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带动着工程建设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部规范,为高支模技术在工程建设应用中的规范化、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这样的要求与规范之下,高支模的施工质量得以严格控制,建筑的安全性能才能得以保障。
关键词:高支模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以及大框架建筑结构逐渐增多,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更为严格,施工效率越来越快,这就需要运用高支模搭建大型框架的施工方式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效率,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策略,认真进行技术探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整体规模逐渐增大,在处理相关建筑构件过程中需要运用新技术和新理念,高层建筑中的土木工程建设尤其重要,高支模模式是目前应用于这种土建工程的重要施工方式,而且能够很好的处理模板工程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起到支撑和保护模板作业顺利开展的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良好效果,在一般的土建工程中,搭建好的高支模框架或者支架,其旁边要控制好剪力应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选择垂直方向或者纵向的应力设置,在此基础上,还要在水平的方向上间隔一定的距离布置相应的应力控制,这样才能确保大型支架或者建筑构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在开展高支模模式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首先要根据建筑构件的尺寸大小和相应的位置进行测量并定位放线,来确定整个土建施工过程的标准轴线,再开展标高的相关施工环节,确定轴线、标高等标准后就可以开始安装建筑构件的龙骨主体部分,以及机构表面上的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要用钢筋将各部分绑牢扎紧,利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浇筑作业,待到混凝土结构凝固固定后,将模板部分拆除。如果在高空进行高支模作业施工,要将模板设置成高度大于8米,还要确保施工的跨度满足安全性和工程质量的相关要求,跨度一般不小于18米,在建造立柱或者墙体时,模板的高度要保证不小于6米,这样才能满足和适应高支模施工的要求和标准。
2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2.1高支模的检查
专业施工人员在施工方对支架进行规划与安装时,要与现场的施工人员做好交接,并且检查高支模安装,从而避免较大误差的出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加强施工人员的自我监督意识,设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施工方三者之间要做好及时的反馈与处理,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解决问题,认真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及时弄懂不明之处,保证施工的质量。
2.2高支模的安装
高支模安装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它的模板以及支撑体系的安装施工顺序主要为:放轴线及梁位置线→确定水平控制标高→安装梁、板门式脚手架→布设水平拉杆→布设剪刀斜支撑→布设纵向底仿→布设横向面仿→安装梁底模板以及梁侧板→安装楼板底模板→铺设、绑扎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待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拆除门式脚手架→拆除梁、板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斜支撑。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应严格控制轴线、标高、平面位置、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的准确性,保证模板接缝的缝隙宽度、高度、预留洞口断面尺寸的合理性和精度。安排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下平面尺寸,并且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梁柱的垂直度误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反馈给相关负责人之后及时进行改正;②在放线之后要用水泥砂浆找平,并且垫海绵,以防止模板底部烂根;③要确保混凝土不能漏浆,所有的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都要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处要用胶带纸贴缝;④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加固阴、阳角模,必须在所有的竖向结构的阴、阳角的拼缝处加设橡胶棉条,保证拼缝的牢固;⑤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以及稳定性,应派专人看守,如有发现位移,及时调整并且进行加固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高支模的验收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的开展、控制好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水准,专业施工人员要对起到辅助作用的高支模系统进行施工质量的验收。验收无误后,更要认真复查每个支架,检测各部分之间的契合度,符合相关质量检测规范的要求。
2.4高支模拆除中的技术关键
要科学掌握拆除的机遇。高支模系统多于建筑混凝土主体衔接,如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前拆除高支模,很简单给建筑主体形成损坏。所以要有专业人员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价,承认达到拆除规范后方可拆除。一般来说,关于梁、板跨度8m的混凝土强度要达到75%以上,其余部分的混凝土则需彻底硬化才能进行高支模系统拆除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则次序进行拆除工作。主要在拆除现场周围明显方位放置警示牌,然后将高支模上的杂物、东西清除洁净,确保安全后再行拆除。做好高支模构件的收拾工作。拆除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要对拆开下来的模板和构件逐个查看,除掉损坏或腐蚀的部件并及时做好弥补更新。整个进程都要进行记载。
3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3.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首先,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这是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在实际施工中,极易因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而导致出现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能够严格遵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性的操作,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
3.2混凝土浇筑
这一步骤这一步骤,一般采用商品硅材料。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之前前,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分类、分拣以及分炼,最后将其运送到楼上到楼上,以备施工使用。水泥、混凝土等物质的铺设工作,注意要铺平整意要铺平整,从中间向两边铺设,最后达到更好的铺设效果。
3.3严格把控支架、钢管、扣件质量
建筑材料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在有关资料进入实际施工现场时,需要材料管理人员对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管理,确保其材料的安全性。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检查钢管生锈、钢管厚度、扣件质量以及大小等方面。等到材料检查合格后,没有任何问题再投入建筑施工中使用。
3.4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
在施工前还要对将要进行高支模的施工现场和重点范围进行检测和查察,组织专业安全和质量方面的顾问人员开展全面细致的排查,寻找准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隐患和漏洞,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科学性,还要对高支模的施工方案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数据材料进行检查,在必要时进行测试,以确定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模板组装过程中要检查其设置的缝隙和组建结构的稳固性,以保证施工技术运用的准确性。针对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不仅要关注其拌制和振捣等关键操作程序,还要注意在浇筑作业时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除此之外,要做好相应环节的审核、检查和最后的验收工作,根据规范数据逐一进行排查和比对。
结语
综上,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手段涌现出来,高支模施工技术手段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高层建筑的难题。为全面提升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要求相关人员高度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流程,做好各个环节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把控,最终确保整体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章兴.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0).
[2]苏文条.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2013(03).
论文作者:刘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