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规划设计院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在城市的建设规划被批准之后,需要采取对城市的管理,城市的规划管理主要包括对城市用地的管理以及各项目的规划管理。城市的规划也包括监督和监管两个方面。我国城市化的速度正在逐渐增快,数量也有所增长,所以对城市进行科学。当我们将信息运用和城市规划管理进行管理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城市的合理化发展,给大家提供一个合理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针对信息运用与城市规划管理创新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信息运用;城市规划;管理
1信息运用与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现状
1.1信息技术推广程度不够
信息技术的扩散程度对于我们的所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信息有重要的影响。这几年,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管理中的发展飞速。监控已被广泛用于提高效率和城市规划管理的质量,但在信息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规模依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在管理、建设和连接的应用中,信息技术仍然是推广有限。
1.2数据资源建设与系统平台建设不同步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数据资源建设系统平台的构建。城市规划管理在企业应用中,以载体为平台的信息化水平的服务管理实施方案不基本实现。而目前已批准的城市规划综合测试平台、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控制系统等多个领域的规划实施方案一直处于运作状态。与此同时,城市的基本建设和城市规划空间数据,包括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建设发展是比较晚的,数据往往是不完整的,数据的更新也无法同步,例如在数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系统平台的同步往往较慢的问题。
1.3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
信息交换机制的无法合理共享,是在规划管理中的第三个问题。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发展几号,数据管理规划中的应用也得到了一些保障,但目前还没有对信息的共享建立的完整机构,数据共享机制的不健全,最根本的问题是信息交换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不完美,是对个别行业的狭隘观点存在的结果,不愿意将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共享;另一方面,是对该行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的不健全,各个单位之间的标准和数据处理方式不一样,不能从行业数据的使用之间找到对城市规划的合理控制。
1.4公共服务信息化发展缓慢
公共服务信息化发展缓慢是我国信息化城市管理规划中的第四个主要问题。城市规划管理有助于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帮助,城市规划管理也有利于帮助城市的工作开展,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推动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政务都没有做到公开透明,没有做到市民参与其中监督其中,这是信息化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主要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信息运用与城市规划管理二者结合创新的措施
2.1推动城市规划信息标准化建设
城市规划信息化标准建设是当前实现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顺畅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推动城市规划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城市规划信息标准化建设应从规划信息标准化基础和标准执行制度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信息标准体系,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城市规划信息标准化的建设不仅能够完善城市规划方案审批、业务管理和实施监督等过程,能够构建相应的平台、借口、资源分类和编码等,还能够打破系统之间和行业之间存在的各种障碍,进而真正实现城市规划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2.2构建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规划资源的流畅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城市规划管理的系统建设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数据资源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动力,必须重视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城市规划管理的数据资源整个应实现统一化和规范化,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全方位综合城市规划技术资料、城市地下空间数据等融为一体的开放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和信息资源管理、共享平台。构建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不仅对于城市基础测量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的获得和共享有着极大意义,还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以及为市民或其它城市提供相关的城市规划信息和城市规划经验。
2.3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信息化的实现
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信息化主要包括新技术的推广和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应服务于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决策和城市规划的实施监督工作,促进城市化的建设,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健康科学。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主要在城市模型构建、城市规划数据分析和信息资源挖掘等方面,为城市规划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综合布局,以及城市规划工程建设方案的比较选择余地等。
2.4搭建面向公众的服务信息化平台
信息技术运用与城市规划管理,促进了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业务审批、城市规划基础数据等方面的发展,但是运用信息化实现公示、市民参与程度还较低,因此需要搭建面向公众的服务信息化平台,对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进行延伸扩展。面向公众的服务信息化平台应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通过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规划决策为实现目标的途径,优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社会环境,进而全面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的政务信息公开,做到有公信力的政府应作到的义务和责任。
2.5技术手段的跟进
现有的技术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需求,因为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使现有的信息不能在规划的重点领域得到恰当使用。因此要不断利用已有的计算机技术、传输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使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朝科学化、多样化的方向进行。首先可以应用数字城市(digitalcity),数字城市是在政府支持下,将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结合,将一切城市信息数字化,实现综合性管理的技术手段。数字城市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足量的、准确的、动态的城市信息,保证城镇设计的科学性,也便利了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
2.6城市规划人员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当今时代,许多城市规划从业人员职业意识不足,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不足以支撑其持续的工作能力。信息技术在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体系还需不断更新和完善,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总体而言,城市规划技术员应从以下几点着手:技术人员应当加强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将眼光放长远,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处理软件,把握好信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使自己更好地服务于规划设计和管理。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分析和处理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技术人员应当不断激励自己朝着专业性强、站在时代前沿、具备强烈创新意识的顶尖城市规划师迈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运用与城市规划管理二者应实现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城市规划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实现良好健康的城市化建设。要使信息化运用与城市规划管理二者有机结合进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需要推动城市规划信息标准化建设,其次需要构建城市规划数据共享平台,在此需要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信息化的实现,最后需要搭建面向公众的服务信息化平台。做到以上要求,进而实现城市化的良好的发展,实现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大模型: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新范式[J].龙瀛,吴康,王江浩,刘行健.城市规划学刊.2016(06)
[2]德累斯顿易北河谷被除名的启示[J].马莉.中华建设.2016(09)
[3]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制度分析[J].杨宏山.城市发展研究.2015(01)
论文作者:屈贝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信息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平台论文; 资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