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施工问题论文_林丹丽

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施工问题论文_林丹丽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中普遍应用混凝土材料,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出现裂缝问题,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本文以道路桥梁施工为切入点,分析施工裂缝成因,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裂缝;预防措施

混凝土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我国当前的道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混凝土不仅仅原材料丰富、强度高、耐久性好,而且生产工艺也是十分简单。混凝土作为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材料,混凝土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而决定混凝土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便是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

1、道路桥梁工程的特点

道路桥梁工程具有两项鲜明的特点,即工程的独特性和协作工程的复杂性。我国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方面具有严格的规定,从施工地点、施工材料的选择到施工的技术标准,都有具体的条款和规范,作为施工的依据。由于道路桥梁工程处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受到不同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工程的设计方案也不同。另外,通行车辆的类型、数目不同,道路和桥梁的承载力要求也不同,这也需要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加以考虑。

道路桥梁的施工不仅仅包括了工程建设行业的工作内容,同时也要许多配套工程来进行协作,比如地质工程学、水利工程学和工程力学等。些协作工程需要与主体工程建设相配合,才能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众多工程的施工团队和大量的施工环节,如果没有对各个施工环节安排合理的先后顺序,协调各工程施工团队的入场和出场,就会造成工程施工杂乱无章、一片混乱,为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拖累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进度。虽然各项工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都不相同,但都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素质,能够服从施工现场的组织调配,共同协作完成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这就是协作工程的复杂性。

2、道路桥梁施工裂缝成因分析

2.1施工材料原因

材料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材料的质量问题。材料的质量是整个施工工程的保障。目前由于道路桥梁施工跨度较大,使用到的材料较多,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入场之前需要经过较多的流程,在这些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劣质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到工程的质量。

2.2技术管理原因

技术问题是各个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因此使用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种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上。目前,我国在桥梁施工问题上,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够重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安全检查没有落到实处,严重影响到了施工水平的提高。另外,由于混凝土桥梁施工在工艺流程上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及时选拔合适的人才完成相关工作,由于人们配置的不合理现象,也会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

2.3施工进度原因

在施工工程管理中,相关部门对于施工的进度已经进行了明确,但由于桥梁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同时对于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整个施工的进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具体体现在人为因素和外部因素上。人为因素具体指的是管理不善导致的问题,由于人为配备问题导致的问题以及整个施工人员水平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施工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应对方案,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路桥梁施工裂缝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做好施工场地组织管理

道路桥梁施工的进度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问题都有组织管理确定。因此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其中,图纸的审核是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解决,并严格参照实际情况对施工进度、施工效果进行预判,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控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设计表更。

同时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通过明确钢筋混凝土以及其他部件的相对位置,做好施工缝的处理问题以及特殊位置的施工问题。另外,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做好交底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要求、潜在风险以及技术要求。保证整个施工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明确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完成相关的阶段工作,规范操作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3.2 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设计完成的施工方案,建立对应的应急预案,并提前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对新型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准备施工材料时,应该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具体要在选择环节、采购环节、物流环节以及检验环节中做到层层把关,重视监理部门的监督工作,从而保证施工标准。在施工前应该对桩位机构进行详细的检验,一旦发现出现偏差,应该及时进行纠正,从而统一标准,完成管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抽样检查,通过了解钢纤维混凝土特点,做好观察记录,及时上报处理,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要求。

3.3 桥梁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3.3.1 对于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程的流程进行。第一,需要在具体的施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具体包括现场的勘察工作,包括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季节性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从而确定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及时做好相关的干预和应对措施。针对勘察报告,需要结合周围的实际情况,明确施工条件,包括施工采用的技术以及设备还有材料的强度控制,从而为施工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第三,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的性能,人员的培训,实际特种作业的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以及安全检查。相关的监理部门要切实负责,及时做好各项检查的报告工作。

3.3.2 混凝土混合材料作为施工的重要材料基础。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水泥的选择、混合材料的添加、配比以及温度的控制工作。通常情况下为保证总体强度,需要选择硅酸盐水泥材料,同时在材料的对比过程中以及进场前需要及时进行材料性能的检测。并做好记录,对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水泥应该注意要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季节需要及时进行检查,保证水泥的入罐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为提高强度,改善性能,混凝土材料混合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的辅助材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以及水分。还要注重掺合料的使用。对于外加剂而言,通常使用无氯盐类,从而满足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求。

3.3.3 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硬化性能进行检测,并通过养护工作及时修整完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美观。通常情况下,对于外露的部分需要结合桥梁的设计形状,进行必要的支护处理。同时还应该充分结合现场的气候温度条件,合理控制支护设备的拆除时间。温度控制是养护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温度的调节工作,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总体性能良好。

结语

混凝土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基础性使用材料,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可以稳定的发挥,施工人员必须对混凝土的水灰配比以及施工硬度进行相应的控制,加强技术上的掌控与管理,让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可以达到工程项目上的要求,最大限度的为人们的出行与工作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李红涛.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08):58+60.

[2]王树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0):260.

[3]焦习龙.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11):11-13.

论文作者:林丹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施工问题论文_林丹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