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茹[1]2016年在《茅盾未完成长篇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现代作家茅盾的研究中,小说创作一直是其中的热点研究对象,这些研究涉及茅盾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包括文学文本,文学社会学,美学接受等多个方面。新世纪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茅盾小说创作的关注度似乎逐渐进入了一个平缓期。但是现有的看似全面的研究,却都忽略了茅盾的长篇小说创作生涯当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大量的未完成长篇的存在。在茅盾所创作的六部长篇小说当中,只有《子夜》有完整的篇章,其他均为残篇。如果一个作家在众多的作品当中,有个别残篇出现,这也无可厚非。而茅盾在尚还在世时就出现了多部残篇,这就使得茅盾的未尽长篇成为了一种现代文学史中特殊的文学现象。同时,当我们在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长篇小说发展时,发现其他重要作家也有残篇现象的出现。可见,未尽长篇一直都是现代文学史发展当中长期存在的现象。本文首先就要从时代、文本以及作家自身的文学精神等多个角度结合我个人对茅盾长篇小说的阅读感受,来探讨茅盾未尽长篇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试图去把握现代文学史当中未尽长篇现象的实质,同时,对新时期以来长期存在争议的小说家茅盾,他的创作价值和文学史地位作一重新认识与评价。本文主要分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作为现象的茅盾未尽长篇小说,从情节、人物、环境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第二章通过分析茅盾的文学观念的变迁,来发现其与茅盾长篇小说的“断裂”之间的关系,从更全面的角度,使茅盾的未尽长篇得到一个更为充分的认识。同时还涉及到他未尽长篇的续写问题。第叁章分叁节,探讨茅盾未尽长篇形成的原因,得出结论如下,首先茅盾小说中对既充满性别意识又具有革命理想的时代女性构建的失败,是《虹》等长篇小说未完成的重要原因。其次,茅盾后期小说的人物塑造和缺乏有效矛盾冲突的情节设置,使得小说叙事生成性不足,从而导致故事情节失去了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最后,茅盾多重矛盾身份之间的碰撞摩擦,使他形成了功利性大于美学性的文学想象,这是他长篇小说未完成的第叁个原因。第四章,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未尽长篇作为一种现象它的文学史意义和其背后的文学史内涵,揭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程当中所经历的曲折与困境。其次,对如何看待茅盾的未尽长篇现象,做了两方面的论述,一是长篇小说的未完成状况对作品美学价值的破坏,二是作品未完成所显现的文学史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茅盾的长篇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做了重估与疏理。
刘瑜[2]2016年在《茅盾后期代表作《霜叶红似二月花》新探》文中认为《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众多小说中比较特别的一篇,它不再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是特地与历史拉开了距离。茅盾在四十年代完成了小说的前十四章,又在七十年代的语境下完成续稿,虽然最后仍然是“残简”,但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历经磨练之后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审视。本文从四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语境入手,探讨茅盾小说怎样实现向传统文学的回归,从而实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个伟大构想。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叁章。第一章梳理了茅盾的创作历程,二十年代早期思想文化的积淀、形成,西方思想文化的熏陶奠定了茅盾的思想文化基础,最后从政治走向文学;叁十年代都市题材和农村题材的书写,使茅盾小说题材范围不断扩大;四十年代战争使作家纷纷向传统回归,探索新的文学形式,作者写下《霜叶红似二月花》;七十年代茅盾对《霜叶红似二月花》进行续写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主要从人物塑造入手,分别探讨作者在文学史上塑造的民族资本家、知识分子以及时代女性这叁类人物形象的历史意义,然后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文本出发,分析这叁类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延续和创新以及在创作历程中的重要意义,最后探讨作者为什么要在四十年代重塑这些人物。第叁章从艺术特点出发,探讨《霜叶红似二月花》怎样实现向传统文学的回归,主要从情节的线性结构、大团圆的结局模式、从欧化到典雅的语言艺术、以物传情的意境创设以及独具美学内蕴的人物描写这几方面入手,探讨茅盾这样创作的深层意义。小说整体体现出作者对人物“真、善、美”的美学追求,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后期的代表作,是茅盾用生命在书写的小说,里面包含了作者对于个体生命的反思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小说表现出作者对传统人物的肯定、对传统的复归和认可,因而使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周景雷[3]2004年在《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书在继承前辈学者或者同代人的茅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六个角度,对茅盾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作了另一种梳理和解读,借助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文化和文学环境考察了茅盾的独特性存在。本文认为“独特性”用在茅盾身上,最能体现出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它超越了通常人们所认识到的茅盾的文学和文化贡献,回归到文学和文化的构成当中。在本文的研究和写作里,既考虑到茅盾之成为茅盾的文化和心理背景,即纵向的构成关系,更要考虑到他在他那个时代的位置,即横向的构成关系,而这一点又是较好地理解茅盾的关键,所以本文主要地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在横纵差别的对比中考察茅盾的独特性。 在“茅盾与中国现代小说”一章中,本文并不是要研究茅盾对现代小说的贡献,而是想通过茅盾在这些小说中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来说明茅盾对中国的认识。女性形象、知识分子形象、资本家形象和农民形象是茅盾提供给我们的认识中国社会的四组人物系列,他们的奋斗与挣扎都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人的生存状态,是茅盾对现代化的一种独特性理解。 在“茅盾与现实主义”一章中,本文回避了对茅盾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和理论内容的综合阐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本文所要做的工作是考察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可能性,甚至包括这些可能性的最终走向,因此作为对比,胡风和周扬的现实主义理论便也一并被考察了。 在“茅盾与左翼文学”一章中重点考察了茅盾的左翼文学观以及他对左联的皈依和超越,在这一点上最能表现茅盾的矛盾性。一方面茅盾对左翼文学(革命文学)进行了限制性的规范,使他超越在绝大多数的革命作家之上,表现了一个文学家的本位良知;另一方面他对左翼组织产生了无限依恋,是团结和组织左翼文学的重要一翼,他对左翼文学的深刻影响正在这里。 “茅盾与现代文学评论”应该包括叁方面,即作品论、作家论和文学史论。作品论前人多有研究,故未再论及;而作家论是茅盾文学评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文体,在研究上似乎已有定论。但本文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确定了茅盾叁段论式的作家论模式,这样可能更符合茅盾的动态思维走向。文学史论是茅盾现代文学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点又是此前茅盾研究中较少涉及的。实际上现代文学史甚至是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很多方式方法都是沿着茅盾的思路走下来的,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较详细地梳理了茅盾的文学史观念和文学史写作传统。 茅盾在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一名大家,与其他文学家的关系是广泛而复杂的。他游历甚广,所涉作家甚多。有的给予茅盾影响很深,有的被茅盾影响很深。但如果要综合论述必定会篇幅冗长,故在“茅盾与中国现代作家”一章中,本文选择了与茅盾有密切关系的鲁迅、瞿秋白和郑振铎叁人,分别代表了思想性、政治性和文学性,构成了一种立体的现代文学状态,将茅盾置身其中,考察茅盾与现代文学的深刻关系。 在最后一章中,讨论了茅盾创作的中外文化渊源,这是茅盾创作的底蕴,也是他与现代文学间的基本关系。
余洋[4]2016年在《茅盾性描写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文艺理论家的茅盾在早期就表现了对性描写理论的关注。学界对于茅盾性描写的研究主要从茅盾的性观念、作品等进行展开和分析;大部分是单篇作品的论述,不是系统、全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对艺术手法的分析,还存在很大的分歧。茅盾没有撰写系统完整的性描写理论,这些理论都散见于他的繁复文论与创作实践中。本文对茅盾一生发表的大量散见的文艺评论进行综合的整理分析,从价值观、艺术观和开放性叁个方面建构茅盾的性描写理论,并探讨茅盾性描写理论的意义。本文通过叁个板块建构茅盾的性描写理论。第一章,价值观:旨在反映社会现实。本章分为二节,理论层面倡导以及价值观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理论层面分为六节,第一小节,茅盾的性描写理论从属于为人生的文学观,第二小节,对古代文学《金瓶梅》的评价,正面倡导性描写必须具有社会意义,第叁小节,对《沉沦》的评价体现写实主义的社会意义倾向,第四小节,倡导和肯定性描写必须反映主要社会事件与意识形态,第五小节,在一系列文艺运动、思潮中也体现了这一价值观,第六小节,对影片的评论。创作层面分为叁节,第一小节,小说中性与革命的关系,第二小节,通过性描写实现对买办资本家、地主阶级、以及政治上的反动派的丑化,第叁小节,通过性描写展示现代都市欲望,从纵欲享乐和性商品化两个方面展开。第二章,艺术观:写实主义。针对中国文坛的弊病,茅盾认为只有借鉴西方写实主义才能对症下药。本章分为两节,理论层面的倡导以及艺术观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理论层面分为四节,第一小节,茅盾倡导的是带倾向性的客观描写,第二小节通过性交虚写和适度描写倡导性描写的艺术美感,第叁小节,茅盾反对“记叙式”的描写,提倡忠实描写,第四小节,对非科学的性描写的否定。创作层面分为四节,第一小节,在《水藻行》和《春蚕》中展示了健康客观的性描写,第二小节,性交虚写在小说中的体现,第叁小节,茅盾倡导忠实的描写,第四小节,性科学在茅盾小说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个官能对性欲的刺激。第叁章,开放性:多种创作方法的兼收并蓄。随着五十年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茅盾否定了性心理学以及相关现代主义。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吸收与融合,本节分为四个小节,第一小节茅盾对本能、无意识的肯定,第二小节是梦境的刻画,第叁小节,茅盾对自恋、物恋、同性恋等变态心理学的借鉴,第四小节,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对茅盾的影响。第二节通过《夜读偶记》探讨茅盾对性心理学及相关现代主义的否定与摈弃,从而封闭了开放的现实主义性描写理论。
郭志云[5]2010年在《从文艺思潮到艺术方法》文中提出茅盾与西方现代主义之关系研究是茅盾研究走向全面与纵深的一个必要突破口。西方现代主义在五四时期伴随着民主与科学传入闭塞的中国,作为主要从事文学理论译介和批评的文人,茅盾的文学视野同西方现代主义出现了一种高度遇合的态势。伴随着现实主义文艺观的逐步确立,作为文艺思潮的西方现代主义逐步退出了茅盾个人的文学高地。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多年来积极提倡的现代主义。相反,创作主体面对现实的艰涩,巧妙地吸收了现代主义艺术方法,实现了“从文艺思潮到艺术方法”的跨越。该文侧重于对茅盾与西方现代主义关系进行细致的考察、解析与透视。围绕茅盾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叁个现代主义重要思潮之间的关系来展开,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缜密梳理和类似研究材料的大量翻阅,突破学界原有的接受——影响的研究模式,力图做到客观叙述,呈现出历史的真实面貌。在具体的论述中,本着茅盾与象征主义的关系已经获得较多的研究的事实,立足于新的视角与方法,提出新的有见地的结论。而对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这两个分支的探讨则建立在对史料的整理与阐发上。通过叁条线索的深入挖掘,提供一些普泛性的结论,以期借此来观照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轨迹。
陈姗[6]2011年在《虚无思想与茅盾早期小说》文中研究表明虚无思想、虚无精神与茅盾小说尤其是早期小说(系指从《蚀》到《子夜》)的关系,向来没有得到学术界充足的重视。本文通过细读茅盾小说,通过梳理以往对这个学术命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认为虚无思想、虚无精神在茅盾小说尤其是早期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某种意义上看,虚无思想和虚无精神对茅盾释放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营造自己的小说艺术世界,具有重要的诱发和支撑作用。本文通过细读、回顾和梳理茅盾的小说创作,认为虚无思想和虚无精神从迸发到衰退,贯穿于茅盾小说的创作历程,直接决定了茅盾小说的艺术风貌。第一章《痛苦的隐衷矛盾的肇始:虚无思想与<蚀>》,着重研究和分析了《蚀》叁部曲及其在茅盾文学生涯中的价值和意义。本章从发生学和创作心理学角度,探讨了茅盾从一个革命者转变为一个文学家过程中内在灵魂的苦痛与压抑,探讨了他灵魂深处的内在矛盾带给他怎样的人生困惑和精神紊乱,探讨了大革命失败带给茅盾的虚无和颓废精神如何诱发了他的文学才情,探讨了他怎样借文学这种精神形式来再现“革命的那些事儿”,探讨他如何借文学创作这种存在形式实现了自我的拯救和灵魂的喘息。大革命失败、政治理想轰毁,理性意志崩溃、虚无精神张扬,《蚀》叁部曲的创作既使茅盾实现了人生的转型,也因虚无思想和虚无精神的强烈刺激而焕发出原生态般的小说艺术魅力。第二章《理性的复苏矛盾的纠葛:虚无思想与留日期间的创作》,着重研究和分析了茅盾留日期间的小说创作。此时的茅盾已经渐渐从政治失败的阴影中走出。内在方面,他的强大理性意识渐渐复苏;外在方面,钱杏邨为代表的左翼批评家严厉指责《蚀》叁部曲“灰色”和“颓废”,这些都促使茅盾重新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文学之路。在《野蔷薇》中,茅盾试图通过恋爱故事来隐喻政治命题、释放政治郁结,但理性与感性、政治与艺术的纠结无法理清,在作品中呈现出一片阳光与阴霾交错的艺术地带。虚无思想渐渐隐匿,理性意志日渐强大,茅盾运用理性来调节艺术才情的标志之作是虎头蛇尾的《虹》,《虹》也具有“革命加恋爱”这样一种历史本事和艺术虚构的互文性。这一时期茅盾的思想精神状态斑驳杂陈,既有感性的冲动也有理性的节制,既有积极的信念也有虚无的放纵,《野蔷薇》和《虹》是这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创作心理的一种投射。第叁章《个性的隐匿矛盾的终结:虚无思想与<子夜>》,着重分析了《子夜》及其后的小说创作。《子夜》充分展示了茅盾理性意识已经彻底复原,虚无精神和虚无思想已经无法占据他精神世界的主导位置。但是这部作品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它具有强大的理性设计的企图,具有解说社会政治的冲动;另一方面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些深刻体验时时泛出,展现出浪漫与颓废的艺术情调。这部作品的成败得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理性意识和虚无精神的角逐:所谓缺乏审美性、主题先行、高级社会文件,是它的进行社会分析的理性企图过于强势;可是小说中艺术魅力独具的部分,又显示出茅盾的感性体验是那么具有艺术渗透力。整体来看,《子夜》在茅盾创作的精神历程中,标志着他的理性意志的彻底崛起,也隐含着他的虚无精神渐渐丧失。在《子夜》以后的创作中,虚无精神带来的艺术魅力,也在《腐蚀》等小说中泛起涟漪。总起来看,虚无精神虚无思想对茅盾的小说艺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蚀》到《子夜》的创作过程,也是虚无精神虚无思想从迸发到隐匿的过程。虚无精神虚无思想给茅盾小说带来了颓废、浪漫的艺术况味,激发了他的艺术原创力;而理性意识政治企图则给他带来了结构和篇幅上的鸿篇巨制。但是虚无与艺术、理性与感性、文学与政治的纠结,更是茅盾小说创作遗留下的令人深思的深刻文学命题。
王玉珠[7]2015年在《茅盾在俄罗斯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茅盾在俄罗斯已经拥有80余年的译介史。早在1934年俄罗斯汉学界已经开始对这位在中国文学界占据独特地位的人物进行研究,且时至今日,成果斐然。在俄罗斯汉学视阈中的茅盾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中国现代作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俄罗斯文学的积极接受者。系统研究茅盾及其创作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符合我国21世纪将中国文化推向海外、推向世界的重大国策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借“他山之石”对这位文化巨臂予以国际视角的文化推介。本文由绪论、正文叁章、结论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分为两节,分别介绍俄罗斯茅盾翻译与研究概况以及茅盾在俄接受高潮期的主要研究者。八十多年的俄罗斯茅盾接受大致可分为叁个时期:1930-1940年代的茅盾接受开端期,1950-1960年代的茅盾接受高潮期以及1970年代至今的茅盾接受恒定期,笔者按照这种分期方法系统的介绍了翻译和研究状况,并总结了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特色。在第二节中笔者选取了1950-1960年代的叁位俄罗斯茅盾研究专家——费德林、利希查和索罗金进行细致探究。在第二章中笔者分两节分别对《子夜》和《春蚕》《秋收》以及《林家铺子》的俄译本进行了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分析。在第一节笔者具体考察了俄译本中《子夜》语言风格的传递。论述从古语、口语、辞格和句法四个角度进行。在第二节中则从文化负载词的角度对《春蚕》、《秋收》和《林家铺子》叁部作品进行译本分析,体会俄罗斯学者对其中文化意蕴的解读。第叁章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节笔者论述了茅盾一一俄罗斯文学积极接受者这一重要身份。第二节到第四节笔者按照俄罗斯茅盾接受的叁个分期一一开端期、高潮期和恒定期将茅盾创作在俄罗斯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结论是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俄罗斯研究者们的整体研究特点进行概括。
周宁, 翟德耀[8]2003年在《茅盾“时代女性”创作模式论》文中研究指明茅盾早期小说创作模式主要表现为叁种具体的形态:一,互为对立面的衬托方式,既打通了小说人物思想发展脉络,同时也强化了主题震撼力的效果;二,叁角模式,使文本具有了放射性的阐释空间;叁,横断面模式,与人物意识流动融为一体,突破生活的时空限制,丰富了小说的内涵。茅盾早期小说的创作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昭示着现代中国文学在结构上的开拓性转型。
惠佳俞[9]2017年在《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盾小说是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经典之作,茅盾通过小说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广阔多彩的社会画卷。由于茅盾小说始终是特定革命文化语境下的产物,因而始终脱离不了对于革命的书写。特别是茅盾小说中鲜明又不雷同的革命人物、与人物特征相关的革命活动、真实的革命环境的书写都是耐人寻味的。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呈现的不仅仅是革命到来的现实景象,更多的是茅盾以一种感受者和反思者的身份深入剖析革命,并运用叙事方式表现对革命的独特理解,包含着革命之下真实革命状态与心理处境。正是由于茅盾内在的革命意识和外在革命立场的相互影响,他小说中的革命叙事具有了强烈的个人色彩,历经九十年依然焕发着活力,成为漫漫文学史上一处独特地标。茅盾的小说绕不开对革命的描述,本论文以革命角度研究茅盾小说叙事,分为四大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第一部分总结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的研究成果,定义茅盾小说革命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并从宏观上梳理茅盾小说中出现的革命叙事要素,包括革命人物、革命活动、革命环境。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第二部分以内容和形式为切入点进行文本建构,通过对第一部分对应要素的分析整理,将其概括出茅盾小说特有的全局性革命叙事内容和双线式革命叙事形式。第叁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探究内在革命叙事的主体意识,第五章探究外在革命的客观条件。通过要素分类及内容和形式的排布总结茅盾独特革命叙事形成的原因。探寻茅盾革命主体状态如何随着革命叙事呈现以及如何将主体革命意识与小说革命叙事相互勾连,从而表现出复杂的革命心理和坚定的革命观念。并且通过外在客观原因的补充进一步说明茅盾革命叙事形成的独特性,从而确立茅盾革命叙事的深层次内涵。第四部分为第六章。通过与其他作家的革命叙事的比较,把握茅盾小说革命叙事的总体特征,最终判定茅盾小说革命叙事的形成不是机械式而是个性化革命观念的隐性表达,归纳茅盾独特的革命叙事价值,反思茅盾小说革命叙事存在的局限。研究尽力反映茅盾写作的革命诉求和时代特质,挖掘茅盾小说革命叙事的意义,力求能引起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对于革命叙事的思考。
李岫[10]1986年在《评国外对茅盾小说创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茅盾是享有国际声望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和文艺论着被译成二十几个国家的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极其珍贵的一部分。其中,译本最多的是他的长篇小说《子夜》和叁十年代的短篇小说。各国的文化界向本国读者介绍中国这位文学巨人,充分肯定了他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伟大成就。
参考文献:
[1]. 茅盾未完成长篇小说研究[D]. 高亚茹.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 茅盾后期代表作《霜叶红似二月花》新探[D]. 刘瑜. 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 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D]. 周景雷. 复旦大学. 2004
[4]. 茅盾性描写理论研究[D]. 余洋. 四川师范大学. 2016
[5]. 从文艺思潮到艺术方法[D]. 郭志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6]. 虚无思想与茅盾早期小说[D]. 陈姗.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7]. 茅盾在俄罗斯的接受研究[D]. 王玉珠.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8]. 茅盾“时代女性”创作模式论[J]. 周宁, 翟德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9]. 茅盾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研究[D]. 惠佳俞.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10]. 评国外对茅盾小说创作的研究[J]. 李岫. 湖州师专学报. 1986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茅盾论文; 子夜论文; 中国文学史论文; 小说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文学论文; 现代主义论文; 虚无空间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霜叶红似二月花论文; 长篇小说论文; 人物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