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道德教育论文,发展历程论文,青少年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道德水平的滑坡,相反,新加坡却成为世界上青少年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与新加坡政府一直把提高国民道德的整体水平视为民族振兴的重要因素,并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探索有关。

一、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加坡自独立自治以来,青少年道德教育就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新、逐步完善的过程,其历史轨迹清晰可鉴。

(一)自治时期的伦理教育阶段(1959-1965年)

在这一时期,由于新加坡归属马来西亚联邦,实行有限的“内部独立”制度,所以政府并没有在全社会推行“共同的价值观”,而国家意志的养成也没有全面地渗透到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去。自治时期阶段,新加坡中小学实施道德教育主要途径是开设伦理课程,20世纪50年代末,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伦理教学大纲,大纲规定了中小学进行伦理教学的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自尊心、有礼貌、诚实、坚毅和仁慈的好公民。

(二)独立后的公民教育阶段(1965-1979年)

1965年,新加坡完全独立而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认同新加坡共和国,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这个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课题。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公民综合训练大纲,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和公民职责观念,并设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编写新的公民课教学大纲,开始对全国中小学实施统一的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这一大纲比较强调爱国精神、效忠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培养。70年代,新加坡对公民课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审查。1974年新加坡设计了一门集公民、历史和地理三科的知识和教学为一体的《生活德育》课程,对学生既进行道德教育,又进行社会教育。《生活德育》课程是新加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尝试,试图将多元文化的冲突整合到国家意识和公民职责的弘扬上。

(三)全面的道德教育阶段(1979-1991年)

1979年,新加坡发表了著名的《道德教育报告书》,该报告认为,“过去20年来,新加坡在物质和社会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动,工业化的计划不但给我们带来繁荣,而且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从而导致我国人民的道德水准低落,并造成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将加强在学校实施道德教育课程以抗拒这些不良影响。”①以《道德教育报告书》为引导,新加坡政府检讨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道德教育上的失误,包括中小学德育目标过于功利化、德育内容和方法过于笼统和虚化等等,并重新制定学校道德教育计划,推行全面的道德教育:

1.所有学校的所有班级都开设正式的道德教育科目,并成为师资训练的必修课;

2.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个性与共性教育;

3.道德教育不只在学校进行,还要求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并在全社会开展各种活动,使道德教育成为全社会都关心并参与的大事;

4.教学方法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讨论、讲故事、参观、视听教材和社会义务活动等种种方法进行;

5.把道德教育提高为一门主课,尊德育为德智体美群五育之首;

6.各种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并存实施。

根据《道德教育报告书》的建议,新加坡教育部先后成立了两个小学公民教育教材组,编写《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教材,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中的一套;在中学,公民教育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阶段,低年级中一、中二分别开设《生活与成长》和《公民时事》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行为、社会责任和效忠国家三个方面,小学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格,中学着重培养学生承担社会和国家义务的意识。1988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负责修订新的新加坡道德教育教材,强调东方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为了全面实施道德教育,新加坡开设了《儒家伦理》课程和六种宗教课。新加坡坚持倡导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东方价值观,对传统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赋予了现代意义:所谓“忠”,就是爱国,忠于国家,旨在把国民培养成为非常具有凝聚力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则是主张要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礼”和“义”,是要讲究礼貌和礼节,对外国人不要卑躬屈膝,对同胞应一视同仁③。儒家伦理在新加坡备受推崇,政府倡导和呼吁用儒家伦理的东方美德来抵抗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

(四)“共同价值观”的教育阶段(1991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为了适应教育全球化的形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1991年,新加坡政府向国会递交了关于建立新加坡公民“共同价值观”的白皮书,提出了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具体是: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先,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共同价值观”规定了21世纪新加坡青少年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教育部围绕这一“共同价值观”设计了一套新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1992年新加坡小学开始采纳根据“五项共同价值观”编写的新《好公民》教材,旨在向学生灌输适合新加坡的东方道德价值观,训练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使之明白身为年轻公民的责任。中学也开始依据教育部1991年公布的《新公民道德课程草拟大纲》推行公民道德教育④。

二、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特点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德育目标从社会现实出发,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很强

德育目标是道德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加坡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目标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出发,不断地加以调整,不同时期开设不同的德育课程,不同的德育课程提出不同的德育目标,针对性和现实性都非常强。新加坡青少年德育从自治时代的伦理教育,到独立后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教育;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转向到儒家伦理的东方美德,都体现了新加坡中小学德育不断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应社会变革的德育目标体系,操作性非常强。独立初期,新加坡面临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种族差异,中小学德育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新加坡处于社会急剧变迁时期,只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忽略了公民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建设,西化倾向相当明显。新加坡从本国同情出发,继承东方儒家伦理的社会美德来抵制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但是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加坡中小学德育必须兼顾其他各民族的文化,若政府过分强调推行儒家思想,必然引起其他少数民族的忧虑。为此,新加坡政府在继承东方儒家文化的基础上选取各族人们共同接纳的五项价值观,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是以五项共同价值观为指导精神来具体设计和规划的。从五项共同价值观出发,新加坡明确规定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的良好公民。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新加坡努力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德育目标体系,1999年教育部颁布《公民与道德教育纲要》,从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态度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道德判断所需要的基本道德准则;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面对道德两难,灵活运用各种道德推理的技能和技巧;在态度方面,通过灌输各种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公民与道德教育纲要》是当代新加坡中小学实施的德育目标,规定所有的中小学必须按照大纲的要求实施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共包含28个德目,如表1所示。

表1:《公民与道德教育纲要》德目

项目 德目

了解自我 自尊;自我肯定

廉洁正直 诚实;勇气;信用;公正

自律 毅力;耐性;礼貌

责任感对己;对人;对学校和社会;对国家

爱家 孝顺;家庭凝聚力;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声誉

爱校 以学校为荣;尊重与关怀学校成员

团队精神 合作

社区生活 种族和谐;互敬互重;关怀与体谅

爱国 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应变能力

认识与了解邻国相互依存;和平及稳定

《公民与道德教育纲要》从家庭、社会、国家多角度开发出28个德育目标,所列举的德育目标,具体明确、切实可行,有的放矢,而且建立在不断扩展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由个人延伸到社会和国家,由抽象到具体,层次性、操作性强,便于实施。

(二)德育教材结构严谨,内容通俗易懂

新加坡对青少年德育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一个好公民的要求为依据的。1992年新加坡小学采用新版《好公民》教材,该教材以儿童成长做一个好公民为轴线,设计35个德目,如孝顺、手足情深、尊敬教师、尊敬长辈、守法、责任感、公德心、爱校、爱国、协作精神和种族和谐等,分属5个范畴,即个人与修养,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世界。低年级着重个人修养、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等范畴;高年级则扩展到个人与社会和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

《好公民》教材在内容和结构安排上具有明显的特色,主要是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选择儿童切身的问题或本国发生的社会问题,作系统的安排。新加坡中小学德育的重心落实在“做个有修养的新加坡人”,德育内容紧密结合小学生身边的事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道德价值观。教材结构上适应儿童不同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由浅入深,由易至难,有系统地灌输各种道德价值观念。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为中心,二年级以“家庭”为中心,三年级以“学校”为中心,四年级以“邻居”为中心,五年级以“国家”为中心,六年级以“世界”为中心。一、二年级教育的重点是个人价值观和品德修养;三、四年级重点灌输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五、六年级重点培养热爱祖国、忠于国家的意识。《好公民》教材逻辑结构严谨,35个德目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同时每一项德目的内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新加坡小学四年级教材《好公民》,以四个不同种族孩子的日常生活作为故事线索,在保持其连续性的同时,又独立成篇,并适当穿插历史故事、寓言和童话。例如,在传授“国家至上,社会为先”时,课文《大禹治水》通过介绍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应以国家和社会为重。

德育教材主要以中国的传统故事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易于理解。例如在四、五、六年级课文中通过《勇敢的孙中山》《苏武会投降吗》《包公左右为难》《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七步诗》《岳飞是孝顺的儿子》等故事对学生进行家庭伦理教育;通过《狼来了》《一日三省吾身》等故事对学生进行诚实、慎独教育。

建国四十年来,新加坡中小学德育内容改革曾经走过两次弯路。50年代的伦理教育失之于对新加坡意识的培养;70年代强调国家意识社会观念教育,却又失之于个性教育。新加坡政府吸取历史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在内容上确定了“三兼顾五强调”,“三兼顾”是个人、社会、国家兼顾;“五强调”分别为强调国情——新加坡基本国情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小国,不能脱离这个现实来谈道德教育;强调国家意识——主张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之上;强调新加坡特色——新加坡是东方之国,不能照搬民主模式;强调内容、形式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借榜样的力量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在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科书中穿插100多个有关儒家和东方传统价值的故事⑤。

(三)德育方法灵活多样,施教途径多元化

新加坡德育工作者认为,中小学德育必须探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方法体系,他们逐步摸索一条成功的经验,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道德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灵活多样,富有成效。在构建德育方法体系方面,善于从本国实际出发,引进西方德育理论,不断加以改进、创新。新加坡中小学积极采纳美国教育学家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学说,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中小学生的道德或价值观形成过程,新加坡教育部把拉斯提出的价值澄清法的三阶段七步骤简化为五步骤,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价值观,这一德育模式在新加坡中小学课堂得到广泛采用。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方法的核心让学生从道德知识的被动承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参与者,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的选择和应变能力。因而,模拟真实道德生活场景,体验道德两难困惑,颇受新加坡中小学生欢迎。教师呈现道德情景时,让学生假设身处当时的困境中,诱发道德冲突,开阔学生的道德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景,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法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新加坡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将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道德认知法、价值澄清法结合起来,在德育实践中努力做到“六顺七结合”,“六顺”包括顺情、顺理、顺性、顺势、顺利、顺真;“七结合”指学校与家庭、社会结合;德育与生活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吓唬”相结合;共性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无形教育与有形教育相结合;大节教育与小节教育相结合;物质奖励与光荣感教育相结合。

三、几点启示

新加坡作为一个亚洲国家,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劲冲击,积极有效地开展中小学道德教育,不仅抵御了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而且成功地提高了国民素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渊源上颇有相似之处,新加坡青少年德育的成功经验对转型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强化国家意志,确保德育为首

新加坡是世界上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而正式施教的少数国家之一。自1965年独立以后,道德教育一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提倡。新加坡通过强化政府行为,将德育落实到学校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在我国,德育一直以来被提到学校教育的首位,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建议》,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谓是我国新时期的“共同价值观”,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以及“重智轻德”现象影响,我国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多停留在口号或文件上面。因此,政府必须出台强有力措施,确保德育为首的地位的落实。

(二)立足本国国情,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在全世界面临道德危机的今天,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成教科书来倡导忠孝纲常的国家,教材中编入的有关儒家伦理和东方价值观的故事,对新加坡文明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应立足国情,弘扬和光大民族文化,坚持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遵循教育规律,增强德育实效性

新加坡青少年德育改革在目标、教材、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德育目标,注重教材的多样化和科技化,注重东西方德育的融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新加坡中小学非常强调德育实效性,例如,为了将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落到实处,新加坡教育部积极鼓励学校提供“5E”辅助活动,即榜样(Example)、阐释(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经验(Experience)等。

注释:

①冯增俊等.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17.

②王学风.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8):61.

③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儒家伦理[M].新加坡:新加坡教育出版社私营有限公司,1985:34.

④Curriculum Planning & Development Divis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Singapore.Civics and Moral[M].Singapore:SNP Education Pte Ltd,1999:32.

⑤袁锐锷,陈雅玲.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评价[J].教育导刊,1995,(12):33.

标签:;  ;  ;  ;  ;  ;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