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甘孜藏区受教育权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翰玉[1](2021)在《民国甘孜地区民族教育和民族交融的关系研究 ——以《民国时期西康资料汇编》教育文献为据》文中研究表明
陈怡[2](2021)在《四川甘孜州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宇琦[3](2021)在《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享受到了高质量教育和多方面的服务支持。作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础的资源,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保证融合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所具备的融合教育态度、知识和能力等,将直接决定着融合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四川藏区,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专业发展面临着挑战。一方面,由于四川藏区地域偏远、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使得融合教育在此地的发展相对迟缓,教师缺少融合教育的专业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四川藏区民族多样、文化多元的特点,当地的融合教育还涉及到了民族团结与融合的意义。因此,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较为复杂。了解目前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现状,不仅可以挖掘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影响因素,还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促进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提升,推动融合教育本土化的有效发展。首先,本研究在检索和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探析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研究。其次,将四川藏区作为研究场所,向当地小学教师发放问卷,并回收整理数据。基于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研究选取了4名班上有特殊儿童的四川藏区小学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以探讨影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目前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态度和能力较好;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知识水平较差;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水平差异大。通过与四川藏区小学教师的访谈,本研究发现影响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1)科学、系统的融合教育理念尚未在四川藏区普及;(2)四川藏区缺少融合教育师资力量;(3)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体系不完善;(4)四川藏区小学教师多元文化意识不强;(5)四川藏区缺少对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为了提升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的建议与对策:(1)健全四川藏区融合教育制度,转变当地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理念;(2)完善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体系;(3)丰富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内容;(4)招贤纳士,优化四川藏区融合教育师资结构;(5)建立合理的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评价和奖励机制;(6)发挥四川藏区多元交融的榜样作用。
杨攸[4](2021)在《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研究指明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产业的推陈出新。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为主导产业的时代,手机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从而成为最便捷的信息载体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广泛地使用手机,手机成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高中生群体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此类现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为研究工具,探究高中生的自尊与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下与手机成瘾之关系:(1)在人口学变量上,手机成瘾与各维度差异明显:从年级上看,高二手机成瘾情况最甚,其次依次为高三,高一;从性别上看,低效性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即男生的平均值低于女生;从户口所在地上看,戒断性维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农村的平均值低于城市。(2)在人口学变量上,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年级上,高一年级在父亲/母亲情感温暖上的得分高于高二;城市学生在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上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在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上的得分皆高于非独生子女;住校生在父亲情感温暖上的得分显着高于不住校的学生。(3)在人口学变量上,自我控制及各维度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级自我控制差异显着,高一大于高二;农村学生在自我控制和冲动控制、健康习惯、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城市学生;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控制和冲动控制、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住校生在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不住校的学生。(4)自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5)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和手机成瘾之间紧密关联: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显着负相关,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显着正相关;自尊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明显负相关,与自我控制、父亲/母亲情感温暖明显正相关;自我控制与父亲情感温暖明显正相关,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明显负相关。(6)自我控制在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着,且自尊调节了父亲过度保护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
张静雅[5](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马俊[6](2021)在《藏族民间调解转型及适用研究 ——以青海果洛州“斯巴”调解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推行依法治理、源头治理以及司法为顺应国家治理将矛盾纠纷的化解向基层防控延伸而践行诉源治理举措的景貌中,谈及作为藏族化解矛盾纠纷重要方式与蕴含本土法制资源的民间调解,可谓恰逢其时。藏族民间调解机制萌生于历史底蕴深厚的藏族传统法制文化,跃动于藏族本土化法制资源,流淌于藏族原生情法资源优势与现代法治精神竞相博弈中。其不啻是藏族法制传统中酝酿和积淀的重要纠纷化解方式,亦是藏族社群在长期生产生活和法制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具有藏族群体内部权利和义务关系为表征的习惯法传统之重要耦合。作为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黄河源头与甘青涉藏地区的交接处(安多康巴文化结合处)、唐蕃古道重要组成部分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基于“阿什姜”部落头人控制的封建割据状态而形成的特殊部落组织遗存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历史与现实情境,果洛州的藏族民众在长期化解纠纷的基础上经由历史积淀与传承以及依循部落习惯法解纷传统而日渐约定俗成一套代表该藏族群体历史性、地域性与民族性,且殊异于行政调解或司法调解的纠纷化解方式——“斯巴”调解。果洛州的“斯巴”调解以本土化的调解主体、灵活性的调解过程、裁决式的调解结论为表征,经由“纵向三角构造”嬗变为“横向线性构造”、“人——团”调解嬗变为“团——团”交互式调解的程序构造艺术,凭借品行优势、文化优势、语言优势、情感优势将原生性的权威与情法资源优势在纠纷调解实践中转化为“物理——事理——情理——法理”元素叠加嵌套的互动式的调解程序运作艺术。解纷者、解纷依据、解纷机制素来是藏族民间调解机制的重要组成和解纷场域中情法资源相互博弈的核心因子,从传统到现代、法制到法治的跨越,势必是民间调解等解纷机制转型的征程。藏族民间调解抑或“斯巴”调解是复兴还是转型?历史与实践的经验向我们叙说:藏族民间调解集聚着藏传佛教佛法、藏族伦理道德、藏族风俗习惯、藏族习惯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等多元规范,果洛州“斯巴”调解在转型中得以互动适用。而藏族民间调解转型及适用实质表现为受藏传佛教佛法影响的藏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藏族习惯法等民间规范与国家法律在纠纷化解中多元规范间互动与博弈的过程。那么,“斯巴”调解在转型及适用中如何意欲达致民间规范与国家法律良性互动呢?鉴于此,以藏族民间调解中原生情法资源优势与现代法治元素相交融的青海果洛州“斯巴”调解为切入点,以解纷场域视阈下“斯巴”调解转型及适用为主线,藉由藏族民间调解释义、转型与适用的法律情境探析以及“斯巴”调解缘起、蕴意、特征、解纷依据和程序艺术等萌生之探;“斯巴”调解转型及适用中多维嬗变与互动和成效的跃动之状;“斯巴”调解转型及适用中调解队伍综合素质偏低、情理与国法适用误区、调解的非规范性增加调解结果不可预见性、制度化改造使得调解优势式微,以及从解纷素养与新型纠纷张力、民间规范与国家法律间的博弈、原生性与法制化的对垒等缘由分析为表征的流淌之困演进轨迹;是故,在透视调解法制化可能与限度的基础上,从解纷者、解纷适用规范以及解纷机制自身构造之维度,提出通过吸纳藏族乡贤等方式建立复合型调解员准入标准、用“纳规入约”等举措规范民间调解过程、用“以案定补”方式优化调解结果“四·四”制分级甄别机制和“四·三”制交互式认定程序、依循纠纷类型以“依纷划调”优化藏族“诉调衔接”机制的多元化调适路径,以期使具备原生情法资源优势的“斯巴”调解日渐臻于法治化轨道,与国家法律渐趋调适而融合无间,为涉藏地区法治建设中的本土化法制资源与现代法治元素的良性互动增砖加瓦。
王海港,赵智文,王存同,袁劲秋[7](2021)在《西康德格藏族人口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我国藏学家李安宅在《西康德格之历史与人口》一文中使用的1944年西康德格藏族人口调查数据,本研究补充了前后相近时期的总和生育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其他历史资料,并应用现代人口理论和人口分析方法对20世纪40年代的德格藏族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初步结论如下:首先,该时期德格的人口死亡水平属于区域模型生命表的南方2型,总人口以年均约2%的速度负增长;其次,预测德格人口年龄分布及数量动态演变的莱斯利矩阵的特征值小于1,再次验证了德格人口的下降趋势。此外,本研究还讨论了1944年德格人口数据的可信度;并使用1954年尼泊尔人口普查报告统计的婴儿死亡率数据,推翻了西方藏学家关于20世纪上半叶西藏西南部的吉隆宗(县)人口以年均5‰速度增长的结论。
杨梅[8](2021)在《甘孜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研究》文中指出藏族民间习俗丰富多彩。在甘孜乡城民间存在着一种受当地人推崇的民间习俗——笑宴,其内容多样,形式丰厚,寓意深重。笑宴是民族自信的产物,是乡城民间文化的历史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是集文学、戏剧于一体的民间口头传统演出形式,是乡城藏民日常生活和人生仪礼中重要的仪式环节之一。笑宴主要出现在当地宴会或者聚会中,多以两人对话或者多人对话的形式呈现,它是一种用逗人发笑的幽默语言,让现场气氛其乐融融的口头传统。目前,学界对这一民间习俗相关研究探索甚少。本论文以笑宴习俗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表演理论和程式化理论两方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阐释。本文以乡城藏族历史文化记忆和生态环境为背景,分析笑宴习俗的生存语境、笑宴表演的空间场域以及表演形态、特征等内容,深入挖掘笑宴习俗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功能的深层含义,为更好地保护传承笑宴习俗提出建议。本论文分六个部分论述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内容,综述了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使用的方法、理论,阐释了研究过程以及田野概况。第二部分主要从乡城藏文化的生态语境入手,论述乡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为笑宴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人文历史环境为笑宴的发展稳定提供了文化土壤。第三部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地的深入体验,阐述笑宴习俗的演出场域以及对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性进行探讨。主要从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两方面入手,展示笑宴习俗的生存空间,对笑宴习俗演出场域、形态以及笑宴大师、笑宴传承人进行介绍。第四部分运用程式化理论,对笑宴习俗的表演主题、典型场景以及叙事范式深入剖析,同时还讨论了笑宴习俗的即时性特征,理清了笑宴习俗的构成元素。第五部分主要阐释笑宴习俗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功能,从笑宴习俗的具体演出内容分析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论述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的文化功能。第六部分从大众文化、外来文化等不稳定因素为民族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入手,梳理笑宴习俗的发展现状以及困境,结合社会实际,挖掘笑宴习俗传承发展的内在机制,以期为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的保护传承建言献策。
张琪[9](2021)在《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是各国和地区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和各政府部门致力研究的领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起步的初始阶段往往都是资源依赖型,即资源环境禀赋决定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这属于适应性产业结构;在国家经济一体化并实施经济功能区划分与创新协调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就是必然趋势,这属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经济结构。新时期,国家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和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在国家的这一宏观经济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和探索青藏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原则、方法和路径,使得选题具有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因为甘孜州幅员面积达15.37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东麓的主要构成区域,其经济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以为青藏高原东麓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的新时期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区域经济学、民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对甘孜州产业结构形成过程、现有产业结构的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原则、方法和路径,提出了“适应性调整优化、存量性调整优化、增量性调整优化、管理性调整优化”的个性化实操思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论文采用“提出问题——理论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研究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如下: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其次,对本论文中所分析的资源环境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区域资源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性,建构了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系统和产业结构系统的关联模型。随后,论文对甘孜州建州60多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该区域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发现,该区域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产业发展理念沿袭着对资源型发展的路径依赖,产业结构与区域生产力层次对接能力弱,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验证了该区域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作用机理,厘清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提出了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路径:(1)在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的原则下,盘活存量,优化增量;(2)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3)创新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区域的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协同效益(4)依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5)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提升产业协同效益;(6)优化区域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生产层次对接;(7)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曾毅[10](2020)在《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是藏族传统上康区的核心区域。它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解放初,甘孜州仅有各类干部69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80余名。截止2019年,全州共有各类干部623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38800余名,藏族干部35800余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州地区生产总值388亿元,是1950年的1142.5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831元、12808元,分别是1950年的137.7倍和145.5倍;全州18个贫困县(市)、136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2.2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70年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党的民族理论和干部政策在甘孜州得到了较好地贯彻运用,其干部队伍建设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对民族自治州而言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范例。以往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把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体现了党的德才兼备和五湖四海干部政策优良传统。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由于资料获取受限和信息滞后等原因,目前对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范围和领域呈现碎片化特征,局限于某一时期、某个具体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尽管如此,前人的研究仍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基础,以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和干部政策为指导,把甘孜州干部队伍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从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切入,对甘孜州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是其自然环境对干部队伍建设的制约性,以及“治藏必先安康”在“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和把握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回顾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梳理总结解放初期、民主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等阶段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阶段性特征、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新时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面临挑战,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会议都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要求,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又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对甘孜州干部队伍的现状调查,从干部队伍结构、履职和职业发展两个重要维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在民族结构、籍贯结构、政治面貌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较为均衡,但在学历结构、专业学科结构、行政辖区分布结构、行政职级结构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是干部队伍诸多结构因素中与发展稳定工作密切相关的因素,集中反映出当前干部队伍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以及基层能力薄弱的问题。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继承弘扬“老甘孜精神”,持续加大正风反腐力度,同时对当前较为突出的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严重缺乏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四川甘孜藏区受教育权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甘孜藏区受教育权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3)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理念发展:融合教育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教育需求 |
1.1.2 现实需求: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是满足儿童多元教育需要的重要基础 |
1.1.3 困境与挑战:提升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任务迫在眉睫 |
1.2 文献综述 |
1.2.1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实践形式 |
1.2.2 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内涵与培养模式 |
1.2.3 民族地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内涵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 |
1.3.1 特殊儿童 |
1.3.2 融合教育 |
1.3.3 教师融合教育素养 |
1.3.4 四川藏区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假设 |
2.2.3 研究方法 |
2.2.4 研究工具 |
2.2.5 数据统计方法 |
2.3 研究思路 |
3 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理论建构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理论维度划分 |
3.2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问卷的编制 |
3.2.1 问卷题目的编写与设置 |
3.2.2 问卷施测 |
3.2.3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
3.2.4 信效度分析 |
3.2.5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
4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调查结果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工具 |
4.3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
4.4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5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在各因子上的差异显着性 |
4.5.1 地区因子的差异显着性 |
4.5.2 性别因子的差异显着性 |
4.5.3 教龄因子的差异显着性 |
4.5.4 学历因子的显着差异性 |
4.5.5 岗位因子的差异显着性 |
4.5.6 城乡因子的差异显着性 |
4.5.7 教学经历因子的差异显着性 |
4.5.8 特教培训因子的差异显着性 |
5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现状 |
5.1.1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态度与能力水平较好 |
5.1.2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知识水平较低 |
5.1.3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水平差异大 |
5.2 影响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
5.2.1 科学、系统的融合教育理念尚未在四川藏区普及 |
5.2.2 四川藏区融合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
5.2.3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体系不完善 |
5.2.4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多元文化意识不强 |
5.2.5 四川藏区缺少对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
6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1.1 关于问卷编制 |
6.1.2 关于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健全四川藏区融合教育制度,转变当地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理念 |
6.2.2 完善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体系 |
6.2.3 丰富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内容 |
6.2.4 优化四川藏区融合教育师资结构 |
6.2.5 建立合理的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
6.2.6 发挥四川藏区多元融合的榜样作用 |
6.3 反思与后续研究建议 |
6.3.1 不足 |
6.3.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预测问卷 |
附录二 正式问卷 |
附录三 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访谈提纲 |
后记 |
(4)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2.文献综述 |
2.1 手机成瘾 |
2.1.1 手机成瘾的概念 |
2.1.2 手机成瘾的测量 |
2.1.3 国外对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研究 |
2.1.4 国内对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研究 |
2.2 父母教养方式 |
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2.2.3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2.3 自尊 |
2.3.1 自尊的概念 |
2.3.2 自尊的测量 |
2.3.3 自尊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控制 |
2.4.1 自我控制的概念 |
2.4.2 自我控制的测量 |
2.4.3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手机成瘾四者间的关系 |
2.5.1 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相关研究 |
2.5.2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
2.5.3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调节作用 |
2.5.4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控制间的调节作用 |
3.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意义 |
3.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人口学变量调查表 |
4.2.2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
4.2.3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
4.2.4 自尊量表 |
4.2.5 自我控制量表 |
4.3 研究内容 |
4.4 研究程序 |
5.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共同方法偏差 |
5.2 问卷完成情况 |
5.3 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差异 |
5.3.1 描述性分析 |
5.3.2 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 |
5.3.3 各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 |
5.3.4 各变量在户口所在地上的差异 |
5.3.5 各变量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
5.3.6 各变量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 |
5.4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5.5 有调节的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1 自尊、自我控制对父亲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效应分析 |
5.5.2 自尊、自我控制对母亲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效应分析 |
6.分析与讨论 |
6.1 高中生手机使用及手机成瘾特点分析 |
6.2 高中生自我控制特点分析 |
6.3 高中生自尊特点分析 |
6.4 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分析 |
6.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和手机成瘾的相关分析 |
6.6 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6.7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
7.教育建议 |
8.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自我控制量表 |
自尊量表 |
致谢 |
(5)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6)藏族民间调解转型及适用研究 ——以青海果洛州“斯巴”调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调研地及调研情况介绍 |
五、论文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萌生之探:藏族民间调解机制述说 |
第一节 藏族民间调解相关概念辨析 |
一、民间调解的概念辨析 |
二、藏族民间调解之概念厘定 |
三、藏族民间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辨析 |
第二节 藏族民间调解转型及适用的法背景探析 |
一、前世保障:藏族传统法制的形塑 |
二、今生依据:国家现行法律的空间 |
第三节 果洛州民间调解的适用样态——“斯巴”调解 |
一、“斯巴”调解的缘起及蕴意 |
二、“斯巴”调解的显着特征 |
三、“斯巴”调解的解纷依据 |
四、“斯巴”调解的程序艺术 |
第二章 跃动之状:果洛“斯巴”调解转型及适用现实样态 |
第一节 多维的嬗变:“斯巴”调解的转型样态 |
一、调解主体:“斯巴”调解队伍的多元构造 |
二、调解依据:从习惯法迈向多元化规范并存 |
三、调解过程: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趋势转型 |
四、调解职责:从单纯调解迈向多元化法律服务 |
第二节 互动与成效:“斯巴”调解的适用样态 |
一、互动前状:“斯巴”调解适用前的社会情境 |
二、适用路径:“斯巴”调解的解纷范围及方式 |
三、适用效能:“斯巴”调解化解纠纷后的成效 |
第三章 流淌之困:果洛“斯巴”调解转型及适用的困境 |
第一节 “斯巴”调解转型及适用的困境表现 |
一、“斯巴”调解队伍整体解纷素质偏低 |
二、“斯巴”解纷时适用情理与国家法选择误区 |
三、“斯巴”调解的非规范性增加调解结果不可预见性 |
四、制度化的改造使得“斯巴”调解优势日渐式微 |
第二节 “斯巴”调解存在困境的缘由分析 |
一、解纷素养与新型纠纷间的张力 |
二、民间规范与国家法律间的博弈 |
三、调解原生性与法制化间的对垒 |
第四章 调适之径:藏族民间调解的解困路径 |
第一节 以复合型人员准入标准优化调解队伍素养 |
一、分类聘用具备良好法律意识的调解员 |
二、吸纳具备丰富解纷经验与技能的民间权威 |
三、吸纳有德行、调解技能、法律等多元要素的藏族乡贤 |
第二节 多举措规范与提升藏族民间调解过程的可控性 |
一、依法框定藏族民间调解的解纷范围 |
二、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整合藏族民间调解解纷依据 |
第三节 “以案定补”优化民间调解结果甄别与认定程序 |
一、建立藏族民间调解结果分级甄别机制 |
二、优化藏族民间调解结果交互认定程序 |
第四节 依循纠纷类型优化藏族“诉调衔接”机制 |
一、以“调诉分流”优化藏族多元纠纷化解机制 |
二、以“调解分流”化解藏族调解资源竞争困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西康德格藏族人口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区域模型生命表方法 |
三、数据获取与描述 |
(一)女性人口年龄分布 |
(二)总和生育率和年龄别生育率 |
(三)婴儿死亡率或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 |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德格户口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
(二)吉隆与西藏藏族人口的增长 |
(8)甘孜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五、田野调查过程 |
第一章 乡城藏文化的生态语境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一、地形地貌 |
二、气候特征 |
第二节 人文历史环境 |
一、农牧环境 |
二、历史记忆 |
三、民族融合 |
四、民风民俗 |
第二章 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的表演活动 |
第一节 笑宴习俗的表演场域 |
一、婚礼仪式中的笑宴 |
二、日常生活中的笑宴 |
第二节 笑宴习俗的形态 |
一、笑宴表演者 |
二、观众互动性 |
第三章 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的特征 |
第一节 笑宴表演的程式化 |
一、笑宴的表演主题 |
二、笑宴的典型场景 |
三、笑宴的叙事范式 |
第二节 笑宴表演的即时性 |
一、表演的即时性 |
二、即时性成因分析 |
第四章 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笑宴习俗的文化内涵 |
一、生产生活的呈现 |
二、仪式风俗的表达 |
三、族群记忆的再现 |
第二节 笑宴习俗的文化功能 |
一、民众狂欢功能 |
二、社会凝聚功能 |
三、心理认知功能 |
四、教育传承功能 |
第五章 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的发展现状与保护传承 |
第一节 笑宴习俗的发展现状 |
一、生存困境 |
二、发展机遇 |
第二节 笑宴习俗的保护传承 |
一、教育传承 |
二、改革内容 |
三、健全传承人保护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青藏高原的经济社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
1.1.2 青藏高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3 青藏高原东麓的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 |
1.2 研究对象 |
1.2.1 理论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3 实证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和价值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
1.4.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 |
1.4.3 资源、环境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 |
1.4.4 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研究 |
1.4.5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研究 |
1.4.6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
1.5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法 |
1.6.2 学科综合研究法 |
1.6.3 田野调查法 |
1.6.4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7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1 对民族地区典型区域(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的优化理论有所创新 |
1.7.2 提出了典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新思路 |
1.7.3 提出了典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观点 |
第二章 产业结构优化与资源环境相关性的基础理论 |
2.1 产业发展理论 |
2.1.1 产业发展理论的内容 |
2.1.2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资源配置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的重要基础 |
2.4.2 可持续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
2.4.3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5 产业生态化理论 |
2.6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分析 |
3.1.1 资源环境的约束要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
3.1.2 产业结构优化将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
3.2 区域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分析 |
3.2.1 资源环境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3.2.2 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效应分析 |
3.3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3.3.1 青藏高原资源东麓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3.3.2 青藏高原资源东麓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甘孜藏族自治州资源环境分析 |
4.1 自然资源的界定和特征 |
4.1.1 自然资源的界定 |
4.1.2 自然资源的特征 |
4.2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概述 |
4.2.1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概况 |
4.2.2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生态环境概况 |
4.3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 |
4.3.1 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 |
4.3.2 生态保护基础好 |
4.3.3 环境生态质量保持良好状态 |
4.3.4 生态工程发展良好 |
4.3.5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恢复能力弱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分析: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
5.1 甘孜州经济发展概述 |
5.1.1 甘孜州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过程 |
5.1.2 甘孜州三次产业发展分析 |
5.1.3 甘孜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
5.2 甘孜州第一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5.2.1 甘孜州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
5.2.2 甘孜州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5.3 甘孜州第二产业发展情况评价 |
5.3.1 甘孜州第二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5.3.2 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
5.3.3 甘孜州工业化水平评价 |
5.4 甘孜州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
5.4.1 第三产业产值变迁分析 |
5.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5.4.3 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相比较 |
5.5 甘孜州三产业结构分析 |
5.6 甘孜州资源型产业发展分析 |
5.6.1 对资源型产业的界定 |
5.6.2 资源型产业发展情况 |
5.7 甘孜州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分析 |
5.7.1.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分析 |
5.7.2.对区域资源和环境效益的分析 |
5.8 甘孜州基于资源环境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
5.8.1 产业发展受资源的制约大 |
5.8.2 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问题突出 |
5.8.3 产业发展受环境的制约强 |
5.8.4 绿色能源产业开发程度较低 |
5.8.5 区域生产力层次结构,产业对接不强,产业协同能力弱 |
5.8.6 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呈现“五缺乏”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1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分析 |
6.1.1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情况概述 |
6.1.2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评价 |
6.2 青藏高原东麓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6.3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SWOT分析 |
6.3.1 优势分析 |
6.3.2 产业结构优化的劣势 |
6.3.3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 |
6.3.4 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挑战 |
6.4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优化的原则 |
6.4.1 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友好原则 |
6.4.2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原则 |
6.4.3 产业集中入园原则 |
6.4.4 生态红线下的依法关停并转原则 |
6.4.5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原则 |
6.5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路径 |
6.5.1 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
6.5.2 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 |
6.5.3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协同效益 |
6.5.4 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 |
6.5.5 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 |
6.5.6 强化区域人才支撑作用,着重力打造人才振兴工程 |
6.5.7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五原则” |
7.1.2 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
7.1.3 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 |
7.1.4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协同效益 |
7.1.5 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 |
7.1.6 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 |
7.1.7 强化区域人才支撑作用,着重力打造人才振兴工程 |
7.1.8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两重性特点 |
一、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 |
二、自然环境的制约性因素 |
第二节 社会历史特点 |
一、政治历史沿革与民族人口结构 |
二、民族历史文化独特 |
三、“治藏必先安康”在“治边稳藏”战略中的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甘孜州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干部队伍建设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生政权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造就第一代干部 |
二、民主改革为干部队伍建设增添新鲜血液 |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使用各民族干部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环境影响导致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曲折前进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历程及特点 |
第一节 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迎来机遇与挑战 |
一、新时期发展与稳定为甘孜州工作定位 |
二、中央对涉藏地区实行差别化区域治理迎来干部队伍建设机遇 |
三、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对干部队伍的挑战 |
第二节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一、恢复党的干部政策确立“四化”标准 |
二、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提升干部专业能力 |
三、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成为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重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干部队伍结构分析 |
一、干部队伍结构情况 |
二、干部队伍双向流动情况 |
三、干部队伍结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干部队伍履职与职业发展状况 |
一、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调查 |
二、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 |
一、干部队伍精神品质方面 |
二、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方面 |
第二节 着力解决制约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
一、干部队伍建设中培养难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
二、干部队伍留不住引进难的主要原因和对策 |
三、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问题和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清代选派官员和教师进藏办法及优惠待遇摘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四川甘孜藏区受教育权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甘孜地区民族教育和民族交融的关系研究 ——以《民国时期西康资料汇编》教育文献为据[D]. 张翰玉.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四川甘孜州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D]. 陈怡.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四川藏区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研究[D]. 王宇琦.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杨攸.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藏族民间调解转型及适用研究 ——以青海果洛州“斯巴”调解为例[D]. 马俊. 西北师范大学, 2021(01)
- [7]西康德格藏族人口增长研究[J]. 王海港,赵智文,王存同,袁劲秋.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1(03)
- [8]甘孜乡城藏族笑宴习俗研究[D]. 杨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D]. 张琪.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10]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D]. 曾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