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的特点和目标_延迟退休论文

延迟退休的特点和目标_延迟退休论文

延迟退休的属性与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属性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只有深刻认识延迟退休的多种属性,才能准确把握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实质。退休年龄具有自然性,在工业化社会中,随着年龄增长,劳动者体力下降,这构成劳动力市场退出的自然生理基础,但何时退休、如何退休却是在一定社会规范和社会共识下确定的(社会属性)。退休年龄划分了劳动者工作和退休的界限,使得退休年龄调整又蕴含了一定的经济意义,同时,退休年龄调整往往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容易上升为政治议题(政治属性)。我国退休年龄调整应该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以社会属性为规范,以有助于经济发展为前提,统筹规划、谨慎展开、协商解决。

退休政策调整的目标也具有多重性。日本退休年龄调整除了寻求养老金可持续发展,还非常注重保障老年收入的充足性,这表明我们应该从多个层面来思考退休年龄调整的政策目标。目前国内学者往往以降低养老金财政压力、充分利用老龄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作为延迟退休的主要目标和动力,对提高退休年龄过程中企业和普通劳动者利益考虑不足,自然难以引起民众的共鸣与支持。实际上,实现和谐、积极的老年人职业生涯与退休生涯的划分,保障其充实的老年生活也应该成为我国退休年龄调整的重要目标。

从本质上讲,退休政策调整是一个在政府、社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重新分担人口老龄化成本的过程,应该以降低总体老龄化成本风险为宗旨,积极寻求政府、市场、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点,实现各种利益的兼顾。从长远看来,我国退休年龄调整应该通过合理分配劳动者的工作生涯和退休生涯的时间安排,借以延长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化存量改革为增量改革,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基础上更合理地分配老龄化成本。

原题《退休年龄政策调整:日本经验与中国借鉴》

标签:;  ;  

延迟退休的特点和目标_延迟退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