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态势分析-基于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论文

近五年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态势分析-基于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论文

近五年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态势分析
——基于档案学类核心期刊

文/华北电力大学档案馆 何天枢

【摘要】 随着IT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档案界对数字档案馆的认识不断深入。档案学界在应对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新的技术环境下的诸多新应用时,不断为数字档案馆研究赋予新的内容。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使得智慧档案馆又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梳理了近五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数字档案馆相关文章,以期对这一方向的研究态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数字档案馆;核心期刊;档案学

一、文献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入口,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数字档案馆”作为检索词,在文献分类目录中勾选“档案及博物馆”,时间范围定为2014年至2018年,将来源类别设定为核心期刊,经精确匹配,剔除消息、讲话、动态、书评、重复发表的文章,得到176篇期刊文章。笔者以这些文献作为统计样本进行分析。

(一)时间分布。统计分析后发现,近五年的发文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原因有二,一是数字档案馆研究已摆脱早期的一些浅层次的概念论证或可行性分析等研究,二是相关核心作者开始转向关注智慧档案馆方面的研究。

诱发案件的外部风险在加剧。由于市场环境变化,金融竞争在加剧,违约概率事件在增大,外部风险导致银行内部风险隐患累积。比如打“擦边球”等操作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对纪检监察部门在“三重一大”等领域内的监督,特别是不良资产管理等方面如何发挥监督作用,通过严肃执纪问责来降低经营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作者分布。这一时间段内发文排名前四位的作者分别是程妍妍(7篇,占比3.8%)、倪代川(6篇,占比3.3%)、颜祥林(5篇,占比2.7%)和方昀(5篇,占比2.7%)。这些学者的文章高被引次数也较多。

(三)研究机构分布。涉及的机构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上海大学(14篇,占比7.7%)、北京市档案局(13篇,占比7.2%)、南京政治学院(10篇,占比5.5%)和南京大学(7篇,占比3.9%)。可以看出,高校在档案学研究方面有较好的优势。

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近五年诸多学者在数字档案馆研究中对如下三个方向投入了更多的研究精力。

踩下油门,伴随着强烈的推背感,V12自然吸气发动机传来高亢的嘶吼。变速箱如闪电般迅速升至下一挡,开启了新一轮的加速,伴随着阵阵烈焰,这辆性能怪兽如加农炮般被推向了前方。

二、现阶段数字档案馆研究热点分析

(四)来源分布。排在首位的是《北京档案》和《中国档案》,发文量均为29篇,占比16.5%;《档案与建设》发文28篇,占比15.9%;《浙江档案》发文20篇,占比11.4%;《档案学研究》发文19篇,占比10.8%。

(一)信息生态视阈下的数字档案馆研究。金波较早提出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相关概念,他认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指数字档案馆空间范围内的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复合体”。倪代川认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体的档案意识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建设发展具有能动性作用”。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档案所承载的信息、信息环境和人这三部分构成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

(二)基于大数据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档案学领域深受影响。在此环境下,数字档案馆应对信息服务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王顺认为:“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应以知识服务理念为指导,以数字档案资源为核心,将用户需求置于首要地位。”数据的整合就是为了提供利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也是永久的话题。

(五)基金分布。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委基金和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共发文35篇。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和微信包括一些知名人士以及明星,这些人他们拥有不小数目的微博粉丝,如果请他们为景区进行一定的点评,一定会引来大批粉丝的注意力。武当山景区可以向各行各业的名人发出邀请函,邀请他们来武当山景区参观,然后采用自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合报道的方式,扩大事件的影响力,不仅可以点燃人们的旅游激情,还可以通过名人效益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三)数字档案馆的风险管理研究。数字档案馆的风险防范能力是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高晨翔认为,应建立适用于云数字档案馆的“包括信息系统安全要素、云计算技术安全要素、数字档案安全要素、法律法规制度要素、组织内部支持要素、管理控制安全要素以及目标与反馈要素在内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对数字档案馆的风险评估,需要关注云计算环境下数字档案馆所面临的风险安全问题。王根发设计出一种“面向云存储的文件安全保护机制”,提出“面向云存储系统透明的文件安全保护框架,维护云存储环境下的文件安全性”。将实体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两方面的评估相结合,才能有效降低风险,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安全。

三、结语和展望

新技术环境下,我国档案学界对数字档案馆专题的研究态势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移动数字档案馆和智慧档案馆研究将更多地吸引学者的注意力。在传统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多以台式电脑为终端进行档案信息的查询。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APP、微信公众号等应用日趋完善。移动档案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层面,表现在档案类APP开发数量很少,形式单一。二是内容层面,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特点缺乏、尚无法形成体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灵活和自由特点的应用将迅速普及,移动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体系将日趋完善。随着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提出,档案学界开始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Web3.0等技术对智慧档案馆的整体架构和技术条件进行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档案馆的功能体系和服务模式将成为研究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金波,汤黎华,何伟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J].档案学通讯,2010(1):53-57.

[2]倪代川.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体培育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8(3):89-94.

[3]王顺,徐华.大数据时代我国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档案,2018(5):17-20.

[4]高晨翔.云计算环境下数字档案馆的安全评估体系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1):77-83.

[5]王根发.基于云存储的数字档案馆文件安全保护机制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6(2):110-114.

标签:;  ;  ;  ;  

近五年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态势分析-基于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