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公路桥梁的建造需求不断增加。从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方面的问题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公路桥梁路基和路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有效实施公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目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存在的问题
1.1公路桥梁路基路面不密实不均匀,降低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公路桥梁的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分多层进行填筑,压实,除每层的材料不同外还需要根据施工实际地理情况调整施工技术,这种种因素都对公路桥梁路基的施工技术有很大要求。然而在我国的公路桥梁的实际施工,却常常由于片面重视公路桥梁路面的平整,忽略了路基的分层填筑均匀压实的步骤,甚至路基的各分层中的配料也不适当。而在后期的实际使用时,通过车辆的载重不定以及高温引起的材料膨胀等,施工时的路基不密实不均匀则会加快路面弯沉值的增加,路面产生破损或断裂,而公路桥梁路面产生的破损或断裂,使路面的沥青产生反射裂缝,路面的积水也会沿路面的破损断裂处不断渗入,在阳光照射和水分侵蚀的催化作用下,路面的破损断裂也会进一步增加,这大大缩短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路基由于施工技术欠缺而导致的不密实不均匀会降低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样路面不密实不均匀也会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在公路桥梁路面的铺展压实中,由于施工监督不利,铺摊机、压路机设备陈旧老化,相应的施工人员技术不到位,以及滑靴、基准线失控等各种因素,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平整性,甚至在部分公路桥梁的路面铺展施工时采用的沥青不合标准,这会明显增加通过车辆的颠簸程度和行驶速度,严重磨损汽车轮胎,增大行驶车辆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加快公路桥梁路面的平整度的衰减,严重降低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1.2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不完善,水侵现象严重
由于公路桥梁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因此要想充分保证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必须有效保障公路桥梁路基路面及时的排水。而我国的公路桥梁在早期设计和实际施工时都没有很好的考虑到排水问题。早期设计由于对公路桥梁的实际地理位置,气候等各方面考虑的不充分,边沟、排水沟的设计、位置、数量等各方面都与实际情况不契合,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地下水和雨水两方面的腐蚀,使得公路桥梁在后期使用时常存在大量的积水,水侵腐蚀严重,不但明显的降低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实际施工时,盲目按照早期施工计划开展,不考虑实际情况,在各种施工原料的选择上,只追求原料价格低廉,不考虑当地的气候等各种地理条件,使得原本不太合理的早期设计在实际施工时更加不完善,造成公路桥梁的排水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使得公路桥梁的实际寿命大打折扣,而且更是资源的严重浪费。
1.3路基塌陷、桥头跳车等问题
桥头填土与桥台沉降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路基塌陷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一旦出现路基塌陷问题,那么将会导致外力对公路桥梁冲击力的增加,比如河流冲刷。回填材料使用不标准、排水工作不到位等因素,所导致的公路桥梁载荷下降,是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路基的稳定性,才能降低路基路面塌陷问题发生的几率。
2公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2.1公路桥梁路基的填挖
建设公路桥梁的压实方法不同于普通道路的压实方法。其中路基开挖既可选用横向通道掘进,又可选用纵向全宽掘进,抑或是在纵横掘进基础上引入单双层结合法。根据填土顺序,可将路堤填筑细分成两种,一是分层填筑,二是竖向填筑。路堑开挖也有两种方法,一是全断面横挖法,二是通道纵挖法。填筑路面时,应明确施工特点,顺着固定线向下一步步填深,则是竖向填筑;若基于铺设层用料差异选用多种方法填筑,则是分层填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施工地段的地势偏陡,亦或者地势差距明显偏大,填筑面积又小,则选用竖向填筑方法;若施工地段的地势偏平坦,填筑面积够大,则实行分层填筑。分层填筑施工要求施工方要了解每层铺排材料的特点,唯有先了解后施工,才能确保填筑稳定性。分层填筑时,要注意把握质量控制节点,使确保材料相异的情况下的施工稳定。同时,若材料渗水性差,应将其铺设到最底层,以充分保障施工路段的渗水性。若同一水平层面需求多种材料,应将其建立成斜面,充分保障路基强度。
2.2公路桥梁路基的排水系统
(1)边沟填土时,应注重提高路面雨水、积水的外排效率。基于此,若发现边沟深度高于路面,要及时开挖边沟排水,预防坡脚地带已建成的路堤被积水长期浸泡。边沟设计与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施工单位提出了较高的统筹要求。如其强调,应根据桥梁跨度来确定施工材料渗水性,深入了解地区的水文环境、气候特点,确定填土高度。再以此为据,分段安排排水口,保重积水在最短时间内被排除,降低道路水浸频率,延长道路使用寿命。(2)排水沟在桥梁工程建设中,排水沟是非常重要的构成,但设计时,应注意防止其对工程其他环节的破坏。这也要求排水沟建设应和路基保持差距。若建设在路基坡脚地带,与桥梁的距离应长于4米。排水沟形状尽量是直线型,并适当进行平顺架设。如果水流速度偏大,则要注意夯实沟底与沟壁,以及时排除积水。除此之外,若遇排水沟拐角,要将拐角弧线拉大至10米以上,从而充分保障排水沟的整体质量。(3)地下水排水设计地下水的构成成分较多,腐蚀性较强,会严重破坏已施工的桥梁工程。故而要先尝试水层的深度,结合路基各层次特点,选择渗透系数相匹配的材料建设排水系统,提高公路桥梁的稳定性。
3公路桥梁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下卧层
混凝土下卧层是否具备高质量,对以上各层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故而路面施工时,应充分确保工程具备如下几项道路条件:粗糙的层面必须是平整的、洁净的,再根据要求继续铺排纵横坡;为提高新混凝土层、原有混凝土层的衔接水平,浇筑混凝土前,应注重用清水浸泡下卧层的表面;选用高压风、水冲洗等方式彻底清洁下卧层的表面和路面侧方;检测桥体预埋件是否达标,并适当开设预留空洞。同时,完善梁体空洞填补工作。
3.2钢筋铺设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层主要依靠钢筋支撑,因而该支架体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质量。鉴于桥梁工程相对较特殊,应尽量应用电焊钢筋连接,进而架设完整的桥面钢筋网,提高桥面的承重水平。为夯实钢筋骨架,需将固定数量的锚固架填埋到梁板顶面上,并使之和钢筋网片相互焊接。与普通工程不同,桥梁工程更强调整体性,因而要注重整体连接钢筋结构,禁止随意切断焊接钢筋,防止铺装宽度欠缺合理性。
3.3桥面铺装层质量控制
平整性与实密性是建设铺装层时必须关注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这也要求施工方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合理控制沥青铺装层,确保其在具备应有平整性的同时具备应有的平整实密性。在施工前后,注意测量桥面各横坡的指标,均匀搅拌每一种铺排材料。抖料时也要注意连续性,进而提高材料厚度的合理性。碾压桥面时,注意对机械自重进行核实,保证机械碾压速度与温度。及时清理桥面的杂物,提高不同材料层间的粘结性,强化铺装层的渗水性。
4结束语
我国桥梁公路施工行业已经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这时加强桥梁施工技术的控制更可以进一步提升桥梁施工的整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冯宁宁.谈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8.192.
[2]刘文锋,龙齐文.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12.42-43.
[3]毛鲲.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河北企业,2015.11.131.
论文作者:蔡浩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桥梁论文; 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排水沟论文; 边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