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35病区 163001
摘要:目的:探究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之间收治的6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病历号尾数的奇偶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激素治疗等措施;实验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于病毒性脑炎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康复起到重要意义。
关键词:依达拉奉注射液;病毒性脑炎;阿昔洛韦;临床疗效
病毒性脑炎是由于病毒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癫痫、意识与行为变化等【1】。由于造成该病的病毒种类较多,临床中对于其原因尚不明晰。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癫痫、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探讨合理的干预方式进行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有研究提示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之间收治的6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临床表现,经严格临床诊断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根据患者病历号尾数的奇偶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24岁-71岁,平均(42.6±8.7)岁。对照组34例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在22-73岁之间,平均(41.8±8.9)岁。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使用甘露醇或者甘油果糖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使用维生素B等营养神经药物;给予地塞米松或者甲基泼尼松等激素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的发热、水电解质失衡等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将30mg依达拉奉溶于100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在30min内滴注完成,每天给药2次,以一周作为一个疗程。
1.3研究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到病前的生活水平;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改善,但是仍让有程度不一的残留症状;无效:治疗后改善结果不明显或者无变化,包含死亡的病例【2】。(2)两组患者的平均恢复时间。(3)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文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使用百分比以及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比较采用卡方值及t值检验。P<0.05的情况下提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35例患者,通过治疗评价为显效的有15例、评价为有效的有19例、无效患者1例,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34例中,通过治疗评价为显效的有10例、评价为有效的有15例、无效患者9例,治疗有效率为73.53%。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实验组35例患者的平均恢复时间为(6.3±1.4)d、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8.1±2.5)分、(4.2±1.6)分;对照组34例患者的平均恢复时间为(9.6±1.8)d、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7.9±2.8)分、(8.9±2.1)分。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
3讨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发生之后,病毒大量在脑血管内皮细胞内发生增殖,迅速破坏神经元,进而造成脑组织水肿,由于炎性细胞浸润、坏死的胶质细胞增生以及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后直接造成血管腔狭窄,进而诱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这一阶段脑组织将大量的兴奋性氨基酸与自由基【4】,造成2次脑细胞坏死,进而出现恶性循环。因此,急性病毒性脑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临床中大多使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依达拉奉属于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够快速到达脑组织多种机制减少自由基。应用静脉滴注的方法给予后短时间内将脑组织内具有细胞毒性的枪自由基清除,减少坏死区域、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进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5】。
本文中,联合应用常规治疗与依达拉奉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康复时间也更短、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到显著改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高,对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卢展宏,石显婷.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05(8):17,2.
[2] 梁赋,胡少敏,黄达等.免疫球蛋白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6):736-737.
[3] 张一攀,宋嘉华,邱荣仙等.增强MRA及依达拉奉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0,22(10):86-88.
[4] 姚珊,张祖余.依达拉奉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26例[J].中国药业,2010,19(19):74-75.
[5] 罗亚丹.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56-57.
作者简介:张锦,女,汉,1973.12.30;硕士研究生;神经内科 ;毕业院校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方向 脑血管病、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职称 副主任医师
论文作者:张锦,许鑫,陆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脑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达拉论文; 注射液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