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促使建筑总造价的进一步增加,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成本也就更多,随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就难上加难。为有效保证建筑工程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并促使工程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同时最大化利用建筑资源,就一定要在正式施工之前认真完成相应的概预算工作,将其作为主要依据,有效控制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的进展情况。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部门多、耗资大、工期长,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建筑工程造价,从而更好控制项目建设的投资,避免出现追加投资的情况,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影响。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成策略,希望可以广大的建筑工程师们一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概预算 建筑工程 控制与管理
引言: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实行概预算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有效的控制整个工程的成本,提升资源的可利用率。但是,在我国的建筑业中工程概预算并没有受到企业的重视,这也就导致了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和控制长期处于一种不科学合理的状态,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整个工程的管理水平,能有效的降低资源的浪费,就要求企业重视起工程的概预算,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为提高建筑业的整体水平做贡献。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必要性
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有助于控制各类原材料价格,有助于顺利开展招投标工作,有助于科学签订工程合同,有助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可以有力控制和保障投资额度。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概预算影响到建筑工程费用支出、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等各方面,做好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十分必要。
二: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概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现在的工程概预算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很多的工程概预算存在着少算、多算和漏算的现象,存在着很多纰漏,这些纰漏的存在使得工程概预算的内容缺失,不够详细,在工程的后期会出现众多的问题,也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些建筑单位为了将投资的回收期缩短,就会减少勘察设计的周期,这样设计工作就不深入,有些设计方式与实际的建筑设计还存在着很多的差距。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态度不端正的问题,而且设计的水平也有限,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的环节存在着大量的漏洞,因此要在施工的时候,将漏掉的内容全部补齐,这样就会存在工程概预算超估的现象,在决算的时候也会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2.2.工程建设阶段缺乏完善的造价控制机制
目前,大多数建设单位都是将工程造价的核心控制在了竣工阶段,而对于建筑设计及施工阶段却降低了对工程造价的重视,这就会造成实际造价脱离概预算,工程造价失去控制等问题。比如在设计期间,因为设计部门大都按照设计面积来计算费用,因此,在设计期间,为了赢得利益,通常会忽视建设成本,一味地扩大建设面积与工程复杂程度,这是引起工程造成超概预算的根本原因。此外在工程施工期间,因为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责任意识不强,因此在施工期间必定会引起过多的浪费,加之造价人员并没有深入现场,对这类活动也没有加以监管,因此提高了工程造价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工程招标和设计制度不完善在我国目前实施的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招标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完善。在进行设计招标的过程中,有的工程的建设方缺少科学的管理措施,这就使得设计方在单纯的追求设计效果的同时也恰恰违背了建设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的设计的原则和理念。同时,在招标的过程中,有些施工方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施工的效益,在呈报项目的工程量的过程中时常出现虚报、多报项目的工程量的现象,使得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实际的工程造价存在严重的不符状况。由于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工程现场的特殊情况,使得子目组价、项目组价仍为目前造价中不可避免的工作。这些都需要造价人员去进行仔细的推敲和思考。
三.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的管理措施
3.1.构建科学的工程概预算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就缺乏标准和规范,因此就会出现随意进行概预算的编制,并不会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从而就影响了概预算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概预算管理体系,使工程的概预算工作能够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并且要严格的按照制定好的制度来进行,真正落实其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确保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并且能够符合实际的施工情况,且能够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降低企业的成本。
3.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进行工程概预算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到现场进行研究调查,在结合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切不可纸上谈兵,光注重理论基础,忽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现场调查包括对工程施工的地形地貌、水文地理、周边环境等,掌握真实现场情况,全面的分析统计,才能提供最真实的概预算。
3.3.静态和动态管理相结合工程造价静态管理是对预算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按照国家统一的定额标准,进行合理管理。目前,市场对工程造价的调节力度越来越大,建筑工程材料及其设备的价格也在大幅度调整,大大提高了人工和机械费,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应以市场为导向,将其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工程概预算中。
3.4.健全设计的经济责任制工程设计是控制概预算的关键环节,限额设计是其重要途径,在设计方案变化和重大变更时,可减少经济损伤。首先,设计单位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估算,通过初步设计控制概算,在可控制的概预算范围内做好施工图的设计。建筑单位应推行限额设计,并指定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由工程经济师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实行纵向和横向控制。工程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工程经济人员应与设计人员积极配合,在设计阶段的做好各种方案的经济比价,经济分析和经济论证等工作。设计变更影响到工程造价时,要先考虑其影响是否过大,以达到用经济来指导设计的目的。
总结:只有合理地管理并控制好建筑工程概预算,才可更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好基本建设的规模,防止投资超出概算,预算超出概算这两种现象。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概预算控制和管理人员应全过程对工程概预算进行“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做好工程概预算工作,从大处讲,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从小处讲,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张勇.建筑工程概预算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3,05:164.
[2]董玉娟.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27~28
论文作者:何颖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概预算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经济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