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 楚中亚 李冉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 河南漯河 462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进行中药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对我院中药房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找出中药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主要有调剂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缺乏责任心与岗位意识等。针对中药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制定严格的药房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中药调剂差错的预防是保证用药安全与减少调剂差错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中药调剂;差错原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234-02
1.前言
中药药品是用来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商品,而疾病的治愈取决于药品所具有的治疗作用,因此,正确合理的用药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但是,在进行中药调剂的过程中出现的调剂差错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医疗机构也因此会遭到经济与声誉的巨大损失,所以解决中药调剂差错刻不容缓[1]。文章通过对本院药房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不断总结工作的经验,找出中药调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2.中药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
2.1 处方中出现的差错
由于我院每天收治的患者流量较大,门诊医生及药品调剂人员的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大,在长时间的忙乱与疲劳之下,在开处方时难免会出现漏写或者错写的现象,比如出现用法用量错误及缺项错误等[2]。用法用量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把药名制川乌写成制草乌、把用量10g写成109、把饭前服写成饭后服等,还有一些需要先煎后下或者另包冲服或者药末烊化等没有加脚注,使得患者用药不明白;缺项错误主要表现在: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及工作单位中。性别和年龄对儿童、老人、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等特殊的人群的用药指导有直接的关系,在患者取药时,发药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不对患者给予相应的用药提醒与用药指导,就会给患者的用药造成极大的危险。而对患者的基础信息不了解,在发错药时很难快速的追回与纠正,同样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
2.2 调配过程出现的差错
2.2.1相似药品所产生的差错:比如羌活和苍术、白附子和制南星等,这些药品由于其外观比较相似,并且容易混淆,因此在调剂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拿错药物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出现多配、少配或者重配及漏配的现象:原因是患者较多,需要调配的量较大,调配人员在进行调配常常会以经验来调配,甚至用手来代替称,从而出现多配、少配或者重配及漏配的现象[3]。
2.3 药品的质量差
2.3.1药品在入库时把关不严:在中药库收入药品的时候,对于一些变色泛油、发霉生虫以及含有非药物杂质的药物要拒绝入库。
2.3.2药品的的储藏不合理:对于药品的储藏,必须将其放置在规定的地方,以免因储藏不合理而使药品变质和失效。比如龟胶必须置于冰柜中冷藏、枸杞必须密封保存等。
2.4 投药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在药房的窗口投药是患者领取药品的最后一个步骤,这时由于投药工作人员没有对药品进行认真的核对与精力不集中或者是不叫患者的名字、叫错患者的名字以及没有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都会造成投药的错误[4]。
3.解决中药调剂差错的对策
3.1 规范中药的名称
相关的中医药师必须严格的根据文件规定,规范处方药的书写规格,禁止出现用同音字来替代相关药品名以及字迹凌乱的出现,防止配药错误的情况发生。此外,药剂调配员遇到无法确认的药品名称时要及时向别人询问或查阅资料,在保证正确之后才能进行调配,从而减少差错率。院方要定期检查医师药剂师的书写情况,对于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书写的药要严格的处理。
3.2 严格打击假药现象
对相关的药品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高其识别药物的能力,在选购药物时要通过专业的辨别能力购买正规的药物,院方要派遣具有丰富的购药经验与较强辨别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药物的采购,如果在买药时发现有异常药物或者疑似假药时要及时向相关的质检部门报告,严格打击假药现象,杜绝假药进入医院,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危害。
3.3 规范药剂的调配程序
医院的药剂调配工作者要严格的根据相关的文件要求进行合理的药物调配工作,谨慎配药,院方要定期定时开展药物调配培训工作,让药物调配人员能够对药材的有效搭配与搭配的禁忌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减少药物的调剂差错[5]。
3.4 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水平的培养
中药调剂是进行中药治疗的关键部分,而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对中药调配及疗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院方在应用专业人才时要严格的把关,选择掌握全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在调配药物的过程中,正确的辨别药物的搭配合理与否,从而保证药物的剂量合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药调剂过程中所产生的差错,要及时发现其出错的原因,并根据其出错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制定严格的药房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中药调剂差错的预防,是保证用药安全与减少调剂差错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冯芳绒.药店中药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17):15-16.
[2]陈霞.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5(12):22-23.
[3]陈霞.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3(12):36-37.
[4]谢洪.中药调剂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4(04)101-102.
[5]陈平,梁锦芬.中药调剂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09(18):31-32.
论文作者:智勇,楚中亚,李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差错论文; 中药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药品论文; 原因论文; 对策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