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与社会间成长与应战的女大学生——对北京高校女毕业生的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大学生论文,调查报告论文,毕业生论文,北京高校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现阶段女性大学生群体的发展情况,我们对北京12所高等院校的女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实地访谈调查,通过了解她们回首大学生活时的感想与在毕业时如何做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选择以及在作此选择和为之努力的过程中的困难、经验和教训,试图通过对处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成长与应战的女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择业状况的分析,对国家、社会、学校及各研究机构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并为其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在这次访谈调查中,我们最后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12所院校为访谈学校,其中涉及有综合、理工、师范、医药、财经、外语、邮电、艺术、政法等九个门类。在接受访谈的105人中,来自城市的70人,农村的35人;其中来自北京的10人,来自东南沿海地区的30人,来自西南地区的15人,来自西北内陆地区的20人,来自中部地区的20人,来自东北三省的15人。访谈方式有的采用问卷方式,有的则采用访谈对象自述的方式。
二、从新生到毕业生:校园内的得失悲喜
从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开始,到临近毕业决择时为止,是一个从新生到毕业生的历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辉煌的大学教育历程。在大学中,我们的女生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她们是怎样看待这一段重要的人生历程呢?北京大学的一位女生在谈及大学生活的得失时曾说:“总之,已然选择了这条路——该有的都有了,该丢的也都丢了!”这种追求完美而自古好事难两全的矛盾心态在女大学毕业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她们大多认为,在大学生活中,知识积累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素质与理论水平提高了,学到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视野也开阔了,但是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的锻炼是非常缺乏的,且由于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的脱节、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使得从教科书上学到的许多东西在现实中毫无用处。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位女生说:“找工作参加面试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特别着急,忽然一下子感觉四年学的东西都是虚的,都是纸上谈兵,在现实中根本不堪一击;面对对方的提问,急得浑身是汗,但什么都不会,不知如何应答,狼狈极了……”
大学阶段也是自身成长的过程,其间,女大学生们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亲身经历了许多场面之后,逐渐变得成熟了:增添了稳重与老练,但是失去了刚入学时的朝气与活泼。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女生说:“刚进校时,对一切都好奇,对一切都充满了信心,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那时候,很天真很冲动,目空一切,还带着高中时的那股子豪气,有极强的大展鸿图的欲望。然而,四年中,有很多事情是令人失望、使人困惑的,经历的多了,自己便也平静了、与世无争了,再也没有那么兴奋、那么激动了,心中有的只是平淡。”
在大学生活中,随着与他人的交往及交往面的扩大,女大学生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与技巧逐渐提高了。他们变得随和、容易与人接近,容易容忍别人的缺点,慢慢学会不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对许多不随人意的事情大都一笑置之,然而,这其间也包含着很多的世故与圆滑。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女生说:“我们宿舍中几个人相处得很好,但只是大家平时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彼此交流并不深,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膜。”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位女生说:“我们班大家平时相处得挺好,挺合得来的;但是一旦当大家有利益冲突时,每个人的本来面目便都暴露得那么彻底,叫人不敢相认、不敢接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大学生活中,女生对自己亦逐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也较客观:既不把自己看成骄傲的公主,人皆不如我而孤芳自赏;也不把自己当作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献媚于人前而软弱可欺,而是既对自己不持过高的要求,又能将一些有缺陷的人或事或物平心静气地接受。北京医科大学的一位女生说:“以前喜欢追求完美,孜孜不倦;现在虽不会放弃追求完美,但从不苛求,已能泰然接受不是十全十美的现实!”
大多数女生在高三填报志愿时,对所要报考的学校知之甚微;等到她们进了大学校门,度过了几年将要迈出时,她们才会真正领略每所学校所独具的韵味与情趣,显露出自己对学校的万般心态。北京大学的一位女生对北大情有独钟,谈及此时,她讲:“我感到自己已深深地融进了这方水土中!很庆幸今生进了北大,如果来生再有相会,我还会选择北大。”清华大学的一位女生说:“如果能让我重新选择,我要上北大。因为北大的风气更活泼更开放,更富于热情与朝气;北大又是综合性大学,相对来说至少生活会更多彩,不至于毕业了才发现自己除了刀具、制图外一无所知。”北京邮电大学的几位女生说:“北邮的校园环境不尽如人意,校园内的整体气氛较沉闷,不利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但适合学习与搞研究。”
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们,对异性的追求已经由朦胧渐趋清晰,在属于女生个人天地的寝室中、床铺内,可以看到她们各自崇拜的男性偶像的张贴画。面对于爱情,女生已经不再讳莫如深,而是以一种坦然的心情予以接受。在我们的访谈中,大部分的女生讲自己至少有一次恋爱经历,但大都是“非完全”投入。人民大学的一位女生对待这已持续三年的恋情时说“随缘!当初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投入,所以也就没有太深入地想以后怎么办,任其自然发展吧!”她淡淡地说:“他毕业可留京或回上海;而我,工作单位已定了,是回吉林。”另一位人大的女生则说:“四年来最大的收获是感情。虽然谈朋友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他真心爱我,我也真心爱他,这就够了。我已决定随他回广东。”家住北京的这位女生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虽然父母极力反对,但我自己的事我自己会拿主意。”
确实,大学几年的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过程,从一个新生到毕业生,本身就意味着个人知识、阅历、情感、信仰的丰富与定型。应该说,我们的调查并不十分深入和全面,但就从这些简单化和生活化的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虽不十分清晰却十分真实的女大学毕业生的群体像。作为调查者,我们无权对这种真实进行价值判断,但这个群体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我们却可略作分析:
①关心自身内部事务远重于外部事务。这突出表现为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都没有主动谈及她们对社会、国家、时政的看法和态度,而把谈话的内容多局限在个人的内心体验上。这或许是女性特有的个性生理、心理条件所限,或许是整个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政治、时事的冷漠、中立态度所致。
②价值信仰体系视而不见、模糊或脆弱。这集中表现为访谈对象对价值现象的回避和对价值的迷惘困惑。这从女生们的爱情观上便可瞧见端倪:有的女生视爱情如游戏,这不在讨论之列;但那些热心追逐爱情者,大多所执着的并非爱情理念本身,而是相守相依的柔情蜜意,而从价值意义上看,只有执着于理念本身的人,才能接近信仰,只有执着于信仰的人,才能接近理念本身。
③独立自主性和功利务实性增强。这是校园学子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女大学生们的一致趋向,这与社会的开放、进步程度形成正比,也与社会的物质技术化程度形成正比。
总之,就是这样一个女性群体,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界上,禀赋着各自不同的才华、气质、能力、性格,准备迎接社会的挑战——她们要毕业了。
三、从学生到新职员:社会中的成败荣辱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毕业都是一道大关,一道人生的关口。对于女生亦更不例外,在众多的女毕业生中,大多数在走一条相同的道路——择业:踏上社会,寻找工作,谋一份差事,将自己在学校的所学施之于社会。然而,女生找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女生比男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存在着更多的苦恼。
“性别歧视”已不是个新鲜的话题,近些年,女毕业生最痛恨的莫过于此,不过,痛恨归痛恨,今年一如既往,不但无丝毫缓和,反而有加剧的迹象。在我们的访谈中,多数找工作的女生都提到这个问题。她们要么碰壁,要么被委婉、客气地拒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女生说:“有一次我在男朋友的陪同下去参加面试。工作人员对我置之不理,却一个劲地冲着我那已经找到工作的男友介绍,动员他到他们单位工作。”她说:“原来我一直以为做女孩有许多优势,以作为女孩而骄傲,可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女孩的优势荡然无存,而劣势却暴露无遗,我的梦想被击得粉碎。现在我真恨父母为什么不把我生成男孩!”幸运的是,因为她是北京人的缘故,最终她还是被北京一家国有企业录用了。
类似于她这种在找工作中碰壁的现象并非罕见。女生们反映,许多用人单位明确表示:女生一概免谈。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挂出“不要女生”的招牌!面对此境,女生们只有愤愤离去。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位女生对找工作的种种艰辛亦是体验颇深,她说:“我找工作较晚,原以为凭自己得体的举止、优雅的气质找个工作单位不成问题。然而,事与愿违,十个单位中有八九个单位不无惋惜地对我说:‘你要是男生,我们不用考虑就会留下的。但是,现在我们只能对你表示遗憾!’”她说:“国家机关虽然不排斥女生,但他们用的人是极为有限的;即使他们全都要女生,杯水车薪也是解决不了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国有企业,虽然不明确表示拒收女生,但是他们总会以工作种类、工作条件等来迫使女生不得不另投门庭。”
对于外地女生来说,另一个困难的问题就是留京。由于留京名额和户口、住房等问题的限制,许多外地女生不得不怀着“又爱又恨”的心态离开北京;而幸运地留在北京的,谈起来亦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北京的大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话:北京男生一等人,北京女生二等人,外地男生三等人,外地女生四等人。是说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选人的标准、次序如此。许多外地女生说,女生找工作本来就难,外地女生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其中也不乏“开明”分子。北京广播学院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女生说:“学校这边施加压力,到时间找不到工作就送回原籍,可是家里也没有工作呀!其实我倒无所谓,对于留京不留京,我不在乎。只要有知识、追求,到哪儿也不比在北京干得差多少!关键是要想得开,要做得心理平衡。”这位其父亲费了好大劲才把她塞进内蒙电视台的姑娘的话虽不带任何颓废的色彩,但其语气里却充满着对曾经的“艰苦”的抱怨。诚然,这位女生的话有道理,但是更多的女生并非都如此想,她们往往因为未能留在北京而感到痛苦、绝望,似乎到了“天地虽大,却无我立足之地”的地步;亦有的为了达到留京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不管是能想得到的还是想不到的。于是,一幕幕悲喜剧便频频上演。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女生说:“我周围许多同学都那样做,做了很多,但也不能说人家不好。人家有这种本事,就干呗!但是自己的心态一定要保持平衡,千万别比,要保持一份平淡的心态。”
的确,北京由于其优越性及特殊性,许多外地毕业生都想留在北京,但都留京是不可能的,“僧多粥少”,便发生了矛盾。有的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有的则激流涌退。北京大学一位来自甘肃的女生说:“我原想留在北京,并且我的父母也希望我能留在北京。但是一个外地女孩,在北京找工作非常困难,即使找到工作,户口、住房也很难解决,生活无保障。作为一个女孩,我还是想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这样才感到生活有着落,心里比较踏实;再加上出甘肃要办出疆证,挺麻烦。因此,我在京找工作一试不中后,便立即动员父母在甘肃找工作了,并且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到甘肃省委工作!”
令所有女生感到委屈和气愤的是她们的学习成绩不受人重视。据有关调查,几乎在所有的院校中,女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要高于男生;在较好成绩的学生中,女生也占优势,然而女生这种“优势”在现实中却不被世人所关注与接受。女生们普遍反映,女生优异的学习成绩在找工作中毫无用处,许多用人单位根本就不看成绩单。北京医科大学一位来自云南的女生说:“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七分人、三分才!学习成绩不是用人单位选人的标准,是最后才考虑的。对他们来说学习成绩根本不重要。我们班前10名中的7个女生全是外地的,结果只有一个留京。大一时,觉得自己只要好好学习,努力把成绩搞得优异就万事大吉了,可经历了找工作,我明白了许多!”
那么,是否所有的外地女生在找工作中都历经磨难呢?也不尽然。北京大学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女生就是一个幸运儿,其学的专业是国际金融。她说:“我永远都那么自信,但不自负。我受聘的公司是北京的一家外资企业,当初,这家公司到我们学校来招聘,通过一次次的面试、笔试,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我终于被招聘。其间,我靠的全是自己的实力,没有动用任何社会关系。”这是一个心高气傲、心比天高、个性突出的女性。谈及其找工作成功的经验时,她说:“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有胆识,能闯;其次,要锻炼自己的口才,培养良好的气质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爱好和交际活动能力。”
以上所有情况,突出反映了一个由于性别差异而造成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长时间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外是主客观两方面的。我们必须承认长期以来的男权中心的社会及男权主义的观念对女性权益的淡漠和忽视,也不能否认现阶段各种法律、制度不健全而缺乏确保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舆论监督环境,也不能忽视用人单位对女生特点和优势没有充分认识这一因素。但是,有一点我们也不能回避,由于男女性别上的差异,从而造成的男女生理、心理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女生在毕业择业竞争中的不利境况的主观原因。不管如何,我们必须直面这种差异,而且必须对“男女平等”和“性别差异”这一对矛盾问题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
(一)“男女平等”的相对性。首先,“男女平等”是基于男女不平等这一实然状况而产生的应然要求。由于性别决定,男女在生理、心理上不可能平等一致;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又要求男女权利与尊严的平等一致,这是一个应然与实然的二律背反,同时也反映了人类进步的决心与理想。其次,“男女平等”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表现,不能以某一时代、某一地域的表现来约束所有时代、所有地域。最后“男女平等”观念的产生的发展也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它并不是人类始终如一的永恒理念,它也是发展和变化的,如母系氏族时代和中世纪,如现代社会和不可知的未来。总之,我们不能抱着绝对的、僵死的“男女平等”观念来要求现代社会的所有人。
(二)“性别差异”并不等于“性别歧视”。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男女之间在实际结果上不可能完全平等一致,其根本原因是性别差异,但性别差异并不等于性别歧视。尽管早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哲学家孔多塞就提出“给妇女以全部公民权”的呼吁,尽管直到现代社会这一要求还没有完全达到,但这并不能说是性别歧视的恶果。性别差异是真正的主要原因,而性别歧视只是两性中某一方面的态度(尽管这种态度可以左右另一方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但我们认为,男女性别都应该有各自相适的社会派定界域。从宏观的角度上说,每一性别的每一个体都不应僭越自己的性别派定角色。所以,我们如今所要努力寻求的并不是如何达到性别上的完全无差异的平等,而是建立和规范男女性别的有差别基础上的社会界域。其实,从哲学上讲,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认识论问题,一个差等与平等的对立统一问题。
四、第二种选择:清醒或迷惘
在大多数女生整日为找工作而奔波劳碌时,另外少数女生已在做着读研或出国的准备,这些女生大多为理工科的学生。她们选择读研或出国的目的却不尽相同。
我们采访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位女生,下面是访谈纪录,A代表访问者,B代表回答者。
A:“当初,选择出国是怎么想的呢?”
B:“这很难说清楚……因为大家都出国。”
A:“在你们班,出国的人多吗?”
B:“到现在,除了两个同学还在等录取通知书外,其余的人都已经收到并做准备了。”
A:“出国后,你们打算做些什么呢?”
B:“这……这一方面是机遇问题;另一方面,我觉得人会变的,现在很难说清楚以后会做些什么。或许有的人会继续读研究生、攻读博士,有的会进公司,有的会结婚成家……,总而言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归宿吧!”
A:“还会回来吗?”
B:“现在想回来,但不知道到时有没有机会。”
像这种随大流而出国的女生虽不多见,但是,却也代表了一类群体:她们缺乏主见,随波逐流,别人考托考G,她们跟着,别人申请出国,她们也跟着……。她们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却很少想过学习是为什么而学。
生命科学学院另一位选择出国的女生说:“我选择出国的目的很明确:国外的科研条件和人际关系环境要优于国内,我想在生物学科研中取得一些成绩,做出一定的贡献,因此要到国外继续深造。”这种献身“科研”、为“科研”而出国的女生大多不苟谈笑,因此,我们对她们的了解也只限于此。
有的女生则因为所学专业为当前的“冷门”,本科毕业后找工作不容易,但对本专业又颇感兴趣而选择了读研。北京大学地质系的一位女生说:“我对地质学很感兴趣,但是现在地质系本科毕业生找工作不容易,因此,我选择了读研。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考研了,少数参加工作的同学也大都改行了。”也有因为同样的原因而选择出国的。清华大学的一位女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五年本科学到的东西真的不够,在北京,本科学历太不值钱,能干什么呀!尤其是女生,我学的专业是‘冷门’,我又舍不得放弃,我一直希望有自己的实验室,设备一流。本科阶段培养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学问,读博士才是真正地作学问、培养能力。国外总的来说学习条件比较好……我现在是打算回来的,但是五年时间很长,可以改变的事情太多,因此我不敢肯定,至于其它的就更不敢确定了。其实,谁不想报效自己的祖国呢?关键是你得给我机会、给我条件。我们没有人参加工作,或考研或读直博或出国,我想,再读五年博士还是值的。”
读研或者出国,只是就业的变种途径,或者说,她们将就业问题拖后了几年,但我们仍然可以将她们列入这个在校园与社会间成长与应战的女大学生的群体中来,她们也会同样面对社会中的挑战(这种挑战甚至来自国外和异域),面对人群中的男女差等理念,也会产生种种的不平和抱怨,甚至可以说,她们的这个毕业期将会更漫长,更艰难(尤其是在异国应战的女生)。当然我们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她们在本科毕业后的学习、生活,而在她们进行读研或出国选择时的动机、心态。无可否认,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女生是随大流的甚至是迷惘的,我们暂不考虑这将对她们个人或社会、国家有何影响,只想追问一下这种心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是女性先天的性格所致?或是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教育所成?这正是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当然这其中不乏清醒的坚定的学子,为自己的进一步深造而进入更高更好的学习环境,她们的就业问题似乎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因为她们的学业就是她们的职业。但是,她们在作学问的过程中,又会受到何种来自变化中的社会的挑战和冲击呢?又将怎样界定她们在男女平等的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呢?这是一部分知识精英,她们的生活和思考可能更值得我们关注。
五、结语
通过此次的调查,我们既为女大学生们在校园里的成长变化而欣慰,也为她们在社会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焦虑;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想帮助大家廓清这样一个认识:校园与社会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但它们又是相通的;女性大学毕业生与当今的社会虽处在较对峙的关系中,但也可以对话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有助于学校教育加强与社会需求的沟通,有助于男女两性更快更好地界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范围,找到自己的角色与支点。此外,我们也希望后来者能从高年级同学们的经历及感想中得到有益的经验与教训,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本科生活,在将来毕业、择业更顺利些;也希望学校、社会各界为女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提供更好的关怀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