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创新才能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发展论文,社会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1)03-0030-05
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如果没有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我国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有没有出路呢?回答是否定的。社会主义这一人类最壮丽、最伟大的事业要持续发展下去,就要对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论进行梳理创新。
一、对公有制历程的简单回顾和思考
公有制理论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建国以来,我们把全民所有制(在我国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作为公有制的一种最佳形式,是我们搞社会主义几十年为之奋斗、追求的一种所有制形式。但是改革发展到今天,最瞩目的问题便是国企经营效率低劣,成了中央财政的沉重包袱,也是中国无法面对国际竞争的桎梏。中央高层已经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党的十五大上已经被其称作把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视作异己的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接纳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内,并且写入宪法,从政策上大力扶持其发展。如果国企的效率不能提高至私人企业的效率水平,中国经济就像脚上缚上了沉重的铁块无法振翅高飞。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公有制理论作认真的、负责任的思考。
从历史上看,原始社会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存在些微的公有制。在这三种沿袭的社会形态里,公有制都不是代表当时社会发展方向的所有制,因而被私有制击败了,谁都不会否认,在这三种社会形态里,真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如果一定要在这两种所有制中选一种的话,无疑是私有制。二战以后,欧洲的一些社会民主党执政后,主张增加公有制的成份,结果都因为其效率远远不如私营经济而再次式微。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论是垮掉的或仍然存在的社会主义,对其他所有制从排斥、打击、憎恨到接纳、呵护、关爱。这种转变是由于生产力顽强地要挣脱不适应它的或者暂时还不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的结果。生产力的裁决是一种最有力、最合理、最公正的裁决,即便将来能适应的但眼前仍不能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也是不能容忍的。
全社会实行公有制,在这种制度下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社会共同富裕,确实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实现这种远景,需要相当长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者对公有制的强烈追求,并把这种目标和愿望在几年的时间内用政权的力量让公有经济独树一帜,其他经济砍伐殆尽,其苦果已经让社会主义者尝够了,其结果是经济倒退,社会主义在经济上不敌资本主义,导致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蜕变,代价是沉重的。
社会主义在80多年的历史中对公有制的强烈追求是基于对私有制的强烈的痛苦的感受之上的,整个劳动阶级受尽了私有制的欺凌和压迫,希望有一种理想中的所有制来取代它。希望公有制一经取代私有制,劳动者都能过上好日子。但是以中国为例在所有制改造后二十多年的80年代初期,老百姓的平均工资才三四十元,上亿人连温饱都没有解决。我们苦恋着的公有制,理想中的平等的所有制的代表——国有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居然拿不出员工治病报销的救命钱;而被诅咒的私营经济,其福利待遇却大大高于公有制。当感到这不是一种偶然的短期的现象时,人们不再犹豫了,开始转向追求非公的、私营的经济,只要它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在观念上就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了。
二、对21世纪社会主义的部分特征作简单的现象上的罗列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起源于西方,而这一理论的实践主要在东方。孕育这一理论诞生的文化是在西方,而实践却是在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东方。这里既有时空移位,又有文化移位。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还有一个不断搞清楚的过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研究就是一个生动例子。1873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英、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交易所纷纷倒闭,大批企业宣告破产,金融、贸易严重萎缩,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互相交织。起初,马克思根据已经形成的理论推断这场经济危机预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他在1875年6月18日致彼·拉·拉甫罗夫的信中写道:“真正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总危机周期的时间在缩短。我一直认为这种时间不是不变的,而是逐渐缩短的;但特别可喜这种时间的缩短正在露出如此明显的迹象;这是资产阶级世界寿命的不祥之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集,第139页)但随着经济危机的发展,马克思逐渐觉察到这次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已超出《资本论》第1卷对经济危机所作的概括,感到有必要重新考虑过去的结论。他意识到“仔细观察这次危机,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研究者和职业理论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346页)因为他发现“目前的危机,就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和强烈程度来说,是英国以往经历过的危机中最大的一次。但是,这一次令人奇怪的是……却没有英国过去历次大规模周期性危机的通常结局——伦敦的金融破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438页)。为此,他断然决定推迟出版已脱稿的《资本论》第2卷,以便对新的事实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他在1879年给丹尼尔逊的信中写道,“在英国目前的工业危机还没有达到顶峰之前,我决不出版第2卷。这一次的现象是十分特殊的,在很多方面都和已往的现象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345页)。后来事态的发展表明,这次经济危机不仅没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相反,在它结束之后,资本主义却进入了持续30年之久的“和平繁荣”时期。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恩格斯晚年为马克思《1848年到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所写的导言中也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对当时的失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对眼前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结果、发展趋势尚且不能完全搞清楚,对遥远将来的事情当然只能是一种推测,要搞清楚更不容易。1971年,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提出: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目的,“至于人类会经过哪些阶段,通过哪些实际措施达到这个最高目的,那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列宁全集》第31卷第95页)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社会主义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国度里的实践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适应变化发展了的新情况,不断搞清楚,又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新的困惑的过程,需要进一步搞清楚的过程。譬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作了修正,增添了新的成份,非公经济被接纳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直被排斥之为异端的市场经济取代了“正宗”的计划经济;搞了几十年认为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并试图全覆盖的福利制度现在却被深信是腐蚀人们进取精神的大锅饭而逐渐被改革。新的实践告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根本上改变了。21世纪的社会主义特征是怎样的,我们很难作出肯定的判断,但我们可以模仿小平同志关于“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种把人们对一事物的否定引向肯定的思维模式,来对现今已经看清楚一点边缘轮廓的社会主义特征作一番粗线的罗列:
1.国有经济不是最有效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形式,更不是唯一的形式。现在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经营机制不活,生产经营面临困境,经济效益下降,负债过高,富余人员较多,社会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里面。要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就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要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来,让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起来。
2.按劳分配不是最有效的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的商品销不掉,价值不能得到实现,具体劳动就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这种劳动是无效的劳动,无效劳动是对生产要素极大的浪费。市场经济倡导按已经实现的商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最合理的最有效的分配。市场分配方式鼓励劳动者既付出劳动,又要关心商品的实现,关心企业的经营,这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3.分配上的落差不是两极分化。鼓励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富裕起来。劳动者富裕程度的差别已经成为劳动者对社会做出贡献程度的标尺。劳动者越富裕,证明其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劳动者越富裕越应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
4.劳动者不再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传统的工业经济逐渐被知识经济所取代。工业经济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劳动者中只有掌握知识经济的那一部分才是革命的活跃的因素。另一部分劳动者由于知识和技能的限制不能有效地推动生产资源,不仅不是一种革命的积极的因素,相反成了一种拖后腿的因素,是在生产力结构调整中应被淘汰或下岗的因素。知识阶层才是21世纪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5.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并不排斥资本主义,而是更多地吸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制度性成果的世纪。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21世纪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组织制度中的文明成果开始大胆地引进。这种引进是先从经济制度开始的,如市场经济制度、法人治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度等。21世纪是从过去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一味排斥到如饥似渴地引进的世纪,在引进中逐步消化,把我们自己创造的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与国外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探索和形成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制度,不断实现管理创新。
6.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地位问题。新世纪社会主义将溶入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暂时还没有能力组建全球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社会主义还只能接受资本主义制订的游戏规则。社会主义从自身的生存发展考虑,不再同发达资本主义搞对抗性的军备竞赛,不是去消灭资本主义,更多的是交流、交往、交融,普遍建立伙伴关系。
7.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问题。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下世纪能否赶上资本主义主要看中国,中国在2050年只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超越资本主义要上百年的不懈努力。新世纪仍然是资本主义的世纪。况且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不是指一个国家的超越,而是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这还要走一段漫长的路。
8.社会主义的平等问题。传统的社会主义首先强调的是政治平等,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更多地是转向经济平等,表现为市场平等,交换平等。社会主义崇尚政治平等是不可更移的,但已经从切肤之痛中认识到先有经济平等而后才有政治平等。
三、新世纪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基本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上,直到近20年,社会主义才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反思社会主义体制自身的问题,放在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说:“国有经济减少一点,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的性质。”这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更加深入的再思考。党的十五大已经把传统社会主义一向视为异端的并归之为资本主义属性的非公经济接纳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内了。把资本主义组织经济建设的几乎所有的形式和手段如股份制、租赁制、兼并、破产,混合经济等如数纳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公有制以外的形式还有所创新。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它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超越。资本主义曾经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制度,对推动社会的进步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社会体制,资本主义有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弊端。其最大的弊端,一是它的不平等,它造成财富的两极分化,使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经济的不平等进而又导致政治和社会上的普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也许正是一部分处于社会下层的人士为了改变个人境遇而发奋进取的过程中为社会为自己创造了更多财富而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更快发展的动力。而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过早推行平等是造成大锅饭,养懒汉和无效率的一个观念上的体制上的原因。
新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资本”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全世界,它打破了传统上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成为能够主宰世界的力量。现在,在一些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公司眼里,国与国之间的界碑已没有丝毫意义,它们依靠遍布世界的商业网络已将世界重新作了划分。他们争夺的不是土地和空间,而是市场份额。亚历山大大帝的铁蹄在“资本”的大军面前相形见绌,拿破仑和希特勒的精锐之师也自叹弗如,“资本”大军没有攻不破的马其诺防线,也没有占领不了的斯大林格勒。也许,稍微能够撄其锋芒的是贸易保护主义和高关税壁垒,不过在它们的轮番冲击下,这两个最后的堡垒也摇摇欲坠,WTO用一种互惠的、开放的和非排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刷子正在将这两者刷去。
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并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自由,反对剥削和压迫的行动纲领,马克思理论在二十世纪的世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共产主义运动。回溯当今世界“资本”的发展历史,便可以看到“资本”血腥掠夺的经历。在发达国家资本的扩张过程中,武力掠夺和杀人越货的勾当干过不少。但工业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社会,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以最初近乎奴役的劳资关系发展到如今相对自由又对双方均有保障的劳资关系,实际上也要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相对而言,如今“资本”对人的奴役、压迫剥削已容易为人所接受,因为它毕竟也给劳动者提供了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好得多的生存环境。“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它血腥残忍的一面已经慢慢地为温情所代替,二十世纪下半年“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市场开发和资源开发使许多国家地区都先后摆脱了贫困。“资本”的繁荣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时期。由于全球化带来的现实利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愿意加入全球化的经济行动。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全球化的主角是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力量的重新整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将会拉得更长。资本主义力图将这种制度变成全球性的制度,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我们又必须接受这样一个历史现实,取代资本主义不是靠几句口号,首先要在生产力水平上超越它,在同资本主义相比较还远远落后的情况下,首先是学习和借鉴他们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因此在新世纪,社会主义对待资本主义主要不是对抗,而是对流,对话,对口,“一球两制”,和平共处。
[收稿日期]2001-01-08
标签:公有制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 资本论论文; 所有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