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埃及作家Aboudou 183、Gafar 183、Mikawi的影响_鲁迅论文

鲁迅对埃及作家Aboudou 183、Gafar 183、Mikawi的影响_鲁迅论文

鲁迅对埃及作家阿卜杜#183;盖法尔#183;迈卡维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卜杜论文,鲁迅论文,埃及论文,法尔论文,作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6年5月,埃及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粉碎了大国孤立中国的壁垒,成为承认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同年,中国伟大作家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就开始译介成阿拉伯文,并介绍到了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在阿拉伯广大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阿拉伯世界和埃及引起了不一般的反响。当时承担翻译、介绍鲁迅作品的是埃及文艺界的一批著名作家、批评家、翻译家和学者。他们对于鲁迅作品的翻译不是一般的介绍,而是集合文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在鲁迅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了解中国文学、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途径,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以及封建传统礼教给中国民众带来的悲惨遭遇与生活困境。

一般说来,翻译不仅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媒介,而且也是许多作家开始创作的先导。法国著名学者安德烈·纪德也曾经说过,“任何一位有创造性的作家都不能不仰仗翻译,通过翻译,他可以结识至少一两位与他的才能和气质接近的外国作家”。无论是埃及文学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文学流派和文学体裁都是通过翻译国外文学引进国内的,文学史上的不少重要作家就是通过翻译介绍国外作品开始接触文学,并逐渐受到国外作家的影响。埃及近现代文学复兴运动的先声也始于19世纪初的翻译运动,“没有这一翻译运动就没有阿拉伯近现代文学的复兴。因为它使阿拉伯人民更清楚地了解与认识了西方文化与文学;通过翻译,引进了各种新的文学体裁(如小说,戏剧和杂文等)和新的文学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通过翻译,使古老的阿拉伯语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引进或确立了许多术语,从而丰富了阿拉伯语的词汇,提高了它的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翻译,也使人们意识到,不能沿袭近古以来那种僵死的华而不实的八股文风,从而使文学的形式、内容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① 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如鲁迅、周作人、郑振铎、许地山、茅盾、郭沫若等人也都是在接触了外国文学、文化之后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对埃及文学来说,当时译介中国作家鲁迅作品的几个埃及作家在鲁迅的思想、文学观、文学创作手法等方面找到了与自己才能、气质接近的许多因素。这些作家当中有人在某些公共场合还直接表示自己受到过鲁迅的影响。有的人虽然没提到过受鲁迅影响,但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无论是作品主题、创作手法、人物形象等)都能感受到鲁迅的影响所在。

埃及当代作家、翻译家阿卜杜·盖法尔·迈卡维ABDEL GHAFAR MAKAWEY1930年1月11日出生于埃及北部城市曼苏拉,1951年毕业于开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埃及国家图书馆外文索引部工作,不久获得国家奖学金到德国读研究生;1962年荣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加缪争辩与反叛》。迈卡维曾经荣获德国诗人歌德勋章,2003年荣获埃及最高文艺奖国家文学表彰奖。他是20世纪60年代埃及最早开始翻译介绍鲁迅作品的主要翻译家之一。他也是承认自己创作短篇小说是直接受到鲁迅影响的第一个埃及和阿拉伯作家。他曾经说过:“我读了伟大作家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和其他短篇小说以后,简直无法表示出我对鲁迅的敬爱。……这位伟大的作家对我的写作技巧有很大的影响,我有十五篇以上的短篇小说是受了鲁迅作品的启发而写出来的”。② 迈卡维的小说与戏剧创作都受到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他很早就开始翻译中国文化经典著作(如老子《道德经》,1966年)、中国文学作品(鲁迅的小说)。他读过鲁迅的不少作品(英语和德语译本)、翻译过鲁迅部分作品,鲁迅对迈卡维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说是一种成熟的模仿。

迈卡维与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有很深的情缘,大学时代他读过许多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著作,对他后来的小说、戏剧创作都有深刻的影响。迈卡维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享有“哲学家的文学家”、“文学家的哲学家”等称号。他的文学创作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意义,从作品的语言、思想等方面都带有哲学影响痕迹。迈卡维自己曾经说过“我经常被说是以诗人感情与思想写哲学,以哲学家的精神写小说。有人还说过我是哲学家的文学家、文学家的哲学家,这样的话经常使我非常担心”。③

在文学创作方面,迈卡维写有小说、戏剧、散文等。小说创作主要有《苏丹之子》(1967)、《纯洁的夫人》(1967)、《死在路边的绿色骏马》(1981)、《鲸鱼肚子里面的优尼斯—小说选》(1997)、《提琴手的悲哀》(2006)、《古老的源泉》(2006)等短篇小说集。戏剧方面有《谁是儿童的杀人犯》(1984)、《黑夜与山谷》(1985)、《天堂里来的客人》(1985)、《地狱里出来的赤脚毕莎儿》(1986)、《黄皮肤的沙皇》(1989)、《他就是压迫者——贾二佳密士审判》(1992)等戏剧作品。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迈卡维还以他的文学和哲学理论、西方和东方哲学与文化名著翻译介绍闻名于整个阿拉伯世界。他主要的理论著作有《希腊人的爱情与审美女神——萨佛》(1966)、《表现主义——诗歌、小说与戏剧的反驳之声》(1971)、《现代诗歌革命——从波德莱尔到现代》(两卷,1974第一版、1998第二版)、《表现主义戏剧》(1984)等理论著作。在哲学与文学翻译方面,迈卡维将西方和东方最重要的不少哲学家著作介绍到了阿拉伯世界,此类代表有:中国文化圣人老子的《道德经》(1967开罗出版),西方著名哲学家、作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歌德、毕希纳、布莱斯特、加缪、海德格尔、尼采、卡夫卡、卡尔·雅斯贝斯等的60多部作品。

迈卡维一生中所受到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他既受到本民族文化、文学影响,又受到外民族的文化、文学及哲学的影响。除了西方哲学与文学的影响外,还受到了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深刻影响。笔者在拜访迈卡维先生的时候,他对笔者说过:“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具有很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传统,历史上有不少的哲学伟人如孔子、老子等人。中国哲学很典型地代表了东方哲学,我本人也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与古代哲学,希望有机会能够学中国语言以便更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但我年纪已经大了,身体也不大好。”迈卡维1964年翻译老子《道德经》之后的较长时间内都始终在关注中国的哲学思想。他后来写的《黄皮肤的沙皇》(1989年开罗新月出版社出版)和《口述自己眼泪的一位哲人》两部哲理剧都深受中国哲人老子思想的影响。

对于中国文学,迈卡维说:“中国具有很丰富的文学传统,我读过中国不少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大作家鲁迅的小说作品。鲁迅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表现出了自己很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的生活。我也很早将他的小说译成阿拉伯文,在开罗出版。我读过鲁迅的作品已经有40多年了,到现在鲁迅不少作品的故事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希望我们埃及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与文学,加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介绍更多的中国作家作品”。④

迈卡维小说的主题、题材、人物形象、创作技巧、风格、意象和象征手法等都有受到鲁迅的影响。

一、破坏旧文化、旧势力,创造新文化、新势力、新的价值观都是迈卡维受鲁迅思想影响的核心。如果说鲁迅提出“改造国民性”的主张,一方面是破坏,向不合时宜的封建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发起猛烈的攻击;另一方面是重造,在打破的基础上还要重新建设新文化、新道德观和新的中国社会,同样,埃及作家迈卡维小说中的核心是反对埃及传统思想、等级观念以及埃及民众的落后与麻木,揭露并批判埃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实行经济开放政策所导致的经济、文化、道德上的腐败,另一方面也是在破坏与批判的基础之上试图重建新的文化、新的社会。

迈卡维和鲁迅在性格气质上还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孤独。这种孤独源于他们超前的预见、深邃的思想和不屈的精神。两位作家都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情怀融入了他们作品与人物,在作品里留下了沉重、浓墨的印记。他们不约而同地在作品里揭示了人在现代社会的孤独、绝望与无奈,对埃中两国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份深刻参照范本。鲁迅认为人本身就是孤独者,他说:“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国民性问题,给鲁迅带来的困惑使他长久地处于孤独的境地。他不仅要和几千年痛苦的灵魂们对话,而且还要与身旁的麻木的同胞们交谈。他极力地嘲讽着、批判着民众的劣根性,同时也开始反省先觉者自身的孤独性。在作者深深的痛苦体验中,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焦虑中,他感觉到了先觉者不被理解的孤独和悲哀”。⑤ 埃及作家迈卡维也说过:“我一直有寂寞与忧伤的感觉,寂寞与忧伤好像是已经成为了我的命运以及与我分不开的不幸。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它们一直缠住了我的生命。”

鲁迅与迈卡维的现实题材小说大多数都以知识分子为主要人物形象,作品中的主题也经常通过知识分子形象的生命体验、生命苦难、人生悲剧等来体现。在这些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还形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在启蒙的时代里,孤独是他们的存在条件,也是他们的生存困境,他们以独特的‘恶’的精神想象正在死去的时代,也想象难以容身的自己,始终以孤独的身姿显示了决不苟活的启蒙者的精神。”如果说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旧传统以及腐朽的封建势力等历史条件都逼得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走向孤独与分裂,那么80年代以来的埃及当今现实生活的压力、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的后果、中产阶级与知识分子生活的跌落等原因都是迈卡维作品的人物举起反抗的旗子、走向孤独、选择叛逆者的反叛态度的主要原因。

鲁迅的作品中特别是《孤独者》、《在酒楼上》、《祝福》、《伤逝》等都表现出了鲁迅的孤独性格。《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与寒石山的人和S城的人都有一种隔绝的状态,与他们是异样的,他一辈子不结婚、特别地爱孩子们,反对他们向来崇拜的礼与旧传统,他关注的是内心情感的真挚以及对生命的真挚。迈卡维自己的一生也是个孤独的人性,他最喜爱的文学家、哲学大家有卡夫卡、布莱斯特、毕希纳等孤独者代表。迈卡维在他们的性格上找到了孤独的本质、向旧传统宣战以及为自由与公平献身的勇敢性。他说:“毕希纳是我灵魂的相同者,他跟我一样是个失望的革命者、为贫穷百姓争取自由与革命而献身的虚无主义者”。

迈卡维的不少作品中体现了自己的寂寞、忧伤,与人生、社会的孤独性格。他的短篇小说《大震动》、《苏丹之子》、《寻求人一条狗的自传》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一种孤独感以及反对旧传统、尽力改造民众愚昧精神的革命性格。关于自己写《大震动》小说的意义,他曾经说过:“作品中我想要说的是,我们所相信的一切价值都需要一次大震动”。《大震动》中的主人公格里布(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漂泊异乡的人)虽然从国外回到祖国,但他依然觉得自己在异乡的寂寞、孤独不如现在在祖国的寂寞与孤独的感觉。

总之,与鲁迅和迈卡维笔下的其他人物相比,还是孤独者人物与两位作者的生活经历、生存状态中的内心隐秘与人格探索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在他们身上很容易寻见作者自我的蜕变与超越,寄寓着一些属于作者特有的精神气质、情绪感受。这些人物也正是确定了两位作者与黑暗抗争的生存方式。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以其独特的现实批判方式去揭露、改变、治疗当时民众弱点与社会疾病。这也是他年轻时代弃医从文的主要理由,他说:“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但他不是为了批评而批判,鲁迅的目的在于改造中国民众的国民性,他的小说创作一直围绕“改造”这两个字而展开的。他“作为一个清醒而深刻的文学家,一个以其批判性而为社会与文明发展提供清醒的思想参照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真是我们民族更新改造的苦口良药”。⑥ 鲁迅的小说就是用富于讽刺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描绘现实生活、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在他的小说里面,都能读到他改造现实、改造民众心理的主张。他的著名小说《狂人日记》就是向“吃人”的中国传统、历史与文明的一次猛烈而深刻的批判。作品中他提醒并鼓励民众攻打、反对这残酷的现实,“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狂人日记》)

受到鲁迅作品主题的影响,埃及作家迈卡维的小说经常写有关埃及普通民众的精神、思想的改造。他在纪念表现主义戏剧家布莱斯特的一部小说作品中说:“那个年轻人有没有听懂我的话?我自己是不是想要肯定我一生中所关心的、为其反抗的改造思想,我一直努力帮民众与平凡的人懂得我的改造主张。为了改造这种人的思想意识、促醒民众自己要改变自己现实而写出了我的作品。没错,改造思想就是我的一生,我的诗歌、戏剧、反抗所关注的重点。世界真需要我们改”。⑦

二、小说中的革命性以及对于残酷、腐败现实生活的批判与不满也是迈卡维受到鲁迅影响的重要方面。

迈卡维说过“我的人物经常是革命的、愤怒的人物”(《孤儿》)。迈卡维的小说中,经常表现出自己对于埃及社会生活、文化、艺术、教育和民众生活的落后、腐败与混乱的批判与不满。他为当今的埃及社会愤怒,“我们怎么有这样的现实呢?我们的文明是不是比沙漠百达维因人更古老、更发达?目前他们怎么发展而我们却落后于混乱、粗暴与野蛮之中呢?”⑧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人对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时代的批判,与人的自我意识一同发生”,这也正体现了鲁迅与迈卡维的社会批判态度,他们的批判来自自己对于旧传统腐朽、社会黑暗和病态、对于祖国民众的生活困境的深刻理解。他们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边缘处境”,将人生的病、社会病态都展示给漠然的公众。表现了文学艺术更为深刻地参与生活的作用。

鲁迅认为“吃人”的中国传统、历史与社会都需要民众立刻从真心改起,埃及作家迈卡维也认为埃及社会到了这一步是非常需要一次强烈的大震动,这才逼得我们醒过来。迈卡维的短篇小说《大震动》写主人公知识分子格里布(GHARIIB)给自己的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回忆到当时自己担心一次大震动发生的危险,提醒朋友要做好准备。接下来向他列出大震动发生的几个证据,这些证据都与当时埃及社会混乱、经济、文化、教育落后有关,从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埃及80年代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落后状态。作者认为就当时的情况埃及需要发生一次大震动,才会使得埃及人醒过来。而他所说的大震动,并不是人们熟知的震撼建筑的大震动,而是会震撼人们思想、意识、价值的大震动。对于写这篇小说的意义,作者曾经说过:“我是想念我的好朋友埃及著名诗人萨拉赫·阿布杜·萨布尔,才写出这篇小说。我要说的是,我们当今所相信的一切价值、思想都需要一次强烈的大震动”。这也与鲁迅一直反对、攻打旧传统、封建观念与礼教的思想都有相似之处。但无论是中国的鲁迅还是埃及的迈卡维,他们揭露社会疾病、反对传统与黑暗现实的意义与目的并不是丑化自己民族,打掉民众的自尊、自信,而是要提醒和疗救,引起民众的注意。

迈卡维在回忆40年前自己读过、翻译过的鲁迅作品时说,在鲁迅作品当中他最喜欢的、也是到现在记得最清楚的作品是鲁迅的《药》和《铸剑》。迈卡维在他翻译鲁迅短篇小说《药》20多年之后写了短篇小说《输血》。这两部作品无论是两个作品的主题,还是写作的意义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输血》写一个退休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的独生子而悲惨死去的动人悲剧。故事主要讲述几个知识分子聚合在一个朋友家里讨论埃及70年代实行私有化政策所带来的各方面的腐败,讨论革命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以及弱肉强食的现代社会。同时他们还在谈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和他的独生子的痛苦生活。他们革命知识分子朋友的儿子因为得了一种重病(大出血),身体很软弱,需要每天输血,父亲的月养老费只有250埃镑,这正好是儿子一天需要输血的费用。但由于卫生部的腐败,在政府的血库里病人买不到血,只能在外面出高价钱买。他为了满足儿子需要的血量,卖掉了家里所有的财产,但最终还是救不了自己的孩子,父子俩最后都死去了。

如果说《药》中的悲剧(华小栓的死亡)是当时封建社会、传统思想、民众愚昧无知所导致的,那么《输血》中父子俩产生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私有化政策,和由此导致的政府与社会腐败、知识分子生活困境等。两部作品中,鲁迅和迈卡维都用了富有讽刺性的笔调批判了当时的传统观念和现实生活腐败给民众带来的痛苦与悲伤。

鲁迅大部分的小说创作都关注当时中国社会上的弱者和被压迫的民众,他小说刻画了许多故乡鲁镇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了他们的生活遭遇如阿Q、祥林嫂、闰土、阿长等,他们都是作者关心的人物才把他们写出来的。交代这些人物的时候,他一般侧重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这些人物性格的愚昧无知和落后迷信等方面的强烈讽刺,另一方面是控诉造成他们生活落魄的旧传统和黑暗的现实生活。但鲁迅一般是带着同情来描写中国群众的,即使当他写城市反面的、冷漠的和有偏见的时候,他也仍然试图表达自己对人民的热爱。

三、埃及作家迈卡维受到鲁迅影响也表现在他对于反映下层人民和边缘人物在生活上的痛苦与被压迫的遭遇。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苏丹之子》中的小说很深刻地描写了埃及乡下农民、工人与普通民众的痛苦,以及造成他们痛苦的旧传统、陈腐的等级观念和压迫统治。他曾经说过:“我从写《苏丹之子》起,一直最关心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作家所关心的普通人的问题与遭遇。我的生活、教学工作、小说、戏剧、理论等,我一直关心普通人的心理与生活。我一直担心他们的问题,忙于回答:我们为什么写作,为谁写,我们的创作如果改变不了现实、影响普通人与他们的行为,哪会有什么意义。”⑨

迈卡维《苏丹之子》小说集中的不少小说主题、人物形象、人物的悲剧宿命、创作技巧等都表现了他受到鲁迅的影响。迈卡维的《苏丹之子》中的主人公苏丹之子(疯子)形象更接近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示了中国传统的礼教文化对人性的异化。他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狂人在周围各种人的怪异眼光和言行中感到的生命威胁。展示了在封建伦理关系个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隔膜与对立。“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作品揭示了作者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状况的深刻洞见,借狂人的嘴来发表自己的反封建反传统宣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但当狂人向周围人们发出警告的努力失败后,狂人依然一次次地向众人发出顽强的呼吁: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狂人又喊出了“救救孩子”这一近乎绝望的吁求。

迈卡维短篇小说《苏丹之子》中吸收了鲁迅《狂人日记》中的创作技巧(表现主义),塑造了主人公狂人“苏丹之子”(人们也叫他赛义德老人)的形象。作者借“苏丹之子”的口表现了自己对埃及政治腐败、人民生活痛苦以及对于正义、公正政府的渴望。狂人苏丹之子经常在农民中间大声喊“正义万岁”、“打倒剥削、打倒压迫”,他一直提醒农民要等待会拯救他们、解决他们生活各种问题的自己父亲“苏丹”(国王的意思),到时候,他会安慰孤儿,人们也都能吃饱、穿好。鲁迅《狂人日记》和迈卡维《苏丹之子》的主题就是借助疯狂表现对传统价值、封建礼教、黑暗社会、腐败统治者等的反叛。后结构主义理论家德鲁兹曾提出“要摆脱或超越由符码化到再符码化形成的历史,唯一的出路便是精神分裂。当代理论在对中产阶级价值观进行批判的同时,暗暗的崇拜着一个英雄,这就是疯人。”(参见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鲁迅和迈卡维也正是暗暗地借用了这个“英雄人物”(狂人)来揭露封建礼教、丑恶社会现实的黑暗面。他们俩依靠着这个英雄才敢于向各种外在的压迫势力发起挑战、抗争和反叛。

四、深刻地揭示社会现实、刻画有代表性的悲剧人物、揭示人物悲剧产生的原因也是鲁迅对埃及作家迈卡维发生影响的另一重要方面。鲁迅的小说中大量描写了在封建主义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道德礼教的残害下,一些美好的理想、愿望被毁灭,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一种残酷的悲剧意识。鲁迅先生小说的这种悲剧意识较集中地体现在小说集《呐喊》与《彷徨》中,鲁迅描绘了当时中国病态社会图景,刻画了众多的悲剧人物形象,同时还深刻地揭示了这悲剧的种种根源。鲁迅悲剧中又有普通民众、弱者的悲剧,那些“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像祥林嫂、闰土、华老栓等人物,他们勤劳、善良而又愚昧、麻木,在封建主义统治下,安分守己,想做一个低眉顺眼的“良民”。另一方面是那些觉醒了之后而无路可走的人物的悲剧,如《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等人的悲剧。造成这些人物悲剧的原因分别是人物性格因素和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社会根源。迈卡维小说中的悲剧可分为:卑微的小人物悲剧和知识分子人物的悲剧。迈卡维1967年出版的小说集《苏丹之子》中描绘了当时埃及社会的病态、统治腐败,刻画了众多卑微人物的悲剧,揭示了他们悲剧的种种根源。《苏丹之子》小说集中的苏丹之子、阿卜杜·马瓦古德、萨比尔等人物的悲剧原因既有他们身上性格的原因又有60年代埃及社会混乱、政治腐败的时代原因。迈卡维2006年出版的小说集《提琴手的悲哀》,作者深刻地描绘了80年代以来埃及社会道德低下、价值破坏、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其中涉及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人的悲剧。《被侮辱身的诸多问题》中描绘一个当代知识分子(一个无名诗人、翻译者)的悲剧。无名诗人刚从国家图书馆走出来就被路过的卡车撞死。他死之前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没有人关心他的诗歌、小说和翻译作品,死了之后也没有人认出他,更不会关心他的死亡。在别人眼中,他只是一个书虫、狂人,“可怜的诗人啊!任何事物都不注意你的存在,鸟天天飞来飞去,太阳天天都有日出和日落,穷人穷得一贫如洗,富人则以自己富贵、豪华别墅、汽车而自豪,诗人们隐秘或者明显的被暗杀、驱逐出国或者被专制的统治者和卡车撞死”。无名诗人的悲剧,是埃及社会现实和政治腐败等造成的当代知识分子生活困境所产生的。在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关注死亡主题。作者相信人的生命早晚一定要“向死而在”,要领会生就必须“先行到死中去”的海德格尔哲学,“现在你只有死亡与沉默,这是你的始终,永远也就是。你只有死亡、沉默也并没有谁……”

《被侮辱身的诸多问题》中,迈卡维受到鲁迅的影响还表现在他对群众“看客”心态的揭示。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文中说过,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你若在大街上吐一口痰,马上就会围上一圈又一圈的人,都在“看”,而这些“看”的人也在成为“被看”。鲁迅在他的部分小说中如《示众》、《祝福》等都强烈批判了中国民众的这种病态心理。《被侮辱身的诸多问题》中,迈卡维用较大量的篇幅强烈地批判埃及群众的“看客”心态。无名诗人被卡车撞死了,没几分钟尸体周围有不少的观众赶上来,他们边看死者的尸体边议论他的身份、死亡与不幸,他们蜂拥观看死者场面,如同盛大的节日。连救护车的司机(萨利赫)一到现场,他开始就嫌自己累了整天,肚子饿死,到处找个地方吃饭。迈卡维批判民众这种对生命缺少尊重、多隔膜的态度。作者同情地写道“你正在担架上搁在医院的小角落里,无论生前还是现在都一样别人不注意你的存在,你也不注意别人的,没有人担心、关心你,但你一直以耐性和沉默满足自己”。

鲁迅和迈卡维人物的悲剧可以说是一种命运悲剧、时代悲剧、社会悲剧。人物的悲剧既是由邪恶的人和势力造成的悲剧,又是一般人在日常环境中由于各种关系的牵制而形成的悲剧。两位作家对于自己小说主人公悲剧也有共同的态度,一方面对他们有同情,因为他们的悲剧是人不能避免的,另一方面又冷漠地揶揄他们,试图通过幽默方式来使人猛醒。

通过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作家鲁迅对埃及文学家、埃及小说家所发生过的影响。埃及作家迈卡维作为第一个直接受到鲁迅影响的阿拉伯作家,在他的小说创作的主题、小说技巧、表现手法、人物命运等都有受到鲁迅的影响。迈卡维都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文化视野去接触和学习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特别是西方和中国文化的精髓。鲁迅和迈卡维的作品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强烈忧患意识。他们为了提醒祖国民众尽快打破旧传统的樊篱,走出那“绝无窗户万难破毁”的“铁屋子”,唤醒民众和振兴祖国而奋笔疾书,奋斗不已。

注释:

① 仲跻昆:《阿拉伯现代文学史》,昆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07页。

② 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497页。

③ 《NEZWA杂志》,阿曼苏丹,2003年10月第36期,《阿卜杜·盖发尔·迈卡维——文化是自由与公平的真正渴望》,GIRGISSHUKRY著。

④ 笔者与迈卡维的谈话,2007年2月19日于开罗。

⑤ 尚琳琳:《在孤独中寻求新生——〈野草〉刍议》,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广州,《岱宗杂志》第十一卷第一期,2007年3月。

⑥ 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9页。

⑦⑧ 迈卡维著《源泉》短篇小说集(阿文),埃及新月出版社,《新月书》2006年10月第67期,第95页。

⑨ 迈卡维著《源泉》短篇小说集(阿文),埃及新月出版社,《新月书》2006年10月第67期,第255页。

标签:;  ;  ;  ;  ;  ;  ;  ;  ;  ;  ;  

鲁迅对埃及作家Aboudou 183、Gafar 183、Mikawi的影响_鲁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