胀,骨骼肌纹理模糊、粗大,还有的消失,肌肉组织呈现片状回声加强。伴有皮下软组织网状裂隙增宽增多的达到30.2%,还有扩张的皮下浅静脉小属支穿插在其中,患者肢体水肿的程度和血栓阻塞的程度有关联,和患者病程的长短没有关系。患者的肢体水肿会影响淋巴回流,网状裂隙增多增厚、皮下组织增厚不全是淋巴回流不畅所导致的。

综上所述,对于深静脉血栓后形成的下肢继发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对于综合评价患者患肢的病情和发展以及转归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资料

[1]宋刚,潘美玲. 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3(5):158-159.

[2]邓迎红,袁潘玲. 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J]. 海南医学,2011,22(10):122-123.

[3]王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 健康必读,2011,6(6):253-254.

[4]罗荣,石伟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J].临床研究,2010,15(12):926-929.

论文作者:段宝全,赵旻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下肢继发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以及综合评价论文_段宝全,赵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