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市场上主流流速测量装置的优缺点,综合考虑众多因数后选用OSI流速仪,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测点断面处烟气流场分布极不均匀,导致测得的流速数据存在较大偏差,经过现场比对试验、分析研究后研制了烟气扰流装置,通过对发射端局部烟气进行加热,放大气团乱流信号,从而实现了在线烟气流速的准确测量。
关键词:CEMS,流速,光闪烁,扰流,乱流
引言
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度越来越高,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中的每个烟气参数都显得很重要。而流速作为计算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关键参数,已不再局限于定性的分析上,丝毫的误差会对最终排污费的缴纳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当前环境下,对烟气流速的准确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上烟气流速测量主要有差压皮托管式、超声波式、热式以及光闪烁式。传统的差压皮托管流量计虽然安装简单,实用方便,但容易堵塞,且只能反映烟道内单点的流速情况,无法确切反映整个断面的数据;超声波流速仪测量的是通过测试烟道中上、下游安装的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和接收时间差,来计算烟气的流速值,所测数据代表的是线流速,圆形烟道可以直接作为断面流速,受腐蚀小(外部),但安装位置影响较大(避免流速分层、有涡流的流场),受烟气流场影响比点测量略好;热式传感器容易被粉尘(特别是石膏浆液)污染后,无法感应热量变化,影响测量,且水滴影响测试准确,造成热量损失,气体的密度变化导致组分变化(水分等)会影响流速的校准。光闪烁流速仪基于相关法原理,利用烟气中湍流的变化,通过测量同一湍流在接收端的位移时间来计算出烟气的流速值,很好的克服了以上设备的不足处,且更具有代表性。
1概述
江苏南京某电厂2*600MW机组#4炉于2017年10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流速测量选用OSI流速仪OFS2000基于光闪烁原理。测点安装位置距离前部转弯处约为25米,烟道宽度约为6米,完全满足HJ 75-2017要求,从理论上讲该处流场已趋于平稳。
图1 OSI流速仪测点示意图
然而流速仪投运后,实时曲线如图2示,实际测量的流速值从零到一个随机值之间跳动,根本无法反映烟道内实际的烟气流量,从流速曲线分析可能导致此情况主要有三点:供电电源不稳定对信号输出干扰、周边不稳定的电磁场对设备信号干扰、所选流速测点位置不处于该截面的主流处。
图2 流速实时曲线图
2流速数据异常分析
(1)OSI流速供电分为380和220VAC两种,吹扫风机采用380VAC电源,而主机及探头部分采用220VAC供电,现场供给设备的只有一路380VAC的三项四线制电源,220V通过取其中一根火线及零线获取,考虑到380V电源点压的波动会对主板及探头信号产生干扰导致数据波动,从CEMS小屋单独引一路220VAC电源给主机供电。改造完成后,观察流速曲线仍处于无规律的跳动状态。
(2)该电厂位于城市郊区,附近有三座移动基站,为消除电磁辐射对主机信号输出产生的干扰,在设备外壳加装屏蔽罩;在主机设备信号电缆的输出端加装屏蔽环;重新改进了设备信号及电源的接地线。一系列改造完成后流速测量数据仍然异常。
(3)排除供电电源及周边电磁干扰等因数后,只有可能是烟道内实际流场不稳定导致测得数据异常。通过现场多个比对孔实测发现,测点处的实际流速确实变化很大,流场很不稳定,只有通过对发射端附近的烟气进行整流才能消除干扰,获得精确的流速数据。
3解决方案
烟道中的烟气流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多,烟气的主流不一定都分布在烟道或者烟囱中间部份,如果安装位置不合适,或者负荷变化导致流场产生变化,所测的流速会受到其他乱流的影响,导致数据产生异常波动;甚至侧脸位置处于整个烟道的相对静风区,此区域气流相对静止,没有剧烈的运动,测得的流速在零与某个随机值之间跳动,所以需在紧贴着光学镜头接收端的上游位置加装一套扰流装置,对被测气团进行加热(300-400℃)整流,加剧气流的运动,放大反映烟气量变化的正常湍流,消除异常气流对数据的影响。
扰流装置由扰流棒加热棒和控制箱组成。加热棒外层采用耐磨的陶瓷材料,其加热温度控制在350℃左右,用户可通过外置的控制箱观察加热棒的运行状况,根据烟道内的烟气流场对加热温度进行调节。该装置安装示意图如下。
图3 扰流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4 流量与负荷对照曲线图
通过对流速仪发射端附近气团进行加热,放大被测烟气中乱流的信号,使得接收端能捕捉到清晰的光闪烁信号,从而准确的计算出穿过光径的气体流动平均流速。图4是电厂在增加了扰流装置后OSI流速仪测得的流量值与锅炉负荷的对照曲线,从中可看出该流速仪能完全反映锅炉的运行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采用光闪烁法测量烟气流速时,可在发射端探头上游处加装扰流装置,对局部烟气进行加热,加强了气体湍动,使得烟气的乱流更加明显,从而捕捉到更加强烈的光闪烁信号,无论是水平宽烟道还是复杂的烟道转角处,都能准确的测量烟气的流速值。为电厂计算出可靠的污染物排放量做出了有力的保障,也为电厂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光学信号互相关法烟气流速测量的研究,光学技术,2006.
[2]湍流大气中波的传播理论,科学出版社,1978.
[3]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
[4]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2017).
[5]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监测技术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01月.
作者简介
周志兴(1983),男,江苏省南京市人,本科,现为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
论文作者:周志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流速论文; 烟气论文; 测量论文; 烟道论文; 信号论文; 装置论文; 乱流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