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入世后江西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指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梅瑜娟[2](2012)在《江西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虽然我国一直在实行市场化经济,但是作为江西来说,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导致了当前市场发展不成熟的局面,再加上江西本土产业的特殊性、区域性,市场结构还存在很多缺陷。事实证明按照国家要求光依靠市场本身的自我调节机制的产业结构调整耗费了相当多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而且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江西省的第二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并且已经成为了江西的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就产业结构调整来说,这个优势反而成为了劣势。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江西省当前的产业结构情况,三大产业平衡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以及他们各自对结构优化所起的影响作用几个问题进行回答。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状况,对通过研究所得出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简要说明了国内学者对于江西省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然后对江西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整体和内部的研究分析,并得出在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不足。之后选取了按区域划分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当中的九个省份和江西省一并进行实证分析。第一步是构建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省综合得分,第二步从影响产业结构的四个方面确定指标,最后对各省自2000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对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各种的影响程度。本文选取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取中东部其他九省与其构成样本。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证结果从四个方面对未来江西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大力开展产业专业招商引资、重点培养高技术人才队伍、将主导行业转移到旅游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吴建兴[3](2011)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上海旅游服务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当下发展的主要任务。旅游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消费者消费模式改变,移动互联网大潮袭来的背景下,旅游服务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转型升级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2008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推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加快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旅游服务转型是今后发展的一个全局性任务。上海,作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以及长三角服务业的核心,上海旅游服务是服务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上海发展有战略性作用。上海旅游服务转型升级代表未来旅游服务发展趋势,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旅游服务无论从行业规模还是市场效益,取得了巨大成就,诞生出一系列优质旅游服务企业,如携程,如家等,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市旅游业仍面临着发展困境:大多数旅游服务企业“小散弱差”、市场运作低端化、产品服务同质化、信息化水平低、创新能力差,以及缺乏信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上海旅游服务的健康发展,迫使我市旅游服务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本文首先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旅游消费市场转变,消费者消费模式转变,消费需求多样化以及移动互联网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影响为切入点,提出转型升级的必要与方向。在对相关基本概念进行解读,对旅游服务,服务创新,转型升级和移动互联网等相关理论进行总结,树立本篇理论架构。其次简要叙述了上海旅游服务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成就。通过实证调研分析以及资料整理,对当下上海旅游服务面临的困境进行详细论述,紧接着从四个角度指出旅游服务转型升级紧迫性,即旅游市场规范的需要,旅游消费模式与信息化需求转变的需要,上海区位优势及自身定位发展需要和移动互联网为转型升级提出的新要求。再次是旅游服务在新的社会和产业背景下转型升级的成功转型基因借鉴。通过对淘宝旅游频道的平台和信用体系分析,携程的标准化信息服务模式,如家以顾客为导向的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以及驴妈妈的旅游景点网络营销与网络展示等一系列优秀旅游服务产业转型成功的基因借鉴,提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服务转型成功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最后是通过总结理论与实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服务转型升级模式。通过旅游平台搭建,旅游信息服务整合提供,满足客户潜在需求的创新业务以及构建旅游服务信用体系等方式来系统的建设转型升级业务体系,与此同时,指出上海旅游服务转型升级需具备的能力即搭建平台能力,新型移动营销能力,移动信息化知识管理能力,信息化品牌建设能力和整合能力。简述旅游服务模式发展阶段及风险管理。
杨星[4](2010)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旅游教育也蓬勃发展,形成了以中专、高职、本科、研究生为主的各层次旅游教育体系,而本科旅游教育成为培养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从1982年本科旅游教育才正式创办起,逐步摸索属于自己专业特色的道路,旅游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许多非旅游专业毕业人员开始加入旅游行业中来,加上高职、中专,研究生大量涌入旅游行业中,使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失去了优势,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与社会相脱离,缺乏高职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以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线索,通过与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探寻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一些思路和看法,希望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更能体现旅游专业的特点,突出时代性和前沿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阐述了课程、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相关概念,提出课程的本质以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等相关基础知识。第三章,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这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首先介绍了一下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进程;其次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所得的结论,提出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写的是旅游业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以及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的相适应状况等几方面着手,论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主要跟上旅游行业的发展甚至要超越旅游行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使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符合旅游行业的要求。第五章,针对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以及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意见和建议。
李海建[5](2010)在《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旅游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经济危机、恐怖活动、自然灾害以及旅游供需矛盾等众多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且发生频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直接导致旅游经济运行的不安全。在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系统中,旅游产业安全成为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于旅游活动安全和旅游者安全等研究领域,而对旅游产业安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旅游产业安全基本概念与内涵的辨析,在探讨旅游产业安全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旅游产业安全涉及较多的影响因素,且各指标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互关系,笔者选用模糊积分方法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进行定量评价。在收集、整理评价数据的基础上,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进行探索性分析,初步揭示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水平的基本趋势;其次,以全国31省市旅游产业发展为参照系,设置指标安全警限,并依据映射公式测算指标分数值,运用模糊积分方法评价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状态;最后,在评价31省市旅游产业安全状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河南省在全国中的位序变动。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构建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的基本框架依据产业安全、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旅游安全、旅游危机、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构建了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的基本框架。基本框架包括旅游产业安全的概念与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安全警限设置和案例区实证研究。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实证分析表明该框架具有实用价值。(2)提出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指标安全警限在产业安全、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及旅游危机、旅游安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旅游产业安全内、外部影响因素,从旅游产业生存环境、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对外依存度等三个方面、13个子要素中,选取36个观测指标,构建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31省市旅游产业发展为参照系,设置指标安全警限。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安全警适用于旅游产业由初级阶段向高速增长转型的发展时期。(3)引入模糊积分方法,解决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的技术问题模糊积分是定义在模糊测度基础上的一种非线性函数,不需要严格假设评价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可用于评价指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的情况,适用于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本文将模糊积分方法与安全警限有机结合起来,并调整了适合模糊积分的分数值映射公式。(4)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模糊积分评价结果显示,1999-2008年河南省旅游产业处于基本安全状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生存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等三大因素的安全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旅游产业生存环境中,政府支持度、生态环境、劳动力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等要素的安全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而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融资环境等三要素安全度呈现下降趋势。在旅游产业竞争力要素中,效益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等三要素安全水平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市场竞争力安全度稍微下降。在产业对外依存度影响因子中,资本依存安全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市场依存安全水平却呈现下降的态势。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水平在31省市中处于中等偏后的位序,经过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位序有所提高。在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的现状分析以及模糊积分评价的基础上,从旅游产业安全管理机构、旅游产业预警体系、破解融资困难、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与旅游产业集群、构建旅游产业创新体系、创新旅游产品,促进海外营销等方面,提出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的策略。
王顺彦[6](2008)在《甘肃省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二十世纪,出现了世界性人口膨胀,人类开始盲目推动经济发展,只注重高效益,低成本的运作,忽略了经济发展和大自然的关系,造成很多的环境问题:滥伐森林、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维持了45亿年的生态平衡在顷刻间受到大规模的破坏。这些破坏,许多都是不可逆转的。直到最近二十年,人类才开始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但可惜的是,人类己经处在充斥贫困化、灾害寰生、环境恶化及资源锐减的世界里。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天然林,是人类的摇篮。它是人类祖先栖息、取食、劳动和防御敌人以及躲避灾害的场所,树叶蔽身,摘果为食,钻木取火,构木为巢,凿木为舟,弦木为弧,剡木为犁,人类依靠天然林繁衍进化,逐渐演变进化成今天的“人”。仅为地史的顷刻间,人类成了天然林的主宰,出现了大规模、大面积的毁林,因而导致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如果不迅速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这些仅存的天然林将在几年内从地球上消失。这些即将要消逝的东西,才使人们猛醒,感悟到它的可贵。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的实施,多数学者把它归结为“98”长江洪水的警示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以及90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工程的启动实施不仅受到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而且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赞赏。但工程实施近10年来,工程区的资源环境到底改善了多少?工程区人们的生活究竟有了多大的改变呢?通过工程带动、环境改善,工程区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呢?本文带着这些问题,从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背景出发,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以一个工程实施者和管理者的独特视角,结合甘肃省天保工程实施现状,在详实分析天保工程实施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同时,对制约天保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次用生态足迹模型和可持续发展压力指数进行检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对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为工程的健康实施做出有益的贡献。
单延芳[7](2008)在《贵州省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改革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旅游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初,是全国最后一批对外开放和最晚发展旅游业的省区之一。二十年来,贵州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投资少、发展快、效益较佳、较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为促进全省的经济发展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贵州旅游高等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旅游业输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等高校均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等旅游类大专、本科专业,有的学校已建有旅游专业硕士点,招收旅游专业学生规模逐渐扩大。尽管贵州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教育质量、教育水平等各方面在全国排名仍属落后,显然,弱势的旅游教育与建设旅游先进省区的战略目标需求之间有着现实的差距。贵州旅游高等教育体系仍是在构建与完善中,很多旅游学院在组建与成长过程中是“摸着石头过河”,初期往往是借鉴搬移外省旅游学院传统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在发展一段时期后,很多学校都发现这种没有结合贵州实际、学生特点、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是有很大问题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专业特点不明显,适应性不强、综合素质欠佳、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这不能不引起各旅游院校和旅游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而如何挖掘出自身学院旅游专业的特色,如何被业界所称誉是所有贵州旅游高等教育学校(学院)所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无疑为贵州旅游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参考意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贵州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着力于建设强有力的贵州旅游高等教育支撑系统,全面实行旅游教育改革创新,确立贵州旅游高等教育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发展道路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模式、办学特色模式、教学手段模式等五个层面上深化高等旅游教育改革,探索贵州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陈峰云,龚承刚,赵军凯[8](2008)在《和谐与品牌视角下国内旅游广告业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主题与及入世后我国旅游业参与国际化品牌竞争的时代背景,通过对近四年来《中国旅游报》刊登的旅游广告的调查和统计,对国内旅游广告的现状做出较为全面而具体的分析,指出旅游广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探讨我国旅游广告的良性发展策略。
张哲[9](2007)在《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和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旅游从业队伍的素质,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我国高等旅游教育是培养和开发高素质人才的最主要方式。但目前有关我国高等旅游教育模式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拟在全面分析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寻找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并对影响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因素进行分析,借鉴国外旅游教育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尝试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模式进行剖析,将其分为政管理模式、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三个部分,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内容与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阐述选题意义,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总结。第二部分为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内涵解析,主要包括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过程、性质、任务,与旅游业的关系,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和高等旅游教育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从规模、专业建设、地域结构三个方面,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我国院校、师资、学生以及旅游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现状。第四部分总结出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最后,在总结国外旅游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模式进行探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国外旅游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和我国的旅游教育相比较,找出差距,提出对策。
李灿[10](2006)在《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正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旅游活动也日益向多样化和参与化方向发展。度假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最受人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它不仅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且成为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标志。我国近现代度假旅游的发展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而庐山、北戴河、莫干山、鸡公山这四大避暑胜地则是我国近现代度假旅游发展的摇篮。四大避暑胜地以其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而倍受关注,但是过去的研究多为单一的、孤立的研究,学者将四者放在一起做全面系统的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对四大避暑胜地的横向比较入手,通过对四大避暑胜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详细的比较研究,发现四大避暑胜地由三个山岳型风景区和一个海滨型风景区组成,这和国际上的知名度假旅游地的基本类型也相吻合。比较发现它们虽然都是知名的避暑地,但是资源品位和资源丰度也都有高下之分。尽管如此,四者在发展历程中仍然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均形成于相同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再加上自身凉爽的气候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们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避暑地。而且,历史上它们都曾在政治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许多政治事件的见证者,庐山和北戴河还分别作过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中央政府的夏都。后来,它们中有三个都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海内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是,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四大避暑胜地不约而同地陷入了困境,受到了质疑。本文经深入挖掘和研究发现旅游发展观念的落后是制约四大避暑胜地发展的根源所在,认为只有及时更新发展观念才能走出困境实现突破。随后本文又从经营体制、市场营销、旅游产品开发和人才策略等角度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和建议,以期有益于四大避暑胜地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本文还为某些具有类似特色的旅游景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使其发展趋利避害,少走弯路。
二、对入世后江西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入世后江西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江西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结构 |
1.4 论文的研究基础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江西省产业结构分析 |
2.1 江西省产业概况 |
2.2 江西省产业结构分析 |
2.2.1 江西省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
2.2.2 江西省产业结构内部分析 |
2.2.3 江西省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
2.2.4 江西省产业投资结构分析 |
2.3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2.3.1 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 |
2.3.2 经济效益不足 |
2.3.3 产业集群受限发展 |
第三章 建立以江西省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评价体系 |
3.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1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
3.1.2 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
3.2 评价体系计算 |
第四章 影响江西产业结构调整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面板数据模型 |
4.1.1 面板数据模型原理 |
4.1.2 指标选取 |
4.2 实证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完善提高江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
5.1 大力发展产业和专业招商引资 |
5.2 重点培养高技术人才队伍 |
5.3 把旅游业作为主导行业 |
5.4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上海旅游服务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1.1.2 旅游消费者信息化需求多元化与专业化 |
1.1.3 移动互联网为旅游服务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 |
2.1.1 概念简介 |
2.1.2 国内外移动互联网研究概要 |
2.2 旅游服务 |
2.2.1 概念简介 |
2.2.2 旅游服务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3 旅游服务研究总结 |
2.3 服务创新的国内外研究 |
2.3.1 创新概念 |
2.3.2 服务创新的国内外理论综述 |
2.3.3 旅游服务创新研究总结 |
2.4 转型升级国内外研究综述 |
2.4.1 转型升级概念 |
2.4.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4.3 转型升级研究总结 |
第三章 上海旅游服务问题与困境 |
3.1 上海旅游服务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
3.2 旅游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3.2.1 旅游企业主体不强,呈现出“小散弱差”的格局 |
3.2.2 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拉低行业利润 |
3.2.3 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低,市场运作低端化 |
3.2.4 旅游服务创新不足,缺乏顾客导向的旅游服务创新能力 |
3.2.5 旅游市场仍有待规范,旅游服务信用缺失 |
3.3 旅游服务转型升级的紧迫性研究 |
3.3.1 旅游市场规范的需要 |
3.3.2 旅游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需要 |
3.3.3 上海区位优势及自身定位发展需要 |
3.3.4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为旅游服务转型升级提出新的要求 |
第四章 旅游服务转型升级成功经验借鉴 |
4.1 信息化平台与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1.1 淘宝旅游频道 |
4.1.2 平台与信用体系构建 |
4.1.3 经验借鉴 |
4.2 标准化信息服务管理 |
4.2.1 携程 |
4.2.2 标准化信息服务管理能力 |
4.2.3 经验借鉴 |
4.3 顾客导向的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 |
4.3.1 如家 |
4.3.2 顾客导向的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 |
4.3.3 经验借鉴 |
4.4 互联网营销 |
4.4.1 驴妈妈 |
4.4.2 互联网营销 |
4.4.3 经验借鉴 |
4.5 成功经验总结 |
第五章 旅游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
5.1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服务转型升级 |
5.2 业务系统 |
5.2.1 搭建旅游平台 |
5.2.2 整合信息服务 |
5.2.3 满足客户潜在需求的创新业务 |
5.2.4 构建旅游服务信用体系 |
5.3 旅游服务转型需具备的能力 |
5.3.1 平台搭建能力 |
5.3.2 移动营销能力 |
5.3.3 移动信息化知识管理能力 |
5.3.4 旅游服务品牌建设能力 |
5.3.5 整合能力 |
5.4 新型模式发展阶段以及风险管理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调查实证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词 |
(4)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针对自身特点,设计出富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
1.2.2 迎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设计课程设置 |
1.2.3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培养社会紧缺人才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课程的概念及其本质 |
2.1.1 课程的概念 |
2.1.2 课程的本质主要表现 |
2.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
2.2.1 体现超前和特色 |
2.2.2 体现系统性和层次性 |
2.2.3 体现厚基础和宽口径 |
2.2.4 理论课与实践相结合 |
2.3 课程结构 |
2.4 课程评价 |
3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进程 |
3.2 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
3.2.1 公共必修课 |
3.2.2 学科通识课 |
3.2.3 专业课 |
3.3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3.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
3.3.2 课程内容重复 |
3.3.3 相关课程开设不足 |
3.3.4 精品课程门数少 |
3.3.5 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相对薄弱 |
3.3.6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
3.3.7 课程设置不适应时代要求 |
3.3.8 专业课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够合理 |
3.3.9 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3.3.10 教材的选用过于陈旧、不统一 |
4 旅游业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
4.1 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 |
4.1.1 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状况改善 |
4.1.2 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
4.1.3 旅游行业相应的法制健全 |
4.1.4 我国旅游人才资源存在许多问题 |
4.2 我国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
4.2.1 旅游业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
4.2.2 旅游从业人员要具备渊博的知识 |
4.2.3 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 |
4.2.4 具有创新和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
4.3 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相适应 |
4.3.1 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不适应的现状 |
4.3.2 高等旅游教育应该是培养旅游行业人才的主要力量 |
4.3.3 旅游专业人才的基础能力结构体系 |
4.3.4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有的培养模式 |
5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
5.1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确定 |
5.1.1 培养目标 |
5.1.2 培养基本要求 |
5.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优化 |
5.2.1 开设适应旅游行业的课程 |
5.2.2 去粗取精,减少课程及课程内容的重复 |
5.2.3 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适当增加其比例 |
5.2.4 开设课程程序合理 |
5.2.5 增加多门外语课程 |
5.2.6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
5.2.7 旅游课程的细化 |
5.3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整合后的配套改革 |
5.3.1 实践教学改革 |
5.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5.3.3 课程考试改革 |
5.3.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
5.3.5 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修养 |
5.3.6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卷调查---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 |
附录B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卷调查---面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 |
附录C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卷调查---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的学生 |
致谢 |
(5)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经济一体化对旅游产业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
1.1.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旅游产业安全的挑战 |
1.1.3 危机事件频发对我国旅游产业安全提出较高的要求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旅游产业安全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旅游产业安全概念的界定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产业安全研究综述 |
2.1.1 产业安全概念研究 |
2.1.2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安全 |
2.1.3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安全 |
2.1.4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2.2 国外旅游产业安全研究综述 |
2.2.1 恐怖活动与旅游产业安全 |
2.2.2 犯罪与旅游产业安全 |
2.2.3 战争与旅游产业安全 |
2.2.4 政治不稳定与旅游产业安全 |
2.2.5 经济危机与旅游产业安全 |
2.2.6 自然灾难与旅游产业安全 |
2.2.7 公共卫生事件与旅游产业安全 |
2.2.8 旅游危机管理研究. |
2.3 国内旅游产业安全研究综述 |
2.3.1 旅游产业安全理论研究. |
2.3.2 旅游产业安全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2.3.3 旅游产业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 |
2.3.4 旅游产业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
2.3.5 旅游危机管理. |
2.3.6 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3.7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旅游产业安全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技术方法 |
3.2.1 模糊积分评价方法. |
3.2.2 基于三角模糊函数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2.3 指标分数值测算方法. |
3.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3.1 研究区概况. |
3.3.2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警限设置. |
4.1 旅游产业安全影响因素 |
4.1.1 内部影响因素. |
4.1.2 外部影响因素. |
4.2 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3 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评价指标安全警限设置及说明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
5.1 旅游市场发展安全现状 |
5.1.1 国内旅游市场安全分析. |
5.1.2 入境旅游市场安全分析. |
5.2 旅游产业绩效与结构安全 |
5.2.1 旅游产业绩效安全分析 |
5.2.2 行业结构效益安全分析 |
5.3 旅游产业对外依存度安全分析 |
5.3.1 市场依存度分析 |
5.3.2 外资依存度分析 |
5.4 旅游产业外部环境安全分析 |
5.4.1 政府政策环境 |
5.4.2 经济发展环境 |
5.4.3 社会发展环境 |
5.4.4 生态环境 |
5.4.5 资本与劳动力要素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糊积分方法的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 |
6.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1.1 定量指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6.1.2 定性指标调查问卷分析 |
6.1.3 基于三角模糊函数测算定性指标评价值 |
6.2 主成分探索性分析 |
6.3 模糊积分评价 |
6.3.1 指标分数值测算 |
6.3.2 指标模糊密度(权重)计算 |
6.3.3 模糊积分计算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各省市旅游产业安全评价对比分析 |
6.4.1 调整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6.4.2 安全警限及分数值计算 |
6.4.3 模糊积分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策略 |
7.1 组建旅游产业安全管理机构 |
7.2 构建旅游产业安全预警体系 |
7.3 破解融资困难,提高资本效率安全度 |
7.4 优化旅游市场结构,提高旅游产业绩效与结构安全 |
7.5 建立旅游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创新安全度 |
7.6 促进旅游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结构安全度 |
7.7 加强海外市场营销,提高入境旅游市场安全度 |
7.8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
8.3 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6)甘肃省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保工程实施的背景 |
1.1.1 中国天然林保护的历史演变 |
1.1.2 天保工程的政策背景 |
1.1.3 天保工程的主要内容 |
1.2 国外天然林保护的实践 |
1.2.1 实施工程保护 |
1.2.2 实施分类经营,培育采伐人工林 |
1.2.3 发展近自然林业 |
1.2.4 划定特定的保护区域 |
1.2.5 实施天然林禁伐或限伐措施 |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 |
1.3.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本质 |
1.3.2 可持续林业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1.5 本研究的视角 |
1.5.1 研究的技术线路图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2.1 区域、区域系统及其特征 |
2.1.1 区域及其类型 |
2.1.2 区域系统及其特征 |
2.2 人地关系理论及其演变 |
2.2.1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性作用与环境决定论 |
2.2.2 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中的创造力、选择力与或然论 |
2.2.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与生态论 |
2.2.4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外观的改变与景观论 |
2.2.5 人类与环境的感应和行为交流与行为论 |
2.2.6 人地关系的空间组织结构与空间论 |
2.2.7 文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与文化论 |
2.2.8 人地关系优化的目标与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 |
2.3 生态系统及平衡 |
2.3.1 生态系统 |
2.3.2 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结构 |
2.3.3 生态系统的功能 |
2.3.4 生态系统的平衡 |
2.4 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
2.4.1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
2.4.2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 |
2.4.3 区域复合系统功能分析 |
2.4.4 区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学分析 |
2.5 区域可持续发展 |
2.5.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5.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 |
3 甘肃省天保工程实施现状 |
3.1 甘肃省天保工程概况 |
3.2 甘肃省实施天保工程的特点 |
3.2.1 行动迅速,停伐彻底 |
3.2.2 责任到人,奖惩挂钩,抓森林管护 |
3.2.3 严格核查验收,保证造林质量 |
3.2.4 妥善安置富余职工 |
3.2.5 积极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3.3 甘肃省实施天保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效 |
3.3.1 森林资源稳步增长 |
3.3.2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涵养水源能力增强 |
3.3.3 水土流失逐年减弱 |
3.3.4 净化空气的效益显着 |
3.3.5 生物多样性增加 |
3.3.6 社会效益明显 |
3.3.7 经济效益显着 |
3.3.8 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
3.4 工程实施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
3.4.1 2002 年监测结果 |
3.4.2 2005 年监测结果 |
3.4.3 工程实施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
3.5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工程静态投资政策问题 |
3.5.2 工程方案中遗漏项目较多,没有安排党政工青妇等管理人员工资的问题 |
3.5.3 基本养老保险及新增社会保险问题 |
3.5.4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
3.5.5 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政策问题 |
3.5.6 地方配套资金问题 |
3.5.7 后续产业资金扶持问题 |
3.5.8 人工林抚育间伐问题 |
3.5.9 工程监理监督的问题 |
3.5.10 工程监测及后评价问题 |
4 甘肃省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
4.1.1 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
4.1.2 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
4.1.3 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4.2 人口和人力资源分析 |
4.2.1 人口分布与结构 |
4.2.2 人口发展的现实问题 |
4.2.3 人口的历史消长 |
4.2.4 人力资源问题 |
4.3 自然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低 |
4.3.1 气候资源 |
4.3.2 土地资源 |
4.3.3 水资源 |
4.3.4 矿产资源 |
4.4 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
4.4.1 自然生态 |
4.4.2 水环境 |
4.4.3 大气环境 |
4.4.4 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
4.4.5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5 投资发展环境差 |
4.5.1 投资发展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
4.5.2 世行报告排名靠后 |
4.6 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提速 |
4.6.1 旅游业分布及特点 |
4.6.2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4.6.3 冶力关森林旅游的启示 |
4.7 农村贫困状况突出 |
4.7.1 农村贫困的基本状况及分布 |
4.7.2 贫困地区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4.7.3 存在的问题 |
5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甘肃省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
5.1 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
5.1.1 生态足迹几个基本概念 |
5.1.2 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框架 |
5.1.3 生态足迹指标体系 |
5.1.4 生态足迹理论的主要应用成果 |
5.1.5 计算步骤及公式 |
5.2 甘肃省天保工程区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 |
5.2.1 甘肃省生态足迹需求计算分析 |
5.2.2 甘肃省的生态承载力--供给计算分析 |
5.2.3 生态足迹供需状况分析 |
5.3 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压力指数分析 |
5.3.1 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压力指数计算 |
5.3.2 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发展压力分析 |
5.4 几点结论 |
6 甘肃省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
6.1.1 控制人口数量 |
6.1.2 提高人口素质 |
6.1.3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6.2 建立依赖于资源持续利用的区域经济体系 |
6.2.1 节约利用资源,建立低度消耗资源的物质生产体系 |
6.2.2 崇尚节俭,建立适度的社会消费体系 |
6.3 制定可行的经济政策 |
6.3.1 征收环境费制度 |
6.3.2 环境税收制度 |
6.3.3 财政刺激制度 |
6.3.4 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他经济手段 |
6.4 改革传统制度,推动制度创新 |
6.4.1 改变以国家为单一开发主体的制度创新 |
6.4.2 加快产业制度创新,优化区域的经济结构 |
6.4.3 加快公共制度创新,逐步消除贫困现象 |
6.4.4 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增强工程区的融资能力 |
6.4.5 加快保障制度的创新 |
6.4.6 加快政府行政制度创新,规范区域的政府行为 |
6.5 实施科教兴区国战略,推动科技教育的发展 |
6.5.1 充分认识科教兴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
6.5.2 大力发展科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6.6 完善天保工程政策 |
6.6.1 对天保工程区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
6.6.2 投资政策要体现动态的特点 |
6.6.3 积极扶持天保工程区后续产业的开发和建设 |
6.6.4 通过立法,确立天然林的长期保护政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贵州省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阶段 |
二、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规模(2005年) |
三、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学科背景 |
第二部分 贵州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分析 |
一、贵州发展旅游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
二、贵州部分旅游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概况 |
第三部分 贵州旅游高等教育实证研究 |
一、调查方法 |
二、样本情况 |
三、调查结果 |
第四部分 贵州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
一、贵州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 |
二、目前贵州省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五部分 提高贵州旅游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 |
一、对贵州旅游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考 |
二、贵州旅游高等教育改革思考 |
第六部分 贵州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未来 |
一、树立和强化旅游学校(学院)的品牌意识 |
二、加紧对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 |
三、建立旅游教育的资质认证体系 |
四、突出办学特色、本土特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8)和谐与品牌视角下国内旅游广告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旅游广告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1.1 一半欢喜———国内旅游广告的蓬勃发展 |
1.1.1 旅游广告数量增长快速 |
1.1.2 旅游广告的内容种类丰富多元 |
1.1.3 旅游广告得到旅游业界的普遍重视, 政府宣传作用日益突出 |
1.1.4 旅游广告媒体选择呈现多样化 |
1.1.5 旅游广告制作渐入佳境, 获奖佳作涌现 |
1.2 一半掺忧———叹国内旅游广告发展的警示 |
1.2.1 我国旅游广告的先天不足 |
1.2.2. 虚假旅游广告带来的行业诚信危机 |
1.2.3 旅游广告波动性大, 抵御风险能力差 |
1.2.4 旅游广告质量良莠不齐, 对旅游广告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
1.2.5 中国旅游业发展受国外青睐, 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 |
2 国内旅游广告发展的策略 |
2.1 打造和谐旅游广告的良好行业环境 |
2.1.1 理顺政企关系, 加强旅游企业在广告中的主导作用 |
2.1.2 注重品牌意识和旅游广告创意, 努力制作优秀旅游广告 |
2.1.3 杜绝虚假旅游广告 |
2.1.4 完善旅游行业法制建设 |
2.1.5 建立应对风险机制, 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
2.2 建设旅游企业的广告品牌形象 |
2.2.1 旅游广告战略规划 |
2.2.2 旅游市场调研 |
2.2.3 旅游广告的定位 |
2.2.4 旅游广告文案创意 |
2.2.5 旅游广告媒体组合策略 |
2.2.6 旅游广告效果的评价 |
3 结论与展望 |
(9)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旅游教育研究 |
1.2.2 我国旅游教育发展研究 |
2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过程解析 |
2.1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历程 |
2.2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
2.3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 |
2.4 高等旅游教育和旅游业的关系 |
2.5 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状况 |
2.5.1 高级人才匮乏 |
2.5.2 专项人才缺乏 |
2.5.3 缺乏技能与经验兼备的毕业生 |
2.6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面临的挑战 |
2.6.1 旅游业大发展的挑战 |
2.6.2 加入WTO 后面临的挑战 |
2.6.3 知识经济、网络化时代的挑战 |
2.6.4 境外教育资源的冲击 |
3 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发展分析 |
3.1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规模分析 |
3.1.1 院校与学生数量分析 |
3.1.2 旅游教育师资分析 |
3.2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专业建设分析 |
3.2.1 旅游教育层次分析 |
3.2.2 旅游教育学科建设分析 |
3.2.3 旅游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
3.2.4 旅游教育教材分析 |
3.3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地域结构分析 |
3.3.1 旅游院校地域分布分析 |
3.3.2 旅游院校在校生分布 |
3.3.3 旅游专业师资地域分布 |
3.3.4 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平衡性分析 |
4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
4.1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1 院校发展问题 |
4.1.2 培养目标问题 |
4.1.3 人才培养结构问题 |
4.1.4 旅游师资队伍问题 |
4.1.5 课程设置问题 |
4.1.6 旅游教材建设问题 |
4.2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教育体制和政策 |
4.2.2 旅游业的发展 |
4.2.3 社会认知环境 |
4.2.4 就业因素 |
4.2.5 办学条件因素 |
5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 |
5.1 国外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 |
5.1.1 三种发展模式及特点 |
5.1.2 国外高等旅游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
5.2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模式构建 |
5.3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模式发展的策略建议 |
5.3.1 政府行政管理 |
5.3.2 办学模式创新 |
5.3.3 加强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对四大避暑胜地的研究状况 |
1.2.1 庐山 |
1.2.2 北戴河 |
1.2.3 莫干山和鸡公山 |
1.3 国外度假旅游研究现状 |
1.3.1 对度假旅游的界定和认识 |
1.3.2 国外度假旅游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目的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3 创新之处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内容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资源概况 |
3.1 庐山 |
3.1.1 庐山自然旅游资源 |
3.1.2 庐山人文旅游资源 |
3.2 莫干山 |
3.2.1 莫干山自然旅游资源 |
3.2.2 莫干山人文旅游资源 |
3.3 鸡公山 |
3.3.1 鸡公山自然旅游资源 |
3.3.2 鸡公山人文旅游资源 |
3.4 北戴河 |
3.4.1 北戴河自然旅游资源 |
3.4.2 北戴河人文旅游资源 |
第四章 四大避暑胜地形成的条件 |
4.1 凉爽的避暑气候 |
4.2 优越的地理位置 |
4.3 特定的历史条件 |
4.4 西方人的宣传 |
第五章 四大避暑胜地资源概况比较 |
5.1 四大避暑胜地自然资源比较 |
5.1.1 地理位置 |
5.1.2 自然环境 |
5.1.3 气候条件 |
5.2 四大避暑胜地历史文化资源比较 |
5.2.1 历史渊源 |
5.2.2 别墅资源 |
5.2.3 文化名人 |
5.2.4 宗教文化 |
5.2.5 政治文化 |
第六章 四大避暑胜地发展现状 |
6.1 庐山 |
6.1.1 旅游总量较小 |
6.1.2 交通网络不便 |
6.1.3 管理体制不顺 |
6.1.4 城镇化趋势明显 |
6.1.5 宣传机制混乱 |
6.1.6 旅游定位不准 |
6.1.7 资源环境破坏严重 |
6.1.8 人才资源短缺 |
6.2 北戴河 |
6.2.1 季节性差异过大 |
6.2.2 旅游资源缺乏整合 |
6.2.3 接待设施严重老化 |
6.2.4 旅游市场管理混乱 |
6.2.5 资源环境破坏严重 |
6.2.6 管理体制弊端明显 |
6.3 鸡公山 |
6.3.1 缺乏科学有效规划 |
6.3.2 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
6.3.3 经营观念陈旧,营销手段单一 |
6.3.4 旅游主题模糊,产品缺乏创意 |
6.3.5 市场管理混乱,环境污染严重 |
6.4 莫干山 |
6.4.1 管理体制混乱,机构职能不清 |
6.4.2 景区建设管理混乱 |
6.4.3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
6.4.4 季节差异过大,旅游产品单一 |
第七章 制约四大避暑胜地发展的症结及形成原因 |
7.1 管理体制落后 |
7.1.1 庐山管理体制弊端 |
7.1.2 鸡公山、莫干山、北戴河管理体制弊端 |
7.2 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状况混乱 |
7.2.1 风景名胜区管理职责概述 |
7.2.2 四大避暑胜地管理现状 |
7.3 营销理念落后,营销手段单一 |
7.3.1 旅游市场营销概述 |
7.3.2 旅游市场营销观念概述 |
7.3.3 我国旅游业营销现状 |
7.3.4 四大避暑胜地旅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7.4 旅游产品雷同,缺乏创新意识 |
7.4.1 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
7.4.2 我国旅游景区产品的结构现状 |
7.4.3 四大避暑胜地旅游产品状况 |
7.5 人才资源缺失 |
第八章 改善四大避暑胜地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
8.1 及时更新发展观念 |
8.2 改革现行管理体制 |
8.2.1 我国风景名胜区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8.2.2 庐山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
8.2.3 北戴河、莫干山和鸡公山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
8.3 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
8.3.1 庐山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
8.3.2 北戴河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
8.3.3 莫干山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
8.3.4 鸡公山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
8.4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
第九章 四大避暑胜地发展前景的展望 |
9.1 对同类旅游景区发展的建议 |
9.2 对四大避暑胜地发展前景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入世后江西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江西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梅瑜娟. 华东交通大学, 2012(02)
- [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上海旅游服务转型升级研究[D]. 吴建兴.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3)
- [4]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 杨星. 辽宁师范大学, 2010(04)
- [5]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D]. 李海建. 河南大学, 2010(10)
- [6]甘肃省天保工程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顺彦.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7]贵州省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改革探究[D]. 单延芳. 贵州师范大学, 2008(09)
- [8]和谐与品牌视角下国内旅游广告业的发展[J]. 陈峰云,龚承刚,赵军凯. 统计与决策, 2008(07)
- [9]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和模式研究[D]. 张哲.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 [10]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比较研究[D]. 李灿. 浙江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