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刘玉立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刘玉立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粤)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农民工从事艰苦的施工建设工作,他们职业安全健康风险高、缺乏自我保护、工作条件异常简陋,是亟待解决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问题。文章汉族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引言

建筑业历来都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之一,安全施工是建筑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及周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杜绝、预防、减少安全事故、避免由于管理的缺陷造成的损失。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隐患

1.1危险的作业环境

(1)未按规定设置施工安全通道、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安全通道常常被忽略,或未设置施工安全通道,或未完全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置安全通道,尤其在桥梁施工等高处作业现场,普遍存在墩顶高处作业无施工通道、登高固定式直爬梯未设置防护圈、桥墩左右两幅之间施工通道无临边防护、墩顶登高脚手架爬梯的搭设及其防护不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不符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致使现场作业人员存在高处坠落的安全隐患。

(2)使用的机械设备、机具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机械设备、机具的安全装置及防护装置不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一方面是仍在使用一些技术性能落后,安全防护功能缺失的机械设备、机具;另一方面是机械设备、机具未按规定保养维修,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

(3)临时用电安全防护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系统未按规定采用TN-S 接零保护、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架空线路电线杆、最大弧垂距离地面间距及线间距、横担间距不符合要求,接线头接触电阻大、发热、绝缘层烧焦等,电缆线路随意设置而未按规定架空或地埋,配电箱、开关箱不符合规定,箱内电器装置未设置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未按规范规定配置,未设置隔离开关,电器配置与用电设备负荷不匹配,一箱多闸、一闸多机,漏电保护器直接控制用电设备,用电设备不受开关箱控制等,电器开关违规横向设置,接线头连接不规范、接线混乱,闸刀开关保险丝违规采用铝丝、铜线替代,施工现场照明碘钨灯设置高度小于3m、接线老化、芯线裸漏、未使用专用灯座等。

1.2职业健康隐患

(1)粉尘。建筑工地中的粉尘到处可见,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可产生不良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尘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尘肺纤维化病变有进行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迄今为止,尚末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尘肺严重影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寿命。

(2)有害气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害气体,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系物。长期吸入苯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和致癌,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3)噪声及振动。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会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振动。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会产生头昏、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失聪。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可致手麻、手胀、手痛、手胀多汗、手臂物理和关节疼痛等,甚至导致手臂振动病。

(4)高温作业。对于建筑工地来说,高温作业主要是出现在夏天的露天作业。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中暑等意外事故。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2.1优化施工作业环境

一是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督导检查,通过安全生产费用“单独计量、单独支付、据实列支”等手段,督促施工单位确保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具备安全生产投入到位。同时,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使各参建单位认识到,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是单位的法定职责,否则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二是施工单位应加快装备更新改造,及时淘汰落后的机械设备、机具,购置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机械设备、机具,满足所承揽的公路工程施工要求 ;同时,安排必要的专职、专业人员,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机具的维修保养,确保其技术性能良好,安全装置有效可靠。三是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前期规划管理,全面落实TN-S接零保护、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等用电原则,及时督促整改不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配电箱、开关箱及电器开关,并且要做好对各类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的用电安全教育。

2.2控制职业健康隐患

一是,控制粉尘。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要安放洗车台、沉淀池和车辆清污等设施,运输车辆出场时应净车上路。水泥等容易飞扬的细颗粒类材料需要存放在库房或者密闭容器内,或者采用覆盖等有效措施。二是,控制有害气体。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油漆、金属管件切割加工等易产生有害气体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如果作业环境的通风条件难以改善,则必须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三是,控制噪声及振动。在开展噪声较大的施工项目时,作业人员应该佩带耳塞或防护耳罩,并根据情况适当减少噪声作业时间。当在强噪音环境下作业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开展治疗。四是,控制高温作业。在高温天气,施工管理者应该及时配备饮用水,并且准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十滴水等防暑解暑用品。当气象局发布气温达到35℃时就要开始防暑工作,气温达到37℃以上时就要严格控制露天劳动人员的作业时间,气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停止露天作业。

2.3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建设单位对建筑施工单位的职业健康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发现危害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并有相关记录。建设单位或者总承包单位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施工单位和个人。二是,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出现超标的岗位制定方案进行整改,并得到有效改善。三是,要为施工项目全部劳动者(含劳务派遣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有保险机构出具的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的证明文件并存档备查。四是,按要求开展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并且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工作场所设置有职业病危害公告牌、告知牌及警示标志;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岗位公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尽可能的避免患上职业病。为了使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准确的落实,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机制,形成系统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文明施工工地,体现现阶段良好施工生产及管理形象的目标,将安全管理作为提高生产能力的核心,并带动每一位人员自身素质及生产力的提升,从而走上良性循环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广立.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3)

[2]张德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

[3]李国安.分析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及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7(13)

论文作者:刘玉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刘玉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