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椎间盘镜手术患者的干预体会论文_王亚男

(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四川德阳 6181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椎间盘镜手术患者的干预体会。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36例行椎间盘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手术室心理护理,分析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SDS与SA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间盘镜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手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78-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疾患,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通常以手术作为重要的治疗方案[1]。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椎间盘镜手术在此疾病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显著,但由于手术会对机体产生损伤,导致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手术进度。基于此,本文对36例患者应用手术室心理护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接诊36例行椎间盘镜手术患者,经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11例男,7例女;年龄为26~76岁,平均为(51.0±8.3)岁;手术时间为2~4.25h,平均为(3.1±0.4)h。对照组18例,11例男,7例女;年龄为20~70岁,平均为(45.0±8.3)岁;手术时间为1~3.45h,平均为(2.2±0.4)h。病例入选标准[2]:①意识清楚且一般状态良好;②经临床相关检查、疾病症状等均符合椎间盘镜手术指征;③均知情同意且加入研究。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术前:依照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在和患者沟通期间详细介绍检查结果、疾病进展、治疗方案、预后效果等情况,消除不良心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确保睡眠质量;结合患者个人口味安排饮食,满足机体需要,增强体质,促进恢复。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手术室心理护理,内容如下:①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家庭背景等情况,主动和患者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不良心理。以温和的语气为患者介绍手术流程、预后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将以往成功治愈的案例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其宣传手术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②进入手术室后,热情、积极迎接患者,对其提出的疑问予以耐心解释,同时讲述手术引起的疼痛问题,给予针对性心理安抚,消除紧张感。也可以通过播放舒缓音乐、保持手术室环境舒适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进一步消除负面情绪;③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询问感受,在符合医院规章制度的条件下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且告知手术情况,消除忧虑,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采用焦虑自量表、抑郁自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状态越加严重;采用本院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以问卷形式,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未涉及五个部分,护理满意度为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形式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x-±s”形式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两组心理状态

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心理状态[(x-±s)分]

2.2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6例,较满意10例,较不满意与不满意各1例,未涉及0例,护理满意度为(88.89%),对照组满意4,较满意6例,较不满意与不满意各3例,未涉及2例,护理满意度为(55.56%),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985,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等部分出现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在外力因素作用下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脱出椎管内,造成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麻木等症状[4]。临床上通常以手术作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会对患者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其极易产生抵触心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与预后恢复。因此,应加强椎间盘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稳定情绪,提高手术质量。据谭海燕[5]相关研究提出,手术室心理护理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上的应用效果理想,患者能够以健康的心理接受治疗,提高预后恢复效果。本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手术室心理护理可以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得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手术配合度,促使手术顺利完成。加上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的明显增高,进一步体现出手术室心理护理可以拉近护患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促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较以往增强,使其树立抵抗疾病的信心,达到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可见,手术室心理护理在椎间盘镜手术患者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手术室心里护理有助于改善椎间盘镜手术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从而整体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殷琳.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2(9):249-250.

[2]裴金雪,贺丹.心理护理对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5):539-541.

[3]任冬云.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34-236.

[4]吕晓艳,洪静芳.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90-92.

[5]谭海燕.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17):149-150.

论文作者:王亚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椎间盘镜手术患者的干预体会论文_王亚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