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造力测验的分化与综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力论文,测验论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从传统创造力测验受到的挑战出发,分析了当今创造力测验中的分化趋势与综合趋势。分化测验以创造力的特殊任务观为理论基础,致力于各种应用创造力测验的编制,使创造力测验更加深入。综合测验以一般创造力的多维结构理论为基础,致力于综合评价模式的寻求,使创造力测验更加全面。
关键词 一般创造力 应用创造力 分化 综合
“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阿斯本的话道出了创造力的重要性。因此,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创造力的探索,而创造力测验的编制和使用曾推动了创造力研究的迅速发展。但由于60年代创造力测验的滥用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使人们开始对创造力测验持审慎态度,心理学家对它的热情似乎也逐渐减退。如何使测验深入下去?近年来,伴随着对创造力理论的研究,创造力测验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创造力测验受到的挑战
1.传统创造力测验的类型
近几十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创造力测验,在60年代曾达到高潮。依照测验的角度不同,传统创造力测验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从思维角度入手的创造力测验。迄今为止,这仍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测验方式。这类测验大多以发散思维为指标,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几方面评分。著名的测验有:建立于吉尔福特(J·P·Guilford,1955)三维智力模型理论基础上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思维测验;托兰斯(E·P·Torrance,1966)创造性思维测验:盖尔斯和杰克森(J·W·Getzels P·W·Jackson,1962)编制的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等。我国的一些创造力测验也大多以发散思维为主要指标。
(2)从个性角度入手的创造力测验。这类测验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考查被试是否具有好奇心、独立性、恒心、适应性、自信心等创造性个性特点,如戴维斯(G·A·Davis)和里姆(S·Rimm)编制的“发明创造性才能的集体调查表”、高夫(Gough)编制的“修饰词检查创造性个性量表”等。这种测验经济方便,并且证明和发散思维测验一样有效,故应用也很广泛。
(3)从成果角度入手的创造力测验。这类测验通过创造成果来评定个体的创造能力。不同领域的创造成果是不同的,如科学论文、新发明、音乐作品、诗歌等都是不同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评价成果从多个维度进行,如贝西默(Besemer,1981)等人的评价模型是从新异性、对问题的解答程度、精细与综合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的。从成果入手的创造力评价相对来说是较为直接和公正的。霍克沃(Hocevar,1981)曾说:“许多方法往往无法区别不同领域里的创造力。…一个简单、直截了当的创造性成就和活动问卷似乎比通常采用的测验方法更具辩护分。”
2.理论上的疑问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创造力测验主要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第一,存在一种适合于一切领域的一般创造力。超越领域的一般创造力对于各种任务的创造性作业都应该具有贡献。第二,创造思维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同因可以通过发散思维的优劣来评判创造力的高低。这两个理论假设为创造力测验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目前它们正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疑问。
首先,究竟有没有一种超越领域的一般创造力存在?初看不成问题,但细想却很成问题。如果有,那么一般创造力高的人应该在各个具体领域(如科技、艺术、言语等)也表现出高创造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一般创造力并不对各个领域的创造力具有决定作用。一个被测试为具有高创造力的人可能在具体工作中表现平庸。虽然有的高创造力者可以在几个领域都作出创造性贡献,但他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高创造性。况且,这样的人也是极少数。有人说:一般创造力高当然不能决定他在所有领域的创造力都高。为什么是“当然”的呢?即使是当然的,那么一般创造力到底能决定哪些领域的创造力呢?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一般创造力的存在便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它还可能掩盖真实情况,造成评价中的失误。因此,西方一些学者认为“隐藏于创造性成就之后的认知能力因任务而异……意欲测试一般创造思维技能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不存在这种技能。”①
其次,创造思维是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吗?发散思维这个概念是武德沃斯1918提出来的,后来被吉尔福特纳入智力三维结构中,并被看作创造思维的核心。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加工是“根据自己记忆贮存,以精确的或修正了的形式,加工出许多备择的信息项目,以满足一定的需要。例如,思考可用来打开包裹的各种可供选择的工具。”②长久以来、发散思维被认为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有的人甚至将二者等同。但目前许多人对此提出了疑问。西方一些研究报告表明,发散思维的分数不能展现创造力的真实面目,至少聚合思维对创造力同样重要。能够写出很多“砖的用途”的学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他可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设想,却不能有效地选择、评价和综合,不能很好地把设想与现实情境相联系。高创造力者不应是空想家,而应是实干家。那么,创造力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
3.实践中的困惑
创造力测验已被运用到实践中的很多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如用创造力测验鉴别天才学生。结果发现,用创造力测验来鉴别学生并不比用智力测验高明多少,有些“天才学生”并不是天才,而有些得分不高的学生却在日后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因此,有人呼吁,不应该滥用传统创造力测验来鉴别学生,这往往人为地造成教育中的不公正。
另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发散思维测验的分数不能预见具体任务中的创造性成就。如约翰·比尔的一项研究中,要求年龄跨度从7岁至40岁的人创作诗歌、故事、拼贴画、方程式及应用题,然后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判断作品中所含的创造力。结果发现,在某一任务中表现的创造性成就并不表明其他任务中的创造性成就,甚至是那些被认为是同一领域的任务,如写诗和写故事。发散思维测试分数同样和其他各任务中的创造性成就没有明显相关。③这似乎证明,创造力只有与具体任务相联才具有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学校中以发散思维训练为主的一般创造力训练却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接受了训练的学生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更强的创造力。美国的创造教育非常发达,它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创造力训练和创造力测验有共同的理论假设,其结果却不相一致,这不能不使人困惑。
总之,在近来的创造力研究中,人们喜欢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传统的创造力测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人们纷纷探索新的途径,寻求新的角度。
二、创造力测验的分化趋势
1.分化测验的理论基础
创造力测验的分化是以创造力的特殊任务观为基础的,这种观点认为创造力只有与具体任务相联系才具有实际意义,一般创造力是没有多大价值的,甚至可能是不存在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创造力(Practical creativity)的概念。所谓应用创造力是和一般创造力相对而言的,指创造力在各个方面的实际应用,如科学技术、言语理解、音乐感受、书法绘画等。一个人在不同的行为范畴难以表现一致的能力水平,也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具有高创造力。因此,仅仅局限于一般创造力的研究有可能掩盖事实的真相。
那么究竟有哪几类应用创造力呢?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研究中,人们或多或少地参照了智力的分类模式。早在1927年,桑代克就把人的智力分为三种:(1)社会智力,就是了解和管理别人或善于顺应人际关系的能力。(2)实体智力,就是学习事物和应用科学与技术的能力。(3)抽象智力,就是了解与应用观念、符号的能力。销售人员、政治家等应具有较高社会智力,技术人员、工程师等应具有较高实体智力,文人、科学家等应具有较高的抽象智力。加德勒(Gardner,1983)把智力分为七种:语言的、音乐的、逻辑数理的、空间的、身体运动的、个体内部的和人际关系的。参照智力的这些分类,人们认为应用创造力主要有以下几种:科技创造力、言语创造力、艺术创造力、社会创造力。这些创造力之间有很多特质是不相同的,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亦较低。一看数字就发怵的文学家和五音不全的科学家比比皆是。因此,分化的创造力测验比统一的创造力测验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力测验便沿着分化的道路不断前进。
目前,分化测验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德国慕尼黑大学编制的学龄儿童技术创造力测验,包括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用途测验、构成等式和解决技术问题能力测验四个部分,从发散性、灵活性、独创性、精致性和聚合性五个方面计分。中科院心理所对之进行了引进和应用。④布莱恩南(M·A·Brennan,1991)编制了舞蹈创造力测验。另外还有语言创造力、音乐创造力、美术创造力等方面的测验问世。但社会创造力的测验还未见诸资料。
2.分化测验的特点
(1)仍以发散思维为主导。在问世的创造力分化测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发散思维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指标。尽管人们对发散思维的核心地位存有疑问,但尚未找到一种更具说服力的理论来代替它。所以,许多分化测验仍以发散思维为主导,但进行了一些修正,如普遍加入聚合性、精致性、周密性、可行性等评价指标,使分化测验与早期的创造力测验形成了区别。
(2)更强的针对性与预见性。虽然分化测验仍以发散思维为主要指标,似乎和传统创造力测验没有本质区别,但它却比传统的一般创造力测验更具针对性和预见性。这是因为其测验内容与所测领域的知识经验联系更为紧密。斯坦伯格(Sternberg,1988)曾说:“智力和知识在创造能力中起着作用。若一个人对某件事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对该事物产生新的想法。”山格莱(Sang ley)和琼斯(Jones,1988)也曾强调“一个人在不掌握那个领域的知识以前,他在该领域是不能有创造性的”。当然,相应知识的掌握只是某个领域创造力的起点而非终点。费尔德曼(Feldman,1988)提出:“创造性工作需要掌握一个领域,但它是没有终点的掌握。领域的重要扩展和变化才是它的目标。”创造力的分化测验往往更多地运用和反映所测领域的知识,所以更有针对性。同时,创造力分化测验必定与所测领域所要求的特殊能力(如音乐感受力、语言理解力等)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它比一般创造力测验更能预测今后的成就。
三、创造力测验的综合趋势
当一些学者深入到各个领域去探索创造力时,另一些人却站在更加综合的角度构建创造力测验的大厦。
1.综合测验的理论基础
综合的创造力测验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一般创造力是作为多维结构而存在的。这蕴含了两层意思。第一,一般创造力是存在的。一个人一般创造力高并不能决定他在所有领域的创造力都高,这是事实,但这很可能与知识经验有关。如果他不具备该领域的必要知识与经验,那创造力就缺乏适宜的土壤而表现不出来。一旦他拥有了该领域足够的知识,他应该比一般创造力低的人更容易成功。就是说,一般创造力测量的是一种潜能,这种潜能是否表现出来,还有赖于各种条件。基于这种认识,相当多的人仍然坚信一般创造力的存在。在科学研究中,追求统一的理论向来都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正是这种渗诱使许多心理学家不辞劳苦地执着探寻一般创造力的存在方式。第二,一般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传统观点把创造力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如思维或个性等,因此创造力测验也是单方面的测验,或以思维为指标、或以个性为指标、或以产品为指标。这种平面思维难以把创造力研究推向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是多个因素的有机结合。在这种结构中,发散思维不再是核心,而只是许多要素中的一个。
坦尼贝克姆(Tannenbacm,1983)提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非智力因素、环境以及机遇等因素的综合,可以很好地预测创造力。阿姆拜尔(Amabile,1983)提出了成份理论,认为创造力是动机、有关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有关创造力技能综合作用的结果。威特利(Wheatley,1991)提出对创造力的评价,应包括认知风格、个性定向、控制点和想象力等诸多方面。斯坦伯格(Sternberg,1985)从其创造力的隐含理论出发,提出创造力的三侧面模式,认为创造力包含智力、智力风格、个性特征三个侧面。1991年,他又综合各家意见,认为:创造行为是智力过程、知识、认识风格、个性、动机、环境等六因素结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⑤这此创造力的多维结构理论,为创造力测验的综合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综合评价模式的寻求
在创造力多维结构理论的影响下,一些学者开始寻求创造力的综合评价模式。但目前尚处探索阶段,还没有编制出以综合指标评价的创造力测验。不过,创造力测验的综合化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发展方向。它将比传统创造力测验更具有信度和效度。
在创造力测验的综合化道路上,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评价指标的选择,即从哪几个方面去评价创造力。这涉及到创造力的结构问题。
(2)评价指标的结合,即几个评价指标如何结合在一起,各自的重要程度如何。评价指标的结合不应是一种简单地相加,而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一旦有了明确可行的综合评价模式,编制创造力测验就有了基本的框架和方向。
总之,创造力测验的分化与综合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它们推动着创造力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在科学研究中,没有永远的分化,也无永远的综合。一旦分化之后再综合或综合之后再分化,那整个创造力理论及测验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实,分化与综合不应是道路的两极,很多时候,它们应该殊途同归。
注释:
①③约翰·比尔:《创造力测试为何不可信》,《外国中小学教育》1995年第1期。
②P·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P47。
④周林、施建农、查子秀:《技术创造能力测验的结构分析》,《心理学探新》,1993年第2期。
⑤斯坦伯格等:《创造力的隐含理论及其发展》,《人类发展》杂志V01·34·(英文版,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