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肿瘤医院 621000
【摘要】目的:观察利奈唑胺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择取2013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用不同的治疗药物,分别为采用利奈唑胺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与采用万古霉素的40例对照组患者,对比其治疗效果及不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上比万古霉素更加有效、安全。
【关键词】重症肺炎;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临床疗效;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azolamid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will pick during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3 were treated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by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s to its points into two groups and adopting different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adopt rina thiazole amine of 40 patients with the team and the use of vancomycin 4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compar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no adverse reaction rat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linazolamide is more effective and safe than vanc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keywords] severe pneumonia; Linazolamide; Vancomycin;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重症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急、发展快、病情重,患者多伴有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临床主要使用抗生素来进行重症肺炎的治疗,而万古霉素便是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是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病菌对万古霉素等常用药物有了较高的抗药性,因此现阶段万古霉素已经难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1]。而利奈唑胺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有着较强的抗菌活性,无论是静注还是口服都可以获得接近100%的生理利用率,同时其肾毒性与肝毒性均较为轻微,安全性也更高[2]。本文选择2013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试探究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用不同的治疗药物,分别为采用利奈唑胺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与采用万古霉素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88岁,平均(59.50±13.28)岁;病程最短10日,最长22日,平均(16.78±3.22)日。研究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89岁,平均(59.42±13.53)岁;病程最短11日,最长21日,平均(16.57±3.34)日。对比两组患者的如下资料——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病程长短等,差异全部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统计学对比。
纳入标准:①经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②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颁布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③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协议,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或患有精神类等影响研究配合度的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或并发有严重疾病的患者;③对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等研究中涉及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先常规输液,纠正其紊乱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度平衡,随后为其采取平喘、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确保其病情平稳。在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万古霉素(生产单位: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269;规格:1g:100万单位)进行静脉滴注,每次1g,每日2次,连续用药2周;研究组则使用利奈唑胺(生产单位:挪威辉瑞制药;国药准字:H20110312;规格:300ml:600mg)进行静脉滴注,每次600mg,同样为每日2次,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其中治疗效果可按照如下依据进行判定:①痊愈:实验室检查与病原学检查的所有项目均恢复正常,相关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②显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相关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与病原学检查仍有一项未恢复至正常水平;③有效:相关症状与体征虽有改善但并不明显,实验室检查与病原学检查有一项以上未恢复正常;④无效:治疗72小时内患者的病情依然无法得到控制,相关症状与体征或无明显好转,或有所加重[3]。※有效率加显效率加痊愈率即为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到实验研究中的患者其所有临床数据均以21.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检验。其中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等计数资料均以(n,%)表示,行卡方值检验。若两组数据在统计计算后得到P<0.05的结果,则分组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见表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在疗效上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效果的组间对比(n,%)
3 讨论
作为一种呼吸科常见疾病,肺炎通常起病于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对呼吸道黏膜的感染,除此之外,吸入性异物与放射线也会使肺泡、肺间质以及终末气道发生炎症。若是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有可能发展至重症肺炎。现阶段,临床主要使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等药物进行重症肺炎的治疗,其中万古霉素为临床上一种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的糖肽类抗生素,其作用于葡萄球菌、梭状芽胞杆菌,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与细胞质中核糖核酸的合成来抑制病菌细胞的繁殖,杀灭病菌,达到抗菌目标[4]。但是这种抗菌药物在临床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应用,在抗生素滥用的大背景下,许多病菌都对这种抗生素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这使得万古霉素的疗效愈加地不理想,本文中使用万古霉素的对照组只取得了80%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万古霉素还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本文中对照组便有17.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发生腹泻腹痛现象的患者有4例,发生恶心呕吐现象的患者有2例,发生肝肾功能异常问题的患者有1例,这些不良反应使得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不良反应的频繁出现会影响到患者的依从性,使得患者不愿意选择这种药物进行治疗。而利奈唑胺是一种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其可以与病菌的核糖体50S亚基相结合,切断核糖核酸与核糖体之间的链接,使得核糖核酸70S的起始复合物无法形成,进而阻断病菌蛋白质的合成[5]。从结果可以发现,研究组获得了97.5%的显著治疗效果,这意味着利奈唑胺在重症肺炎中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原因除了与利奈唑胺上述药理作用有关,还与利奈唑胺的一些特性有关,例如,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组织穿透性,可以在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衬液中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此外,利奈唑胺这种由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具有较为特殊的作用方式与作用位点,不会对肽基转移酶活性造成影响,无法如大部分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那样产生耐药性,因此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再看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其仅有2.5%,且均为血小板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利奈唑胺可以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血小板的存在,但是其几乎无毒副作用,因此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伤害。
结语:
利奈唑胺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与显而易见的安全性,临床应该优先选择这种药物进行重症肺炎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李佳,罗慧敏,范玉华,等.老年患者使用利奈唑胺的临床评价及不良反应监测[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11):1322-1327.
[2]郑丽星,齐秀芳.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7):69-70.
[3]赵丰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04):695-698.
[4]杜中良,焦玉坤,程振田,等.利奈唑胺联合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2):4541-4543.
[5]王东升,牟吉,王斌梁,等.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序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5):1050-1052.
[6]车春莉,张一梅,鲁犇,等.重症肺炎患者利奈唑胺经验治疗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0):5033-5035.
论文作者:唐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患者论文; 肺炎论文; 霉素论文; 重症论文; 疗效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