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齐河县技工学校) 251100
摘 要:本文旨在阐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家长密不可分,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家庭环境 家长 孩子 教育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见多了各种各样的孩子。由于学校是职业学校,见得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每个问题孩子背后的问题家庭引人深思,且这种问题家庭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家长本身责任心差,没有耐心陪着孩子成长,并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二字。
小孩子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接受零星的知识,到小学学的内容由浅到深、逐步增多。按照这种程序走下来的学生都是成功的,这部分人上高中、上大学、毕业后从事工作,多年教育熏染出来的素质和修养在生活中显现出来。另一部分学生却偏离正常的轨道,他们的意志控制不了他们的思想,跟着感觉走,被手机、网络等恶魔欺骗,想回头都难,只能早早结束学业,出外打工。现代社会对人的文化要求、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可想而知这部分人找工作是受工种限制的。
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大的原因来自于家庭。我认识的几个孩子,他们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了反向作用,家长嘴上高喊学习重要,动辄还声泪俱下,指责孩子不争气,自己多辛苦是为了孩子,实则造成此种局面决非一日之功。比如甲家长孩子才一岁多,声称自己在家闲着睡不着觉、不挣钱睡不着觉,整夜失眠,陪伴孩子快乐成长成了负担。孩子上学了,孩子的课本随手翻一下就认为了解了,孩子的作业随意一看完事。甲家长甚至说教育是老师的事,把钱交到学校、学校就该全权负责。寒暑假把孩子往辅导班一放万事大吉,整个假期只和孩子晚上见甚至睡前见,就是回来得早也对孩子放任自流,兴致来了一直唠叨到孩子睡觉。没有思想交流、缺乏对孩子的观察,孩子遇到问题了却找不到家长。甲家长确实疼孩子,从小一个农村孩子吃穿用没难为着,隔三差五去县城撮一顿,孩子大点从上到下穿的是名牌。但是小孩子开发智力的玩具几乎没有,书更是没有。孩子的娱乐工具是电视,后来又有了电脑、手机,到家后一手手机、一手电脑,几乎一天不动地方,无人监督、无人陪伴,就让它们陪伴成长。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好吃懒做、喜欢攀比,动脑对他们来说越来越难,享受已受之泰然,要什么得不到满足,就会不顾一切,甚至怨恨家长。这种孩子由于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精神萎靡不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还有乙家长,也是天天沉溺于每天挣多少钱,一天不挣钱就着急,家里不能有闲人,一家人高速运转起来看着才高兴。家里开着小卖部,农村小卖部说实话挣不了几个钱,整天来来往往的主要是小孩子,买个冰棍、糖、火腿肠之类的,耗费时间,忙不过来就喊孩子帮忙。家里还送水,忙不过来也喊孩子帮助,家里就像走马灯似的,这样热闹的环境孩子自制力又差,怎么学习呢?家长忙完了想起孩子的学习,就逼孩子去学习,孩子也刚忙完想歇歇呢!假期孩子更没空学习,连个学习的地方都没有,家里除了课本一本闲书也没有。家长也没心管孩子心里想什么,有什么意见,烦了训斥一通,再不行揍一顿完事。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放任自流、不求上进,混一天是一天,对家长的抵触情绪大,没有信心做好事情。
丙家长是一个朋友,她心里想的是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孩子没在农村上小学,她认为给孩子找个好学校就可以放心了,至于学习是孩子和老师的事,孩子回家后就让孩子自己回屋学习。那时两口子开了一家小饭店,不舍得雇人,活都是两口子干,累了也无心管孩子了。孩子考初中时成绩不好,费了一番周折,上了县城附近的一所初中,没回原乡镇。每年的假期见面,都跟我聊孩子的学习,但是孩子的实际情况并不掌握。三年很快过去了,中考后打电话说熊孩子还说考得挺好,结果差远了。自己去学校接孩子,才发现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是谁不知道、在几年级几班不知道、在哪个楼几层不知道。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我约束力,内心和家长是疏远的,凡事不愿和家长交流。
由于关系较近,上述的孩子我也接触过,暑假时孩子住到我家,有了学习的环境氛围,孩子自身就安下心来,我给他们讲解都听得很认真,学得也投入,根据情况选的古诗词也能背过,且能提问问题。我也注重他们的素质教育,家长反应到家后知道关心父母了,抢着干家务,言谈也文明得多,学习成绩也有提高。但是时间长了,自家的环境最终影响了孩子,又恢复原样了。
有调查显示,社会财富占有量大的经济上层已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投入的不只是资金,而是全程把握孩子的成长过程,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富二代们已趋于优秀。相反的财富占比少的人们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却日益让人担忧,他们自身文化程度低,也甘于现状,家长们自己一看书就头疼,也就懒得给孩子资金投入买书。他们自认为教育与学校有关,却没想到他们的言传身教更威力无穷。
教育的无力之处在于教师投入再多的精力,家长不予配合也是失败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多数家长控制欲强烈,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模仿,孩子内在遗传了家长的基因,两者结合,就会出现孩子酷似父母的结论。孩子往往偏重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至于三观主要来自于家庭整体观念。假如家长能真正认识到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他们调整一下自己的时间,在孩子关键时期陪着孩子,让孩子平稳过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那么前景就很乐观了,优秀的家长就是好例子。如何唤醒占社会大多数的家庭重视教育问题,是社会整体面临的问题。
论文作者:周海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孩子论文; 家长论文; 他们的论文; 环境论文; 家庭论文; 齐河县论文; 小卖部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