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视角下碎片化认知结构重构研究论文

元认知视角下碎片化认知结构重构研究

刘 玲,耿宗玉

(河北省电化教育馆,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摘 要: 针对碎片化学习容易产生认知片面、认知无序和认知超载的问题,以元认知理论为调节内部认知活动依据,以思维导图为认知活动外显工具,使用元认知策略和图式策略,在干支循序建构过程模型和混沌组合建构过程模型的两种认知建构模型支持下,对内隐的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外显,以辅助学习者建立结构化的、组块化的认知结构,并促进其选择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 元认知;碎片化认知结构;思维导图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学习时代的来临,“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悄然流行开来。学术界对于“碎片化学习”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针对“碎片化学习”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定义,狭义的碎片化学习是指没有明确目标和导向,通过碎片化媒体(手机、Pad、电脑、电视等)和碎片化资源(音频、视频、文本、图像、微博、微信、微课、单篇文章等),利用碎片化时间(等车、排队、入厕等)进行的非正式学习。

由于时间、学习内容等的碎片化,导致碎片化学习形成的认知结构也是碎片化的、松散的,甚至可能会产生认知片面、认知误差、认知无序和认知超载等现象,学习者很难形成系统的、结构化的、完善的认知结构。因此,有必要运用元认知理论和思维导图等合理的学习方法弥补碎片化学习的短板,促使学习者逐渐建立系统化、体系化的认知结构。

二、基于元认知和思维导图重构碎片化认知结构模型

(一)认知与元认知

最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逐步产生联结的过程。早期认知学派托尔曼认为学习不是在刺激与反应间建立联结,而是通过学习在大脑中形成认知地图,也就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结构,即个人在感知和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由个体过去的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这些知识经验分解为一个个概念或命题,相关概念或命题之间通过表示两者关系的线段联结起来,形成命题网络。随着新的概念或命题的不断加入,命题网络也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网状立体结构,即认知结构。

元认知被称为“对认知的认知”,最早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他将元认知概括为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主动监控、结果的调整以及各个过程的协调。他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两部分。奈尔森教授将元认知划分为两个过程:监测和控制。监测指成功地判断个体自身认知过程的能力;控制是使用这些判断改变行为的能力。国内的研究者大多认为元认知包含三部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汪玲、郭德俊教授在《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一文中指出元认知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技能。这一点得到了国内大多数研究者的支持。

此外,食药监局还给出温馨提示:每个国家的保健食品都是依据其本国人的体质、营养状况生产的。中国人拥有自己的体质特点,一味迷信海外保健品并不可取,建议谨慎选购,最好是遵医嘱。

(二)思维导图

医养结合是将医疗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在基本养老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其中,医具体包括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保健康复等服务[6],养包括生活照料、文体活动、精神心理慰藉等服务.医养结合是集医疗、保健、康复、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全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需求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是在健康养老理念的引导下,将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形成完善的医养服务体系[7].

(三)基于元认知与思维导图重构碎片化认知结构模型

依据干支模型和混沌模型,并以思维导图作为图解手段,将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过程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运用元认知理论,对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做出相应的监控和调节,辅助学习者建立结构化的、组块化的认知结构,使学习者彻底克服碎片化学习中存在的容易遗忘、认知超载和认知无序的现象。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基于元认知与思维导图重构碎片化认知结构模型(见图2)。

在碎片化学习阶段,学习者个体习得了大量杂乱无章的游离概念,这些游离概念在认知结构中表征为小的认知结构片段,通过思维导图得以外显化表示为离散节点或离散片段。元认知在这一环节中至关重要,在碎片化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习者要明确任务定向,判断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并确定是继续学习还是放弃,如果继续则分配合适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学习进程进行监测,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调整学习策略和重新分配学习时间。这对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意义。需强调的是,这一环节中思维导图的作用是将小的认知结构片段外显化表征,在思维导图软件中将其以离散节点或离散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等,1970 年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它是由一个中心节点、许多分支节点及连接之间的线段构成的一个放射性的网状立体结构。随着新的节点的添加、删除与调整,这个网状立体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这个网状立体结构与认知结构的表征方式非常相似,因此,运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将内隐的认知“黑盒子”——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进行外显表征,能方便我们使用肉眼观察同化或重组的过程和结果。

图1 混沌组合建构过程模型

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基本上选用与普通高校法学专业相同的本科系列教材。这些教材大多是普通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的规划教材、统编教材,知识体系完整、系统,“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案例分析,缺乏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内容”[2]30,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碎片化学习中的非正式学习大多是学习者在个人兴趣或问题引领下,选择各种媒体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这种习得的知识大多不存在规范的结构,而是以一些散乱的点状存在于认知结构中。在这两种学习中习得的概念或命题如果没有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良好的衔接,就容易被遗忘,因而造成了碎片化学习记忆时间短、认知无序等现象。

图2 基于元认知与思维导图重构碎片化认知结构模型

焦秋生教授在《认知结构的表征与建构》中提出了认知结构的两种建构模型:干支循序建构过程模型(以下简称“干支模型”)和混沌组合建构过程模型(以下简称“混沌模型”)。干支模型是从少数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中,通过联结键将新习得的概念或命题一一捕获,使认知结构逐渐生成建构起来。混沌模型是学习者在学习杂乱无章的信息时认知的建构过程模型(见图1)。

第二阶段为认知结构重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主要的认知活动是:在元认知活动的参与下,在思维导图软件中试图发现并建立离散节点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概念组块。随着新的知识的不断学习,新的离散节点和新的离散片段不断生成,这时我们可以在思维导图软件中通过肉眼观察寻找联系,通过干支模型或混沌模型视图尝试建立离散节点或离散片段间的联系,并通过“联系”按钮将两个离散节点间建立联结,形成概念组块,无法建立联系的游离概念仍以离散节点存在。元认知在这一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调动大脑中积累的相关认知策略的知识,监控建立联系这一任务的难易度、任务的把握度及任务进展情况的体验,评估已建立联系的耦合度,监控和调整建立联系所需的计划、策略,选择更为合适的策略,并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评估和调整,促进任务的完成。

学习者习得的处于游离状态的杂乱无章的信息通过联结键构建小的认知结构片段,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新的概念和新的联结键在习得后逐渐形成概念组块,最终生成结构化的认知结构体系。

在认知结构重构后期,认知结构中积累了大量的概念、片段以及概念组块,当它们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有可能瞬间建立所有小片段之间的联结,从而形成结构化的认知结构体系,这种现象和“顿悟说”有些类似。“顿悟”的实现让学习者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新学习的动力,同时也让学习者积累了丰富的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有效地掌握了元认知技能。

在整个碎片化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的主要作用就是将认知结构外显化表征,以及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促进认知结构的结构化建构。通过元认知理论可以对碎片化学习全程进行调节与监控,使学习者对自身的认知结构、认知风格、学习任务、学习进程、学习策略等自觉自知,并能够对它们进行检测和调节,促使学习者选择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去完成学习任务,使认知活动朝着正确的认知方向进行。

1.3.2 心理状态评价标准。SAS标准分<50分可判定为无焦虑,50~59分可判定为属于轻度焦虑,60~69分可判定为中度焦虑,>70分可判定为重度焦虑;SDS评分<53分可判定为无抑郁,53~62分可判定为轻度抑郁,63~72分可判定为属于中度抑郁,>73分可判定为重度抑郁[5] 。

对元认知理论和思维导图重构碎片化认知结构开展研究,笔者发现,元认知理论可以使学习者对自己、学习任务、认知策略有自知自觉,可以对整个碎片化学习过程、学习时间进行调节和监控,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处理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可以对习得的知识进行有序化的归纳整理,实现认知结构的结构化、系统化和外显化,最终解决碎片化学习中存在的认知超载和认知无序的现象,有助于学习者成为新时代要求的“学会学习”的人。

参考文献:

[1]王竹立,赵师红.碎片化学习如何化弊为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4]张雅明.元认知发展与教学:学习中的自我监控与调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5]汪 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心理学报,2000,(4).

[6]田 添.从“在线”走向“泛在”的思维导图工具MindMeister[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

[7]焦秋生.认知结构的表征与建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6).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0X(2019)33-0062-03

【责任编辑 孙小梦】

标签:;  ;  ;  ;  

元认知视角下碎片化认知结构重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