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步开展,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更加多元的要求。外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成长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农民工子女营造和谐的受教育环境是教育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展,农民工子女教育情况日渐好转。在音乐教育工作中应当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通过不断的改善创新应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音乐,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115-01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加多元的要求,明确要求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进行创造性学习,鼓励学生多元化的进行音乐学习和欣赏,同时要重视教学并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并提出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同时也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为学生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以人为本理论概述
音乐属于一门艺术,十分重视情感表达与流露,音乐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真实心声,所以音乐课程与学习对于学生的主观要求相对较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应用器官去聆听去欣赏,然后感悟音乐音符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这也是以人为本教学的重要内涵。以人为本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个性,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是并不是学生的兴趣都是天生注定的,大部分兴趣可以在后天进行,慢慢培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有助于完成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音乐教育要求,有助于促使学生能力前方为发展。
二、推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重视培养学生性格
性格属于心理特征中的一种,性格是通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对于现实固有的态度以及习惯性行为表现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注重对学生性格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深入的研究心理学课程,并且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使教师在教学当中能够更好的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引导工作。由于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是需要在一定环境和成长当中形成的,所以心理特征具有依赖性。小学生是人生到起点,学生的年龄较小,思想观念不够成熟,认知能力也不够完善,所以教师通过音乐课,能够促进小学生学会稳定自身的身心,使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生活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帮助学生打下夯实学习基础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兴趣不大,分析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音乐课没有升学压力,大部分学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开设两节音乐课时,但是教师只是机械式的上课课堂缺乏趣味性,所以学生也难以配合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例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班级内仅有一人知道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有三人知道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知道作品人数有4人,占总人数的7.6%。根据数据显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音乐素质普遍较低,了解的音乐知识有限,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高低与学校的领导重视程度以及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聆听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重视培养学生德育素养
俗话说“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音乐家的教学,而是要对人的音乐素养教学引导”,所以音乐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充分的贯彻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个人品格,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在教育教学当中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利用优美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使小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升华和完善。教师也要在音乐课程教学当中深入的认识到小学音乐课程,对于小学生音乐疏导的重要性,所以在音乐教育教学当中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品质。
由于每一首音乐当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所以在教学引导当中,教师要注重将作者所蕴藏的思想情感完整的传递到小学生的思想当中,使小学生学会感悟和聆听音乐,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
例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贝多芬的《命运》这首乐曲诗,教室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并且介绍此首乐曲的创作背景,使小学生在聆听过程当中,结合作者的背景和思想情感进行有效的感悟和思考。教师在通过分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引导小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发言,加深小学生的学习印象。小学生在交流当中得到思想上的碰撞和融合,使小学生能够逐步的确立对音乐的思想感悟,提升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使小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能够学习贝多芬坚强的意志和品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教学方式只会引导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难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思考,所以必须要加强教师对于引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教师正确认识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才能够积极踊跃的实践。
三、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看出,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性格,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每位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等待教师去开发和挖掘,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天才,关键是如何进行针对性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多元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郭宁.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7(S1):138-139.
[2]罗净楠.领悟新课标贯彻新理念——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S1):65-66.
[3]陈萍萍.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深入开展[J],音乐人生,2017(06):123-125.
[4]贾丽丽,王玲珑.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教学理念[J].科教文汇,2017,(06):184-186.
论文作者:陈珠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