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探析论文_韩晓萍1, 张修库2

(1陕西省千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陕西宝鸡 721100)

(2陕西省千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陕西宝鸡 721100)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骨科创伤患者,经随机双盲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抢救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抢救时间比较,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明显对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80.4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78.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创伤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抢救时间较短,且抢救成功率较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创伤;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210-02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2例骨科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中重度骨科创伤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32例,女9例;年龄区间34~42岁,平均年龄(38.5±2.3)岁。包括车祸伤、坠落伤、殴打伤各18例、16例、7例。对照组男33例,女8例;年龄区间32~40岁,平均年龄(26.4±2.1)岁。包括车祸伤、坠落伤、殴打伤各20例、14例、7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进行监测,并做好开放静脉通道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1.2.2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达到事故现场前,急救车上应和事故发生地点保持紧密的联系,以便实时了解患者的伤情,将相关的药品、设备准备好。达到现场后,首先需对患者的伤情实行严格的评判,并做好包扎、止血工作,将静脉通道开放,合理的留置导尿管,并将急救所需的物品准备好。然后,做好患者患肢的保护工作,防止产生严重的损伤。平时,加强和患者沟通,以便对患者创伤的原因有基本了解,加强对患者病情、病史的了解。实行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对自身病症有基本的认识。手术前,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并将手术所需的设备、材料准备好。手术后,鼓励患者及早实行康复锻炼,结合患者的病情实行适量、适当强度的运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评判

护理满意度,按照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调查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患者恢复情况等,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几个级别评判。

1.5 统计学的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数据、检验分析计量数据分别为通过均数标准差(x-±s)、t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检验经(%)、χ2代表;P<0.05,即可判定数据间、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抢救情况的对比

两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抢救情况的对比[n(%),(x-±s)]

3.讨论

骨科创伤中,数分钟~120min内为最关键的时间。为此,需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以便将抢救时间提前,并加强患者的存活率[3]。预见性护理的主要特点为,其更加注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将其作为主要的依据,对患者的伤势实行严格的评估,旨在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此,需及时做好对骨科创伤患者的伤情的评判,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主要的目的为缩短患者急救的处理时间,经预见性护理干预调整不同科室间的工作。同时,还能减少患者入院后的各项检查所需时间。

除此之外,预见性护理的实施,还可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非常有利。骨科创伤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加强对患者的全面了解,并对患者的病情实行全面的评估。这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程处理,可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还可预防并发症情况。此外,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将护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积极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最大作用和价值,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抢救时间;同时,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抢救失败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这与熊邦凤的报道基本一致[4]。由此能够看出,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实行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缩短抢救的时间,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抢救的失败率。此外,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缩短实际抢救的时间,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于患者。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田鑫鑫.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212-213.

[2]李迎春.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211-212.

[3]张培,黄燕.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急救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6):2240-2242.

[4]熊邦凤.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25

论文作者:韩晓萍1, 张修库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探析论文_韩晓萍1, 张修库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