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更好的学习者——从大学先修课程看高中学业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习者论文,学业论文,评价论文,高中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98(2014)04-0042-07 当前,学校教育的使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我们的学校期望促使全体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在学业成就方面,也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还包括适应21世纪并能够为这一时代作出贡献所必需的批判性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高层次认知技能的发展。而在我国,高考作为高中学业评价和大学录取的决定性标准,对鉴定和选拔功能的强调,导致了这一阶段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单一化,学业评价“也长期处于一种对单一测评的完善状态”。[1]改变高中学业评价制度的单一化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借由大学先修课程的实施探索更多元化的高中学业评价制度?本文试图就适合我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学业评价做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讨论,同时期冀为高中学业评价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一、高中学业评价的理论转向与实践探索 学生的学业评价一直以来是以学业成就的评价为核心目标的,因为学业成就是判断学校绩效最客观的材料,学生的学习成就主要以学科知识的考试成绩、学生的毕业率、升学情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2]评价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途径,正如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1966)所说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然而,长期以来,以泰勒模式为首的前三代评价观,采用“预定式的评价”①(Preordinate Evaluation),强调评价的鉴定、选拔和奖惩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工作(Guba & Lincoln,1981)。20世纪80年代,倡导民主协商,为改进工作而评价的第四代评价观的兴起,掀起了西方国家的“评价改革运动”,以“协商”为基础,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建构评价过程,为发展而评价,以评价促发展教育评价制度开始实施,这就是发展性教育评价。它有别于原有的选拔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是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发展的评价。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的提出,使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见表1)[3],不但评价的目的、方向、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评价的主体、标准以及评价结果都发生了变化。 面向未来,注重促进发展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为高中学业评价提供了借鉴,回应评价价值取向上的转变,各国在学生学业评价的具体实施上也发生着悄悄的变革。 研究者对一些国家和地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状况的比较研究表明,虽然在组织模式和考试功能上具有各自的特点,所考察的各个国家的学业水平考试在考核内容与测验开发等方面却体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反映了当前国际上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改革和探索的一些共同趋势。(1)为了保证不同地区在考试内容和范围、考查的知识与能力以及测验编制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一致性,通常由国家层面的教育机构或者其指定的专业委员会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者指导性纲领。(2)考试科目的必考与自选制度的结合。(3)各国学业水平考试大都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外的相关能力的考察。(4)多元评价方式的结合和综合运用。(5)在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上,各国都很重视采取比较灵活的评价制度,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降低每次考试的容量,给学生弥补和提高的机会等。[4] 各国学业水平考试的实践探索体现出教育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传统的考试一统天下的地位被颠覆,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诸多新型的评价方式得到广泛运用。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关于学习的评价”依然受关注,但“促进学习的评价”逐渐成为主流[5];“促进学习的评价”无疑与我国大学先修课程的理念是相契合的。 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研究并开展了大学先修课程,即在高中阶段允许能力较高的学生选修大学的课程,并在取得要求成绩后可以在大学兑换学分。作为促进中高衔接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AP项目(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并在全球不断扩大影响力。下面具体将引介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的评价内容、方式与过程,以期为我国进行高中学业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二、美国AP课程学生学业评价实施细则引介 美国AP项目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管理,为高中生提供相应的AP课程(AP Courses)与AP考试(AP Examinations)。美国AP课程为高中生提供六大门类共34门课程,每门课程由大学教师与AP教师组成的委员会共同开发而成,让高中生提前接触大学内容,明确其兴趣方向,激发潜能。AP考试也是由大学教师和AP教师严格开发,旨在测验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大学学习水平。考试时间定在每年的5月份,除了艺术类中Studio Art采用档案袋评价以外,其他课程的学业评估采用选择题加开放题的形式。 考试作为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评价方式,是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修课程官方网站②上对于课程与考试的设计与评价标准阐释如下:新设计的课程与考试要注重评价、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探究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考试内容要能够展现出学生完成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6]具体而言,大学先修课程的课程和考试在研发的过程中,每个环节中都有大学教师参加来保证课程与考试的内容符合大学的水平要求。试题编写的工作由发展委员会和课程内容专家、评价专家共同完成。先修课程考试的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与开放性试题。单项选择题由讲授相应大学课程的教师来编写,每年的选择题都有一部分试题与前一年相同,用以保证考试的信度。而开放性试题则多由发展委员会编写,由内容专家进行分析检验。每道确定了的开放性试题在正式使用前,都会在委员会内部进行长达两年的反复检查。考试内容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基于考试标准以及相关的大学能力研究。[6] (一)指导委员会构成 在先修课程中,大学理事会为每个学科指定一个学术咨询委员会,用来监督审查每个课程发展中的问题(Carolyn Kelley,1994)。此外,每个学科拥有一个AP课程发展委员会。他们负责具体的考试内容、能力水平,帮助编写并检查考试试题,同时为应试者、学校、大学编写考试说明③。此外,他们还负责大学理事会与相应的学科成员之间的联系,从而传达大学教授所关注的内容,随时提醒相应学科人员注意课程与考试的相关问题。发展委员会还会建议进行一些有利于提高考试质量的调查,如有效性研究、课程调查、信息整合等活动,使不同的机构充分利用起考试资源。考试服务中心研究考试的专家与各自的发展委员会一同工作,从事考试研究的成员自身都是学科专家,在进入考试服务中心工作之前都担任过大学教师工作或高中教师工作。[7] (二)考试等级的评定 对于大学先修课程的考试与成绩,AP的官方网站上也进行了具体的说明。[8]大学先修课程考试的总成绩为单选题与开放性试题的总分。最终的成绩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5分为优,相当于大学成绩中的A+或A;4分为良,相当于大学成绩中的A-,B+或B;3分为合格,相当于大学成绩中的B-,C+或C。2分和1分表示没有通过考试。对于分数等级的评定,首先大学理事会先列出达到每一个分数等级所应具备的能力表现(ALDs)。然后,在制定考试标准的过程中,包含15位教师与大学教师的专家组基于ALDs,确定每一个等级应答对的试题数量。此外,为检验考试内容的大学相关性,理事会会使用一部分考试试题对大学相关学科的学生进行测试,此考试的分数会与他们的学科期末成绩相关联。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制定大学先修课程考试的分数评定标准。考试中的客观性试题由计算机阅卷,开放性试题由讲授大学先修课程的教师或相应大学学科的教师进行评判。 (三)阅卷教师的选拔 College Board网站上“考试与成绩板块中”显示[8]:在阅卷小组中,大学教师的人数约占阅卷人数的一半。为保证阅卷工作的严谨与公平,不同人种、性别、地区、教龄的教师参与到阅卷工作当中。命题典阅长由大学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制定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挑选阅卷教师、组织阅卷活动。此外,所有阅卷教师会参与严格的培训以保证他们能够正确理解评分标准。对于阅卷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即参与的教师在三年之内讲授过大学先修课程或相对应的大学课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学先修课程的阅卷组成员有大量大学教师,在阅卷的过程中高中教师们可以与大学教师交流沟通,更好地理解大学先修课程的设置,更好地衔接大学先修课程与大学的关系。[9] (四)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及与大学的衔接 如前所述,College Board网站上关于“考试分数”这一板块,为学生设置了五个分数等级。美国教育委员会基于对近些年大学先修课程的分析,在参考发展委员会对于课程与考试的建议下,建议为在大学先修课程考试中取得3分以上成绩的学生授予相应学分[10]。“先修课程汇总成绩单”[11]体现一年之内学生参加大学先修课程的参与及表现情况,以及考试的成绩和一组反映学习状态趋势的数据。这一成绩单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寄送到申请的大学,供大学进行参考。 William Casement在其文章中表示,大学可以自己调整授予学生学分的政策。不同的学校选择不同的方式,如提高大学先修课程要求成绩、为学生提供免修机会等。[12]Timothy P.Scott,Homer Tolson,Yi-Hsuan Lee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大学先修课程对于大学第一学期学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在不考虑性别、阶级、种族特点和SAT分数的情况下,学习过大学先修课程的学生大学第一学期的平均绩点比未学习这一课程的学生要高,起到了对高中和大学很好的衔接作用。建议各个学校尽可能鼓励学生学习大学先修课程。[13] (五)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对于课程的评价 美国对于大学先修课程的选择与评估也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在College Board网站上关于“课程审查”的板块表示[14]:想要开展大学先修课程的高中需要提交所开设学科的审查申请,以及每位讲课教师的课程设计大纲。教学与考试发展委员会将根据委员会的标准对这些教学大纲进行审查,从而决定是否批准开设课程。通过审查的课程信息会被放到网上。 网站在“大学先修课程与考试的研发”一部分中表示[8],发展委员会会组织一些检测大学先修课程是否符合大学水平的调查,并对以往调查进行回顾与分析,来评价大学先修课程与大学课程的一致性。William Casement表示,为保证大学先修课程符合大学水平,大学理事会总是每隔几年就会组织大学生参加根据大学先修课程内容研发的考试,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高中与大学的对比研究,从而能够对大学先修课程作出评价,并及时作出调整。[15] 综上来看,美国大学先修课程能够有力衔接高中与大学,与其细致可信的考试评价制度是不可分割的,其做法为我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学业评价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我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学业评价体系建设 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大学先修课程的统一课程标准,一些走在课改前列的高中所开设的也是独立的、个性化的课程。因此国内对大学先修课程的相关讨论多数集中在制度架构层面:建议建立科学权威的考核体系、提高课程设置的多样性;[16]以及如何考虑大学先修课程的师资构成、学分认定及其与高校招生考试之间的关系等。[17]针对此现状,“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组首先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理念定位上形成以下共识:“中国的大学先修课侧重强调满足学生学术兴趣,早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成就动机,为学生大学期间的成功做准备,不单单是为了大学升学做准备。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其最终的价值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座谈-R-20130113)。④”这凸显了中国大学、中国高中,学生及家长对大学先修课程的理解,成为大学开发先修课的指导性或者基础性的理念,也是学业评价体系建设的基点。 在实践层面,一些省市及大学已经开始了先修课程的试点工作,在具体做法上也凸显了这一理念。如北京大学已于2013年春季开始尝试与中学合作开设先修课程,由北京大学相关学科资深教授和试点中学富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共同制定先修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确保课程质量,将定期对教学大纲进行更新,并组织北京大学相关院系对中学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学生的选修成绩,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将予以承认,作为自主选拔录取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之一。并且将与其他高校联系,统一商定评价的标准。大学联盟之间标准的统一可实现学分互认。[18] 现在与先修课程考核体系的建设中,有以下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 大学先修课程的考核的组织、评价、学分的认定等不应由政府、大学或者中学独立承担,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机构负责。美国AP项目则由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主管。这一机构应具有公信力、有民间身份,由大学和中学的成员组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督导、评价(座谈-HS1-20130113)。但是在中国的国情下,成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民间第三方机构并非易事,因此,可先行成立政府支持下的专门的大学先修课程委员会,全面负责大学先修课程的整个流程,组织制定相应的学业评价标准。 (二)与大学的衔接:免修与学分承认 对于大学是否可以让学生免修并承认学分,目前有两种声音,三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是免修并承认学分。如果要让学生在排除高考的因素之外,完全依据个人的兴趣来选择课程,大学认可学分是非常重要的。学分承认会激发那些学有余力或者有特殊兴趣的高中生选修大学先修课程,对促进他们更早的专业定向或者专业的选择很重要(座谈-HS4-20130113)(交流会-G2-20130320)。大学是否承认学分是看第三方机构给学生的最终考核。美国大学按照学分收费,学费与所修学分多少成正比,所以美国学生愿意多修先修课程的学分来减少大学学费。我国大学也在推进学费收入按学分来收,不按学龄来收,承认学分可以让学生可以节省时间,免修已经学过的课程,还可以节省学费。 第二种做法是大学可以为通过先修考试的学生认定免修,但是免修以后不免考,即要参与大学的考试,以此来判定他在高中时候修的先修课程的质量是否能与大学的质量衔接。或者实行免考不免修,即学生还是要学习大学的课程,但是期末可以免考(座谈-U2-20130113)。 第三种观点是大学没有必要承认学分。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设置大学先修课程的出发点是给有余力的学生更多的支持,不要那么功利,培养学生素质是第一位的,大学认不认学分不重要(座谈-HS5-20130113)。因为大学和中学讲的内容在很多地方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经典的东西,可以让学生反复听。如果学生追求卓越,是否承认学分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三)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科学化及标准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业评价的具体落实,因此大部分的先修课程会以统一考试的形式实施。但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应给予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学先修课程的考查方式除了考试之外,可否考虑对一些合适的课程实行质性评价或者叙事性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理性精神、合作意识、倾听的态度,关注分数背后的学生发展状况,考查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考查形式可以采用读书报告、撰写论文、网上交流、中期考核、讨论实录、实践活动等(座谈-HS2-20130113)。 具体而言,首先负责机构需要统一各类课程的纲要。大学应该先出台课程纲要,然后根据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将对应的先修课程在大学课程纲要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其次,评价标准应由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一起来定,这样可以保证既达到大学要求的标准,又符合高中生的能力水平。另外,在某些学科领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的描述性评价,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实证材料,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引申至高校录取的改革,也应该是多元录取,多元评价。如可否高考成绩占80%,剩下的部分由学生平时学业水平考试、课程学习情况、学生的科研情况、中学时的综合素质展示等部分组成,最终以助于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保证多元评价体制的实施。目前大多数实验校先修课程的讲授由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完成,这也对双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大学教师要了解中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以此确定教学速度,改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中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增强对大学知识的把握程度。要给教师提供接受培训的机会,增进大学和中学的教师交流,并加强教师对多元评价方法的运用,确保评价的有效性。 四、结语:一个重要关系的处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但考试招生制度作为教育领域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起来谈何容易。大学先修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价必须处理好大学先修课程考试与高考的关系。 项目调研过程中大部分学者和教师都谨慎地认为我国的先修课程不应直接与高考挂钩,而应该是若即若离的关系。因为一旦将先修课程与高考联系起来,会出现“人人选先修”的局面,重蹈奥数覆辙,加大学生负担。同时,为了给参加先修课程的学生以肯定,可将其成绩作为一个选专业的依据,并供自主招生的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参考。我们认为在梳理先修课程学业水平考查与高考关系时,应从以下方面明确两者的关系和侧重点的不同。(见表2) 在讨论先修课程考查与高考的关系时,也需警惕不能保证严格的评价标准而引起的效果贬值。美国AP课程因其良好的效果向全球扩展,而且出于“卓越与公平”并行的考虑,美国也在努力增加弱势群体参与AP课程的机会,如扩大少数民族参与程度,减免考试费用等。随着在更多学校的开展,AP课程选拔有潜能、有雄心的学生的效率降低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拿到AP成绩,在高校录取时,特别是知名高校录取时会越来越谨慎考虑AP成绩是否可靠,学生AP成绩的含金量降低。我国的先修课程还在试点阶段,如果今后决定扩大规模,要特别注意严格保证评价标准,以免引起课程的贬值,徒劳增加学生的负担。 高中学习如何跳脱选拔功能的限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成就动机,为学生大学期间的发展做准备,使有需要的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进而培养更好的学习者,大学先修课程及其学业评价体系任重而道远。 收稿日期:2014-06-05 注释: ①即先陈述目标,再依目标来收集资料,并对目标和结果之间的差距或一致程度作出描述或判断,并据此报告对教育机构或活动做出鉴定或奖惩。 ②先修课程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aphighered.collegeboard.org/exams,本文中关于与美国AP课程相关的描述性信息主要来源于此网站。 ③值得指出的是,考试说明中指出AP课程与AP考试的内容范围,并且推荐一些教学用书和教学材料,并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④本文引用的项目数据主要来自2013—2014年间项目开展的访谈及座谈的相关文字资料,对于整理后的文字采用“类型-对象-时间”的方式进行编码,如类型分为交流会,座谈;对象分为“HS-高中代表,R-研究者,U-大学代表,G-政府代表”,以方便读者在阅读时识别。标签:大学论文; 大学教师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课程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 美国工作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美国高中论文; ap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