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如何使公共话题讨论成为可能论文

互联网技术如何使公共话题讨论成为可能论文

互联网技术如何使公共话题讨论成为可能

文/杨灵

摘 要: “公共话题”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web2.0时代的网民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凭借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运用社交网络和自媒体平台,成为公共事件的发声者。本文以web2.0时代下由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产生的公共讨论空间为背景,对公共话题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中被讨论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的讨论环境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Web2.0时代;公共话题;公共讨论空间

互联网自诞生伊始便不断地与传统媒体融合,形成一个以用户为核心,具有“时代性”、多方构成的新传媒生态体系。当然,这个体系并不是稳定的,在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那些构成传媒生态体系的媒介要素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互联网技术与媒体最早的融合产物便是以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为代表的Web1.0时代。尽管这些媒介形态至今仍然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它逐渐丧失了信息传播第一线的优势,并在社会公共话题的讨论上失去其主导、控制舆论的强势地位。

某高层住宅楼采用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地基处理采用C20的CFG桩提高地基承载力,CFG桩桩径500 mm,桩长24 m,桩间距1.6 m,按正三角形梅花形满堂布置,总桩数660根,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50 kPa。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如表1所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衍生技术的发展,Web2.0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讨论空间”作为公共话题交流的平台。Web2.0时代涌现的社交网络、自媒体和视频网站等新媒介形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接触公共话题。

限定词是用来引导名词的辅助词类,表达主有、指示、疑问等关系的词汇意义。在法语中,限定词包括冠词和传统语法称为非品质形容词的主有、指示、疑问、感叹、数目和泛指形容词。而英语的限定词则包括定冠词、不定冠词、零冠词以及物主、指示、关系、疑问和不定限定词等。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驱动下, Web2.0为 “公共讨论空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自媒体和社交网络则在“公共讨论空间”的形成过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自媒体,即自我赋权的媒体,它通过社交媒体实现了较低门槛的传播。时下最大的三个社交媒体,微博、微信、今日头条都是社交网络和自媒体强强结合的产物,也是互联网技术与媒体的时代产物。这三个平台的用户在2018年分别达3.37亿、10亿、1.4亿,累计覆盖面超过15亿用户,庞大的用户和简易操作的平台,成为了公共讨论空间的蓬勃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1.公共空间如何成为可能

我们通常认为,公共话题所联结的往往是与群体利益相关的,或是对社会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公共话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但是我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它通常以微博上的一个个“爆”“热”“沸”,微信朋友圈中的的频繁转发,又或是今日头条热搜内前几名等形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然,并不是“爆”“热”“沸”转发和热搜就是公共话题。对公共话题这个名词我们往往有着较为严格的划分,并不是所有在社交网络刷屏的话题都能叫作公共话题。通常我们认为,公共话题所联结的往往是与群体利益相关的,或是对社会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2.什么是公共话题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最早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存在于政府和社会之间,它向任何有兴趣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人开放,无关阶级、性别、年龄等因素。由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具有严格的社会产生条件,其在中国社会难以成型。但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时代诞生了一个非常接近“公共领域”概念的讨论空间。 借助互联网传播和新媒体技术发展,社交网络和各大自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近似于“公共领域”的“公共讨论空间”。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无一不喟叹其带来的进步。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技术发展背后暗藏的隐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意见领袖的话语权不断被放大,互联网不断融入社会议程的过程也带来了公共讨论空间管理的难题。

从公共话题主体的角度分析,尽管在Web2.0时代人人都拥有对公共话题的话语权,但是公共话题涉及议题的多样性、专业性使得在各个垂直领域中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关键意见领袖”崛起。随着国民教育的普及,比起无意义的情绪宣泄,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些基于专业分析和理性推理的判断和结论。因此,在一些社会问题上,“意见领袖们”凭借自己对某个领域的专业性成功地吸引了一批拥趸,一旦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往往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从这个方面讲,自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意见领袖的话语权。

3.我们如何讨论公共话题

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媒体初融的Web1.0时代甚至更早以前,人们通常都是被动地触及公共话题。公共事件发生以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通过报道发布消息引发关注,各大门户网站发表意见、转发评论,最后传递给受众的是经过重重加工的信息。尽管人们一直都有获取信息的意愿,但在Web2.0以前人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并未站在参与公共讨论的一线,往往是媒体发布什么信息,人们获取什么。所以,尽管大家确实是有意识地主动获取信息,但从获取信息的内容上来看,人们实际上仍然是被动触及的。

从公共话题环境的角度分析,在如今的公共讨论空间的语境下,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显得历久弥新。对于某个社会热点议题,人们会形成自己有关议题的看法并判断自己的看法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与多数意见相一致时,人们倾向于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形式重复表达对该意见的支持;当属于“少数意见”时,人们为了避免被多数人“孤立”,往往选择保持沉默。由此,“多数意见”声势越来越大,“少数意见”则显得更加沉默,“沉默的螺旋”效果逐步加强。关于公共话题的舆论作用也是如此,在多数人的意见被重复表达后,关于公共话题的主流舆论得以产生。

然而,在以交互性为特征的Web2.0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带宽的提升,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使获取信息渠道增多,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也成为媒体——自媒体,通过网络主动生产信息、制造内容,人们开始成为社会事件、公共话题的发声者。在 UGC模式(users generate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下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们开始拥有对社会事件的话语权。

随着平台发展而不断降低的准入门槛和日益成熟的技术支持使得 “公共讨论空间”日益扩大、完善。技术的进步反馈到用户的影响则是:人们在网络上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当然,这种话语权并非是“无限大”的。尽管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其技术的局限性、网络的虚拟性和互联网技术目前的局限性,决定了各大社交媒体共同搭建而成的“公共讨论空间”的虚拟本质,以及由于互联网技术的算法和数据的局限而暂时无法解决的网络伦理问题,但其虚拟ID背后的身份是真实的。“实名认证”的最低门槛保证了人们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人们讨论公共话题竖起了一道天然的警示牌——“网络并非法外之地”。

实验相关数据显示,CT增强扫描和十二指肠镜检查联合应用时,对壶腹周围癌病变特征的显示更准确和全面。且CT增强扫描或十二指肠镜检查单独应用于壶腹周围癌病变特征的显示与2种技术联合应用检查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呼伦忙给他赔不是,说老人不懂规矩,还望多多担当包涵,并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再一次发生。对方倒是客气,说没事没事,只需补栽几棵草也不麻烦。如果这草坪他自己说了能算,就让老人种上几棵豆角。谁家没有老人呢?只要能哄老人开心,草坪全部铲光了都没有关系。只是草坪是大家的,如果邻居们纷纷效仿,这草坪岂不成了菜园子?呼伦说那是那是。点头哈腰地将物业管理人员送走,转身刚想发作,见丈母娘正可怜巴巴地盯着自己,一副低头认罪听候处理的样子,也就不忍心再动干戈,忙摆摆手说没事没事,一头扎进书房,把自己包得像一只过冬的狗熊。

4.如何更好地参与公共话题

怎样才称得上是公共话题呢?学界对公共话题的界定一直较为模糊。是在社交网络持续刷屏吗?还是引得持续关注和广泛讨论?又或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公众利益相关的命题?诚然,我们暂时无法给公共话题一个很确切的定义。值得一提的是,常常引爆微博热搜的娱乐性话题总是被我们排除在公共话题之外。人们普遍认为,娱乐性话题具有广泛的讨论度,但对群体利益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却十分有限。

当然,讨论也带来了进步。在讨论中,人们意识到自己拥有对公共话题的话语权,逐渐形成自己关于公共话题的逻辑架构,公共意识也在讨论中一步步形成。

Lightroom中的这两种曲线工具都能帮助我们控制画面影调,它们都位于曲线子面板中,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但就目前的网络生态环境来说,我国公民在公共话题的讨论方面普遍素养不高。毕竟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未把如何在公共讨论空间发声、参与公共讨论的方式,以及如何架构公共话题等一系列公共意识的培养纳入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议程之中。以至于当人们在讨论某个公共话题时不难发现,许多网民往往容易被一些看似正确实则经不起推敲的观点、话术,煽动情绪、挑拨,甚至被洗脑,从而对公共话题产生误判,甚至绑架舆论。

由于公共事件涉及不同领域,人们往往较难仅凭自己学习、生活和经验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人们对公共事件的逻辑思考、理性判断也有待提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公共事件,对真理、真相以不懈的追求。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转发、评论、传播的信息负责。我们表达的观点往往期望得到他人认可,但在渴望被认同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对意见领袖的观点可以参考但不能盲从。在公共事件发酵时,人们应该让自己的思想保持警惕,不偏听偏信,保持理智。

参考文献

[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92

[2]赵路平.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博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70.

[3]林潇潇.政府、媒体公众:“群体性事件2.0”中的博弈分析——以微博场域的考察[C].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会议论文集,2013(12).

[4]李静.新媒体环境下公民舆论的崛起[J].电视指南, 2017(9).

[5]邵春霞,彭勃.谁的”公共领域”?——概念运用的困惑与修正[J].新闻大学,2007(2):46-51.

[6]张雅.微博中的公共领域是如何可能的 ——以新浪微博“温岭杀医事件”为例 [C].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会议论文集,2013(12).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134(2019)08-025-02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19.08.005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标签:;  ;  ;  ;  ;  

互联网技术如何使公共话题讨论成为可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