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术后康复(一)第一阶段的康复术后第一阶段为住院治疗阶段,其一般为术后1周以内。在这一阶段当中,由于老年患者刚刚经历过手术治疗,故其康复方式为轻微床上活动锻炼为主,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作合理的康复训练。鉴于多数患者的年龄较大, 故这一阶段的康复锻炼以上下床、上下马桶为主,若患者康复情况较好,则可以在助步器的帮助之下进行步态训练。若患者的骨折情况经鉴定为不稳定型,则需要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保护措施,尤其是需要避免活动骨折部位及肢体,同时需要避免内收肌用力,因为这种行为会导致骨折部位受到较大的应力。(二)第二阶段的康复第二阶段为术后2周至4周,患者首先需要加强行走训练,部分患者在这一阶段已经可以摆脱助行器,使用手杖即可简单行走,而多数患者依然需要使用助行器行走。同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上肢状态进行适当的双上肢支撑训练。对于已经可以使用手杖独立行走的患者而言,其可以借助医院的楼梯进行上下台阶训练,并尝试在手杖的帮助之下在多种不同的户外地面环境下行走,单次行走距离建议不超过10m。其次,患者自身可以采取缚带负重下肌力训练的方式,并将最大负重严格控制在60%以内。而对于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而言,其可以在保持站立状态下使用弹力绷带进行肌肉功能的强化训练。(三)第三阶段的康复第三阶段为术后3至6月。在这一阶段当中,多数患者已经可以在无支撑的情况下独立行走,行走的步频已经基本可以在受伤前保持一致。为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独立行走的频率,患者需要在有家属陪同的情况下作上下台阶、户外行走训练,且需要严格控制单次训练长度,坚持多练少时的基本原则。若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则可以逐步开展各项功能性训练,从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运动能力。转子间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群体身上,其与骨质疏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性。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若患者的身体状态不允许其参与手术,则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但是,保守治疗无论是在治疗效果还是在速度方面均要远低于手术治疗方式。
论文作者:唐学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患者论文; 转子论文; 股骨论文; 老年论文; 情况论文; 切口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