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架构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资源整合研究
万国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 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信息化建设存在标准和规范混乱,信息获取与传递功能欠缺,聚合的资源类型比较单一,交互性不强等问题。本项目基于云架构技术,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全球范围内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资源的聚合。系统通过标准建设,需要突破原有采集和保存方式的限制,实现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信息的统一管理。本文提出的方案,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 云计算 分类体系
1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主要以政府主导,以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为主要工作内容,主要手段是人工录入,大范围的数字化保护和数据库建设工作还未启动。随着每年传承人及其弟子的增多,传统的手工方式难以为继,如何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开展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结合四川省“记忆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研究云计算技术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中应用问题。提出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计算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核心与代表性内容进行文字、照片、录音、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载体进行记录,将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输入和转化,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资源数据库,实现异构资源的系统化整合,专业化分类和信息化存储,达到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管理、交换和利用的目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数据库建设可谓琳琅满目,种类众多。其中包括以政策公告保护动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Web型数据库,代表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其次是地方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如: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官方网站、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方站等。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网”中链接的地方区域性的保护网站多达36个之多。还有一些专项数据库,如:“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山西戏剧文物文献数据库”等。
新常态的背景下,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在进入寒冬之后,就可以提供贴近百姓生活的便利店。例如:上海联合会就在差别化竞争的过程中,发展便利店,贴近消费者的消费形态,并在此作用下,调整商品的结构,增加服务价值。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不少地区已经在便利店有效诞生的前后,实现了有效的延伸与拓展。与此同时,还有不少连锁零售企业开始从服务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车位,提供更加安全与优化的考量。
目前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目前,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数据库的标引、检索、操作系统多种多样,数据库格式、字段不统一;没有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影响数据库作用的发挥。
(3)数据库框架流于形式,内容缺乏创新性。资源的类型比较单一,停留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静态资源层次上,虚拟的影像技术等先进的动态技术还处于课题研究的层面;资源聚合范畴存在局限性,各种相关资料都以申报工作为核心,介绍性的资源内容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研究性质的资源就相对较少。
(2)相关知识信息获取与传递等功能欠缺。实现检索功能的网站都只停留在网站内部信息检索的层面上,数据库网站聚合的资源类型比较单一,交互性不强。
四川省“记忆四川”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系统建设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标准建设。需要突破原有采集和保存方式的限制,实现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信息的统一管理,一次性处理后能够重复使用;二是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以前文字和图片的描述转变为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结合的动态展示,使表达更生动,更容易理解;三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是利用可视化呈现技术,虚拟和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变迁和改变的历史自然环境,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位置信息相联系。
3 基于云架构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资源整合方案
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技术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提供了新手段和新契机。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让传统民间艺人利用自身的客户端资源,对保护资源进行记录、同时通过聚合,方便资源的利用和推广。这些技术,对传承人有效率地从事传承活动,激发灵感,打造传统文化新局面,使队伍齐心协力处理并开拓好民间各项事务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架构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资源整合方案。与传统的内部系统不同之处是,该方案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整合省内传承人相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节目资源,构建传承人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信息资源发布机制。研究内容对传承人遗产档案保护,提高传承人遗产档案网络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图: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资源整合平台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数字化识别与知识整合平台研发与应用”( 项目编号:2018GZ0232)) 阶段性成果
生物分离法的本质是附着在滤料介质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机成分作为碳源和能源,维持其生命活动,并将有机物分解为CO2,H2O无机盐和生物质等;该法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净化彻底等优势,可处理质量浓度低于5000 mg/m3且不含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质的VOCs气体。
4 结语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云架构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资源整合方案。系统首先基于元数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资源进行整合,整合省内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相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节目资源,通过汇聚不同来源、不同部门的传承人数据,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信息资源数据库。然后,建立可提供统一的信息访问、文献传递和资源共享的平台。用户通过Web Service接口,实现用户对所有资源进行统一检索和访问。用户只需直接输入检索词,系统就根据内置的统一检索点进行检索,从而在门户网站中完成“一站式”检索。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乌蒙论坛,2016(3):1-11.
[2]安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
[3]莫幼政,何厚棚.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19, 第40卷第2期,p46-48.
[4]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et al.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C]//通信学报学术论坛暨云计算学术会议.2011.
[5]刘斌.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 2011.
[6]陈新宇,牛熠,邓毓博, et al.基于体感识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交互技术[J].甘肃科学学报,2015,27(2):6-10.
项目支持
与传统的数据库建设不同之处是,该平台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流程和属性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特有的数据类型,如传习所、传承人、类别等,建立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数据采集标准、存储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然后,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信息资源的不同格式,不同内在和外在特征的信息挖掘与描述基础,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元数据标准。通过语义分析,获得元数据所涉及的核心属性和概念,通过元数据标准提升属性与概念的专指度。然后,基于元数据标准,构建满足异构资源管理、利用需求的知识集合平台,实现各类异构数据资源统一信息访问、文献传递和资源共享等功能。
作者简介
作为护理人员,首先要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对患者要有足够的同情、关心和耐心,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心平气和的和患者交流,将患者当做自己的家人,给他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不要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到任何不适的眼光和对待,从而让患者将医院当作家,有一个非常舒服的状态,以一个非常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其次,护理人员也应该利用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己护理的专业水平,与患者交流时,如果有足够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就能够用非常舒适的技巧跟患者交流,并且用非常平易近人的态度给患者讲解更多关于治疗方案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平复患者紧张的情绪,对患者的问题有问必答,治疗和护理时得心应手,找到一个最和谐的交流和护理方式。
教师是高校教学中的教育者,他们承担着高校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高校科研经费充足,就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教师的科研成果,如此一来,就为教师留在高校、为高校做贡献提供了条件。一个留得住优秀教师的学校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学校,才会在科研成果上实现不断的更新换代,促进高校持续的发展,完备高校科研体系,弘扬高校名声,吸引、聚集更多的教学大家。
万国根、1963、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
标签: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论文; 云计算论文; 分类体系论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