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熊茵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为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在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有助于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保障,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和效益,推动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本文以珠海横琴新区某座水闸为研究对象,就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措施予以实践。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关乎社会民生,工程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运行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在当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由于部分水利工程管理理念陈旧,未能选择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其中埋下一系列质量隐患,制约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故此,本文以珠海横琴新区某座水闸为研究对象,就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实践。

一、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义

其一,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中,我们寻求合理的运行管理模式,建设大坝和水库,大力发展港口及航运,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配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其二,保护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防洪抗旱作用[1],可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解决旱涝灾害,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对水污染情况的治理及河流水质的优化也能起到有效作用。

其三,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兴建水利工程,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发挥水利工程防洪抗旱作用,改善农田环境,促使农作物生长获得充足水资源,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以珠海横琴新区该水闸为例,此水闸工程任务主要为挡潮和防洪,建成投入运行至今已有25年。经现场检查,现多处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水利工程老化严重

本水闸老化现象严重,经现场踏勘可见,闸墩混凝土剥落、钢筋裸露、锈蚀;启闭机房及其支承排架柱破损严重;水闸闸门严重破损、锈蚀,无法挡水;翼墙存在裂缝、掏空和倒塌现象,导致墙内侧土体被水流掏空、失稳;工作桥板严重破损,无法正常通行;场内楼梯裂缝较多,钢筋裸露、锈蚀严重。

由于我国多数的水利工程是在上个世纪建设,受当时经济水平、技术因素等条件制约,其建设标准普遍偏低,建设过程掌控不严,长期运行后工程老化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风化剥离,结构贯穿裂缝频现,钢筋锈蚀严重,金属结构腐蚀脱落等。

闸门破损、锈蚀翼墙掏空、倒塌

(二)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

本水闸于1992年由当时开发区筹建,1993年建成使用。水闸管理权多次移交,导致目前该水闸管理制度紊乱,而维护、管理费用的不稳定,致使水闸多年无维护和保养,加上水闸直面南海,长期遭受台风的破坏。由量变至质变的层层加码,使水闸失去其挡潮和防洪功能。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管理理念落后,责任模糊,管理内容重叠,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效果。究其根本,是由于各部门权责划分模糊不清,对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认知存在不足,甚至盲目的将其与水利工程设施维护工作混为一谈[2]。

(三)维护管理工作有待提高

本水闸由于长期缺乏管理、维护,以致闸门破损、锈蚀,电气设备超现行规范折旧年限使用,绝缘老化、动力线路老化。

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相较于大型水利工程而言,维护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责任部门未做到建管并重,往往重视建设而忽略了运行管养的重要性。后期运营维护不当,管理费用未落实到位,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有效措施

水利工程在建设和发展中,其规模不断扩大,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以确保水利工程稳定运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创造优质水利工程。

(一)转变水利工程管理理念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中,要创造优质水利工程,首要任务是要转变管理理念,增强运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明确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管理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影响到水利工程整体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转变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理念,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探索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因地制宜选择管理模式,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3]。贯彻“建管并重、以防为主”的方针,注重日常维护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二)构建完善的运行监管机制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让后续运行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结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情况,构建完善的运行监管机制,保证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实处。强化水利部门监管职能,精简冗杂的组织机构,采用责任制管理,将各阶段工作人员的责任落实到实处,从而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三)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

完善配套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用途使用,有效的落实到位,保证专款专用,强化部门职责对资金进行精准核算。实现资金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对各个环节全面监管和控制。进一步优化资金审批拨付流程,实现各类账务合理有效处理,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同时,最大程度上规避资金浪费问题出现。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水利工程部门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完善配套管理制度,积极组织人才培养活动,按计划引进和培养人才。培训方案应动态调整和完善,充分结合管理人员实际情况,了解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促使培训工作根据针对性,切实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效。

结论:

水利工程建成后,只有通过有效的科学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综合效益[4]。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就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改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管理制度,并深入分析潜在的问题,确保资金使用得当。这才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推动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34(03):109-110.

[2]陈金洪.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J].科技风,2018,29(33):169+182.

[3]丁鹏.关于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7,31(17):200.

[4]牛运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675-677.

论文作者:熊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熊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