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标准分析_课程标准论文

解析高中课程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标准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课程标准与我们几十年来使用的教学大纲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课程标准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是从哪些角度提出来的,意图是什么,在这里作一次静态的描述。高中课程标准如何才能有效实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回答,这里只是总体上感受一下已形成文本的各学科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本?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结构,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这里主要谈四点:

第一,教学大纲的出发点和主线是针对学科,明确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包括内容前后顺序及教学基本要求,而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主线是针对学生,是学生在每一个学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以及他们通过学校教育之后应当实现的目标。

第二,教学大纲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每一学科知识技能方面应达到的要求,而课程标准关注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细细品味这两句话,涵义是不一样的。学科教育是服务于学科、让学生在学科上得以发展,还是服务于教育、通过学科教学实现学生的发展,两者的重心以及指此可能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行为自然会有所差异。

第三,教学大纲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课程标准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更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导。这是本次课程改革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第四,教学大纲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原则性、规定性和刚性,而课程标准既有做为国家文件的原则性、规定性的一面,又力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尝试用一种对话的方式、案例的方式、活动建议的方式来表达,这样一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启发性和弹性的作用。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在框架结构上也不相同,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安排、实施建议,每一部分要回答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本学科的基本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第二,课程目标,包括三维目标的具体描述;第三,内容标准,有必修和选修,通常按模块分别阐述;第四,实施建议,不仅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还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它对影响教育教学基本过程的各种要素都给予了关注。

下面,分五个方面对高中课程标准做一些说明。

一、关于“课程性质”

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力图从本学科在高中课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来描述本学科的课程性质。之所以用“力图”一词,是因为从义务教育到高中“各科目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呈现给实践工作者的这个文本是否已达到了对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可能仍有需要完善的余地。“力图”反映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者的追求。我们举几个案例:

如体育,对它的性质有三方面的描述:一是基础性,二是实践性,三是综合性。

基础性: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实践性: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研制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在讨论,到了高中阶段体育学习是每个方面都学,还是要有些专长性的要求?在体育活动时间里,有的人愿意到足球场,有的愿意到篮球场,有的则到游泳馆或到乒乓球室,为什么?如果他没有这个项目的一技之长的话,是很难在公众面前进行这一活动的,伴随一个人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必定是他有一定专长的项目。在高中阶段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基于他的文化背景,可以有侧重地选择一两个项目,这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

综合性: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重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又如音乐课程标准,是这样来描述它独特的教育价值的:

*通过音乐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表现和创作冲动,既有助于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

*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细细品味这段文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能感觉到音乐对于人的发展的独特价值,这样的描述方式不是简单的“教育理念加学科词汇”,而是把本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国家文件中表达出来,这对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试图从功能、内容、结构、教与学、评价等几方面,根据各学科的自身特点来具体地阐述改革的基本追求,上承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下达各学科的内容标准,从而把国家对普通高中阶段培养目标的追求落实到学科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这段文字通常只有几百字,但对我们理解整个课程的背景和各学科改革的基本取向非常重要。比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十条,可归纳为:

①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和选修系列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需求;选修系列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数学这一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让每个学生在同样的要求下获得成功是相当难的,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课程改革到本次课程改革所做的大量调研发现,在学校内学生普遍觉得有高挑战性的学科,一个是数学,一个是物理,像这样高抽象性的学科让每个高中学生都能够体面地、自信地获得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走向、不同潜能和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课程。

②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注重反映数学本质,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课程设置和实施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应增加算法的内容,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要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

③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④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⑤建立合理的数学评价体系。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例如,过程性评价应关注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学问题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对于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要制定相应的过程评价内容和方法。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理念:

①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②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③引导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三、关于“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的问题是国家课程文件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各科课程标准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基本精神,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翻开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历史、地理、物理、化学、技术、音乐等7个学科是直接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课程目标的(其中音乐、生物两学科在阐述时顺序上有所调整)。其它学科则根据本学科特有的特点,构建了各自学科课程目标阐述的维度:语文课程从“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展与创新”这样五个维度来阐述其目标追求;英语(包括日语、俄语)课程,其目标的核心是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则主要通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具体体现;而综合艺术课程(与分科的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地方和学校选择)的课程目标分别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四个方面描述。数学和美术课程则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以整体面貌呈现。

各学科课程目标的陈述方式可谓风格各异,但本质的追求却是一以贯之的,例如:生物课程目标:

1.知识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能力

……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又如,美术课程目标:

……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所有学科都在试图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本次课改的基本追求,把三维目标整合到本学科特定的话语体系中间来。

四、关于“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相当于现行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要求”。内容标准涉及很多内容,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

1.各学科课程内容都力图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如何使课程内容反映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地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这是在研制各课程标准过程中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经典又要具有时代精神,这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于基础性,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所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但高中阶段的基础性又有其特定的内涵,这里有两层涵义,一是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并能引导实践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都是基础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使学生保持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以及培养探索精神,发展实践能力,比起掌握经典知识还要重要。从众多学者、院士的意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呼吁:“大学更需要建(科学馆)”,“让学生有机会观察到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最好是亲手做实验”,“目的就是要唤醒大家在中学和小学沉睡的好奇心和乐趣”。基础性的另一层涵义是强调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这一点与强调课程的选择性直接关联。

关于选择性,以往的课程结构比较简单,必修课不存在选择的问题,而选修课的选择是和发展方向完全对应的,学生只要确定自己未来是考文科还是理科,剩下的一切都是确定的(我们称之为“硬轨道”)。而新课程中有些必修课程也有选择性,学生不是选择“我学什么不学什么”的问题,而是选择什么时间学和学习的顺序;如语文、数学、外语,学生在高中三年都要学五个模块10个学分,但你可以在高一第一学期去学,我可以在第二学期去学;必修的内容可以有学习顺序的不同,至于体育、音乐、美术(包括物理、化学的部分内容)要同样完成必修的学分,但学的内容却可以不一样,我可以连续三年学习排球运动获得9个学分,他可以连续三年进行水上运动,同样也获得9个学分,当然对这9个学分还可以有别样的组合,如4个学分用于学习乒乓球,5个学分用于体操。这样高度性的选择是在学科内容具有选择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为了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方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自身发展的多样性,构成高中课程多样化与选择性的基本背景和依据,在一个人即将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公民的时候,在16-18岁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如何引导他们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规划人生,使他们真正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是高中新课程试图解决的,也是各科课程标准努力追求的。下面让我们结合物理学科的具体内容结构来感受一下。

物理1、2是两个必修模块,在此基础上,有三个选修系列,系列1包含选修1-1、1-2两个模块,系列2包含选修2-1、2-2、2-3三个模块,系列3包含选修3-1、3-2、3-3、3-4、3-5五个模块。两个必修模块是基础,选修系列1是更多地用人文社会科学的方式描述物理学的基本思想;系列2更多地强调应用、强调实践、强调技术,以此作为载体来描述物理学的基本观点;而系列3的抽象化程度、数学化程度较高,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系统学习。一个高中学生学了物理1、2之后,只完成了4个学分,必须再学一个模块,才能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要求,至于选哪个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可以选择1-1、可以选择2-1或3-1。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模块的价值。过去我们选择的不是文科就是理科,文科所学的内容都一样,理科也如此。而基于模块的课程,学生可以考虑原来学习的基础,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他要思索自己将来向什么方向发展,在他拿不定主意时,他在老师、家长多方建议的背景下做出决策,他的这个选择可能是“错误”的,但这个“错误”的代价是一个模块的学习时间(而不是终生;实质上这并不是一个“错误”,而是发展选择能力的一种经历)。如果所选内容或太难或太易,都可以在随后的学段中进行调整。过去是“硬轨道”,选了理科你就无法再选择文科,选了文科就不能再选理科,就要一直学到底。以物理这个模型为例可以使我们初步地感受什么叫选择中学会选择,体会在选择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在选择中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为自己未来定位。没有选择的机会,学生永远不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选择与判断能力。

关于技术,这是高中新课程中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包括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在学校已受到高度关注,为之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通用技术是这次高中新课程实施中难度最大的。这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引导,成人社会过于功利化,学校原来的劳动技术教育已基本上销声匿迹了。在这种情况下,通用技术的出现,学校如何为学生提供他应有的技术素养教育,对管理者是个巨大的挑战,它会耗费学校比较多的精力。

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

(1)通用技术课关注如何把思想物化,如何把理念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科研系统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不擅长把理念通过技术途径加以实现,这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国民基本素养上的一种缺陷。在学校中如何增加学生的技术实践环节,是本次课改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2)以技术素养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转型。技术课程不同于以前的劳动技术教育。高中设立技术课程要走出技术即技能的误区,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对技术本质的领悟与方法的运用;注重对技术所包含的人文因素的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实验与创造。

(3)注重技术设计和技术实验,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技术设计作为组织技术学习内容的主要线索。通用技术的两个必修模块是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都是以在有了一个想法后如何让它物化为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来设计课程内容。这两个模块都注重充分挖掘和发挥技术设计在引发学生深入调查研究、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想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功能。

(4)注重条件替代,强调资源整合。香港,二三年级学生讨论“如何改进杯子”,学生小组要进行市场调研,从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改造设计,到车间动手去做,形成产品。通过技术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很有意义。根据我国技术课程资源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在技术课程的实施条件上应尽可能关注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采用目标引导、任务驱动的方法,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学校创造性地选择适时、适地的载体;注重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技术课程的学分既可在本校获得,也可在其他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技术教育基地获得。鼓励学生、教师跨学校听课、任课,尽可能利用好当地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2.程标准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可操作、可实现、可检验的丰富多样的行为动词来分别描述知识、技能和体验性目标,提示了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

各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对行为动词的使用有相应的说明。

内容标准中有关目标的描述,分两个角度,一个是结果性目标,一个是体验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

(1)知识方面: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技能方面: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在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部分,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全面提出体验性目标,是对几十年来教学大纲的话语体系的一大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结合具体内容的体验性目标要求,各学科课程目标部分所希冀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文本层面上就如同“断线风筝”,没有具体落实,更谈不上体现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了。当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以某个具体知识点的识记和某项技能的训练为第一追求时,真正意义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有可能在青少年身上出现,积极的情感体验才有可能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生成。

3、为了有利于课程标准的实施,不少课程标准还提供了教与学的建议或典型案例。 以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这里举几个例子,如:

“制作泡菜,尝试用比色法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生物)

“为涉外宾馆设计一组挂钟”,“策划赴……的模拟旅行”,“探究家乡某条河流的变化及原因,并提出未来设想。”(地理)

“查阅资料并交流,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提出加氟预防龋齿需要注意的问题”。(化学)

“对居住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考察调研,从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出发,提出保护环境和保护文物的建议和措施”。(历史)

五、关于实施建议

各科课程标准针对本学科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将会面临的困难以及可能出现的偏差,从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提出了对阅读教学的建议: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这样的阐述,对于教师把握高中这一独特年龄段学生的阅读特点,评估什么是好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很重要的原则和意见。

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不仅对评价依据、应遵循的原则等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列举了“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等历史课程实施中常见的评价手段与方法,为教师有效实施发展性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少理科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运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对如何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提出明确、具体的建议,指出: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方式。这样的建议不仅表达了对探究性学习的追求,同时也规避了可能在实践中产生的误区。

关于探究活动的评价,生物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明确建议,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应根据探究活动的类型来设计,例如,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可包括完成以下工作的情况:

(1)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确定一个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回答的问题;说出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作出一种可检验的假设。

(2)制定实验计划:明确实验目的;陈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描述观察和测量变量的方法;列出重要的步骤和材料器具。

(3)实施实验计划:执行实验计划中规定的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重复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

(4)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解释结论;说出假设是否得到支持;完成实验报告;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地理课程标准中,通过案例向教师介绍如何考察“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态度”。例如,在评价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态度的过程中,教师给出了“世界环境日”的资料:

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决定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目的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改善;呼吁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采取行动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开展相应的活动,增强公众热爱地球的意识,规范保护环境的行为。自1994年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如下: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4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1995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6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8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2000年)。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两个主题,自由讨论,讨论后写一篇小论文。评价者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分析小论文中表述的观点,以此来评价学生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持的态度。教师再结合观察的方法,留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形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总之,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力图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从而有利于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恰当地处理好学科逻辑与学生经验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增强课程对地方和学校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当然,标准的实施,如何由文本变成实践,更有赖于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长期而艰苦卓越的努力。

标签:;  ;  ;  ;  ;  ;  ;  ;  ;  ;  ;  ;  ;  ;  ;  

高中课程标准分析_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