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卫分证血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温病卫分证血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张凤萍, 张改琴, 胡江平, 宋杰, 陈宁[1]2018年在《温病卫气营血证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述温病卫气营血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知网,万方数据库的有关温病,包括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温病卫气营血分证的临床研究在血液流变学、免疫系统及炎症因子层面揭示温病卫气营血分证的实质;从病理、微血管病变、电解质等不同角度阐释卫气营血的变化,在实验研究上模型复制、标准判断上已经比较成熟。结论温病卫气营血分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为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辨证思路、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吴范武[2]2000年在《温病卫分证血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温病卫分证阶段有无血瘀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与结果:临床研究选择温病卫分证患者32例做为研究对象,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以下简称6-K)、血栓烷B_2(TXB_2)含量;酶标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含量,与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显示:卫分证组ET-1、6-K、TXB_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TXB_2与6-K的比值(T/K)、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卫分证患者ET-1、6-K、TXB_2升高的机理,以及不同病情卫分证的指标变化,选择32只家兔随机分为一般卫分证组(A)、重症卫分证组(B)、正常对照组(C)、环境高温组(D)进行实验研究。以不同剂量大肠杆菌内毒素静脉注射(攻毒)的方法,造成病情轻重不等的两组卫分证模型,环境高温组将家兔置于具有调温装置的生化培养箱中,调节生化培养箱的温度,使家兔的体温变化与一般卫分证组相应一致。分别在实验前、造模成功后、A组体温降至正常后及A组体温降至正常后24小时四个相应时段采血,检测血浆中ET-1、6-K、TXB_2的水平,动态观察比较四组动物指标的变化,并于第四次采血后,取动物脏器标本做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1.ET-1的变化:第一次采血各组间无差异;第二次采血B组ET-1值升高(与A、C、D比P<0.01);第三次采血A组升高(与C比P<0.05),B组仍维持较高水平(与C、D比P<0.05);第四次采血B组ET-1值较前下降,但仍高于其它三组(P<0.05),A、C、D三组降至实验前水平。A、D两组间比较,各次采血间无显著差异。2.6-K和TXB_2的变化;第一次采血各织间无差异;第二次采血A、B、D三组6-K和TXB_2都开始升高(与C比P<0.01),B组升高更为明显(与A、D比P<0.01);第三次采血A、B、D三组6-K和TXB_2仍为高值(与C比P<0.01), 且D组两指标的变化均较A、D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第四次采 1血A、卜、0三织6一厂值降至* 常水平 (与C比卜>0.()5),而B组”【’朋*仍高 于二《它。-i织(与 A、C比l’<()(if,。‘if)比卜<().()5)。3.’l*K的变化:A、C、D _i组各次采血间比较均尤显倍芹仟;11纵第~1次采血’l丫卜值最I幻(-fi儿’6 三次采血比I\O.01,与同时相其它备组比w0.01),第三、四次采血仍处 于高值(与第一次比I,<0.of,与同时相其它各组比卜<0.05)。病理观察: 大体观察见重症卫分证组部分兔皮下、腰大肌严重出血,肺组织表面可见 点状出血灶,其余三组无J:述改变:镜下见里症卫分证组动物多数脏器出 现以细胞变性、组织坏死及充血、出血为主的病理改变,其余三组光镜下 术见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 1.温病卫分证阶段存在着血浆DT叫、’!’X儿、6x的变化。 2.一般卫分证的指标变化与环境高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虽然有 厂!”叫、”!’m卜6-卜的升高,但是’广K无显著改变,且指标的变化为暂时的、 一过性改变,经一段时间后,指标恢复正常。因此,可以认为一般卫分证 无血瘀的病变。 3.重症卫分证组的指标变化,在卫分证阶段就与一般卫分证组、环 境高温组有显著差异,同时伴有T北的改变,无治疗手段干预的情况下, 病情山卫分证继续进展,最后可致皮下、肌器出血,说明重症卫分i;k组的 卫分i.l;阶段存在着凝fl[与抗凝的失衡,有*瘀的病变。

龚成珍[3]2011年在《白虎汤治疗内毒素致家兔温病气分证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家兔为实验动物,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通过经典药方白虎汤进行治疗和验证,观察家兔的体温变化和临床表现,对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生化指标、免疫学和抗氧化指标进行检测。为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的建立、理论研究以及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提供一些技术资料支撑。将18只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气分证组,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5μg/kg,灌服生理盐水7 ml/kg。白虎汤组,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5μg/kg,灌服白虎汤7 ml/kg;注射内毒素后6和12 h时再灌服白虎汤两次。对照组,耳缘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服生理盐水7 ml/kg。观察各组家兔体温、症状表现和体征的变化。对照组和气分证组于注射内毒素2.5 h后心脏采血,采血完毕后处死家兔,对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各项血清指标。白虎汤组于注射内毒素24 h心脏采血,采血完毕后处死家兔,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各项血清指标。1、注射内毒素后,与气分证组比较,白虎汤组家兔体温升高缓慢,蜷缩、发抖、耸毛、呼吸、心率加快及渴饮等症状明显减轻。对照组一切正常。说明白虎汤可降低气分证家兔的体温,明显改善气分证症状和体征,能够减轻主要脏器病理组织损害。2、气分证组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白虎汤组(P<0.05),而IL-4、IL-6、IL-10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白虎汤组(P<0.05);气分证组TNF-α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白虎汤组(P<0.01),对照组显著高于白虎汤组(P<0.05)。3、气分证组血清ET-1、ALP和AST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白虎汤组(P<0.05),而血清UA和URE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气分证组血清ALT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CREA和TP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白虎汤组(P<0.01);气分证组血清TC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低于白虎汤组(P<0.01)。4、气分证组血清CH50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白虎汤组(P<0.05),而血清Ig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白虎汤组(P<0.05);气分证组血清IgG和IgM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气分证组血清MDA和NO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AOC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气分证组血清SOD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虎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吴玲[4]2010年在《SIRS中医证候分布及卫气营血辨证对其病情判断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初步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卫气营血辨证各期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初步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对SIRS患者病情判断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美国胸科医学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制定的诊断标准,以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自治区中医院60例符合SIRS诊断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四诊资料,进行卫气营血辨证,记录各期患者相关指标,计算APACHEⅡ评分及死亡风险系数。整理资料,分析各期患者数据之间的关系。结果:1. SIRS患者常见中医证候为:血瘀、痰热、阴虚、气虚、痰湿;病因病机分布以痰、血瘀、热、阴虚、气虚为主。2.按卫气营血辨证分期,无卫分证患者,气分证占23.33%,营分证占43.33%,血分证占33.33%。气分证病因以痰、热多见;营分证病因以痰、血瘀、热、阴虚为主;血分证病因以血瘀、热、痰居多。3.辨证各期患者血象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快,但辨证各期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气分证APARCHⅡ评分21.93±4.95、死亡风险系数43.21%±24.39%;营分证APARCHⅡ评分27.31±7.03、死亡风险系数64.46%±24.48%;血分证APARCHⅡ评分35.25±8.31、死亡风险系数80.50%±16.41%;随着卫气营血病情的深入,患者上述指标均呈增高趋势,辨证各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SIRS患者以痰、热、瘀、虚为其主要病因病机。2.中西医两种病情判断的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卫气营血辨证可以作为SIRS患者简单、初步病情判断的方法。

吴范武, 杜建[5]2005年在《温病卫分证模型血瘀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温病卫分证阶段有无血瘀的变化。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一般卫分证组、重症卫分证组、正常对照组、环境高温组4组,动态观察血浆中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以下简称6K)、血栓烷B2(TXB-2)及TXB-2与6K的比值(TK)的变化情况。结果:一般卫分证组ET-1、6K、TXB-2水平升高呈一过性改变,TK无变化,且各指标变化与环境高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重症卫分证组ET-1、6K、TXB2、TK改变与一般卫分证组、环境高温组比较可见显著差异。结论:一般卫分证无血瘀的病变,而急重疾病的卫分证阶段存在血瘀的病变。

朱为坤[6]2007年在《三七总皂甙对内毒素引发大鼠心肌损害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传统认为温病血瘀只有到营血分时才出现,然而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研究均表明在温病各个阶段均有血瘀。对温病血瘀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温病的实质,同时扩大活血化瘀法在温病中的使用范围。目的:收集和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温病各阶段均有血瘀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揭示三七总皂甙预防内毒素引起心肌损害的作用机理,来验证温病卫分证血瘀的存在,及此时使用活血化瘀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大量古今医学资料,综合中医学各家所论,研究温病各阶段血瘀的机制。实验研究中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给药后根据注射内毒素时间的不同将各组再分别分成2小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分析各项指标在实验中的变化意义。结果:血浆中CK-MB、CTnI、TNF-α、IL-18水平,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1组均显著升高,中药2组升高不明显,且与中药1组有显著差别。结论:血瘀存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只是各阶段的轻重不同;治疗温病的不同阶段配合使用活血化瘀药,可能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途径之一;早期使用三七总皂甙可以预防内毒素引起的心肌损害。

邢可[7]2008年在《温病气分证、营分证客观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温病气分证、营分证证型与临床常用检查指标及重要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辨别温病气分证、营分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从2006年03月至2008年03月在我院急诊科病房及ICU病房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45例,气分证组30例,营分证组15例,并选择相关指标进行观察。观察指标有: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C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n%)、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纤维蛋白原(FIB)、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共十四项指标上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指标与温病气分证、营分证有一定的相关性。

林玉洁[8]2008年在《老年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耐药细菌性肺炎是指由于感染耐药细菌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等原因,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问题日益严重,而老年人年高体弱,基础疾病多,抵抗力减低,免疫功能差,更易患耐药细菌性肺炎,治疗难度高,使得老年耐药菌菌肺炎成为高病死率的疾病。老年耐药菌肺炎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的范畴,对风温肺热病的研究我院已进行了较深入的工作,但作为风温肺热病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我们对该病研究尚少,因此对该病发病、传变及其证候学特点进行研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学术价值。2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65例耐药菌痰培养阳性的老年肺炎病例和65例痰培养阴性的老年肺炎病例,以探讨耐药菌肺炎的发病特点、证候特征以及传变规律,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研究方法选择65例耐药菌痰培养阳性的老年肺炎病例,并设立对照组,选取65例耐药菌痰培养阴性老年肺炎病例,填写临床观察表,主要记录卫气营血各个阶段主症、兼次症、舌脉以及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情况,录入SPSS数据库,经统计分析得出结果。4研究结果4.1整体病情:在死亡率、神昏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上,耐药菌痰培养阳性组明显高于痰培养阴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耐药菌痰培养阳性组患肿瘤和脑血管病的人数明显高于痰培养阴性组,有统计学意义。耐药菌痰培养阳性组有基础疾病,同时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者均高于痰培养阴性组,有统计学意义。4.2证候特点4.2.1卫分证症状出现频率大于30%的为:咳嗽(72.1%)、咯白痰(64.0%)、发热(44.0%)、喘息(32%),两者症状出现频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舌脉收集不全,未讨论。4.2.2气分证按照主症、兼次症、舌脉、血象出现频率统计结果如下①主症:咳嗽为多,以中等程度为主;咯痰量多、黄痰、白痰、粘痰为主;以发热为主,耐药菌痰培养阳性组较痰培养阴性组比较发热人数无差异,发热高低有差异,耐药菌痰培养阳性组较痰培养阴性组易于出现高热。喘症、胸痛、胸闷与痰培养阴性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兼次证出现频率由多至少依次为:纳差、神疲倦怠、气短乏力、便干、小便量少、恶心呕吐、口干口渴,与痰培养阴性组比较神疲倦怠、纳差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舌质以暗红舌为主;舌苔以少苔、黄腻苔、白腻苔为多,与痰培养阴性组比较,少苔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出现少苔机率高于阴性组。④脉象以弦滑、滑数为多,与痰培养阴性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⑤血象以中性高和正常两组为多。两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耐药菌痰培养(+)组易于出现血象正常和中性粒,痰培养(-)组血象易于出现WBC>10。4.2.3营分证①耐药菌痰培养(+)组较痰培养(-)易于出现热陷心包的证。②神志:新出现神昏与痰培养阴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营分证其余症状出现机率由多至少依次为身热夜甚,喉中痰鸣,大便干,咳嗽,少尿,小便失禁,纳差,四肢不利,言语蹇涩,喘促。与痰培养阴性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2.4厥脱证耐药菌痰培养(+)组易于出现阴竭阳脱,与痰培养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耐药菌痰培养(+)组与痰培养(-)组阴竭阳脱病人死亡率无差别。4.2.5气阴两伤①咳嗽程度轻为主;与痰热壅肺组比较,咳嗽程度、咯痰量和色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气阴两伤组程度轻的频率明显大于痰热壅肺的,而程度中、重度的频率则低于气分证。气阴两伤组较痰热壅肺咯痰量相对减少,以白痰为主。咯痰质与痰培养阴性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其余症状出现频率由多至少为:纳呆、少气懒言、体倦乏力、手足心热、心烦眠差、便干。5结论5.1整体病情老年耐药菌肺炎具有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合并基础病多等特点。5.2证候特点5.2.1卫分证阶段,症状不典型,以咳嗽、咯白痰、发热、喘息为主要症状,卫外症状表现不典型,多数病人发病不经过肺卫阶段。5.2.2气分证阶段,以发热(中高热)、咳嗽、咯黄粘痰、喘息、胸闷为主症;多引起全身和脾胃症状。病理因素为本虚标实,本虚有气虚阴虚,标实有痰热瘀。5.2.3营分证阶段,以身热夜甚,神志异常为主症,咳嗽咯痰减少,喉中痰鸣症状增加。5.2.4阴竭阳脱阶段,易于出现阴竭阳脱,病死率高,病情凶险。5.2. 5气阴两伤阶段,咳嗽咯痰症状减少,程度减轻,咯痰量少,多为白粘痰,甚或干咳无痰。多有气阴两虚,余热未尽,正虚邪恋。5.3传变规律老年耐药菌肺炎卫分证不典型;易传入营分;易出现厥脱证。

倪秋勤[9]2013年在《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差异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气分证和营血分证是温病病情演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尤其是营血分,病位较深,病情深重,若处理失当,往往会因脏腑实质的严重损害而危及生命,或出现严重的后遗症;而气分证的脏腑实质损害虽没有营血分证严重,但若失治误治,也很容易造成病情的恶化,出现危重证候。因此,及时准确地判断出病情所处的阶段并作出正确的处理对于温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只有全面认识气分证与营血分证的实质及其之间的区别,才能在临床诊疗时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致延误病情。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详细阐述了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的区别所在。理论部分首先详细分析了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又借助现代医学对一些客观指标的研究,试图从病理形态、血液、免疫及生化等方面入手,尽可能地阐释气分证与营血分证的发病机理、病变实质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实验部分用内毒素复制家兔气分证及营血分证模型,观察两组模型在症状体征、体温、病理形态、免疫、应激等方面的指标变化,进一步揭示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之间的差异。通过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肯定了气分证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营血分证以脏腑实质损害为主,但功能失调更严重。

彭珍香[10]2012年在《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卫气营血辩证是常见的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但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始终不明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综合征,二者具有相似的演变过程,应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物质基础,并随卫气营血传变而异。本文从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探讨卫气营血辩证的物质基础及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目的:构建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动物模型,筛选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模型的合适指标及指标群,并进一步研究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旨在于揭示卫气营血辨证肺损伤的物质基础和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1.造模及分组新西兰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2h代表卫分组,6h代表气分组,12h代表营分组、24h代表血分组,各一组)。在无菌操作下,模型组各组于耳缘静脉推注LPS (Lipopolysaccharide,内毒素),1mg/kg,推注速度为10ml/h。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取血,行肺泡灌洗,取肺组织标本待测。2.检测指标及方法①动物外观形态活动观察建模后连续动态观察兔饮食、二便、耳朵、结膜、呼吸、心跳、神志、体温、四肢、舌质等变化。②血浆及血清指标检测推注LPS后分别于2、6、12、24h用2%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进行心、肝、肾功能血生化测定,即: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Urea).肌酐(Cr);血涂片显微镜下人工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采用ELISA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血清TNF-α和血清蛋白含量。③肺通透性指数测定采用N.S(生理盐水)对左肺泡进行灌洗,采用ELISA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上清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蛋白含量,计算肺通透性指数(LPI,LPI=BALF中蛋白浓度÷血清蛋白浓度)。④肺组织病理学观察肉眼观察右肺形态,并定位取同等大小部分右肺于4%多聚甲醛固定24h,经脱水、石蜡包埋,5μm厚切片,HE常规染色,光镜下观察肺损伤程度。⑤肺组织中SP-A (surfactant protein A,肺表面活性蛋白A)、SP-B (surfactant protein B,肺表面活性蛋白B)、SP-C (surfactant protein C,肺表面活性蛋白C)mRNA表达采用RT-PCR进行检测,操作方法按照SYBR Premix Ex TaqTM试剂说明书进行。⑥TPL(total phospholipids,总磷脂)用Bartlett法进行测定,磷脂(以卵磷脂计mg/ml=(测定管光密度/标准管光密度)×2.5⑦DSPC(饱和卵磷脂)用Mason法进行测定。PS活性以饱和卵磷脂÷总蛋白(SatPC÷TP)来表示。⑧BALF中各磷脂组分含量标准品包括:磷脂酰胆碱(PC)、溶血卵磷脂(LPC)、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神经鞘磷脂(SPH),方法为HPLC-ELSD(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3.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均以(x±sd)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动物外观形态活动变化卫分组兔出现寒战,耸毛,蜷缩,发抖,耳血管收缩等恶寒表现,不饮不食,发热,耳结膜未见充血或轻度充血,神志清楚。气分组兔耸毛蜷缩发抖逐渐消失,但发热更加明显,呼吸心跳明显加快,较烦躁,饮水,吃食,耳廓血管充血扩张,眼结膜轻度充血,神志清醒,舌质较红。营分组兔眼结膜明显充血,神情萎顿,嗜睡,反应减慢,呼吸困难,喘促懒动,心跳较慢,耳血管收缩,尿少便溏,唇舌略微发紫。血分组兔眼结膜不再充血,变淡,耳朵苍白,摸之发凉甚至冰凉,神昏嗜睡,瘫卧或者呈半瘫卧状,大便稀溏,小便无,唇舌发绀,心律不齐,呼吸轻微,尖叫,抽搐,甚至死亡。相同观察时间,正常对照组动物反应灵敏,饮食如常,无上述异常表现。提示模型组动物存在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障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障碍表现越来越明显。2肺组织病理变化肉眼观察:卫分组肉眼见双肺轻度充血水肿,但未见有明显出血点。气分组肉眼见双肺充血较卫分组严重,双肺呈弥漫性充血水肿,体积明显增大,个别双肺见少数出血点,大多数充血但未见出血斑点。营分组肉眼见双肺体积增大显著,水肿表面有局灶性点片状出血,两肺下叶边缘尤其明显。血分组肉眼见胸腺出血点密集,双肺见多处较大片状或条索状淤血或者出血灶,几乎布满整个肺叶,肺切面有较多暗红色血性泡沫状液体形成。正常对照组双肺外观呈粉红色,无水肿,切面无渗液。提示模型组动物肺部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加重。光镜下观察:卫分组肺泡间隔轻度增宽,毛细血管壁轻度充血。气分组肺泡间隔中度增厚,毛细血管明显充血,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渗出。营分组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毛细血管淤血,肺泡间隔重度增厚,肺泡及肺间质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血分组除具有营分组病理特征外,还有纤维蛋白渗出、气道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和透明膜的形成。正常对照组肺泡间隔及血管壁无水肿,无增厚,肺泡腔内无明显渗出,光镜下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动物肺部炎性浸润逐渐加重,肺泡结构遭到破坏的程度逐渐加深,结果与肉眼观察相一致。病理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各亚组病理损伤明显加重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亚组之间病理评分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随时间的延长肺部病理改变明显。3体温变化与正常组相比,卫分组、气分组、营分组、血分组体温均极显著升高(P<0.01),随时间呈进行性升高趋势,卫分组、气分组、营分组、血分组各组之间体温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随着注射LPS时间的延长动物体温逐渐升高。4CK、LDH变化与正常组相比,卫分组、气分组、营分组、血分组CK水平显著升高(P<0.05)。LDH水平在卫分、气分、营分时呈持续性升高趋势,营分组和气分组相比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二者均在血分时回降,但仍高于正常组。表明模型动物心肌细胞可能遭到损伤或坏死。5ALT、AST、AST/ALT变化ALT主要存在细胞浆中,AST主要存在于细胞浆的线粒体中。ALT升高反映了肝细胞膜受到损伤,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可能到了细胞器的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ALT和AST水平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均呈进行性升高趋势。与正常组相比,卫分组、气分组、营分组、血分组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营分组和血分组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气分组和卫分组相比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二者比值在营分、血分时显著升高(P<0.05),营分组和气分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在血分时亦回降,但仍高于正常组。结果说明肝功能出现异常。6Urea、Cr变化与正常组相比,卫分组、气分组、营分组、血分组Urea水平显著升高(P<0.05)。气分组和卫分组、营分组和气分组、血分组和营分组两两比较Urea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血分组Cr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Urea一样,卫分、气分、营分时呈升高趋势,血分时略有回降,但仍高于正常组。结果提示注射LPS后动物肾功能异常。7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变化与正常组相比,卫分组、气分组、营分组、血分组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卫分组与正常组相比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气分组与卫分组、营分组中性粒细胞水平和淋巴细胞水平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营分组及血分组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增粗,血小板单个散在易见。以上结果表明有大量炎症物质及细胞因子释放入血。8血清及BALF液中TNF-α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气分组BALF液中TNF-α显著升高(P<0.05),营分组与气分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血分组与营分组相比血清中TNF-α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之间二者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模型组血清TNF-α无明显变化。BALF液中TNF-α在气分阶段上升到营分血分阶段下降,可能是肺损伤时肺部炎症由轻转重再由重转轻的过程,这可能是肺损伤有自愈转归要求的一种内在反映。9肺通透性指数变化与正常组相比,卫分组、气分组、营分组、血分组LPI呈持续性升高趋势,到血分阶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PI升高表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能是引起肺水肿/损伤的主要原因。10总磷脂(TPL)、DSPC、PS活性变化与正常组相比,TPL、DSPC、PS活性水平在卫分、气分、营分时呈持续性降低趋势,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又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在血分时略上升,血分组与营分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升现象可能与肺Ⅱ型上皮细胞内磷脂因肺泡内的磷脂含量减少而大量代偿分泌有关。11BALF及血清中蛋白含量变化与正常组BALF蛋白含量相比,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各组及各亚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时BALF中蛋白无明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血分组血清蛋白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营分组与气分组及血分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血清蛋白含量到血分阶段才发生明显变化。12肺组织SP-A、SP-B、SP-C mRNA的表达变化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各阶段,模型组肺组织SP-A 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且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各亚组之间进行组间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P-B mRNA表达具有相同的实验结果。SP-C mRNA表达与SP-A和SP-B mRNA表达趋势一致。提示SP-A、SP-B、SP-CmRNA表达水平的减弱导致肺局部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产生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13BALF中各磷脂组分含量变化与正常组相比,PC、PE水平在卫分时略有升高,气分、营分、血分时呈持续性降低趋势,但各亚组与正常组比较及各亚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溶血卵磷脂(LPC)、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和神经鞘磷脂(SPH)在正常组和各模型组样本中均未检测到。PC相对含量减少可能是引起PS活性抑制及肺损伤的重要原因。结论:1.兔耳缘静脉输注内毒素所建立的温病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模型,其生物学参数数据化表达库中,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各组之间Urea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区分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的指标;体温、ALT与肺损伤评分呈显著正相关,LPI与肺损伤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体温、ALT、LPI可以作为区分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的参考指标;它们均是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演变的客观物质基础。2.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时肺泡灌洗液中TPL、DSPC、PS活性与正常组相比表达均降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减少,PS质和量的异常是肺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3.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模型兔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SP-C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是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4.磷脂组分的变化可作为肺泡损伤早期的参考指标,连续观测有助于判断预后,PC相对含量减少可能是引起PS活性抑制及肺损伤的重要原因。综合上述结果发现,AST/ALT、Urea、LDH、CK、Cr、血清中TNF-α各指标均在卫分、气分、营分阶段上升,血分阶段有所下降。与此相反,TPL、DSPC、PS活性指标变化趋势卫分、气分、营分阶段下降,血分阶段有所上升。这可能是肺损伤有自愈转归要求的一种内在反映;体温、LDH、AST、ALT、AST/ALT、Urea、C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BALF中TNF-α、 LPI、血清蛋白、SP-A mRNA、SP-B mRNA、SP-C mRNA、DSPC各指标在卫气营血辩证某一个或几个阶段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而CK、血清TNF-α、 BALF中蛋白、PC、PE在任意阶段与正常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CK、血清TNF-α、 BALF中蛋白、PC、PE相对其他指标而言,在肺损伤发生过程中受肺损伤的影响较小,不适合作为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温病卫气营血证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 张凤萍, 张改琴, 胡江平, 宋杰, 陈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2]. 温病卫分证血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吴范武. 福建中医学院. 2000

[3]. 白虎汤治疗内毒素致家兔温病气分证的实验研究[D]. 龚成珍. 甘肃农业大学. 2011

[4]. SIRS中医证候分布及卫气营血辨证对其病情判断的临床观察[D]. 吴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10

[5]. 温病卫分证模型血瘀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J]. 吴范武, 杜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6]. 三七总皂甙对内毒素引发大鼠心肌损害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 朱为坤. 福建中医学院. 2007

[7]. 温病气分证、营分证客观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邢可.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

[8]. 老年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D]. 林玉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9]. 温病气分证与营血分证差异性的研究[D]. 倪秋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10]. 卫气营血辩证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动态变化研究[D]. 彭珍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温病卫分证血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