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创新与教育观念更新_创新论文

基础教育创新与教育观念更新_创新论文

基础教育创新与更新教育观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教育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注: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11月25日。)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论述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指明了方向。基础教育需要创新,而创新又离不开正确教育观念的支撑。更新教育观念是基础教育创新的前提。只有冲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树立与基础教育创新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念,才有可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益。当前主要应从基础教育的地位、性质、任务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反思,寻求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思路,以及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途径。

一、树立基础性战略产业的观念

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基础的教育。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下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亿万劳动者的素质和各类专业人才的质量。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世界各国为了赢得主动地位,无不首先从普及和改革基础教育入手。历史表明,世界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都是与加强基础教育同时起步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不发达,尤其是基础教育薄弱,人们对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到生产过程,作为一种知识资本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放眼21世纪,最大的资源是智力,最大的财富是智慧。从事人才、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教育,则将成为决定未来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产业。”(注:田建国:《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观念》,《教育科研通讯》1999年第3期。 )而基础教育则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如果说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能源、交通等,那么知识经济时代最基础设施应是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我们必须转变基础教育是无关紧要的福利事业、基础教育投资是消费性投资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基础性战略产业,基础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的观念,依法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切实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二、树立受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基础上是“象牙塔”式的教育。义务教育规模庞大,而非义务教育结构单一、规模过小,高中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去年,全国普通高中只能为同龄人提供17%的入学机会,全日制普通高校只能为同龄人提供6%的入学机会。 供求反差过大形成的‘瓶颈’现象,引发了激烈的升学竞争,导致应试教育现象日趋严重。”(注:胡瑞文、陈国良:《素质教育、体制创新、放权搞活》,《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再加上基础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存在, 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择校热,又加剧了升学的竞争,使基础教育成了面向少数升学有望学生的“选拔式”教育、“淘汰式”教育。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应当摒弃千百年积淀下来的重少数、轻多数,重选拔、重普及的传统观念,树立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民主教育思想,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切实做到“有教无类”,面向全体学生。因为“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使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普遍提高,使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都得到发展,使他们都能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才是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注: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99年6月15日。)当然,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 我们还应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的步伐;另一方面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提升教育结构,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树立教育多元化的观念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统一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政府是统一的办学主体,教育资源由政府统一提供,入学机会由政府统一分配。举国上下,从办学到管理,从课程到评价几乎都是一个要求、一种模式、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这种统的过死、要求单一的计划管理模式与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极不适应,成了当前基础教育创新的最大障碍。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的多元、所有制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多元从根本上要求我们树立教育多元化的观念,突破单一的国办教育体制,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体制;突破政府包揽办学的筹资体制,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教育投资、共同承担教育经费、共同分享教育投资利益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教育多元化的观念还包括多元化的课程观和评价观。要打破传统的课程管理格局,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多元化的课程管理体制,实现由单一的学科课程向必修课、选修课、综合课、活动课以及隐性课程统筹安排的多元化课程结构转化。要打破传统的“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多次机会、双向选择、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的新的招生考试机制。要改变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学校唯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建立科学的综合性评估督导与社会性评价相结合,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参与评价学校的多元评价机制。

四、树立德育首位的观念

德育首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的一贯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学校培养人的需要和教育性质的充分体现。然而,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却一直存在。学校德育对教育学生抵御社会环境中负面影响的措施极为不力,学生的德育认知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德育薄弱所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其中表现在青少年犯罪方面尤为突出。据统计:“在全国发生的刑事案件中,约有65%—70%是25岁以下青少年做的案。而且青少年犯罪绝对数在不断增加,已从1984年的25万余人增加到1993年的82万余人。青少年犯罪率近10年也呈上升趋势,1987年为万分之21.9,现在保持在万分之30左右。”(注:引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执行会长郭翔教授访谈录》,《中国妇女报》1998年2月12日。)

当前世界竞争异常激烈,各国都在千方百计吸引人才、争夺人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人才培养、科研环境和生活待遇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面对发达国家高物质待遇的人才吸引政策,如果我们不重视德育工作,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还会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进而造成国家落后和受制于人的局面。我们必须站在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在基础教育创新的进程中,确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努力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公民。

五、树立科学教育的观念

据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1998年底完成的最终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0.2%;即99.8%的人没有达到基本的科学素养水平。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欧共体国家1989年即已达到4.4%,是我国的22倍;美国1990 年达到6.9%,我国与之相差33.5倍。 ”这项调查结果同样显示:“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在1992年至1997年6年间停滞不前,与持续高达10 %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不符。”(注:引自《跨世纪人才》,1999年第4期。)我国公从科学素养水平低下与忽视科学教育不无关系。 公从科学素养是一个国家参与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我国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树立科学教育的观念,克服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较普遍存在的忽视科学教育的倾向,把普及科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创新的一项紧迫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青少年一代能得到科学知识、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以达到推动科学技术和世界文明的和谐共进。”(注:张民生:《加强科学教育,培养一代新人》,《上海教育》1996年第1期。 )我们要在青少年学生中造成一种学科学、 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使他们逐步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

六、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

中国教育体制和内容虽然几经改革,但其传统的“守成”基因却依旧十分顽固。这种守成教育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教育,学生只能被动地全盘接受;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模式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基础教育创新,要求我们突破传统守成教育的束缚,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育模式。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在课程与教学领域,要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的转变;要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允许探索中的错误,不求全责备;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操作和其它活动;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教育评价方面,评价体的重心要向创新能力倾斜,要以学习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要以提高学习主体适应与改变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在学校管理方面,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摒弃僵化保守的管理手段,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和育人环境。”(注:阎立钦:《培养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 1999年4月17日。)

七、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作祟,忽视健康教育而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不佳的状况已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体质状况却呈下降趋势。今年青岛市参加高考的24973名学生中只有2487名学生体检合格,报名受限比例为90%, 比去年上升1.2%。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也不容乐观。 据青岛市贵州路小学课题组最近对四至六年级661 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测查来看, 共有166名存有各种心理障碍,占总人数的25.11%。突出表现为:焦虑、依赖、孤独、抗挫折能力弱、缺乏创造性、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及自学能力差等。世界卫生组织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注:引自《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6期。 )我们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并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讲究卫生,防病健体,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同时,又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谐的性格以及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八、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基础教育创新的基本条件和标志。要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明显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在改革传统的授课形式上: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授课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课程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二是在提高教学效益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明显地感受到知识面有新的拓展,信息量有新的增大,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三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课堂气氛显得既紧张又活跃,学生眼界得以有效开拓、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手脑并用,这将有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造能力。

网络教育将成为21世纪现代教育技术革新、发展的主流。应用于教育的计算机网络, 可分为多媒体教育网、 校园网、 地区局域网和INTERNET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教室网是电脑教室、语音教室、电视教室的完美统一。校园网包括:行政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教学服务系统、教育科研系统等。地区局域网和INTERNET国际互联网相联结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远程教育体系,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充分享受一流水平的在线(on line)教育,从而有效地遏制“择校”现象。 网络教学,其鲜明的教育性、教学性、艺术性、标准性,将使教学信息无限延伸和拓宽,反馈信息加快,教学效益、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新世纪中,虚拟学校将不断涌现。在虚拟学校课程内容将从虚拟图书馆下载;学生和教师在虚拟教室相会,进行“现场”辅导;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与练习,并电子邮件传递给辅导教师批改;教师给予相应的辅导;最后通过网上联机考试,获得结业。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革命变革,是推进基础教育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收稿日期:1999-07-23

标签:;  ;  ;  

基础教育创新与教育观念更新_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