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_承载力论文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承载力论文,研究进展论文,国内外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其含义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的潜力[1],在实践中的最初应用领域是畜牧业。随着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承载力概念发展并应用到自然——社会系统中,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20年代70年代以后,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也应运而生。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后来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 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使承载力的研究从生态系统中的单一要素转向整个生态系统[2,3]。与此同时国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定性转为定量,从单一要素转向多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也日趋完善。我国在总结吸收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承载力进行了研究。任美锷先生是我国最早注意到承载力研究重要性的学者。在40年代末任美锷先生通过对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分布的地理研究,首先计算了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土地承载力。1986年中科院综考会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我国迄今为止进行得最全面的土地承载力方面的研究[4]。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承载力研究大多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资源,而是更强调综合性,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生存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等。近年来,关于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的研究日益兴旺,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主要研究者为王家骥和高吉喜[5,6],主要成果为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

1 概念与内涵

在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资源承载力是基础、环境承载力是关键、核心,生态承载力是综合[7]。

1.1 资源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资源承载力是一个相对客观的量。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较长,取得的成果也较多。同时由于不同的侧重点和对象,出现了水资源承载力、森林资源承载力等的多种承载力[8]。①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是近20年来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等许多领域的热点问题[9]。它是继60~70年代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以及人口爆炸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之后,所开展的一项务实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综考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10]。②水资源承载力。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或课题研究组织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予以定义。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11]。也有的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最大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的能力[12,13]。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必须强调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支撑能力。它的主要涵义和内容有:第一,强调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支持能力;第二,强调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第三,强调合适的管理技术,将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配置等技术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管理的角度和层次[14]。③森林承载力。森林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它的研究是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森林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协调人口、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森林资源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资源在保证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15]。吴静和采用的是森林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森林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森林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其在一定生活水平下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16]。”④相对资源承载力。相对资源承载力由土地承载力扩展而成,它将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考虑到人是社会系统的主要组成因子,是承载力的承载对象。因此,相对资源承载力即是将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作为主要的承载资源,以一个参照区域作为对比标准,根据参照区域的人均资源的拥有量或消费量、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计算出研究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承载能力[17]。

1.2 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从广义上讲,指某一区域的环境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从狭义上讲,即为环境容量。关于环境承载力目前大致主要有3种定义方式:①从“容量”角度的定义,环境容量是指环境系统对外界其它系统污染的最大允许承受量或负荷量。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等[18]。环境容量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确定性的特征。如高吉喜[5]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一书中指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②从“阈值”角度的定义,如“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况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19]”。中国大百科全书[20] 中,环境承载力的定义是“在维持环境系统功能与结构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整个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所能承受的人类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郭秀锐等[21] 学者认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大支持阈值”。它不仅体现了环境系统资源的价值,而且还突出了环境系统与生物和人文系统间的密切作用关系。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可调性和随机性的特征。③从“能力”角度的定义,彭再德[22] 等学者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Schneider[23] 强调,“环境承载力是自然或人造环境系统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有所不同。环境承载力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资源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活动的支撑能力,突出的是其量化测度;而环境容量则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要素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排污的容纳能力,突出的是其质地衡量。环境容量侧重体现和反映环境系统的纯自然属性;而环境承载力则突出显示和说明环境系统的综合功能(生物、人文与环境的复合)[24]。

1.3 生态承载力

高吉喜[25] 在研究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将生态承载力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并指出资源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基础条件,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约束条件,生态弹性力是生态承载力的支持条件。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应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要素应包含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及社会要素。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两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26]。张传国[27] 在“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一文中,则认为绿洲生态承载力是指绿洲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在不危害绿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由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所决定的系统本身表现出来的弹性力大小,通过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的弹性力来反映。程国栋[28] 在对西北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时认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由于人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都是一种自组织的结构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其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王家骥[6] 先生认为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维持和调节系统的能力的阈值。超过这个阈值,自然体系将失去维持平衡的能力,遭到摧残或归于毁灭,由高一级的自然体系(如绿洲)降为低一级的自然体系(如荒漠)。生态承载力仅仅体现在生态系统的支持层,方创琳等综合表现层的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发展了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三生承载力)。三生承载力是指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供容能力、经济活动能力和满足一定生活水平人口数量的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机综合体[29]。

2 估算方法

对于承载力的量化,国内外提出了许多直观的、较易操作的定量评价方法及模式。

2.1 生态足迹法

生态足迹分析法(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是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方法,即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将其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经对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任何个人或区域人口的生态足迹,应该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而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30]。在计算中,不同的资源和能源消费类型均被折算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域六种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类型(这六种土地类型在空间上被假设是互斥的)。考虑到六类土地面积的生态生产力不同,因此将计算得到的各类土地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生态足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跟踪区域能源与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即人类的生物生产面积需求。在计算生态足迹的思路上,将现有的耕地、牧地、林地、建筑用地、海洋的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和当地的产量因子,就可以得到生态承载力。为了便于直接对比,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某类生物生产面积所代表的局部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的差异,即“产量因子”来调整。处于谨慎性考虑,在生态承载力计算时,还应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为: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其中,i为消费商品或生产生物的类型;c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生产足迹;a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消费总量;p[,i]为第i种商品的生物生产单位面积产量;ep[,i]为第i种生物资源的生产足迹;ae[,i]为第i种资源生物生产总量;w[,i]为第i种消费品或生物资源土地类型生产力权值;EF为某一地区的生态足迹总量;EC为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

生态足迹研究法是近年来提出并应用于评价生态承载力的一种新方法,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和采用。生态足迹的概念于1999年引入我国,杨开忠和张志强等分别介绍了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和概念及计算模型;徐中民等计算了甘肃省1998年的生态足迹;陈东景等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张志强等对中国西部12省(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分析,徐中民对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研究。上述研究多侧重于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并以某一年的断面资料进行分析,尚未进行更系统动态的研究。如徐中民等对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研究结果是人均生态足迹赤字0.34hm[2],但从哪一时段开始出现生态赤字的并未研究[31-35]。此方法直观,简便但多侧重于理论和方法的介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以某一年或特定几年的断面资料进行分析,缺少系统动态的研究,计算中缺少处理可降解物质的生物生产面积和由于水资源所造成的附加的生态足迹面积,所以计算结果是乐观的最小值。

2.2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是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与外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评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和生物圈的人口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某一自然体系的恢复能力。地区性乃至世界性生物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的知识,能使人类得以从宏观区域上作出如下估计:潜在的粮食资源的地理分布,人为提高区域性生产力水平的限度,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和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即区域生态系统的最大容纳量等[36]。虽然生态承载力受众多因素和不同时空条件制约,但是,特定生态区域内第一性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是在一个中心位置上下波动的,而这个生产能力是可以被测定的。同时与背景数据进行比较,偏离中心位置的某一数值可视为生态承载力的阈值,这种偏离一般是由于内外干扰使某一自然体系变化为另一等级自然体系,如由绿洲衰退为荒漠,由荒漠改造成绿洲。因此,可以通过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测确定该区域生态承载力的指示值,而通过实测,判定现状生态环境质量偏离本底数据的程度,以此作为自然体系生态承载力的指示值,并据此确定区域的开发类型和强度。由于对各种调控因子的侧重及对净第一性生产力调控机理解释的不同,世界上产生了很多模拟第一性生产力的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类:气候统计模型、过程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我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气候统计模型[37]。国内应用较多的模型是采用周广胜、张新时根据水热平衡联系方程及植物的生理生态特点建立的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即:

式中:RDI为辐射干燥度;r为年降水量(mm);NPP为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t/(hm[2].a)];PER为可能蒸散率;PET为可能蒸散量(mm);BT为年平均生物温度(℃);t为小于30℃与大于0℃的日均值;T为小于30℃与大于0℃的月均值。

王家骥,姚小红等以黑河流域为例,认为利用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数据可以反映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和受内外干扰后的恢复能力,是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维护的指示[6]。李金海分析了大陆典型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背景值,研究了确定自然系统最优生态承载力的依据,并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承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并据此计算了河北丰宁县的生态承载力[38]。

2.3 供需平衡法

区域生态承载力体现了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各种需求(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乐需求)在量(各种资源量)与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满足程度。因此,衡量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从该地区现有的各种资源量(Pi)与当前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Qi)之间的差量关系[如(Pi-Qi)/Qi],以及该地区现有的生态环境质量(CBQIi)与当前人们所需求的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差量关系[如(CBQIi)-/]入手[7]。如果该差值大于0,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在可承载范围内;该差值等于0,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处于临界状态;该差值小于0,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超载。该方法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系统类和生态环境系统类(包括环境资源与环境质量)指标。该方法只能根据人口变化曲线求出未来年的人口数,然后分别计算其需求量,判断该值是否在研究区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而不能计算出未来年的确切承载力值;而且,该方法并不能表现出研究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的生活水平。结合完整的指标体系,依据这种差量度量评价方法,王中根等人对西北干旱区河流进行了生态承载力评价分析,证明此方法能够简单、可行地对区域生态承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39]。

2.4 状态空间法

所谓状态空间法,本质上是一种时域分析方法,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征,而且揭示了系统的内部状态和性能。状态空间是欧式几何空间用于定量描述系统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由表示系统各要素状态向量的三维状态空间轴组成[40]。在研究生态承载力时,三维状态空间轴分别代表人口、经济社会活动、区域资源环境,空间中的点为承载状态点,不同的点表示不同情况下的承载状态[41]。利用状态空间法中的承载状态点,可表示一定时间尺度内区域的不同承载状况。利用状态空间中的原点同系统状态点所构成的矢量模数表示区域承载力的大小。由承载状态点构成承载曲面,高于承载曲面的点表示超载,低于承载曲面的点表示可载,在承载曲面上的点表示满载。应用状态空间法可以定量的描述和测度区域承载力及其承载状态。近年来,状态空间法逐步推广并成功的运用到军事、生物医学、社会经济及人类生活等诸多领域,并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2]。

2.5 模型预估法

随着承载力研究的日趋深入,特别是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各种数理模型进入该领域,有从早期的线性规划模型到现在广泛应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目标规划模型、门槛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等等。如美国科学家Maclon Sleaser等提出的承载力估算的综合资源计量技术(ECCO)是一种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应用数学模型模拟估测承载力极大地提高了承载力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和精确程度,促使承载力研究的综合与深入[43]。经常使用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主要有:

分类统计法:把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分为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土地假定一个最高的可支持人口密度,计算出每一种类型土地的支持人口数,然后汇总得出区域可支持的最大人口数量。

比较密度法:法国地理学家贝拉克提出。比较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农用土地包括耕地、多年生植物和可利用草原牧场。

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是长期趋势预测的主要方法。它是根据连续性原理,依据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配合合适的曲线模型,对未来趋势进行外推预测的[44]。例如:根据某区域历年的人口数做一条人口变化曲线,利用趋势外推法得出未来某年的人口数;或根据历年的人口数做一条逻辑斯蒂变化曲线,根据曲线变化确定未来某年的承载力。由于人口数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故这一方法准确性较差。而且估计出的人口数只是区域内可能的人口数,而不是系统能支持的最大人口数,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不符。

限制因子法:选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用该限制因子来确定,一般选取粮食作为限制因子。限制因子还可以是淡水资源、土地空间、能源、绿地面积等。如果限制因子超过一个,则分别计算出可供养的人口数,以其中的最小值作为生态承载力的大小。

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中线性来源于构造线性模型这一事实,而规划一词用于表示线性模型一组变量的最佳取值,它既可用于单目标规划(极大或极小),也可用于多目标问题求解最优折中解。线性规划模型的解具有重要意义,它代表问题的最佳决策和活动的最佳策略。线性模型的理想目标由决策者的希望或愿望确定,现实目标或约束条件可由有限的资源和其他加在决策变量选择上明显的或隐含的约束确定。用线性规划法进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可以动态的反映一个区域的生态承载力的状况[45]。

系统动力学方法: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简称SD)是麻省理工学院Jay.W.Forrester[46] 教授于1956年创立的,其最为突出的优点在于它能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复杂时变的系统问题。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生态承载力研究时,能比较容易地得到不同方案下的生态承载力,较真实地模拟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模拟区域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目前,国内外对承载力进行研究时多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一般包括以下程序:划定系统边界、划分系统层次、确立指标体系、建立仿真模型、模型分析检验。具体步骤包括:结构分析与绘制因果关系图:系统的动态行为是由系统结构决定的,系统主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了系统的内部结构。为研究系统的结构是如何决定其功能,这里根据已确定的研究目标,经过分析得出系统边界内系统主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系统流程图:在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绘制系统流程图,比较直观地反映系统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未来动态行为的影响,而且也是编制仿真程序的基础。建立方程与参数确定:根据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语言,并引入回归分析、灰色分析等多种数学手段,建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方程。运用初步建立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试验,对照原始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方程参数进行重新估计并修改,直到仿真结果与原始数据拟合较为满意为止。完善模型:改变模型的有关数据,将其输入计算机并进行模拟运行,预测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寻找可行的发展方向。根据需要修改模型,建立友好的人——机界面,完善模型。系统动力学的特点为:①系统动力学方法处理复杂的大系统具有很多优势,它能清晰的反映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能较好的反映系统本质和模拟系统的变化趋势,它最适用于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行为之间动态的辩证统一关系。利用SD模型可以把握系统各种反馈关系,将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通过一系列微分过程和函数关系加以表述,从而实现对系统结构、功能乃至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和调控[47]。②系统动力学方法能够模拟各种决策方案的长期效果,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到满意的答案,具有优化的同等效用。但是,这一方法需要较完备的资料才可得出可靠结论。完善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参数的确定应更加准确。③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作为实验系统的实验室,将模型模拟以剖析系统,获取更丰富、更深刻的信息;进而觅寻解决系统问题的途径。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寻优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求系统较优或次优的结构与参数,以求得较优的系统功能。因此,系统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在土地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④系统动力学只有在与其它模型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数理统计方法、灰色系统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产业关联分析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也可以与线性规划方法、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多目标规划相结合。目前常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有Vensim PLE、STELLA、Ithink等,在模型编写过程中,融入灰色模型、线性回归、指数回归等多种数学方法对模型涉及的变量进行预测,并通过软件的可视化环境对模型结构、运行参数和运行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最终构建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SD模拟系统[48]。

3 存在问题的分析

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维持和调节系统的能力的阈值。如果超过了这个阈值,自然体系将失去维持平衡的能力,遭到摧残或归于毁灭,由高一级的自然体系降为低一级的自然体系。生态承载力研究起步较晚,但生态承载力定量研究已从最初的静态研究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型化。这些定量方法的成熟与完善推动着生态承载力研究日趋深入。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生态承载力研究对象趋向多元化,研究领域呈现交叉综合趋势。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研究实践表明,以单要素承载力研究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已不能适应生态系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要求,以系统的观点,从综合多要素角度研究生态承载力是今后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方向和趋势。而且随着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深入,生态系统各资源之间的相互广义替代性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客观上要求加强交叉综合研究,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生态的承载力问题。因此,生态承载力必将从单学科、单因子研究趋向多学科合作,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多因素、多层次的交叉综合研究。

新方法、新技术手段将应用于生态承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承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复杂性。在计量分析手段上,除了系统动力学(SD)外多因子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资金劳动力生产函数、人口迁移矩阵及马尔可夫过程都将成为主力军。现代技术如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必将应用到承载力的研究领域中。遥感手段可以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承载力进行空间分析,因此,成熟的模型分析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及各种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对承载力的研究提供更准确、更深入、更全面的定量研究结果。

生态承载力研究将继续向动态模拟化方向发展。生态承载力研究经历了从一般定性描述到定量和机制的探讨,从单学科、单要素研究到多学科、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过程,越来越趋近于生态承载力问题的客观本质,同时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实质上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承载力研究就是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它是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为了提高生态承载力研究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必须加强生态承载力的动态模拟研究,建立一套能反映生态承载力本质的模型体系,实现对生态承载潜力的估算与动态变化过程的预测。生态承载力模型必须能反映问题的本质,技术上可行,科学上有依据,要反映生态承载力问题的多元性、非线性、动态性、多重反馈的基本特征。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生态承载能力基础理论研究,即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理论——要素之间的复杂性研究,以给生态承载能力研究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找出生态的最大承载能力,为国家决策、规划、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  ;  ;  ;  ;  ;  ;  ;  ;  ;  ;  

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_承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