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降落伞包伞机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房冠辉,吕智慧,鲁媛媛,王文强,周传霞,刘欢,黄伟,董捷,王闯[1](2022)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伞系减速分系统设计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火星探测器伞系减速的主要特点包括火星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任务需求以及特殊的开伞条件.天问一号伞系减速分系统采用了直接弹伞的一级减速方案、超音速锯齿形盘缝带伞、低冲击高速弹伞筒,以及被动分离的轻型多功能筒盖等技术方案,以流固耦合仿真为代表的多项仿真、以重载直升机空投试验、火箭平台的高空开伞试验为代表的大量的研制试验,对减速方案进行了充分有效的验证.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伞系减速分系统各项飞行数据与预期相符.
贾华明,杨霞,李少腾,牛国永,林汝领,刘乃彬[2](2021)在《环帆伞技术与发展综述》文中认为环帆伞具有开伞可靠、开伞冲击小和伞衣抗损伤能力强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载人航天回收系统。为全面了解和跟踪环帆伞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了解和掌握基于群伞使用的大型环帆伞技术,文章通过分析环帆伞的结构特点,总结环帆伞在航天领域的成功应用经验,证明环帆伞是大型降落伞,尤其是载人航天群伞技术的首选伞型。同时文章还对环帆伞的设计改进过程进行了回顾,包括伞衣侧剖面形状、伞衣上下缘张满度、透气量、使用材料、加工工艺和包伞技术。最后对群伞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开伞不同步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充气同步性的建议,这对于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群伞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战培国[3](2021)在《美国国家全尺寸空气动力设施进展综述》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国家全尺寸空气动力设施(NFAC)的发展简况,重点梳理近两年来NFAC开展的试验研究工作。在航空试验研究方面,开展了高速直升机、新型倾转旋翼、空中加油装置和翼型伞试验;在航天试验研究方面,开展了2020火星漫游器降落伞系统试验;在试验技术方面,针对全模、半模、车辆试验改进和拓展洞壁干扰修正技术;在设备建设方面,开展了倾转旋翼试验台高速和声学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全尺寸亚声速风洞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为国内未来全尺寸亚声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蒋龙,刘圣德[4](2019)在《中国空降兵:从“陆战王牌”到“天地雄师”》文中提出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中国空降兵成立69年以来,从单一兵种的"背伞步兵",发展成为由炮兵、航空兵、导弹兵、侦察兵、防化兵、工程兵、通信兵等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空中集团军",形成了主战装备机械化、作战装
刘鑫[5](2019)在《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翼伞开伞过程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翼伞拥有高升阻比、精准着陆性能和轻巧的结构特点使其在航空航天、民用、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开伞过程作为关键程序之一,其性能研究也成为了一项必要内容。目前开伞过程的研究多依赖于空投试验,展开机理认识有限,本文率先开展了基于ALE方法的翼伞开伞过程的流固耦合模拟研究。首先开展了翼伞开伞过程的ALE流固耦合方法的可行性数值试验。建立翼伞手风琴式折叠模型及流场模型,模拟了不同来流速度下降落伞开伞过程,研究了网格密度对数值结果的影响,获得了开伞过程中伞衣外形、开伞载荷及展长的动态变化情况,数值结果与文献试验结果较为一致,证明了ALE方法在翼伞流固耦合应用上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其次,针对风场条件下的翼伞开伞过程开展了ALE有限元方法研究。使用“复合边界”模拟风场条件,开展了不同风向的翼伞开伞过程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得到了伞衣外形、等效应力、压力云图、伞衣载荷、展长等的动态变化,通过对计算过程及数值结果的对比分析,伞载系统随风向产生位移偏量,较高风速下,迎风条件能正常开伞,而背风和侧风条件会发生“失稳”。最后,模拟中幅收口控制的翼伞开伞过程。使用“阻尼控制”模拟收口绳,研究收口控制对开伞过程性能的影响对比了收口级数和收口配置不同的四种情况下的伞衣外形、开伞载荷和展长、气室宽度等变化得到该收口方式的减载和展开有序性控制规律,为翼伞收口技术的设计和应用研制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吴静[6](2018)在《子弹药空中二级减速装置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上战争逐渐受到各国重视的背景下,加强海洋领域的防守成了各国国防研究的重中之重。新的水中作战方式也越来越多,可以在水下完成作战任务的子母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子母弹利用火箭或炮射发射出去之后飞行速度很快,在高速条件下入水对弹药的冲击过载极大,容易毁伤弹药的外形及内部的零件和控制系统。因此,在入水前对其减速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子弹药为研究对象,为了使其在入水前减速至理想的溅水速度,将飞行姿态由水平飞行调整至竖直入水,设计了空中二级减速装置,为子母弹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首先在已知初始速度与溅水速度的条件下,选用合适的伞型及阻力系数,计算弹体本身的阻力系数,按照降落伞设计准则计算二级伞的面积及合适的开伞高度。接着对上述设计的二级的运动轨迹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将降落伞的运动分为拉直阶段、充气阶段与稳定下降阶段,建立了各个阶段降落伞的运动方程组,运用Matlab软件对方程组进行求解计算,得出降落伞运行的轨迹与各阶段的最大开伞过载。最后对降落伞的结构与零部件进行简单的设计。设计减速伞为面积0.65 m2的锥形带条伞、主伞为面积8.5 m2的环帆伞。通过轨迹计算得出,主伞在1300m的高空且速度为237 m/s时开伞并将减速伞抛掉,最终入水时子弹药以49.3m/s的速度,轨迹角89.53°接近垂直的进入水中,且在减速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开伞过载均没有超过制定的过载要求。整个设计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为该子母弹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滕海山[7](2017)在《运载火箭分离体可控翼伞精确回收系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提出采用大型可控翼伞系统实现运载火箭分离体精确无损回收的技术方案,对翼伞-助推器组合体的动力学性能、翼伞气动力特性、精确归航和着陆方法、无损着陆技术、落区规划控制、火工弹射出伞过程和大型降落伞的摩擦破损机理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1)对火箭助推器回收系统和大型翼伞系统进行了分析,制定了采用大型翼伞精确回收运载火箭助推器的方案。针对助推器落点散布范围超出翼伞归航能力的问题,建立了点目标和线目标归航模式的计算模型,对归航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小落区散布的多目标归航方案,有效解决了助推器落区控制问题。(2)建立了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翼伞助推器组合体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获取了系统自由飞行状态和操纵状态下的动力学性能。采用改进的翼伞气动性能CFD计算方法,引入了多块结构式网格及网格扰动法提高了网格生成效率,制订了与翼型前缘进气口切角变化相对应的网格变形策略,发展了适用于低速粘性流场的求解N-S方程的数值计算优化方法,实现了翼型气动性能的最优化设计。(3)提出了改进的精确归航、无损着陆控制方法。分析了归航问题的约束条件,证明了操纵控制和风场变化是影响着陆精度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带末段修正的归航方法和跑道着陆方式,以及直线着陆段精确管道控制方式。对风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抵消风场影响的速度分解法。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着陆精度。(4)首次建立了考虑降落伞可压缩性和柔性材料可伸展性的火工装置弹射出伞计算模型,发现降落伞的可压缩性使弹射过程存在推力峰值滞后效应,柔性材料的弹性使伞包应力明显减小。研究了火工药剂参数、弹射筒几何结构、伞包材料特性及包装密度等对弹射力、弹射速度和伞包拉力的影响。对大型降落伞出伞过程进行了分析,首次建立了伞衣摩擦机理分析数学模型,提出高速运动带来的附加效应是造成摩擦损伤的主要原因。对包装密度、摩擦速度、材料特性等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控制摩擦影响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工程研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张振林,杨嘉霖,赵志忠,缪凯,史永强,程德峰[8](2016)在《空中远程战略投送任务系统三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国内外军用运输机任务系统标准化现状,分析了我军在远程战略投送装(设)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军用运输机任务系统提出了三化方案实施建议,对远程战略投送装(设)备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甘丽红[9](2016)在《宏光:刀锋舞者》文中研究说明"让中国跻身世界空降空投强国之林",65年来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近百项国内第一的宏光,初心不改。作为新中国第一具降落伞诞生地、我国"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中航工业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与新中国航空工业同时起步,65年来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近百项国内第一,承载了无数荣誉,成为中国空降空投装备研发制造的专业化厂家和基地。如果说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一场接力赛,那么中国空降空投事业的发展,
高金业[10](2016)在《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人类自有私欲以来,便有了战争,或同宗或异族,刀枪相向,杀戮成山。于是富饶的迦太基在罗马大军洗劫下满目疮痍,滑铁卢小镇上6万多具尸体永远留在了大雨后的沼泽里,莫斯科城飘舞的雪花见证了上百万人的惨死。正义与邪恶,顽强与懦弱,尽在刀光剑影下显现。唯有历史老人用他那睿智且一丝不苟的头脑,记下了许多的坚贞、许多的英勇、许多的同情、许多的丑陋与不平。以及,那一件件或许不为许多人所知的往事
二、新型降落伞包伞机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降落伞包伞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伞系减速分系统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任务特点与针对性设计措施 |
2.1 火星环境特殊 |
(1)最大包络原则: |
(2) 3σ原则: |
2.2 任务需求的特殊性 |
2.3 开伞条件特殊 |
3 设计状态简介 |
3.1 减速方案与系统组成 |
3.2 布局 |
3.3 降落伞 |
3.4 弹伞筒 |
3.5 筒盖 |
4 设计验证情况 |
4.1 仿真分析 |
4.1.1 弹射拉直过程仿真 |
4.1.2 开伞充气仿真 |
4.1.3 物伞系统动力学仿真 |
4.2 研制试验 |
4.2.1 研制试验项目 |
4.2.2 降落伞强度空投试验 |
4.2.3 高空开伞试验 |
5 飞行结果 |
6 总结 |
(2)环帆伞技术与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环帆伞的结构特点 |
2 大型环帆伞的代表之作 |
3 技术发展 |
3.1 设计 |
3.1.1 伞衣侧剖面形状 |
3.1.2 张满度 |
3.1.3 透气量 |
3.2 使用材料 |
3.3 加工 |
3.4 包伞 |
4 群伞使用 |
5 结束语 |
(3)美国国家全尺寸空气动力设施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NFAC发展简况 |
2 新型航空飞行器试验研究 |
2.1 高速直升机试验研究 |
2.2 下一代倾转旋翼机试验研究 |
2.3 空中加油气动装置试验研究 |
2.4 翼型伞试验研究 |
3 航天降落伞试验研究 |
3.1 低密度超声速减速器试验研究 |
3.2 舱伞组合系统试验研究 |
3.3 In Sight任务试验研究 |
3.4“火星2020”降落伞试验研究 |
4 风洞试验技术和设备测试 |
4.1 洞壁干扰修正技术拓展 |
4.2 倾转旋翼试验台测试 |
4.3 风洞动力叶片损坏的应急处理方法 |
5 结束语 |
(4)中国空降兵:从“陆战王牌”到“天地雄师”(论文提纲范文)
从陆战旅、王牌军到多兵种空中集团军 |
从“单刀直入”到多元合成全域作战 |
从步兵、跳伞到机械化信息化模块组合 |
从群英荟萃到人才方阵领跑制胜 |
(5)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翼伞开伞过程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翼伞的发展 |
1.1.2 翼伞的应用 |
1.1.3 本文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2.1 翼伞开伞过程理论研究 |
1.2.2 ALE方法在开伞过程应用 |
1.2.3 翼伞开伞控制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翼伞充气过程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1 折叠建模方法 |
2.1.1 曲面变形 |
2.1.2 矩阵变换折叠 |
2.2 ALE方法 |
2.2.1 控制方程 |
2.2.2 耦合算法 |
2.2.3 接触算法 |
2.3 有限流场域方法 |
第三章 翼伞开伞过程模拟方法及验证 |
3.1 研究对象和数值模型 |
3.1.1 翼伞折叠建模 |
3.1.2 流场域建模 |
3.1.3 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 |
3.2 方法验证 |
3.3 结果分析 |
3.3.1 流场分析 |
3.3.2 结构场分析 |
3.3.3 伞载系统运动特性 |
3.3.4 开伞速度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场条件下开伞过程影响分析 |
4.1 模拟方案 |
4.2 研究工况 |
4.3 结果分析 |
4.3.1 结构场分析 |
4.3.2 流场分析 |
4.3.3 伞载系统运动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伞过程中幅收缩控制分析 |
5.1 收口绳失效模拟方案 |
5.2 计算模型 |
5.3 收口控制的对比分析 |
5.3.1 充气效果对比 |
5.3.2 开伞动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子弹药空中二级减速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降落伞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降落伞开伞过程的研究现状 |
1.2.3 降落伞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级减速系统初步设计 |
2.1 设计要求 |
2.2 简化的质点模型 |
2.2.1 基本假设 |
2.2.2 质点运动方程 |
2.3 弹体阻力系数的计算 |
2.4 超音速减速伞阻力系数的计算 |
2.5 设计方案的选择 |
2.5.1 主伞的确定 |
2.5.2 减速伞的选择 |
2.6 减速系统工作程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减速系统轨迹计算 |
3.1 尾罩分离阶段 |
3.2 减速伞工作阶段 |
3.2.1 减速伞充气阶段 |
3.2.2 减速伞减速阶段 |
3.3 主伞工作阶段 |
3.3.1 主伞拉直阶段 |
3.3.2 主伞充气阶段 |
3.3.3 主伞稳定减速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
4.1 减速系统安置部位 |
4.2 锥形带条伞伞衣结构设计 |
4.3 环帆伞伞衣结构设计 |
4.4 其他零件介绍 |
4.4.1 爆炸螺栓 |
4.4.2 减速伞包连接绳 |
4.4.3 减速伞包 |
4.4.4 减速伞连接绳 |
4.4.5 主伞包 |
4.4.6 主伞连接绳 |
4.4.7 封包拉绳 |
4.4.8 分离接头 |
4.5 强度计算 |
4.5.1 减速伞的强度计算 |
4.5.2 主伞的强度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运载火箭分离体可控翼伞精确回收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运载火箭回收及可控翼伞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1.2.2 运载火箭回收和翼伞应用技术发展情况 |
1.3 现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火箭精确回收总体方案和落区规划方法研究 |
2.1 总体方案研究 |
2.1.1 总体设计 |
2.1.2 减速系统设计 |
2.1.3 归航系统设计 |
2.1.4 下降及着陆控制 |
2.2 落区规划方法研究 |
2.2.1 归航方法定义 |
2.2.2 不同归航方法效果对比 |
2.2.3 归航方法适应性分析 |
2.2.4 落区的多目标规划方法 |
2.3 小结 |
第三章 翼伞动力学及气动性能研究 |
3.1 翼伞动力学建模 |
3.1.1 坐标系的定义及坐标变换 |
3.1.2 翼伞系统动力学方程 |
3.1.3 翼伞系统运动学方程 |
3.1.4 力与力矩 |
3.1.5 翼伞系统的质量 |
3.2 翼伞气动性能仿真研究 |
3.2.1 N-S方程基本形式及离散方法 |
3.2.2 湍流模型 |
3.2.3 流场计算网格 |
3.2.4 网格变形策略 |
3.2.5 气动力的表达形式 |
3.3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3.3.1 80m~2翼伞对标计算 |
3.3.2 大型翼伞翼型选用对比计算 |
3.3.3 翼伞助推器组合体稳态滑翔性能 |
3.3.4 操纵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精确归航及着陆方法研究 |
4.1 精确归航方法研究 |
4.1.1 归航问题的约束条件 |
4.1.2 影响着陆精度的因素 |
4.1.3 精确归航控制方案 |
4.1.4 风场影响的抑制方法 |
4.2 跑道着陆方式 |
4.2.1 基于跑道式归航的路径规划建模 |
4.2.2 定值操作和修正方法 |
4.2.3 着陆下降过程控制 |
4.2.4 动力学和控制方法仿真验证 |
4.3 无损着陆技术研究 |
4.3.1 雀降着陆过程研究 |
4.3.2 增加减速行程的方法 |
4.4 小结 |
第五章 弹射出伞动力学及伞衣摩擦破损机理研究 |
5.1 火工装置弹伞动力学研究 |
5.1.1 射伞筒组成及射伞过程 |
5.1.2 弹射过程数学建模 |
5.1.3 仿真模型验证 |
5.1.4 影响射伞性能的因素分析 |
5.1.5 结论 |
5.2 大型伞拉直过程摩擦破损分析 |
5.2.1 理论分析 |
5.2.2 基本参数及计算工况 |
5.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4 地面防灼试验验证 |
5.2.5 影响分析及破损控制的对策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空中远程战略投送任务系统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军用运输机任务系统标准化途径分析 |
1.1 美国 |
(1)空运系统 |
(2)空降系统 |
(3)空投系统 |
(4)标准化建设 |
1.2 俄罗斯 |
(1)空运系统 |
(2)空降系统 |
(3)空投系统 |
(4)标准化建设 |
2 国内军用运输机任务系统标准化现状分析 |
(1)空运系统 |
(2)空降系统 |
(3)空投系统 |
(4)标准化建设 |
3 空中远程战略投送装(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空中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弱 |
3.2 军事航空运输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和协调 |
3.3 寓军于民的航空运输体系不够健全 |
4 三化方案实施建议 |
4.1 空运系统 |
4.2 空降系统 |
4.3 空投系统 |
5 结束语 |
四、新型降落伞包伞机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伞系减速分系统设计与验证[J]. 李健,房冠辉,吕智慧,鲁媛媛,王文强,周传霞,刘欢,黄伟,董捷,王闯.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2(02)
- [2]环帆伞技术与发展综述[J]. 贾华明,杨霞,李少腾,牛国永,林汝领,刘乃彬.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1(03)
- [3]美国国家全尺寸空气动力设施进展综述[J]. 战培国. 航空科学技术, 2021(04)
- [4]中国空降兵:从“陆战王牌”到“天地雄师”[J]. 蒋龙,刘圣德. 小康, 2019(23)
- [5]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翼伞开伞过程仿真研究[D]. 刘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子弹药空中二级减速装置设计[D]. 吴静.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运载火箭分离体可控翼伞精确回收系统技术研究[D]. 滕海山.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空中远程战略投送任务系统三化研究[J]. 张振林,杨嘉霖,赵志忠,缪凯,史永强,程德峰. 航空科学技术, 2016(09)
- [9]宏光:刀锋舞者[J]. 甘丽红. 军工文化, 2016(04)
- [10]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J]. 高金业. 时代文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