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斯拉夫五国的现状_波黑论文

前南斯拉夫五国的现状_波黑论文

前南斯拉夫五国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斯拉夫论文,五国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宣布独立,不久, 存在了73年之久的南斯拉夫联邦终于分解为五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波黑共和国。五年来,这些国家风风雨雨,历尽沧桑。他们的现状如何一直为全世界人民所关注。

内外交困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于1992年4月组成南联盟后, 联合国以南联盟是“波黑内战的主要责任者”为由对其实行全面制裁,使其经济几乎瘫痪,政治上陷入极其孤立的境地,它在所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法席位被中断,成为前南地区至今唯一没有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国家。

联合国的制裁给它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50亿美元, 而间接损失则高达1480亿美元。1995年南社会产值比1991年下降近一半;出口减少70%以上;工业生产下降近60%,工厂开工严重不足,约有一半职工“被迫休假”;1991年南通货膨胀率为235%,1992年上升到5 位数, 为19810%,1994年初甚至飞增到9位数,达313000000%。在此期间, 居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约倒退了30 多年。 目前南的经济规模只相当于1990年的50%,人均月收入不足100美元,2/3 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95年11月,联合国虽暂停对南制裁,但国际社会并未对南完全松绑。目前,南最大的经济困难是严重缺乏恢复经济所必需的大量资金。国内的外汇储备较少,而在国外银行的存款尚未被解冻,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仍无意提供贷款。外国投资者因对投资环境无信心望而却步。加之国家债台高筑,外债总额大大超过其社会产值。南政府经济发展中心认为,如果巴尔干形势继续缓和, 南经济恢复到1990 年的水平至少需要10-15年的时间。

民族矛盾是南联盟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它集中反映在科索沃和黑山地区。科索沃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80%以上的居民是阿尔巴尼亚人。阿族人一直强烈要求独立。目前,该省实际上已存在双重政权。早在1991年就非法成立了“科索沃共和国”,并选出了自己的“总统”和“总理”,甚至建立了准军事组织及其指挥部。塞族则强调,科索沃是塞尔维亚民族的“发源地”,要“誓死保卫每一寸土地”。去年11月,波黑和平协议签署以来,阿族独立的要求日趋强烈,频频向西方国家要求就科索沃的地位问题进行谈判。扬言如果不能通过和平途径获得独立,就将用暴力“解放科索沃”。但美、英、法等国表示“科索沃应留在南境内,塞阿双方之间矛盾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这引起阿族人的强烈不满,并于今年4月采取极端行动, 阿族恐怖分子杀害塞族平民,使科索沃局势再度紧张。黑山也是南联盟的一个共和国。由于国际社会对南联盟实行制裁,黑山经济也因此而遭到毁灭性打击,这引起黑山共和国的强烈不满。同时,黑山共和国领导人认为,黑、塞在联盟内的地位极不平等,黑山“处于从属地位”等等。目前黑山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有所增长,呼吁“走自己的路”,某些反对派甚至提出“解散南联盟”和“摆脱塞尔维亚控制”的口号。

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境地,南联盟政府力求重返国际社会,但遇到了重重阻力。其一,某些西方国家坚持1992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前南联邦已不复存在,南联盟不能自动继承其席位”的决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也反对南联盟同前南联邦具有“连续性”。其二,美国执意将承认南联盟同审判战犯和科索沃问题挂钩,声称,如果南不协助海牙国际法庭审判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等,不尊重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人权和政治权利”,不保证“科索沃实行广泛自治”,美决不承认南。其三,联合国以及美欧大国将南的命运同波黑局势“拴在一起”,只要波黑和平协议的执行遇到挫折,得不到顺利实施,南不仅难以返回国际社会,而且还面临着被重新“勒紧制裁枷锁”的危险。

成为战争“赢家”的克罗地亚共和国

1991年6月,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后, 即同其境内的塞族进行了历时半年的战争,后又直接卷入了波黑战争。尽管战争给克造成了很大损失,但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它得到了比预期更大的“收获”。

首先,它实现了国家统一。独立后,其境内约占领土1/4 的塞尔维亚族人拒绝依附于克族的统治,要求脱离克罗地亚,并于1991 年12 月19日宣布成立“克拉伊纳塞尔维亚共和国”,选出了自己的“总统”。克政府对此拒不承认,因此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直到1992 年5月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克拉伊纳,战斗才暂告停止。几年来,政府同克拉伊纳塞族之间进行了多次谈判,但因双方立场不一,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克政府一直寻机“收回被塞族占领的领土”。经过长期精心准备,政府于1995年5月初, 对克拉伊纳中部的西斯拉沃尼亚地区发动突然袭击,并一举成功。当年8月4日又利用波黑武装冲突升级、国际社会注意力集中在波黑,以及南联盟为尽快解除国际制裁而不敢冒然出兵援助的良机,发动代号为“风暴”的军事行动,出动10多万兵力,迅速“收复”了克拉伊纳主控区。11月12日政府又利用波黑冲突有关各方在代顿进行和谈的好时机,同其境内的最后一块塞控区—东斯拉沃尼亚地区的塞族签署和平解决该地区问题的协议,从而基本恢复了领土完整。

其次,它的武装力量得到迅速发展。独立后,本没有正规的武装力量,只有少量的地方防御部队。因此,当局把组建军队当作一项重要任务,1991年10月政府就开始着手建立正规军,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仍将30-40%的政府预算用于防务。三年多的波黑战争期间,克罗地亚趁热打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途径,获得了大量武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军队的装备水平。与此同时,当局还聘请美国等军事顾问为其培训军官和士兵,使军人的素质和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克军总兵力已超过10万人,有176辆坦克、320辆装甲车,949门火炮,40 多架军用飞机,已成为前南地区仅次于南联盟的军事强国。

再次,其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独立后,受内战、前南市场崩溃以及南联邦遗留下来的高通货膨胀的严重影响,克罗地亚经济连年下滑。但从1993年10月开始,政府实施以紧缩货币和财政、严格控制工资增长为主要内容的稳定经济纲领,1994年5月底又对币制进行改革, 用正式货币“库纳”取代了临时货币“克罗地亚第纳尔”,效果显著。两年多来货币基本保持稳定,物价也比较平稳, 通货膨胀得到控制。 通胀率从1993年1618%下降到1995年的2.4%。1994年,经济首次出现回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0.8%,1995年又比1994年增长了5%。 预计1996 和1997年将继续增长,增长率将分别为5.3%和5.6%。1994年工业生产的下降速度再次减缓,只下降了2.7%,而1995年则比1994年增长了0.3%。外汇储备也大大增加,已从独立时的几乎为零增加到目前的23亿美元。

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1991年6月,斯洛文尼亚独立后, 也经历了由南联邦解体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但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开始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目前已成为中东欧地区经济形势最好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稳步增长,人均产值居中东欧国家之首。1994年和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3%和4.8%,1996至1998年仍将保持在4-5%左右。根据该国经济学家约·迈钦盖尔的预测,今后5-6年,经济增长率仍将高于西欧国家。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352美元,不仅超过了斯独立前的8167美元和所有中东欧国家,而且还超过了葡萄牙。

二、在中东欧国家中是唯一保持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独立后,“以惊人的速度找到了新市场”,从而弥补了因前南市场崩溃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自1993年起,向西方国家的出口已占其出口总值的60%以上。在中东欧国家普遍债台高筑的情况下,1996年2月, 其外汇储备已达36亿美元,超过独立后包括从前南所继承的外债总数(25亿美元),且外汇储备已达其货币流通量的2.5倍。从1995年9月1日起, 其货币托拉尔已成为自由兑换货币。

三、人民生活水平大大领先于其他中东欧国家。1994年,职工平均工资比1993年增长28.3%,1995年又比1994年增长20.9%。1996年2 月职工月平均工资已高于1000马克,超过所有前社会主义国家。通货膨胀也得到控制,通货膨胀率已从1992年的201%下降到1995年8.6%;失业率也逐年下降,已从1993年的15.5%下降到1995年的7.4%,1996年2月又比1995年底下降2.4%。

经济稳步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政局相对稳定。1992年12月斯举行独立后的首次大选,前共产主义者联盟领导人库昌和德尔诺夫舍克分别连任总统和总理。他们老成持重,颇有威望,善于驾驭局势。另外,该国民族比较单一,斯洛文尼亚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且与分裂后的其他国家没有民族纠纷,因而迅速摆脱了独立初期的困境,并为后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二,经济转轨基础好。南联邦解体前斯洛文尼亚曾是最富裕和最发达的共和国,其人口只占当时联邦总人口的8.4%, 但创造的社会产值却占19%左右。早在1964年,它就在南联邦内倡导市场经济,斯洛文尼亚人对市场经济具有广泛共识,为独立后的经济全面转轨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独立后,为了尽早确定其在欧洲的地位和振兴经济,把发展同欧盟国家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关系作为首要任务。1992年6月加入中欧倡议组织,12 月加入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1993年1月和2月先后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94年3月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10 月成为关贸总协定成员国。1995年7月被世贸组织接纳为成员国。1996年1月成为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成员国,并于6月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同时, 它还采取了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目前人均出口收入近4000美元,成为世界上人均出口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充满内忧外患的马其顿共和国

马其顿于1991年11月宣布独立,是前南各共和国中唯一通过和平途径获得独立的国家。然而,5年来,它一直受到内忧和外患的困扰。

由于马其顿地处巴尔干半岛欧亚陆上交通要道,对于美国、俄罗斯及一些欧洲大国来说,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美国为使北约南翼稳定,保护其在中东和近东的重要经济、军事和政治利益,建立横贯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土耳其的“军事基地链”,在马独立后,即充当其“后卫国”。1993年美与马建交之前,就破例向马派遣了300 名“预防性”地方部队,帮助马守卫边境。此后,美又提供紧急经援,帮助它训练军队,并多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西欧大国为恢复和扩大其昔日的势力范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均给以大力支持。俄罗斯为“重返巴尔干”,保住其传统势力范围,近几年一直向它提供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石油和天然气,还计划铺设一条通向该国的天然气管道。

马其顿的独立令四邻不安。其邻国希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联盟的塞尔维亚对它的独立都耿耿于怀。希腊拒不承认其为独立国家,认为“马其顿共和国”这一国名与希腊北部马其顿省有相重之处,马国旗上的图案和某些宪法条款“有觊觎希腊北方马其顿省领土之嫌”,因而坚持要求对上述有关内容予以修改。希腊的要求遭拒绝后,希腊于1994年2月开始对马实行了长达19个月的禁运。 保加利亚虽承认它的独立,但不承认马其顿民族和马其顿语的存在,并强调“保境内的马族人就是保族人”。阿尔巴尼亚以马境内阿族人的“母族国”自居,要求马“尊重马境内阿族人的民族权利”,并支持马境内的阿族人“搞分裂活动”。塞尔维亚也认为,“马其顿在历史上曾是它的一部分”。

此外,民族矛盾是影响政局稳定的最大隐患,尤其是其境内的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两族矛盾“日益突出”。占总人口23%的阿族人在阿尔巴尼亚的“支持”下,拒不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要求成为“同马族平等的主体民族”,实现阿族政治上的高度自治。他们试图建立一个“独立的西马其顿”国家,最终目标是与“母族国”合并,并建立了自己的准军事组织。因此,近年来马、阿两族互相敌视,并发生过“罕见的流血冲突”。同时,马境内的阿族与塞族之间也磨擦不断。

遭受战争重创的波黑共和国

1992年3月波黑宣布独立后即爆发内战,直到1995年11月21 日交战三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战斗才暂告结束。但战争造成的严重后果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实现“真正的和平”仍遥遥无期。

旷日持久的战争使5%的波黑居民死亡,15%致残,有2.5万儿童成为孤儿,约一半居民沦为难民,其中120万难民流浪在国外,110万在波黑境内无家可归。战争造成的损失高达800亿美元,2/3的基础设施被破坏,铁路、公路和桥梁大多不能使用。1995年的生产水平仅是战前的4%,工业产值减少了95%,人均收入下降了80%,80 %的居民靠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维持生活。

波黑内战不仅使自己国家千疮百孔,而且对前南斯拉夫地区及欧洲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响之一,前南地区两个重要国家——南联盟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分别作为波黑塞、克两族的“母族国”和“后台”,直接卷入了波黑战争,使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两大民族的仇恨进一步加深,导致该地区的民族、领土和宗教纠纷错综复杂。影响之二, 100多万难民涌入德、奥、希、匈等国,不仅给这些国家的财政增加了负担,而且使失业问题更加突出,从而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安定。奥地利政府曾为此宣布其国家进入军事戒备状态。影响之三,欧洲一些历史上从未自成国家的民族,借助民族自决、民族分离、回归的潮流,试图从多民族国家中分离出来建立自己的国家。影响之四,美俄两个大国为争夺影响,在波黑进行了冷战结束后的首次直接交锋。另外,美与西欧大国的裂痕进一步扩大。美为继续维护其在欧洲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企图控制解决波黑问题的领导权。而西欧大国则强烈要求同美“分享领导权”,因而竭力缩小美在欧洲的作用和影响。

虽然拟定于今年9 月进行对波黑前途事关重大的波黑战后首次民主选举,但其结果将令人担扰。波黑三个民族在三年半的相互残杀中积怨甚深,短期内难以化解,实现真正的统一还相当遥远。波黑塞族认为,波黑成为统一国家只是幻想,塞族“根本不可能”同穆、克两族生活在一起;波黑克族始终坚持不与穆斯林共同生活,不但没有根据代顿和平协议的要求,撤消早在1992年7 月成立的“赫尔采格—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共和国”,反而于今年6月15日,重新组建了“新政府”。 目前在波黑实际存在“三个准国家”。另外波黑的“种族清洗”和“种族隔离”仍在继续,各地方民族政权设置障碍阻止异族难民返回家园,使三个民族控制区的人口成分日趋单一。各民族之间至今仍未实现人员自由通行。同时,舆论工具均控制在各民族地区执政者手中,难以客观地报道各党派的执政纲领,因此波黑国家选举有可能重蹈1991年选举的覆辙,其结果将是目前执政的且持强硬路线的三大民族主义政党——波黑民主行动党、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都获胜。因此,波黑的分裂局面还是难以彻底扭转。

标签:;  ;  ;  ;  ;  ;  ;  ;  

前南斯拉夫五国的现状_波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