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考与理解”为目标的语文课堂预设--以景口市“永余乐”183;北谷亭华古为例_永遇乐论文

以“思考和领悟”为目标的语文课堂预设——以《永遇乐#183;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口北论文,为例论文,为目论文,标的论文,语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题缘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等五方面获得发展。纵观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从教与学的方式和过程上看,似乎教师们更侧重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是通过认知活动传递书本知识。而且教材中所蕴含的言语智慧、审美活动和情感方式,基本上是教师以由上而下的“告诉”方式传播给学生,而不是学生以自身“思考和领悟”的方式获得。其弊端即造成语文课堂上严密有余而随机不足,充实有方而深刻不足,习得有径而扬弃不足。针对这一弊病,笔者结合日前执教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观摩课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备课心得

课的基本流程设为:诵写——读懂——迁移。具体到教学目标,笔者把“诵读”落实为正确地读、正确地写;“读懂”一分为三:即理解6个典故含义;掌握怀古诗写法;体会词人复杂的感情;“迁移”则落实为掌握鉴赏词的“三看法”(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

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流程和目标,笔者在备课札记中写下如下提纲:

1.词的散文化

“以文为词”是辛词的显著特点,辛词在词汇的使用与语句的组织上都突破了词的传统,大量使用散文中的常用词汇(如“江山”“风流”“当年”“回首”等)、长句(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叙述句(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从而改变了词的传统语言风格,使词的语句带上了浓厚的散文色彩。

2.词的时空感

在辛词中,自然山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贯穿古今,通过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照,读者从有限的物理时空(如“四十三年”)进入无限的心理时空(如“千古”“万里”)中,并且能从“望中犹记”这样的字眼中,感受到虚实交错、壮怀激烈的主体思想,从而引发出带有哲理性的审美情感。

3.词的音乐美

词是音乐文学,“永遇乐”这一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式,即全词双调104字,上下两片各11句、4仄韵(处、去、住、虎、顾、路、鼓、否)。依声填词、应歌而作使辛词与音乐歌唱相生相伴、相辅相成。词的音乐美不仅体现在节奏(节律节拍的长短、快慢、强弱上),也体现在平仄、叠词和语序的调换上(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烽火扬州路”)。特别是本词主旨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体现的高低抑扬之旋律,值得读者认真把玩和品味。

4.词的辐射点

本词的题目有丰富的内涵:“怀古”点明词的题材(辛作此词年届六旬,年老者喜欢讲古),“北固亭”是作者的立足点,“京口”是全词的联想点。由“京口”辐射出去,读者就能领略到辛弃疾运用典故的功力。全词6处用典,有影射(以孙仲谋、刘裕等风流人物建功立业影射当世无英雄),有对比(“烽火扬州路”对比“一片神鸦社鼓”),有类比(“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与宰相韩侂胄急功冒进类比),有自况(词人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解),实得言简意丰之功效。

综合上述想法,经过认真甄别筛选,笔者确定以卞教学框架:

(1)短文长教,浅文深教;

(2)“读懂”古诗文为品析文本第一要义;

(3)加强诵读,授予学生鉴赏诗词之“渔”;

(4)结合单元提示和课后“研讨与练习”来教;

(5)拓展了解音律常识;

(6)基于异地借班上课之学情。

正如词的成熟体现为音律的成熟一样,笔者认为,成熟的课堂要有成熟的预设,合理的预设也是对文本的最大尊重。上述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笔者考虑最多的则是如何针对学生“思考和领悟”这一目标进行合理预设,即执教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换句话说就是:教什么和不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

三、执教举隅

1.导语预设:为“思考和领悟”蓄势

语文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性、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它需要“温度”,这当然与语文学科的情感性有关。而课堂导语一直是笔者所看重的。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漂亮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引起学生认知需求,而且能起着“领纲入课”的效果。因为本次教学是借地处农村的泉港五中高一(10)班上课,所以笔者有意识地“降低要求”,以“讲故事”和“语感传输”为介进行程序导入,让学生一上课就能马上进入似懂非懂、似会非会、似能胜任又不能胜任的临界点之中。为整堂课的展开和深入蓄势。以下是笔者为本课拟定的导入语:

师:公元1205年,有一位老人登上京口北固山上的北固亭。这一年,他告别了闲居20年的江西上饶老家;这一年,他被宰相韩侂胄重新启用,委以镇江知府的重任。不料到任3个月后,他屡遭猜忌、怀疑、排斥。面对大好河山,面对既想打胜仗又不想认真武备的腐朽当局,他四顾茫然,百感交集。

“何处望神州,无限风光北固楼。”这一天,词人登上北固楼。北固楼是这位老人一生的“根据地”,也成了这位老人永远的伤心地。

他已经66岁了,他叫辛弃疾。为什么叫弃疾呢?弃者,去除也;疾者,病痛也。他取这个名字,意以抗金北伐之决心为国家去除心病。但是,他的愿望又落空了。时不我待,两年后,也就是词人68岁这一年,他染病身亡。

国家不幸词家幸。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被称作辛词“压卷之作”的《永遇乐》。

这一导语的毛病是有点费时。之前笔者设计有另外三个导入方案:一是直接由学生初中阶段学过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词导入,化远为近,变疏为亲;二是以明代文学家杨慎在《词品》一书中对辛词评价“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导入,设置悬念,拓展知识;三是结合同单元同课的另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入,找寻两首词词风的一致性和对比彼此间表情达意上(如用词)的异同。笔者选择现在的预设出于以下四方面考虑:一是内容的定旨。课前概括展示词人生平和作词背景,明确目的要求,宛如一首乐曲的前奏,能让学生快速把握其基本旋律。二是情感的基调。《永遇乐》既是传统美文课,就要以美语美言来教,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洗练清晰、有备而来,让学生一接触即能受到感染,为体会词人深沉的情感蓄势。三是语调的定格。以学生16、17岁的年龄去体会66岁老词人的复杂情绪,时空悠远且不说,心理积累也太单薄了些。上述的导入刚好能弥补这一不足,起着催化的作用,把师——生——媒介(文本、教具等)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思考和领悟”有个情绪逐步饱满起来的端倪。四是课堂的简约。辛弃疾这一作者对大多学生而言,介于熟悉和陌生之间,按“知人论世”的传统教法颇为费时,如何有效提高时效?笔者认为化粗为细、寓后于前是一种不错的途径。事实证明,学生的入课状态是到位的,也正因为有了学生的这一“配合”和“鼓励”,笔者在导入后就“神来一笔”地请学生“全体起立”,齐诵一遍《永遇乐》;也正是有了入课所点燃的导火线,笔者在课堂的最后就“激动”地诵读起辛词的《摸鱼儿》,并让他们以“天凉好个秋”为题写一则课堂随笔,其目的就是想保持课堂“温度”的恒定性。

2.问题预设:把“思考和领悟”具象化

问题教学法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教法,它强调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堂预设离不开问题预设,问题的预设因学生个性特点、阅历、知识基础、认知水准等差别也会体现出层级有异、深浅不一。作为师者,要善于分清问题的价值,析清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普通问题。笔者在备课时,曾预设过如下两个问题:

(1)以“千古江山”开篇有何作用?(或“千古”能否改为“千里”?“千古”能否改为“万古”?“千古江山”能否改为“江山千古”?)

【预设目的】豪放词在用词上喜用“千古”等词来突出意境和心绪,可引导学生作个回顾,举一反三。“千古江山”不能改为“江山千古”与本句“平仄平平”的节律有关,引导学生了解词的音律知识。

【参考答案】开篇点题,统领全词。音律和谐,意境开阔。定下高昂的基调,有时空的纵深感。

(2)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为结尾有何作用?(或能否把该句改为“廉颇苍苍,不能饭矣!”)

【预设目的】其句为主旨句,句读为后人所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尚能饭否”后面的标点是“?”而不是“!”,体味词人心中块垒“欲说还休”的矛盾心情,体味本词作为“劝谏词”的一面。

【参考答案】卒章显志,含蓄委婉。以廉颇自况,表达壮心不已、无人过问(或英雄末路、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以上是笔者的程序预设,真正要按部就班落实到课堂时却出现了意外——笔者发现在课间有个女生小声地与同桌讨论起词中两处“小名”的作用,这一情景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于是放弃上述两个预设好的题目,转而关切起学生的需求。

师:“人道寄奴曾住”中的“寄奴”是“寄人篱下的奴隶”吗?

生1(笑):不是,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师:很好!大家都注意到了课文的注释⑤。老师想问一下,人家后来都当上皇帝了,辛弃疾为什么还要挖苦人家,揭人家的短?他的用意何在?

生1:要体现他出身卑微但志向远大,建立了丰功伟绩。

师:何以见得?结合上下句,念出相关词句。

生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师:具体一点,哪两个字?

生1:“寻常”。

师:非常好!此处用小名特别能扣“寻常”二字。我把整句话串一下:“夕阳斜照着荒草和野树,普普通通的街巷和田地,人家说那是宋武帝刘裕曾住过的地方。”

师:大家有没注意到,词中还有一处点到皇帝的小名。

生1:佛狸。

师:佛狸是谁?

生1:拓跋焘。

师:辛弃疾这里为什么要用皇帝小名?

生1:表示鄙夷、蔑视。

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好,书都读精了。(生笑)没错,两处小名,意义迥异。前面表示仰慕,英雄不问出处;后面表示鄙视,你是入侵者,又取了一个蛮夷“野兽”一般的名字,实在令人恶心。(生笑)

课后,观摩的教师点评到这一细节时都给予了肯定。联系到日常教学,我们都曾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正要进行下一个环节教学时,学生可能会冷不丁冒出一个问题,或提出一种疑义等。这时,放弃既定环节教学面对新的问题,会显得匆促上阵、底气不足;熟视未见、置之不理又有悖于“授业解惑”之职责。每想到此,常令教师如芒在背。语文课堂要上得丰满、厚重,少不了考虑课堂上预设中的生成。语文课堂如能抓住问题之契机,据学而教、顺学而导,让教与学、施与受共振,把对文本的思考和领悟具象化,师生双方均会有如沐春风之感。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积累就是积德。”笔者认为,语文素养也正是基于师生情智互长的条件下,在周而复始的释疑解惑中,教师不断积累“知”和“术”中形成和提高的。

3.主旨预设:让“思考和领悟”归因

主旨是文本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所在。主旨预设说到底就是探究词作的深度。笔者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在人教版语文必修四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被纳入第二单元,属宋词专题,教学重点为“反复吟咏,体会声律之美”“理解作品内容”“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而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二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一专题的着眼点是“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同样的作品,在不同的编者眼里,其归类意图迥然有别,这与千百年来读者对词作主题的多元解读息息相关。

在备课中,笔者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作了如下预设:

主题一:“时无英雄”。每个特定的时代,都会有特定的一些英雄;每个时代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作为词人的辛弃疾,既是文人也是武人,他英雄虎胆,曾率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缚张安国(叛徒)献俘行在”。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纵观辛词,作者反复提到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等句,表现的不仅是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更多的是整个民族的英雄主义情结,即渴望收复中原和热盼民族中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怀念金戈铁马、战功赫赫的刘裕等风流人物,集中体现了词人对“时无英雄”的慨叹,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全求和的庸庸碌碌者的强烈谴责。

主题二:“借词讽谏”。辛弃疾南归后,仕途受挫,统治者耿耿于他“归正人”的身份:一是其祖曾在金国任职;二是其义军造反派首领的身份;三是其不折不挠的抗金立场。加上个性“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他不得不往返于数次的仕隐之间。此次复出,成于韩侂胄,败于韩侂胄。他对这个“恩人”的情感是复杂的:直言,有悖常理;沉默,却如鲠在喉。他借《永遇乐》讽谏,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冒险行事,否则会重覆“元嘉草草”之旧辙。

主题三:“无愧于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基本思想内容。词人面对锦绣河山,怀古喻今,抒发志不得伸、不被重用的忧愤情怀,全词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是词人一生“仰不愧于天”的豪情壮志的写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遇。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事。”(杨慎《词品》),读者读其“情重”,就不会纠缠于其词“使事过多”、用典过著了。

以上预设,笔者试图从内归因、外归因——性格和情景方面找到词人创作《永遇乐》的合理解释。在反复的揣摩中,笔者在公开课的前一天晚上有了一刹那的奇想:经典作品之所以千百年得到追捧传诵,肯定有永恒的东西蕴含其中。《永遇乐》的“永恒的东西”是什么呢?笔者概括为一个字:悲。

钱钟书先生说过:“目光放远,一切皆悲。”是的,只有“悲”是永恒的。《永遇乐》一词的“悲”不是悲鸣、悲惨、悲哀,而是悲壮。找到这个“课核”之后,不仅能对全文进行概述,而且找到了启发学生“思考和领悟”主旨的一把钥匙。下面是对此问题的操作性预设。

师:词人表达了复杂的情绪?复杂就是很多种,有哪一些呢?结合词句来回答。

生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物是人非、世无英雄之慨叹。

生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时不我待、光阴易逝之伤感。

生3:“赢得仓皇北顾”表达对匆促北伐、狼狈逃窜的讥讽。

生4:“烽火扬州路”对百姓惨遭异族荼毒的同情。

生5:“一片神鸦社鼓”对百姓斗志松懈、麻木不仁的警惕。

生6:“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词人英雄末路、壮志难酬的愤懑。

师出示PPT(如下图),总结全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思考和领悟”有具体的行为要求:“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课前的预设要基于使学生“劳其心智”这一目标。只有让“思考”有一定广度,不是“被思考”,“领悟”有一定深度,不是被“领悟”,“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才不会是伪目标,预设才不会成为摆设,课堂上才会发出师生交流的会意笑声来。

标签:;  ;  

以“思考与理解”为目标的语文课堂预设--以景口市“永余乐”183;北谷亭华古为例_永遇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