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义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县城中学 547400
摘 要: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是壮族最集中居住的地区,壮族人口占到全区总人口的35%。搞好壮族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探讨壮族地区初中生在书面表达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壮族 英语 书面表达 教与学 探究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教师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为此,笔者将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我们壮语与英语的差异、心理状态等,希望能对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壮族学生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和学习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壮语与英语的差异
1.壮族没有单、复数之分,英语则必须有。在壮语中,名词中是没有单复数的,只是在其前面加上数字。
2.壮语言中动词没有时态区分,只通过时间表示出来;而英语不仅在时间上还要在谓语动词上体现出来。
3.在词性的转化上,壮语很灵活,不作任何形式的变化就可以直接作名词或者动词用;但英语的词性转换必须通过严格的规则来进行。
4.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制约着句子结构,不同文化之间思维方式有异。
5.说话语序结构上的差异。壮语句子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靠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关系和语境的存在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句子结构通过词序变化、上下文语境表达;而英语的话语语序则以主语和谓语两大支柱为中心,谓语动词是全句的灵魂。
二、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习兴趣
1.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英语表达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口语表达入手,让学生保持学英语、用英语的高度激情,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2.教师为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应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及时为后进生补缺,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克服胆怯、自卑心理,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
3.善于捕捉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加强对学习困难生的观察、引导和帮助,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
4.教师要把英语学习与理想和目标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英语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需要,而英语写作是英语交际中运用英语语言的重要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初中阶段三个年级之间内在联系的“连接线”,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是由很多个词构成一个句子,再由很多个句子构成一个段落,最后由段落构成文章。据此,我们可以把初中阶段三个年级之间的英语写作连成一条线:
词 句 段 篇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 (九年级)
根据这条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第一,写作的基石在七年级就要打好。
七年级的课文主要以对话为主,对话也是书面表达的好材料。我们可以使学生在操练听、说、读之后,通过写的活动巩固听、说、读学到的知识,实现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以便提高写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对话来学习书面表达。
第二,利用课文学习书面表达。
对于词汇量还不是很多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课文的句子来作为材料,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缩写训练。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后,老师可以用问答练习的形式,针对课文内容重点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与此同时,向学生呈现关键词。我们应让学生先说后写、说写结合,充分发挥复述对缩写的铺垫作用,同时允许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仿写训练。在学生学习课文后,要求学生掌握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素材、组织和安排体裁的;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已知信息,“改头换面”,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书面表达训练。
四、学会构建篇章
1.一篇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类似,包括主题段、支撑段和结尾段,类似汉语作文“总——分——总”的写法。主题段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支撑段可能有1-2个,是对中心思想的展开和讨论;结尾段可归纳全文,也可改变措辞,回顾主题,还可以提问,引发思考。
2.学会、使用好过渡词语。要写好一篇文章,不但要把握好体裁、主题、时态和人称,写好每一个句子,还要用好过渡词语,使行文衔接自然。
参考文献
[1]潘其旭 壮语词序结构的A+B型思维模式与汉语词序逆行结构的B+A型思维模式的比较研究—— 壮族文化语言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00,(2),153。
[2]杨玲 沈海英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问题分析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7-39。
论文作者:覃义雄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壮族论文; 英语论文; 壮语论文; 学生论文; 书面论文; 课文论文; 句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