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奠定21世纪发展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步伐论文,基础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 —9753(2000)09—0001—05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面对伴随新世纪而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选择了科教兴国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教育,因其所肩负的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神圣使命,被推到时代发展的最前沿。
一
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和方式。历史上教育的每一次创新,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的不断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生命源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世纪之交,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作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将承担起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起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五大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既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又要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宝贵的人力资源,这些目标的实现,越来越需要依靠科技和教育,依靠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只有走改革之路,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一切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同样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呼唤和对知识价值的更加重视,促使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体制已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和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要求。为了争取在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不少国家纷纷以“国情咨文”、“白皮书”的形式表现出对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注,并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教育改革。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扩大,教育必须更加面向世界,更加开放,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二
1999年6月,党中央、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对我国建设面向21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作了全面部署。当前,教育战线正在按照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和《决定》的要求,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努力奋斗。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全教会提出,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实施素质教育,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抓住这个中心,可以纲举目张。素质教育是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和类别,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一个整体,要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1.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四有”新人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今年年初,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工作的谈话》,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教育和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当前,我们正在以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为指导,动员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的行为意识和文明高尚的情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素质教育,转变观念要先行。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教师为中心,容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教材偏深、偏难,课业负担过重。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审美意识、创新思维,以及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并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要尽快更新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建立面向新世纪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拓宽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及早接触到反映科学技术前沿的最新知识。
3.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 由于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症。为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坚决措施,制止各种加重学生负担的行为,促使学校和教师将教学的注意力更多地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上,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
4.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 改变那种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潜在素质的考查,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最近,教育系统取消了小学升入初中的考试,因地制宜地改革了中考,高考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考试科目更加灵活,内容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些省市开始试行两次入学考试,“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开始被打破。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师德建设,推进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以不同方式对现有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整体素质,教育部已投入1 亿元资金, 启动了“园丁工程”, 将在2002年前,完成国家级的培训任务。同时将教师继续教育新教材建设与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传播技术结合起来,重视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逐步构建开放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用人效益,对不适于担任教师职业的人员要进行转岗、分流。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初步建立,要求教育体制进行相应改革。改革教育体制,使之有利于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1.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基本改革思路。特别是近三年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实施,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管理体制调整连续迈出了三大步,即1998年7月实施了对国家经贸委管的9个撤并部门所属165 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1999年3月,实施了对五个军工总公司59 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今年2月,又对49个部门所属258所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在整个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全国有612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50所,通过合并减少学校362所,撤销学校379所;原中央和国务院部委管理的高校有400余所划转地方为主管理。 普通高校规模效益得到较大提高,1999年校均规模为3860人,5000人规模以上的高校有253所。 与此同时,高校与高校间、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间的各种形式的共建、合作办学也在方兴未艾地开展,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高等教育已基本形成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仅解决了我国高等教育条块分割、资源重组问题,而且顺应了当代大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走向交叉综合,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现代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大学的学科也在日益融合渗透,学术氛围更加趋向综合化,校园文化更加多样化。通过高教体制改革组建的一批更为综合的大学,初步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固有形态和模式。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对高等学校知识创新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增强,更好地发展一批国家急需的重点学科和高新技术专业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改革办学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社会力量办学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对社会力量办学确定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扶持,鼓励社会各界和大众参与办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的客观条件正在形成。近几年来,社会力量办学发展迅速,截止到1999年底,已有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37000余所,小学3000多所,职业中学900多所,普通中学2500多所。第三次全教会后,民办高等教育也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高等学校37所,在校生4.8万人; 进行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学校157所,其他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000余所,1999年共计招生90 万人,注册学生118万人, 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改革教育投入体制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连续五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中央决策的影响和带动下, 全教会后一些地方也积极出台了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据初步统计,约有20个省、市政府比照中央的做法分别提出,今后3—5年内,省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教育财政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教育投入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非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逐步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投入绝对量有了较大上升,1999年达62.9亿元,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由1996年的1.16%上升到1.88%。
(三)调整教育结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育产生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也对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适应这些要求,就必须调整结构。
1.继续把“两基”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就目前而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和基础。因而,“两基”始终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各级政府多年的努力,截止1999年底,“两基”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5.5%以下。预计到今年年底, 将可如期完成《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两基”历史性任务。但今后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两基”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包括中央和省一级财政的投入),采取切实措施巩固和提高已有成果,满足国民基本学习需求。
2.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学生的比例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 使过去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入学机会,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充分调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积极发展普通高中的同时,不断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调动行业、企事业及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加快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加强对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积极促进农科教统筹,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结合,改善农村经济增长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以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面对新的世纪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战略性措施。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决定,各类高等教育实际招生约280万人,比1998年增长4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 %。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将达到200万。 高等职业教育得到积极发展,目前,全国已有专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2所,职业大学70多所;此外,原有部分专科学校也正在向高等职业教育方向发展,还有部分高等学校和成人高校举办了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民办高等教育方兴未艾,网上大学陆续兴起,都将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多形式、多样化的发展。
4.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学习化社会,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教育改革积极致力于打通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障碍,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教育体制,推进学习途径多样化。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促进人才立交桥的形成。目前我国还有近1300万人正在通过自学考试接受高等教育, 有1亿人正在接受形式不同的继续教育。今后,要通过发展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得到不断学习的机会。
(四)加快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全世界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促使人们全面思考在未来世界中如何获取知识的问题。传播媒介的革命为教学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计算机技术大大增加了寻找信息的可能性,互联网络和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已经触发教育的深刻变革,我们正在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打破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9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世界上在本土范围内规模最大、以广播和卫星电视传播为主要媒体的广播电视教育网络,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体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1994年开始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现已基本形成由国家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共同组成的教育网络系统。目前CERNET已经连接通达全国70多个城市、400余所高校, 并通过INTERNET通达世界,网络用户达200多万人, 居全国互联网用户总数的第二位。今年CERNET国家主干网和地区网的传输速率从5M提高到155M,大大增强了CERNET的传输能力。自CERNET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每天有30多万人上网学习或工作,快捷的网络通讯方式使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频繁和密切。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相继建立了包括教育综合信息、招生、毕业生信息、就业等多种管理、服务的网络系统,改变了长期以来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网络的建立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突破了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甚至指导教师能够根据学习者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以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网络也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技术基础,使得网上大学、虚拟大学应运而生,目前有30余所高校进行网上学历教育,在更大范围内满足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同时,利用CERNET,教育部还正在着手建立一批高校间的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促进学校间科研资源的共享。通过远程教育系统,还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学习途径和培训,并以较低的成本,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及高质量的课程送到边远地区,使那里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们还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优先向目前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传送优质课程,促进西部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
展望未来,我国教育工作充满了希望和生机。随着“九五”计划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各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胜利实现,最近教育部正在认真研究制定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这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十五”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与“九五”比起来,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内来看,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受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要求教育更加灵活多样;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结构的要求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谁拥有现代化的教育,谁就能掌握未来,这使得各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急剧升温,并已经形成了咄咄逼人的态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和我们加入WTO在即,中国将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这些都对我国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作出应对。
“十五”期间,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决定》,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新世纪初叶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民族基本素质,确保“两基”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着力于“普九”的巩固与提高,重点加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重视发展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满足城镇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多种形式地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要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基本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更加健全和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
面对时代的挑战,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为实现“十五”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继续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以改革促发展,把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体系带入21世纪。
——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的根本性变革,加快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考试评价制度,把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真正担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
——加快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支持西部教育的发展,加强东西部的对口支援,实现不同地区之间教育事业的相对均衡发展。在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国民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合理的结构比例,加快人才成长立交桥建设,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和完善。高等教育要重点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加入WTO后急需的计算机、电子、 法律、金融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特别要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设人才。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办学活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进一步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办学,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教育发展模式。广泛动员一切可利用资源,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在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重点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增强国家的知识创新实力。同时继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积极推进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使全国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能够收看教育电视节目,全国初中以上学校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促使高等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和部分初中、小学与互联网联接。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今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我们教育战线来说,是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加快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建立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既是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体现,办好教育为人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受教育需求,则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积极进取,为完成这样一个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努力!
收稿日期:200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