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临床路径应用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红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临床路径应用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进行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患者意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各项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下肢静脉曲张;应用效果

下肢静脉曲张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属于一种常见病,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没有完全关闭,致使局部流血,使得下肢静脉的压力逐渐增大,继而引发患者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下肢酸痛、肿胀等,造成疾病出现。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而言,必须要为其提供相应的手术治疗,除了手术治疗之外还必须给予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便于加速患者的健康恢复。为了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选取2016年1-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采取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22~78岁,平均(51.7±2.4)岁;病程0.3~6.5年,平均(2.4±1.3)年;左肢28例,右肢26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21~77岁,平均(51.1±2.2)岁;病程0.4~6.9年,平均(2.3±1.5)年;左肢29例,右肢24例。两组患者均无神经性精神疾病,无其他合并疾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打扫病房卫生,清洗病床床单,为患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康复环境。为患者实施用药指导,提供患者基本的护理,叮嘱患者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1) 建立护理路径小组,护理路径组的构成有科室主任、主治医生、护士主管、护士长、普通护士。护理路径小组需要制作护理路径表,涵盖医疗措施、检查、化验、饮食、护理结果等共10 项标准。(2) 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的各项临床基本资料,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医院的规章制度,还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介绍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醒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3) 术前护理,手术开始之前,患者的心理状况通常都不太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担心,甚至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使得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关的手术准备,如药物的准备、器械的准备、消毒工作等。(4) 术中护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反应,积极配合主治医师完成手术,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予以处理。(5) 术后护理,手术之后将患者转入病房,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生的叮嘱,予以患者活血化瘀药物,必要时予以镇痛药物。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食用半流质食物,多摄入必要的营养元素,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鼓励患者下床行走,多活动患肢和脚趾。密切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尽早发现尽早处理。(6) 出院指导,出院之前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应当注意的事项,特别是药物、饮食、恢复性锻炼方面,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使得疾病得到痊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如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的掌握等,健康评分是评价对手术内容和护理事项的掌握情况,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情况越好。此外,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总满意度=(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字字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治疗指标比较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分别为(12.35±2.41)d、(8207.23±1023.62) 元、(80.63±2.05) 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分别为(6.37±1.08)d、(6503.27±850.38) 元、(93.74±3.51) 分,观察组各项治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作为临床医学上较为多发的一种疾病,有着一定的发病率,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会产生极大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1-4]。目前,临床医学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疾病中遭受的痛苦,起到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手术治疗毕竟是一种开放式治疗,手术操作、术中麻醉,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往往会使得患者心理发生变化,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护理干预必不可少[5-9]。

常规的护理干预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疾病治疗,具有明显的普遍性和综合性,面对的是大众化的情况,对于具体疾病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干预,虽然效果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10-12]。护理路径干预是临床护理中比较科学的一种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专业、全方位和深层次是其最大的特点,从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到术前的准备,再到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最后对患者实施出院指导,整个过程都是以患者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充分尊重和信任患者,有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心态。

本文研究显示,在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各项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加说明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具有常规护理干预无法比拟的优势,无论是对于患者的生理还是心理,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凤,李红,王宏伟,等. 临床路径在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4,57(2):434-435.

[2]张玉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7):331-332.

[3]蔺换军.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28-129.

[4]谭瑛,钟英,刘静梅. 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39-41,46.

[5]张玉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9):154-155.

[6]王俊.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49.

[7]王晓梅.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0):4668-4670.

[8]张莹,韩涛.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47(3):32-37.

[9]吴新凤.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2,18(14):80,88.

[10]侯桂英.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2(5):247-249.

[11]喻霞,许蓉,周琴,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7):237-238.

[12]邱红芳,魏春玲.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手术配合护理[J]. 兵团医学,2016,48(1):74-75.

[13]马安琴.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6):761-762.

论文作者:王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  ;  ;  ;  ;  ;  ;  ;  

观察临床路径应用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