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基础治疗—口腔镜技术论文_李汉芳

牙周基础治疗—口腔镜技术论文_李汉芳

李汉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615000)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口腔疾病。当刷牙时出现牙龈出血、口腔内异味明显、牙齿松动等,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我们的牙周出现了疾病。在牙周病发生早期,患者往往无明显感觉,因为细菌对于牙齿的侵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牙龈炎。牙周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是牙龈出现炎症,且反复发作、牙龈出血或伴有疼痛、牙齿松动或移位、咀嚼无力等。牙周基础治疗是治疗牙周病的常见口腔医学手段,它能将牙周的炎症降到最低,方便后续的牙周手术治疗、修复或正畸治疗。一般来说,牙菌斑是牙周病的使动因子,且牙周病多发于慢性龈炎患者群体,顾名思义,牙周基础治疗是每一个牙周病患者都要接受的最基本治疗手段。口腔镜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医疗设备。口腔内窥镜按功能(图像输出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四类:VLDEO输出、VGA输出、USB输出、YC输出。VLDEO可连接电视或液晶显示器,向病人播放口腔内部状况,让病人直观感受其牙周健康状况;VGA与VLDEO不同的是只能运用在液晶显示器上;USB主要不同在于,它装备了智能管理软件,能储存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历、照片、病人地址及联系方式等;YC主要应用在电视机上,国外较为常见,国内多是二合一。在使用口腔镜技术拍摄功能时,应注意图片的清晰度,牙医在进行拍摄时,要控制好手速,不能出现手抖,若出现手抖,图片就会变得模糊,另外要注意拍摄位置和角度,一个好的拍摄位置和角度能够使牙医更好地观察到患者的口腔状况,其次,在拍摄时,切勿马上定格,要等几秒后,当画面稳定清晰时才能按定格建,这样拍摄出的图片才能保证清晰度。最后注意焦距,口腔内窥镜应放置在距牙齿2cm的位置,这样的观察角度才是最合适的。口腔内窥镜是一种数码产品,因此配有传感器,从分类上来讲,有以下两种:CCD和COMS,两者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图片的拍摄速度上,一般来说,COMS的图片拍摄速度要慢于CCD,因此牙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口腔镜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分为前表面口镜(表平面口镜)、凹面口镜、平面口镜、双面口镜,对于前表面口镜来说,反光面位于玻璃的前表面,镜像无变形且成像质量较好,但口镜的镜子反光面容易被刮花,是口腔镜技术中最常使用的口镜类型;凹面口镜通过放大的形式,将患者口腔内状况放大,产生放大镜像,更利于观察患处,但放大的镜像有形变,一般来说,医生不常用,和前表面镜一样,凹面镜的反光面在口镜镜面的前表面;平面口镜的反光面在口镜镜片的后表面,但在使用过程中,平面口镜会产生重影,重影的出现会干扰牙医对患者口腔的观察,不利于牙周疾病的治疗。在口腔镜的使用中,要避免反射面起雾,在检查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使用鼻子呼吸或者使用专门的防雾溶液擦拭反射面,另外还可用高速手机或气枪喷射反射面。在检查过程中,要避免口镜撞击到患者牙齿,因为撞击易刮花镜面,在牵拉患者嘴唇时,医生可用食指和大拇指,避免口镜牵拉带来的不适感。口腔镜在用途上要多种多样,既能获得间接视野,也能间接照明和透视牵拉。牙科口镜通过镜面成像,可以清楚观察到牙齿表面和口腔内部结构。口镜头部可以牵拉患者的颊部、粘膜和舌头,使医生能够仔细观察软组织覆盖下的牙齿表面,也可牵拉舌体,观察患者舌苔情况以及被舌苔覆盖的牙齿情况;间接照明是口镜将光线反射到口腔无光区域,通过反光观察牙齿表面;另外结合光线,利用口腔镜将光线反射通过前牙,可以看到前牙状况。口腔镜可以及时发现牙龈炎、龋齿、以及其他牙周疾病,也可以观察口腔里的蛀牙、牙结石、牙齿形状等,提高了牙医的诊断和观察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口腔的组织创伤和患者在检查和治疗中的疼痛,但对牙医的操作技术提出了要求。口腔镜技术在牙周病的基础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它为口腔检查带来了便利,利用摄像头深入口腔内部,口腔医生可以清楚看到患者牙周状况,判断患者疾病原因,患者也可以了解自身牙周情况。正常的口腔应该是平整光滑的,口腔粘膜在颜色上也较为粉嫩。口腔镜技术配有储存功能,口腔医生通过口腔镜技术,将患者的口腔状况进行拍摄,方便医生对患者口腔进行仔细观察,并判断疾病类型,制定出治疗方案。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口腔镜技术可以使患者在了解自身口腔状况的前提下与医生进行更好沟通,减少医患纠纷。适宜检查人群:口腔颜色出现异常,牙齿疼痛和溃烂,出现异常气味等。在进行检查前,患者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和味道过重的食物。医生对口腔镜的使用以及牙医的技术,均会影响牙周病的治疗。口腔镜技术是近年来才出现并蓬勃发展的技术,在20世纪末,诞生了第一代牙周内窥镜,这标志着着牙周病的治疗迎来了的里程碑,但就目前的国内外形式来讲,关于牙周基础治疗的口腔镜技术仍处在起步阶段,口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在未来,相信在牙周病的治疗方面,口腔镜技术会迎来新的转折点和契机。作者简介:李汉芳(1973、08-),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论文作者:李汉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牙周基础治疗—口腔镜技术论文_李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